当下,中国正在经历新一轮波涛汹涌的“单身潮”,京、沪等大城市适婚青年单身率已经突破了30%。他们被叫做“剩男剩女”。
这个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呢?哪些因素促使他们做出如此选择呢?心理学家认为剩男剩女群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游戏人间,玩世不恭。
在今天的年轻人当中,自由这个概念对他们有着不可忽视的分量。据有关数据显示,单身贵族当中,对自由的向往尤为突出。他们不愿意被固定的感情所束缚。他们喜欢自己为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不希望生活中出现自己不得不承担的责任。他们不拒绝与异性交往,甚至可能出现“一夜情”,但他们拒绝有人固定地充当他们的伴侣。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是单身的,没有牵挂。
这种游戏人间的态度虽然看似洒脱,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一些青年男女在责任感上的缺失。
(2)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与玩世不恭的那一群体不同,一些人选择单身有他们的苦衷。他们曾经遭受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很长时间都难以抹平。心理上的伤痛主要包括家庭不幸经历(如早年时父母不和或离婚、小时候遭受过性侵犯)、失恋或伴侣背叛、恋人或者是伴侣的不幸亡故等。这些遭遇使他们一时难以从灾难和怀念当中走出来,从而产生了自闭的心理。
28岁的萍萍在大学时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男孩。他们相恋了一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萍萍放弃了这段感情。她原以为自己会很快就忘掉这个男孩,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来越觉得自己错过了一段美好的感情和一个可能终生再也不会遇见的男孩。她很懊悔,始终走不出这个“情结”,直到现在仍然单身。
其实这些方面的心理情绪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释放的。我们可以怀念,但我们不应该沉溺;我们应该痛下决心,忘记不幸和过往,重新迎接新的生活。
(3)顾影自恋,无法自拔。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男子纳西斯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每日临池自照,顾影自怜,依依不舍,最终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纳西斯这种临池照影的心理状态被称为“自恋”。自恋情结,也是一部分人选择单身的重要原因,虽然他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
有自恋情结的人往往性格内向、冷漠,其心理行为表现是:过分看重自己,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爱护;在赞美心理被满足之后,常常表现出不切实际的沾沾自喜;唯我独尊、妄自称大,忽视他人利益,爱占便宜、不讲理;在心理未能获得满足时,表现为不安、厌烦和其他不良情绪,同时也表现出缺乏与他人交流情感的能力。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曾说: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则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则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因此他认为,“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这一类型的人应努力学会如何爱别人。
(4)标准太高。
在一个对1000名剩男剩女的调查中,调查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这些调查对象中,被别人看上、自己看不上对方的人,达到76%;而看上别人,主动表示好感的,仅仅有14%。这就是挑花了眼睛,想着以后有更好的,拒绝了最初的爱情,结果到了本来应该有孩子的年纪,却依旧在爱情的门外徘徊。
如果你也是剩男剩女中的一员,希望找到最理想的爱情,请尽快放弃这个想法吧!当然,你可能还会有很多的理由,诸如先立业、后成家,但是,如果错过了爱情的花期,再去摘花,就难得多了。有句诗说“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就是这个道理。
(5)同性恋。
据估测,我国同性恋者约为3000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据一些专家研究表明,同性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年少时与同性父母的关系疏离。同性恋者与同性父母的关系破裂后,一直希望通过同性恋性关系或恋情来弥补这个缺憾。
(6)社会因素,难逃其咎。
除了“剩男”和“剩女”们自身的一些因素,比如,缺乏成功追求到异性的信心,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等,一些社会因素也促使了这个群体的产生,如教育不当,特别是不正确的性教育和不适当的文化影响。
在目前的中国,科学理性的性教育仍然是少之又少的,这对年轻人的成长和成熟是不利的。同时,邻里关系淡化,实际社交圈子缩小,也客观上减少了人们接触的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长时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