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渭南年鉴·2011
9033800000069

第69章 经济综合管理(3)

【价格宣传】在2010年初,宣传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突出宣传稳价安民的具体措施。韩城市与价格协会共同组织开展了“价格工作如何促进市域经济发展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文章18篇;合阳县针对食盐新品种上市,部分群众认为“食盐要涨价”,市场出现恐慌心理和抢购现象,及时通过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传,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稳定了市场预期。在中、省关于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价格的通知下发后,渭南市宣传稳价安民措施,渭南市物价局在陕西省价格信息网刊发了《渭南市物价局快速行动采取措施稳控市场价格》。《华商报》先后刊发《渭南市物价局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物价、串通涨价》和《渭南多举措重拳整治价格市场》;《渭南日报》一月内6条头版消息,先后刊发《市物价局五举措稳定物价》《我市菜价稳中有降》《蔬菜价格持续回落》;在“渭南新闻网”醒目位置刊发了《渭南市出台13项禁令,限制企业价格违法行为》。

(段亚晖)

工商行政管理

渭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局长张自录

副局长杨田生柳林李双平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以建立进销货台账和索证索票为重点,开展大规模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促进在食品经营户中各项监管制度的落实。根据季节和消费热点变化,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治28次,检查经营户38806户(次),市场1213个(次),取缔无照经营409户,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304件,培育建立示范店538户。

【打击传销活动】在打击传销专项行动中,共取缔传销窝点402处,遣散参与传销人员9109人,解救被困人员1311人,移交公安机关185人,行政拘留出租业主20人。

【打击虚假违法广告和商标侵权】从查处广告主入手,加强对媒体广告的监测和监管。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活动,共规范各类广告发布行为262起,发放行政告诫书392份,办理户外广告登记801户,责令拆除违法和破损广告牌177块,查处各类违法广告案件453起。开展了保护世博会标志、华润服务商标、太白酒商标等专项打假维权活动,在城区大商场建立名牌商品经营户档案,规范品牌经营行为。共查处各类商标侵权案件169起。

【服务经济举措】在渭南工商部门全面推行工商干部联系服务卡制度,落实服务承诺。在成规模的园区全部设立工商服务室,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专人跟踪服务。起草了《渭南市实施商标品牌的奖励意见》,调动企业申报驰着名商标的积极性,“陕富面业”、白水杜康、韩城“大红袍”争创中国驰名商标,龙首山等31户企业商标争创陕西省着名商标。2010年渭南市依法新登记各类企业2850户,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61户。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16户,累计达到2723户,占陕西省的三分之一多。

【“两站”与行政约见制度建设】采用“一周一联系、一月一见面”的方式,工商部门加强与消费者协会投诉站负责人的联系,以培训、座谈、节日慰问等形式增强“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联络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2010年渭南市“12315”投诉点共受理消费者咨询3万余人次,消费者投诉416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0万元。同时渭南工商部门探索行政指导新方法,积极开展行政约见活动。制定了《渭南市工商局行政约见实施办法》,2010年共进行行政约见58次,发出行政告诫书1220份,行政建议书1800份,行政警示书920份,行政提醒书2000份。

(高铖)

国土资源管理

渭南市国土资源管理局

局长庞建军

副局长赵磊卜建华

杨建仓吴峰

【耕地保护】坚持把耕地保护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之列,逐年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各级政府的耕地保护责任。在建设用地审批中,将耕地补充方案是否落实到位作为前置条件,对耕地补充方案不合理、补充耕地不能落实到具体地块的建设用地,一律不予上报审批,对不符合规定和超出用地定额标准的报件,按照规定核减或退回,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至12月底,渭南市基本农田面积56.49万公顷,耕地保有量57.36万公顷,超额完成了年度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全年渭南市共争取和实施中、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8个,总投资1.36亿元,实施规模7583.79公顷,恢复新增耕地504.72公顷;市、县两级耕地开垦费投资项目273个,新增耕地1647.49公顷。在2010年汛期因灾导致部分县(市、区)耕地毁坏后,争取到灾毁耕地复垦补助项目资金1.2亿元,其中灾情较为严重的潼关县争取到4000万元,同时争取到陕西省政府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整理项目资金2.3亿元。

【建设用地保障】全年完成建设用地预审293件、1727.53公顷,审查上报70个批次、1780.89公顷,获批33宗、947.14公顷,供应114宗、466.9公顷。先后完成了西郑客运专线、西潼高速改扩建、渭蒲高速、兰郑长成品油管道工程、310国道改扩建、渭南750千伏输变电站、澄城光伏产业园和西包铁路、西延铁路扩能等重点项目用地的审批上报,以及黄-韩-候铁路、大西客运专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先期用地的报批工作,确保了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地籍地政管理】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全面完成了农村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建库、基本农田上图、市(县)接边等各项工作任务。根据“二调”统计,全市耕地面积由62.96万公顷调整为57.36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由58.7万公顷调整为56.49万公顷,这一调查结果得到陕西省政府认定,为渭南市经济建设预留了充足的用地空间。在陕西省首家启动了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陕西省政府正式审批,是陕西省第一家被审批通过的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全部通过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技术评审并报陕西省政府待批。土地规划修编工作的全面完成,为解决建设预留地布局不合理问题做好了基础工作。

【土地市场建设】经渭南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确定了渭南城区基准地价调整方案,为地价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实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依据。严格落实经营性和工业用地以及探矿权、采矿招拍挂制度,组织招拍挂出让土地158宗,出让面积773.72公顷,成交金额22.6亿元;对韩城市龙门镇磁铁矿和华县草坪铁铜多金属矿、罗涧铁锰多金属矿3宗探矿权进行了挂牌出让,成交金额166万元。积极盘活存量土地,2009、2010两年对渭南城区的53宗22.43公顷划拨国有建设用地进行了协议出让,补征出让金2977.6万元,盘活了国有土地资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

【土地矿产资源执法监察】开展了“案件督察督办年”、土地卫片执法、改变土地用途专项执法和建设用地审批及批后实施情况清查专项行动,至12月底,累计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83件、立案调查183件,已结案174件,拆除、没收违法建筑11.3万平方米,收回并复耕复绿土地11.63公顷,收缴罚款1477万元,追究刑事责任8人,给予党政纪处分33人。开展了打击非法生产和秦岭北麓采石业专项整治活动,累计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车辆500余台次、铲车50余台次,炸毁、关闭非法矿山100余处,摧毁非法生产工棚45间,烧毁矿柱1000余根,查扣各类车辆11辆、选矿机械10台,遣散务工人员300余人,抓捕非法开采嫌疑人7名;对华阴、华县境内所有采石企业全部实施了停产整顿,其中212省道沿线可视范围内企业全部予以彻底关闭,其余企业要在两县完成采石业发展规划编制、企业整合重组并通过审查验收之后方可恢复生产。

【矿产资源管理】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完成了第一轮整合任务,渭南市地方煤矿由139家减少到39家,年生产能力由870万吨提高到1287万吨,潼关、华县两县非煤矿山由56家减少到39家;第二轮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并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待批。寻求地质找矿新突破,举办了小秦岭地区地质找矿研讨会,邀请国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有关专家教授,就小秦岭地区成矿理论、成矿条件和找矿机制重点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加快小秦岭地区地质找矿步伐,促进矿业经济持续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加强矿产资源开采日常监管,建立了矿山企业生产台账,每季度深入生产一线对开采行为进行现场实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个别企业超层越界开采等不规范生产行为,维护了良好的资源开发秩序。

【地质灾害防治】加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申报中、省地质环境和地下水污染治理项目8个,总投资2.5亿元;已获批的8个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中,潼关县桐峪矿山、华阴市华山金矿矿山2个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华山-少华山废弃采石场、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矿、蒲城县会通-清泉群采煤矿3个项目已在按计划全面推进,其余3个项目完成施工设计;整合各类支农资金,对全市51个重点隐患点392户农户实施了搬迁,使1813人摆脱了地质灾害威胁。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监测。修编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在《渭南日报》对危及30人以上的重点隐患点进行了公告,在渭南市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应急调查、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和“零报告”制度,在2010年渭南市发生的29起地质灾害中,由于监测到位、发现预警及时、撤离迅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卫尚公)

招商引资

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

局长刘筱萍

副局长闫忠民吉渭强李智民

【机构改革】原渭南市招商局更名为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主要职责:负责渭南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外事工作、经济合作工作,并代管市政府四个驻外办事处。

【招商活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借台”与“搭台”相结合,广泛组织和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先后组团参加第十四届“西洽会”、第十四届“厦洽会”、苏陕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等陕西省组织的招商活动16场次;赴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自主举办活动18场次;指导和支持县(市、区)举办专场主题活动12场次。在渭南市成功举办了长三角产业转移对接会、福建商会进渭南等专场推介会6场。先后有陕西福建商会、陕西江西商会、江苏陕西商会、深圳投资商会、郑氏总商会、深圳陕西校友会等多家商会和企业社团52批500多名客商来渭考察,并达成了一批投资意向和合作项目。渭南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效显着,得到陕西省政府的肯定,被授予2010年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奖。

【超额完成引资任务】2010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368个,项目总投资840.77亿元,实现到位资金2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6%。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年度200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到位资金占到“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的40%,占到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0.24%。

【项目投资】在建的526个项目中,投资在1亿元~5亿元的项目共161个,占在建项目数的30.6%;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共41个,占在建项目数的8%。规模以上项目所占比重提高。在渭投资的大型企业中,共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中石油),实现到位资金5.6亿元;有中国500强企业8家(中冶、陕煤、华能、华电、中金、中联重科、雨润、金钼集团),投资项目21个,实现到位资金74.04亿元。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农业、服务业外来投资比重有较大提高;工业领域引进外来投资增长迅速,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以工促农、以工活商作用显现。2010年在建项目中,共有工业类项目336个,到位资金184.58亿元,占总到位资金的80%。初步形成“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生态旅游、涉农加工”七大主导产业。

【与商会合作】成立了渭南浙江商会,创建了渭南市第一家异地商会。和18家驻陕商会和12家陕西境外商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与陕西广东商会联合招商共建渭南广东工业园,已落户企业5户。渭南市荣获“2010年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2010年粤商最佳投资城市”称号。

(赵育红)

外资利用

【利用外资】2010年,渭南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户,办理增资的外商企业2户,合同利用外资金额5559.9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341万美元,较上年4470万美元有所下降,完成年度目标3000万美元的111.4%,在陕西省10市中列第4。

【外商投资企业参加联合年检】渭南市正常运作的外商投资企业46户,参加联合年检的外商投资企业39户,参检率为85%;其中2户企业在陕西省商务厅参加年检。37家参加渭南市年检企业中,独资企业15家,合资企业17家,合作企业5家。37家企业投资总额43308.85万美元,注册资本额26361.95万美元,其中中方占19%,外方占81%;实收资本总计25385.58万美元,其中中方占20%,外方占80%。在37家参检企业中,投产开业企业27家,占73%;筹建企业9家,占24%;停业企业1家,占3%。37家参检企业职工人数为6504人,其中外籍人员23人,职工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266人,外籍人数比上年同期减少7人;37家参检企业营业收入146847.08万元,纳税总额12021.33万元,利润总额10631.64万元;37家参检企业中,香港、台湾是渭南市外商投资企业的主体。

【外派劳务】外派劳务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渭南市外派劳务人数为51名,主要派遣国别为日本,劳务人员主要从事印刷线路板制造、电子元器件检修、手工家具制作。连前累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渭南市向境外累计派遣劳务总人数为886人。

(刘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