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渭南年鉴·2011
9033800000083

第83章 县(市、区)概况(1)

临渭区

区委书记杨炳拓

副书记张普选

区纪检委书记张纪平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安申生

副主任孟汝钧牛焕萍陈广义弋经建

区长李县平(2月任职)

副区长张志斌郭柱国(2月任职)石军武王锁牢雷立新

张斐(2月离任)徐俊杨美玲郭兴林朱铁萍(5月离任)

区政协主席周新民

副主席张苏良冯建平李由李小艾姜雪芳

【概况】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是2005年的2倍。区级财政总收入8.1亿元,增长26%;地方财政收入1.73亿元,增长30%,是2005年的3.7倍。固定资产投资131.35亿元,增长39.4%,是2005年的2.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2亿元,增长18.7%,是2005年的2.8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16495元和4565元,增长17.8%和22.2%,是2005年的2.3倍和2.1倍。

【重点项目建设】20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3亿元,超年度投资计划0.3个百分点;1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超年度投资计划5个百分点。全力配合做好大西铁路、渭韩煤层气管道铺设等中省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和环境保障工作,确保了项目顺利实施。把招商引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开发和渭北葡萄产业园建设上,全年新招引项目20个,合同引资66亿元,其中上亿元项目10个,新开工建设项目17个,到位资金4.66亿元。争取到位中省投资项目资金4.9亿元。

【中心城市建设与管理】按照重点改造城中村、加快开发老街区、大力发展服务业、全面建设宜居城市的思路,全力推进城市大拆迁、大改造、大建设、大发展。城市建设以征地拆迁安置和城中村改造为重点,实施城建项目53个,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方案”,区级四大班子一线包联,抽调10个部门一把手、10个镇办党委副书记、100余名后备干部组成工作组全力推进,城建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征地250多公顷,拆迁1024户34个单位36.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槐衙千亩安置小区等6个安置小区,40栋安置楼24.1万平方米安置房正在建设之中。14个城中村完成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和报批,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2个,许村完成整体拆迁。郑西客运渭南北站广场、三贤路、杜化路、民生路等省市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管理以创国卫、创省模、创省园为载体,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建立了暗访常态化、考核标准化、评比制度化、监督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的城市管理“五化”新机制,实行城市管理投诉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城市执法管理坚持开展违规建房、市容管理的动态巡查和整治,乱摆摊点、乱搭乱建等“八乱”得到有效控制,依法强制拆除违章建筑4.5万平方米。环卫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500多万元,建成渭蒲桥生活垃圾中转站,租设环卫工人道班房30个,新改建公厕28个。创环境模范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先后拆改燃煤锅炉262台。配合开展大树进城活动,新增绿地330公顷,创建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各30个,实施渭河近堤绿化和渭北渠路绿化361公里,南塬北坡绿化24公里1200公顷。依托城建项目搭载式发展城市服务业,招引投资商实施街区整体开发改造,招引知名品牌企业入驻,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6个,完成投资7.5亿元,信达城市体育运动广场、沋河水岸新城等项目投入运营,城市快捷酒店、仓程路、金水路等街区服务业及近郊农家乐项目迅猛发展,带动城市近郊旅游业快速发展,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秀龙山生态休闲旅游中心等旅游产业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或开工建设,城市品位和形象有了新提高。城区各类批发零售商品流通网点发展到1.2万个,恒基商业中心等大型综合商场20多个,交通物流企业45个,商务酒店、桃园酒店等餐饮住宿服务企业1028个,海阔天空等休闲娱乐服务企业182个,吸纳从业人员9万多人。以城市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57.4亿元,逐步占据经济增长的主导地位。

【工业经济】全力服务辖区工业发展,对中省市属企业着重抓外围环境保障工作,妥善处理了青岛啤酒租赁纠纷、华仁制药土地纠纷等问题,协调帮助5户企业争取流动资金贴息贷款116万元。以妥善安置职工为前提,稳妥推进区属企业改革,新核销债务1.9亿元,妥善解决了11044名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临时工养老统筹问题和6232名关闭破产国有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参保问题。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总户数达到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农业经济】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在南塬地区开展“送技术、兴产业、促增收”活动。以渭北葡萄、南塬核桃、全区畜牧为龙头的十大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生猪存栏达到51.1万头,奶山羊8.5万只,奶牛3.1万头,笼养鸡354万只,肉鸽8.7万对,建成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416个;核桃面积突破6000公顷,猕猴桃1300公顷,冬枣4330公顷,设施蔬菜5300公顷,香菇1000万袋,苗木花卉基地建成20公顷,获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中国无公害果蔬十强区称号。6个农产品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基地认证,无公害红提葡萄标准综合体填补了全市空白,注册“渭乐天”等特色农产品品牌7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27个、乡村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298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9户。治理改造中低产田930公顷,新打、修复机井33眼,衬砌渠道138.5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660公顷。启动渭北排碱清淤治理工程,清淤疏通干沟8.25公里、分沟13公里,开挖排水沟2.31公里,新建桥梁4座,铺设穿路涵管86处,及时排除3800公顷农田内涝明水,保证群众及时耕种。

【渭北葡萄产业园建设】启动建设渭北葡萄产业园,招引葡萄物流、保鲜等项目7个,完成土地流转70.8公顷,引进栽植新品种葡萄67.4公顷,建成6公里“四纵三横”园区路网,形成渭北葡萄产业基地。全区葡萄面积突破8600公顷,居全省第一,先后获陕西葡萄之乡、中国葡萄之乡称号和首届中国渭南葡萄节暨全国第17届葡萄学术研讨会承办权。

【民生工程】以实施民生工程项目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53个民生工程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区财政配套5800万元。全年向农民发放各类补贴1.53亿元,发放城乡低保、特困对象救助等资金7078万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1050人,发放养老保险11.1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到7.2万人。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居全市第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创建通过市级验收。投资1200万元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投资1000多万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成运行。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建立5个创业孵化基地、3个实训基地、3个示范企业,发放小额贷款2436万元,带动就业1万余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00个,城镇新增就业202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6%,补偿参合患者50.34万人次7354.9万元,免费为全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体检。深入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和落户工作,城中村村民已整体转为城市居民。计生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农村母亲健康工程、优生促进工程、计生家庭创业工程扎实推进,惠及19万育龄妇女,人口自增率控制在5‰以下。农村社会化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取得新进展,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6个乡镇计生服务站、7个乡镇综合站、84个农家书屋、6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7个服务站、4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29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廉租房6.5万平方米,发放廉租住房补贴638.42万元。3个地质灾害危险区整村搬迁项目和4个移民村整村搬迁项目有序进展,291户群众喜迁新居。

【安全稳定】以平安临渭、和谐临渭建设为主题,开展信访稳定大排查、安全生产大检查、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非法传销大清除、“两抢一盗”严打击等专项活动,全区安全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社会治安满意率退出全省后十位。组建全省首个县级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全市首家信访接待大厅,区财政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平安建设,所有镇办设立了平安综治中心,为城区6个街道办增配了专职政法副书记,乡镇增配兼职政法副书记,为社区招配51名综治专干,将1040名环卫工人发展为兼职社会治安员,公安巡特警队员由100名扩充到260名,为全区20多万部固话用户开通平安建设宣传彩铃,城区800多辆出租车开通平安建设提示语,设立平安建设固定宣传栏600余块,印发6万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挂历、4.8万张平安建设年画、2万份平安知识宣传册、33万张警民联系卡、8万份平安倡议书,新建治安查报站和治安岗亭18个,新装视频监控600多个,新添巡逻车辆45台,每天安排不少于150名警力上街巡防,乡村建立专门治安巡逻队,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46起,打掉犯罪团伙50个;捣毁传销窝点410个,遣散传销人员7600人,刑事拘留72人。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全面下降,未发生较大安全事故。信访总量、集体访批数等较上年呈下降态势,全区信访形势总体趋好。

(惠友胜)

韩城市

市委书记姚双年

副书记张建中张建华

市纪检委书记张海乾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可欣

副主任薛武辰相里力王云章贾效民文养浩

市长张建中

副市长王勇(8月离任)樊益民周甲午梁军民王凯民

苗振兴(8月离任)孙虎敬刘莉张龙

市政协主席郑铁成

副主席赵耀武王秀兰里民

【经济概况】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增加值32.6亿元,增长9.2%。地方财政收入6.98亿元,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00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720元,增长18%。市域经济实力连续七年进入西部百强县(市),连续四年进入陕西十强县(市),入围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农业经济】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6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粮食总产8.6万吨,略低于上年;花椒总产1900万公斤,产值7.6亿元。果业生产稳定,总产11.23万吨,产值2.2亿元。蔬菜播种面积2800公顷,总产13.1万吨,产值1.45亿元。畜牧产业稳步发展,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167吨、5000吨、1400吨,实现产值3.12亿元。生态林业发展态势良好,新栽花椒200公顷,新栽核桃533公顷,完成造林绿化4370公顷,园区绿化106公顷,实现林业产值0.4亿元。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建成通村油路48.2公里,铺设巷道28公里,新修基本农田300公顷,改造中低产田146公顷。

【工业经济】加大保增长、促转型力度,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加快发展,产业升级取得实质性突破。龙门煤化500万吨焦化、中石油煤层气开发、煤层气管道工程等产业化项目建设顺利,阳山庄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裕隆100万吨焦化和合力100万吨焦化一期工程正式投产,建成龙刚3号、4号炼铁高炉,黄河煤化16.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生产线,侃达300万吨洗煤生产线。主要产品产量钢材410.6万吨,增长13.3%;焦炭394.2万吨,增长8.0%;水泥47.3万吨,增长0.3%;纱8041吨,增长24%;发电量120.5亿千瓦时;原煤539.3万吨,下降12.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销售产值326亿元,增长25.3%,产销率96.1%。

【节能减排】全年关停焦化生产线4条,淘汰产能70万吨;关停水泥生产线3条,淘汰产能33万吨;关停炼铁小高炉3座,淘汰产能69万吨;关停小火电13.25万千瓦。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对23家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年实现二氧化硫减排5.69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575吨。积极争取国家节能项目投资,全年争取环保节能专项资金300万元,建成龙钢烧结余热发电等节能项目3个。全市综合能源消耗量630万吨标准煤。

【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7亿元。滨河路工程开工,108国道北段一级路改造及平安路、西昝路、禹门330kV变电站等项目建成投用。清理“三堆”物品5万余吨;完成59家洗煤厂扬尘污染治理;对园区41家重点企业进行绿化,栽植各种苗木30余万株,绿化面积达100公顷,园区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园区工业总产值268亿元,循环经济产值超过90亿元。

【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保持投资快速增长,全市52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9亿元,龙钢集团高炉富余煤气发电、盈德气体公司制氧、越红纺织二期3万锭纺纱等项目竣工投产。十项重点工程和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54.6亿元。57个前期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中1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年招商引资签约合同16个,到位资金29.66亿元。全年策划申报项目88个,共争取农村沼气、农村安全饮水、水土流失治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土地整理、保障性住房建设、抢救性文物保护、校舍安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等各类建设资金4.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4.7亿元(含龙钢投资项目为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8亿元,跨区域项目完成投资9.7亿元,农村私人建房完成1.2亿元。

【城镇建设】全力开展“三城联创”活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改造龙门大街、乔南路西段等城市道路,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城市配套项目,实施太史大街东段绿化、龙门大街绿化、盘河路南段绿化等工程,投资330万元完成昝村镇道路绿化美化工程,投资3600万元启动龙门镇禹门大街南段道路工程、龙钢西大门道路等工程。龙门、西庄、昝村、芝川四镇创卫取得成效,镇区和国道环境面貌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