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
渭南市体育局
局长王建军
副局长赵岗
【概况】2010年,市体育局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先进单位、陕西省体育人才输送奖、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优异成绩代表团、陕西省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等,受到中、省体育局的表彰奖励。全市运动员多次在国际、国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共获世界冠军3个;获亚洲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1个;获全国冠军3个、亚军1个;获省级比赛金牌95枚、银牌26枚、铜牌46枚。建成19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资金579万元;建成25个城市社区健身广场,投入资金250万元;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个,投入资金128万元;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2个;市体育中心、市体校暨市优秀运动队训练基地工程开工建设。举办了全市第五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市第二届少儿田径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和活动30多次,协办2项国家级赛事,获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举办了2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裁判员培训班;市体校向省上各项目中心输送队员25名。获全国先进集体5个、全国先进个人7人、省级先进集体8个、省级先进个人8人、省优秀活动站点5个。“六支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六大体育品牌赛事”健康开展,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体育理论研究、科普宣传、法制教育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成全年任务。
【群众体育】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掀起全民健身新高潮。全市群众体育工作蓬勃开展,成绩喜人,先后组织举办了渭南市第五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第二届少儿田径运动会、“农行杯”迎新年越野赛、首届“少华山杯”百名巾帼登山大赛、首届旅游汽摩表演大赛、首届太极拳王电视大赛等重大赛事,以及陕西省体育大拜年暨渭南-铜川农民篮球赛启动仪式、“体彩杯”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暨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辅导启动仪式、体育科普宣传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30余次。组队参加山西省运城市太极拳邀请赛、陕西省领导干部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在陕西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以2金2银3铜的好成绩,实现了渭南在历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金牌零的突破,并获大会组委会体育道德风尚奖。成功举办了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体育协作区第十一次会议。全年重点群众体育活动有:4月份在渭南市第二届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市体育局与西部之旅等单位合作,筹集资金100万元,在大荔县沙苑举行了2010年渭南市首届旅游汽摩表演大赛,来自山东、北京、山西、河南及陕西省的300名汽车运动爱好者参加比赛;8月8日第二个“全民健身日”活动期间,进行了千人太极拳、千人健身秧歌、千人健身气功展示活动,50人的国民体质监测队伍义务为1500名群众进行体质测试,2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为群众进行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秧歌等项目的辅导。同时还在博奥乒乓球俱乐部、信达城市体育广场、杜桥中学、市体校等处组织举办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比赛和青少年跆拳道、柔道、射击、水上赛艇等比赛,参与人员及观看群众达2万人次;8月18日~10月29日举行的渭南市首届太极拳王电视大赛历时两个月,在全市11个县(市、区)举行了11场初赛,在市中心广场举行了半决赛、决赛,活动规模大、人员多,近千名太极拳爱好者踊跃报名参赛,在秦东大地掀起了一股太极热,活动影响深远;10月19日在韩城市象山中学举行的渭南市第五届中学生篮球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全部由韩城市9所学校的5000名中学生完成,气势恢宏,场面壮观;12月31日在310国道渭南城区段举行的“农行杯”迎新年越野赛吸引了40多个市直部门、30多个中省市企业和大专院校参与,人数达2200人,规模创历年之最。
【竞技体育】竞技体育“精品”战略初见成效,竞赛成绩实现新的突破。参加省运会取得优异成绩。陕西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0年7月18日~9月8日在西安举行,历时53天。渭南市组成了442人参加的体育代表团,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等17个大项338个小项的比赛,共获得奖牌160枚,其中金牌93枚、银牌24枚、铜牌43枚,总分7122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列全省第五名,比上届进了两位,金牌、奖牌均创近年来参加省运会最好成绩。以武柳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大赛中争金夺银,成绩斐然。射击运动员武柳希分别获得2010年射击世界杯悉尼站、中国站3枚金牌,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2金1银1铜;举重运动员姚舜获得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105公斤级金牌,全国举重锦标赛抓举第六名、总成绩第八名;赛艇运动员徐宁获得全国赛艇春季冠军赛第四名;艺术体操运动员伍迪获得2010年全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锦标赛少年组2金1银的优异成绩。2010年9月12日,在第一届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西安至渭南华山赛段的比赛中,渭南市获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9月24日,2010年“中国华山白水杜康杯”武术散打超级联赛在渭南体育馆隆重开赛,来自各省的8支代表队进行了5个级别16场的比赛。全国15家省市级电视台直录播本次比赛。
【体育基础设施】城乡体育健身工程扎实推进,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积极实施体育设施六大惠民工程:投入资金579万元,建成19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安装器材895件;投入资金128万元,建成8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安装器械176件;投入资金250万元,建成25个城市社区健身广场,安装器械550余件;投入资金80万元,建成大荔、韩城、潼关、华阴、蒲城5个县市城市健身器材亮点工程;争取国家体育总局“雪炭工程”2个,投入资金300万元;引资3200万元建成信达城市体育公园,争取资金200万元、引资2000万元,启动建设渭南沋河健身公园。投资7.2亿元、占地30.93公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市体育中心、市体校暨市优秀运动队训练基地工程于11月8日开工。
【体育队伍】体育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先后举办了110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70人的羽毛球、乒乓球、门球裁判员培训班;组织10名教练员参加了全省教练员培训班;向省体育局选送10篇优秀体育论文,获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制定下发了《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中专班招生工作的安排意见》,与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解决了市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入学问题;市体校向省上各项目中心输送队员25名;完成了渭南市体育总会的换届工作。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对试用期满的两名市体育局下属单位领导进行了民主测评,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任用副主任科员一名。
【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管理得到加强,对经济的拉动力日益显现。狠抓了《渭南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5月份,由市体育局牵头,会同市工商局、公安局对城区体育经营场所进行了综合检查。对有关项目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加强了对体育项目、体育从业人员的指导、管理和技能考试认证工作。加强了以“数量、质量、发行量”为目标的体育彩票管理工作,体育彩票发展势头迅猛,投注点达到350多个,进入全省前四名,市体彩站获全省体彩系统“2010年增机扩点先进单位”和“2010年度销售增长奖”。以“六大体育品牌赛事”为平台,完善赛事组织和制度建设,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带动渭南各行业系统年举办体育比赛30多次。对全市体育器械、服装业、体育赛事业、体育彩票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全市共有体育器械和服装业经营户200多户,从业人员300多人,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俱乐部和彩票从业人员1200多人,营业额达1.3亿多元;体育产业拉动市内消费1亿多元;群众体育活动拉动市内消费4亿多元;体育产业年产值达到6.8亿元。
(王小锋)
卫生
渭南市卫生局
党委书记、局长苌占民(5月离任)
金敏学(5月任职)
副局长孙希平田生华
徐公社杨玉霞(女)
党委副书记张西源
纪检书记张新峰
【卫生设施建设】市中心医院建设项目住院楼主体已于8月中旬实现封顶,科研办公楼、食堂报告厅等分项工程按招标程序正在进行,已累计完成投资2.135亿元。市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已封顶验收,累计完成资金投入1612万元。华阴、富平、蒲城、合阳、华县等5个县级医院、25所乡镇卫生院及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此外,完成了13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建设任务,为临渭区6所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了304台(件)医疗预防保健设备,总价值1038万余元,13所中心和30个站完成了视觉识别系统建设,达到标识与形象的统一。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合理布局,方便就近”的原则,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市已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81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各区(市)积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慢病管理、残疾人康复和计生指导等工作逐步移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据统计,全市已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49.8万份,建档率90.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452人次,受教育人数145230人;儿童七苗接种率达96%;为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病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为4523名病人开展了精神和心理健康指导,开展了23564人(次)的老年人残疾预防和自救指导,还为3287人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另外,60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开展了计划生育指导咨询,指导人数9711人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合制度的知晓率和参合积极性。全市参合人数394.79万人,参合率95.62%,比2009年提高了1.52个百分点,各县(市、区)参合率均巩固在90%以上。全年共有348.36万人次享受合疗补偿,总受益年达到88.24%,其中住院补偿31.62万人次,住院受益年达8%,全年累计补偿5.44亿元。确定了渭南市中心医院等13家定点医疗机构作为首批市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直通车试点单位,于7月1日正式开通。
【传染病防治】切实做好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防治。面对手足口病和甲型流感的疫情,紧紧围绕“确保不发生大的流行,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危重病人和死亡病例”的工作目标,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采取了7条防治措施: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和“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疫情监测点1900余个,早期分析和报告疫情;二是实行疫情防控包联制度。抽调3400余名医务人员驻点包联全市3221个村和175个社区,指导群众做好消毒和预防;三是切实加强传染源管理。规范监管所有传染源,指定专人负责每个手足口病患儿的隔离治疗和居家管理;四是开展甲型流感疫苗接种。累计接种60.03万人次,有效控制疫情蔓延;五是严格执行接转诊制度。规定非定点医疗机构不得医治发热患者,严肃处理了违规收治病人的3个乡镇卫生院和12个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六是全力做好重症病例救治。按照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病人的“三集中原则”,购置医疗设备135台件,成立专业检测实验室1个,全力做好重症病人的诊治;七是大力开展宣传和培训。通过电视、广播、电台等媒介和设点咨询、散发宣传单、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形成广覆盖、多角度的宣传,动员全民参与疫情防控。另外,开展规范化门诊建设。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的通知》,并组织各县(市、区)赴延安宝塔区和江浙考察学习,共建成规范化接种门诊223家,规范建设率达100%。全市免疫规划疫苗基础接种率和加强接种率(复种率)均在99%以上,流动儿童接种率在97%以上,建证率、建卡率均达到100%,无一起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
【地方病防治】完成了95个乡镇380个村的碘盐监测,监测碘盐3180份,碘盐覆盖率99.53%,碘盐合格率99.52%,合格碘盐使用率99.01%。甲肿治疗共完成投药3658人,疗效判定3310例,治愈2186例,有效865例,总有效率92.18%。继续开展地方病示范县建设活动,确定临渭区、蒲城县、合阳县为示范县建设经验推广县。3县制定了方案,明确了任务,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技术小组,进行了相关培训。截至年底,11个县(市、区)全部完成了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建设经验推广工作,进入巩固提高阶段。全市地方病防治建立起了“领导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的长效稳定的工作机制,同时完善了“本底清楚、网络健全、宣教到位、措施落实”的防治模式。
【医政管理】继续落实《陕西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疗安全的十条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开展“医疗机构百日安全竞赛”和医疗质量安全检查活动,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设备的排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成了对口支援11个县级医院,基层医疗单位服务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组建了2000多人的无偿献血预备队,有效地防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临床用血。全市无偿献血率稳定在100%,成分输血在95%以上,保证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超额完成“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任务。积极开展等级医院创建达标活动,市中心医院顺利通过“三甲”评审,渭南市一院等8家县级综合医院和3家厂矿医院通过“二甲”医院复审。同时,积极参加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全体医疗队员克服海拔高、气候变化大、高原反应强等困难,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11天内累计转运伤员119人,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受到省卫生厅的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