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氐与羌姓氏不同。氐,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即汉姓。最早见于史书的氐姓,即隗姓。秦始皇时,秦丞相有隗林(又作隗状)王国维认为即隗姓赤狄之后。新莽时天水隗嚣在天水起兵割据,参与者有其季父隗崔,兄隗义等,姓氏来源,与隗林同,皆为狄人之后。隗嚣为天水成纪人,成纪在天水北,道东北,隗嚣当为狄人南迁时留下的一支。隗嚣是汉化程度很深的人,而未汉化者更多。东汉初,孔奋由姑臧(武威)县长调武都郡丞,时陇西隗茂反,夜攻府舍,杀武都太守,孔奋击败之。此隗茂亦是氐人。《华阳国志·大同志》记:晋永康年间随李特起兵的有氐人符成、隗伯、董胜等,后氐符成、隗文“作乱宜都”。可见氐族隗姓是其大姓。其次,仇池杨氏“秦汉以来,世居陇右为豪族。”杨腾传至千万,为魏百顷氐王。杨氏政权传袭的时间之长,为当时任何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所不及。建立前秦政权的苻氏,据《晋书·苻洪载记》说其得姓的来源是“始其家池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晋)永和六年(350年),洪以谶文有艹付应王,又其孙坚背有艹付字,遂改为苻氏。”然而,《三国志·蜀志·后主纪》:“建兴十四年(236年)四月,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余户于广都”。与上引《华阳国志·大同志》所记随李特起兵的符(苻)成相联系,蒲、符、苻姓在氐族中久已有之,大概当时口语相称,书写不一,或作蒲,或作苻,至苻秦政权建立前统一用苻。建立后凉政权的吕光,《晋书·吕光载记》:“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又记:“中书侍郎杨颖上疏,请依三代故事,追尊吕望为始祖,光从之。”攀附吕望是附会,而自托与吕后同姓的吕文和,也是如此。齐氏亦为氐族大姓,东汉时,武都有氐人大豪齐锺留,“力群氐所信向”。晋时,移居陕西关中的氐帅齐万年,领众十万,建号称帝。
以上所举诸大姓,为氐人的代表姓氏,其特点是单音单姓,与汉姓的多数相一致,未见有复姓者。而且如杨、齐、吕、董等,汉族中亦不少见,此即“各自有姓,姓如中国之姓矣”。至于隗姓,应为古老之姓,保留着赤狄、白狄的习惯。蒲、苻姓源虽不可考,但其与汉姓习惯接近,十分清楚。
羌族则不然。先秦时代保留的羌族姓氏,除姜氏外,西羌中有无弋爰剑、忍、印、研、烧当等,是姓名,又是部落名。其中无弋为秦人奴隶之意,姓名仅有爰剑二字。要从这些姓名中分出其姓氏是不可能的。秦汉时期,部落组织更加明显,主要的有烧当、烧何、封何、封养、勒姐、乡姐、先零、滇零、当煎、当阗等。这些部落名往往是以部落中“豪健”者即首领的姓名取名的,所以部落名又来源于人名。羌人姓名有父子连名制的习惯,如滇良之子为滇吾,滇吾之弟为滇岸,似以滇为姓。但是不然,滇吾之子为东吾,东吾之弟为迷吾,迷吾之弟为号吾,迷吾之子为迷唐。东吾之子为东号,东号之子为麻奴,麻奴之弟为犀苦。有的是父子连名,有的是兄弟连名,有的根本不连,从姓名上看不出显明的姓氏。羌人看重的是部落名号,而不是姓氏,“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姓氏制度在秦汉时期尚未形成。部落名有单音,也有复音,复音节占多数。
西羌姓氏在魏晋以后开始出现。以姚氏为例,据《晋书·姚弋仲载记》,姚氏祖为烧当羌之后,七世孙填虞(滇吾)汉中平末起兵,为马武所败,徙出塞。虞九世孙迁那率种人内附,汉封其为西羌校尉、归顺王,处之于南安赤亭(甘肃陇西)。迁那玄孙柯迥为魏西羌都尉,生弋仲。至弋仲始以姚为姓。传至姚苌,称王,建立后秦。可见,姚姓是在十六国时期才出现的。在此以前出现的雷氏,如前秦时的雷弱儿、雷恶地,是累姐、勒姐羌部落名取第一音节,改累、勒为雷而来。王氏是钳耳种羌的钳耳而来,钳耳东汉时为东羌虔人部落。党姓出自党项羌,取部落名首字。而以部落名为姓氏者在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仍大量存在,如莫折氏、荔非氏、不(夫)蒙氏、同蹄氏、弥姐氏、罕开氏等。罕开氏是罕种羌和开种羌的部落联合体,至晚在西汉初期已与中原王朝保持密切联系,以后又陆续迁陇西、天水,天水郡设罕开县以安置之。东汉时,更向陕西关中渭北迁徙,分布范围很广。然而,这些迁居于低地的罕开羌,没有因为从高处迁到低处,与汉人杂居,就改变其族籍,而成为氐,而是继续坚持其羌族特点,罕开羌仍是罕开羌。前秦至隋初,渭北地区有许多碑铭石刻,上面有许多羌族姓名,多是复姓,其中包括罕开。
氐族主要分布地区,最早为天水、陇西、武都等郡,天水郡东邻陕西宝鸡,这里在周初有许多姜氏羌人,以后西移有人天水者,与狄杂居。然而,姜氏羌并未氐化,而是有一部分人汉化了。天水在魏晋十六国时期又成了姜族大豪所在地,出了许多名人,人们心目中仍视其为羌人之后。向南迁移者,仍为羌人,虽杂于氐中,并不称氐。个别在南北朝史籍中被记为氐人者,恐系笔误,将杂于氐人中的羌人错写为氐了。许多史书记录该地区的民族时,称地多氐羌,可见当时人对氐、羌的界限是清楚的,不视为一族。
氐人仿汉族人单姓的出现,是比较自然的,如杨、齐、吕、蒲等,而不是出于政治需要。羌族则不然,单姓的出现,多是政治需要。姚氏为了建立后秦政权,确切地说是为在前秦时期为官的政治需要,取姓姚氏。雷氏为累姐羌后,前秦时雷弱儿因官至侍中丞相,才将累姐改为雷。王氏本姓钳耳,钳耳他恶入北魏为官,改姓王氏,字庆时,姓王名遇。除少数人外,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书籍和碑刻中所见羌人姓氏,大量是以部落名为姓氏,与汉族、氐族姓氏大有区别。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姓名,是该民族语言、文化、习惯的传统表现,并受其约束,是不易更改的。少数人因各种原因改变姓氏,而大量平民则继续保留其固有传统,沿用不变,西羌以部落名号为姓氏,就是如此。
最后,再论葬制。自夏鼐先生在甘肃临洮寺洼山发现寺洼文化中有火葬墓以后,研究火葬者的族属问题,曾经成为一个新课题。寺洼文化的分布范围,西起兰州以东,东至陕西凤县,南达四川北部广元一带,时代相当于商代后期。
关于火葬的习俗,《墨子·节葬篇》记,“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则烟上,谓之登遐。”《列子·汤问》所记相同。但是,到了秦代,记载被篡改了,《萄子·大略篇》和《吕氏春秋·义赏篇》,改“仪渠”为“氐、羌”,“氐、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于是,义渠之火葬扩大成了“氐羌”之火葬。
义渠是狄,而且是白狄,与羌不是同族,也不属同一语系。《后汉书·西羌传》所记羌族习俗甚详,无一句提及火葬之事。《十三州志》亦记羌俗,也不提火葬。唯一记火葬习俗的,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的冉条,下云:“(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各有部落。其王侯,颇知文书,而法严重。贵妇人,党母族,死则烧其尸。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避暑,反其邑。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卭笼。”
汶山有六夷、七羌、九氐,“死则烧其尸”的,究竟是哪个民族,记载中没有明指,但肯定不是三个民族都实行火葬。马长寿先生认为这里指的是冉夷,即隋唐之嘉良,亦即近代的嘉戎,非氐非羌,是从西藏琼部东迁出来的一族,系藏族之一种。徐中舒先生认为是氐,武都、汶山等郡与广汉郡皆《魏略》所指氐人分布区,冉即氐蚺。任乃强先生则认为他们是羌族的分支。“周秦间的邦冀之戎,原是渭水上游山间的两个羌支部落”,邦即街,汉武都下辩县,一称武街,本武都邦邑之意。“邛笼”为锺羌所建,”冉、与黑、白水羌,皆是锺羌,只是前后汉和魏晋时名称不同罢了。”在其《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对汶山郡六夷七羌九氐说解释为;六夷即“楼薄”,合夷、羌、胡、赀虏、白兰、蜯峒等为九种之一戎,“七羌”为“紫羌”之误,“九氐”为“九种之戎”之误。
徐先生所说的氐,是把《史记·西南夷列传》中“皆氐类也”扩大了的“氐”,从夜郎至白马,都认为是氐族。任先生所说的羌,范围更广,把西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民族都说成是羌人。这些泛义的说法,不能解释“死则烧其尸”这一习俗的具体民族。就是将“六夷、七羌、九氐”改为“九种之戎”,九种之中并非全部实行火葬,行火葬者极少。马先生认为冉、夷即后来的嘉良,从西藏琼部东迁来,这并非没有可能。但把藏族信仰佛教后实行的火葬与原始社会一些民族流传下来的火葬习俗混为一谈,也不见得妥当。“冉氐”实际就是冉、骢夷和氐人的结合体。我国北方民族中从义渠开始到突厥、高车,至南北朝时期仍有行火葬者。突厥、高车为狄同一语系的民族。而氐族源于赤狄、白狄,义渠亦是狄,则火葬之俗应是同一来源;氐源于狄,迁入四川西部后仍称狄。《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夫蜀,西僻之国,戎狄为邻”。这是秦惠王时秦群臣的说法。又卷四《南中志》:汉兴,竹王“遂雄夷狄”。此狄都是从渭水上游南下迁入蜀西部的狄人,亦即秦汉所称的氐。狄人把火葬习俗带到汶山地区,少数人至后汉时仍奉行。至于青海循化等地羌区古墓地发掘的极个别火葬(且为二次葬)墓,是否为羌人火葬之俗,实难肯定。青海东北与渭水上游之狄相邻,少数狄人迁居古羌区,杂于羌部落中,死后依其古俗,实行火化,然后将骨灰埋在羌人墓区,这是很可能的。否则,就难以解释大量羌人墓区至今所发现的火葬墓是那样罕见了。
氐、羌二族的分布范围既有其单一聚居区,也有相互错居杂居区;经济文化、生活习俗有相同和相近的地方,同时又有明显的特点和差异,千百年来,相互间交往接触,彼此影响,但各自的民族特点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十六国时期氐族建立前秦,羌族建立后秦,在前秦政权中氐羌有相互合作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矛盾不仅是政治权力之争,也是民族关系的冲突。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姚苌急于夺取政权,坚斥责姚苌:“小羌,乃敢逼天子!岂以传国玺授汝羌也。五胡次序,无汝羌名。”可见在氐人的眼里,羌是落后、弱小,不能与自己相比的。这种偏见,不是先进与落后、同源和异流所能解释得了的,而是他们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两个民族。就是汉化程度都很深了,他们还保留着本民族的感情。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东迁西移、南来北往非常频繁,东方民族有的部落迁入西方,北方民族有的迁入南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等原因下,在新的地方定居安家,形成原族的分支,如狄族发展成为氐族。巴西宕渠人李特之祖率五百余家北上归降曹操,曹魏将其迁于略阳北土,与氐人杂居。后李特率其族人与汉、氐、羌复入蜀,建立政权,因其曾生活于略阳氐人中,号称“巴氐”。特祖为巴西宕渠賨民,又称賨氐。巴、责本与氐不相关,因李特生活于略阳氐人中,建立政权时有一批氐人参加,不仅其族属称巴氐,巴氐之名也因其政权的建立和扩大,得到发展。巴氐、责氐虽与氐族有联系,但毕竟和氐族不同。本文所讨论的氐族,限于汉魏时期陇东南、川西北的氐族。以后扩大了的氐,不在其列。
原载《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