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疗救助】中省共下拨全市城乡医疗救助资金5639万元(含省管县2122万元),其中城市医疗救助1692万元(含省管县46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3947万元(含省管县1657万元)。认真贯彻中省农村医疗救助政策,规范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扎实开展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情况、救助程序及档案建设情况检查工作,严格将医疗救助资金结余总量控制在15%以内,救助比例从过去的30%-40%提高到40%-50%,各县市区封顶线统一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有效地缓解部分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临时救助工作】制定出台了《渭南市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并积极实施临时救助。全市共筹集临时救助资金2047万元,其中省上补助资金1173万元(含省直管县),市财政配套81万元,各县市区财政配套793万元。
【救灾救济工作】2010年,全市受灾人口342.37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特别是“七二三”特大洪涝灾害造成倒塌房屋4380户,损坏房屋13955户。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工作,先后累计下拨救灾资金1.13亿元,全面完成了倒房损房重建任务,华县82户、潼关140户整体搬迁将于2011年5月底前全部完成。“四一四”玉树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市募捐资金1130万元,并圆满完成代省民政厅向玉树灾区采购、运送1000台火炉的任务。“七二三”洪涝灾害后,举办了“我们的家园”赈灾晚会,募集善款1169万元。
【“两项制度”衔接】为较好开展“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千户受灾·困难群众”帮扶工程,投入资金312万元,帮扶项目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小加工、小运输等各个方面,使1607户5838名受灾困难群众直接受益,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920元增长到2900元,1304户已初步脱贫。“千户受灾·困难群众”帮扶工程的实施,开拓了社会救济工作的新路子,在创新救助方式上实现了突破。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建立定期上街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制度,由领导包路段和区域,定期巡回检查,使救助工作经常性、持续性进行。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意见》,实行工作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区域制度,开展了劝救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活动。为确保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针对城市流浪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危重病人,积极开展源头预防和宣传工作,指派专人和亚运会举办城市沟通衔接配合,做好渭南籍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返乡工作。全年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230人次,省内2630人,省外3600人次。
【基层民主建设】推广了潼关县“四议两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将村民自治及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村务公开目录汇编下发,新的村务公开内容于9月上旬在全市得到落实。先后两次召开城市社区建设推进会,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社区建设从硬件建设、组织建设、投入机制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全市社区建设领导机构,明确了各部门抓社区建设的职能和职责,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管理功能,开拓了社区服务范围。
【双拥工作】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和群众性双拥共建活动,迎接省级验收和市级考评、推荐、表彰先进等工作顺利推进。军嫂创业“十百千”活动、“十面红旗、百家示范单位”评选活动、驻军支援地方建设“四个一”等活动深入开展,丰富了双拥活动内容,拓宽了军民共建的层次和领域,使双拥工作在活动形式、参与范围、综合效益、政策落实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市双拥工作呈现出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大好局面。2010年,渭南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市民政局被表彰为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为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优抚工作】完善了抚恤补助费“县级社会化发放办法”,各项抚恤补助都能按时足额发放到位;规范了抚恤补助费自然增长机制,使优抚对象的各项待遇合理提高;组织对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走访慰问,发放慰问信7万多份;对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及时给予救助,保证了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投资1000多万元,对永丰、渭华起义等烈士纪念建筑物进行了扩建维修改造;先后建成渭南市优抚对象休疗中心及大荔、白水等县级优抚对象休疗中心,成功举办了8期350多名优抚对象参加的休疗活动。
【退役士兵安置】完成了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军休和伤病残人员的接收安置工作。全市共接收退役士兵3125人,其中城镇安置对象1154人、转业士官176人;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10人、伤病残士兵7人。为67名城镇退役士兵办理了自谋职业手续,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163万元。开展了万名复员退伍军人创业活动,开办了首期退伍军人创业及技能培训班,培训退伍军人150人次。严格执行各项军休政策,军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社会福利工作】市儿童福利院新建项目和市社会福利院综合楼建设全面竣工。完成了50例“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康复手术项目”,“贫困儿童唇腭裂手术康复计划”顺利实施,对16岁-18岁的孤儿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保障水平。收养工作依法开展,其中,涉外送养11名,国内收养9名。用福彩公益金开展多项社会资助活动,其中为200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金70.4万元,向富平县敬老院资助2万元。推荐金秋苑老年公寓和临渭区老年公寓为社会化养老全省示范单位。
【福利彩票发行】福利彩票销售持续高位运行,全市各票种累计销售达1.9亿元,超额完成了省民政厅下达1.36亿元销售任务,再创历史新高。有力地支持了敬老、养老、儿童福利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为全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老龄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不同形式的老年福利机构,积极办理老年公寓投资项目的申报工作;全年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省老年优待证8万本,为65名百岁老人发放保健补贴7.8万元,为5178名9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310.68万元;为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保健补贴工作正在开展;举办了2010年重阳节送关心慈善大行动仪式,共为2100名贫困老人每人发放价值60元的棉被一床;举办了“三和杯”渭南市第四届老年文体大赛;欧盟助老项目进展顺利,为华县6个项目投放种子基金55万元。
【民间组织管理】按照“发展、建设、培育、监管”的思路,以健全组织、提升能力、培育扶持、规范管理、发挥作用为措施,大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年新登记社会组织13个,新批社团筹备组3个,变更登记10个,换证60份。制定并印发了《渭南市社会团体“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促进社会团体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勘界行政区划工作】紧紧围绕《关-天规划》,加大了区划调研论证力度,大荔、蒲城、富平、澄城四县已经上报了县改市方案,完成了富平县小惠乡改镇的审核及上报工作;完成1条省界(晋陕线)、1条市界(渭商线)、5条县界(澄城-蒲城、华阴-大荔、大荔-蒲城、华阴-潼关、临渭-蒲城)的边界联检任务,共新埋界桩3个,签订平安边界协议20余份,妥善处理边界纠纷3起。
【难点村治理】组织召开了全市“难点村”治理推进会议,成立了全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协调小组机构,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强化了“难点村”治理工作举措。上访闹访及反映信件明显减少。“难点村”治理达到70%。
【殡葬管理】加强对经营性公墓的规范管理,对全市8个公墓不同情况提出了整改意见,促进了公墓的有序健康发展;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行火葬,加大对《殡葬管理条例》的宣传,有效提高了火化率;开展了清明文明安全祭祀活动,期间没发生任何事故和不安全因素。
【婚姻登记】组织各县市区10个无婚姻登记员资格证书的人员参加省上的培训班,取得了资格证书。对未达到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华县、富平、蒲城、潼关4个县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加强了对其硬件软件的配置,加强了对其工作的检查指导。华县、富平、合阳、潼关4四县已被评为国家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合格单位。
(王云亮)
外事工作
【因公外出工作】一是严格审批审核,制止公款旅游现象的发生。对出访团组和人员数量严格审查和控制;全市实际成行的因公出国团组及人次数分别为28批63人次,其中厅局级3批29人次,科级31人次。二是坚持行前教育和出访情况报告制度,加强监督、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在对团组进行行前集中教育的基础上,编印了《因公出访注意事项》宣传册,保证所有出访团组和人员人手一册。实行因公出国(境)责任承诺制度。全市所有自组团签署了《因公出国(境)责任承诺书》,出访团组和人员回国后15日内上报出访情况报告,以便加强监督、跟踪任务执行情况。全年的出访团组和人员无一例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对外交流与合作】在陕西省友协的引荐下,积极与日本几个城市取得了联系,并赠予宣传资料,期待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在陕西省外办的指导下,积极与韩国、泰国领事馆联系,希望领事馆根据实际情况牵线搭桥,尽快在两国寻找合适的城市建立友城关系。与南非自由州省夏里普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省友协的牵线搭桥下,应市长徐新荣的邀请,南非自由州省夏里普市市政府代表团一行7人对渭南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作访问,双方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
【涉外管理】受理华县居民雷会琴向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申请协助事宜,并向省外办涉外处请示,请其协助联系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关注其女在马来西亚遭遇车祸死亡的善后赔偿及在马来西亚法院审理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帮助当事人尽快解决问题。上报日本国际大学生志愿者来华阴开展植树交流活动。截至活动结束,日本志愿者在华阴北社乡三河口渭河护堤南侧栽植速生杨10000余株。举办第六届东北亚机械产业城市联合市长会议和局长会议。协助富平县政府申请富平城乡建设高级职业中学教学楼推荐列入日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项目。根据全国第十六次人口普查要求,对全市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渭外籍人员进行了统计。
(杨阳)
安全生产
渭南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局长赵洪冬
副局长程战平董新安李进会
【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全市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10起,较上年下降13.23%;死亡258人,下降8.19%;受伤309人,下降21.77%;经济损失3926万元,增加46.80%。全市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以内,(省政府下达死亡控制指标为265人,发生较大以上事故4起),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0.42降到0.32;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由4.26升至5.9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由2.88降到2.21;煤炭百万吨死亡率由1.42升至12.13。全市除韩城市外,其余10个县市区和渭南高新区均控制在考核指标以内。21个市直重点考核部门,没有突破死亡控制指标。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年内相关行业发生的事故有: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23起,较上年下降61.02%;死亡83人,增长27.69%。其中:煤矿企业发生事故6起,死亡48人,较上年增长585.71%。道路交通发生事故366起,较上年上升0.83%;死亡171人,下降19.34%。发生火灾事故596起,死亡4人,与上年持平。非煤矿山发生事故6起,死亡14人,较上年增长40%。烟花爆竹发生事故1起,死亡9人,较上年增长350.00%。其他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10起,死亡12人,较上年下降65.71%。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农机、旅游、水利、教育等行业未发生死亡事故。
【较大事故】发生较大事故8起,死亡49人,事故起数较上年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34人。2010年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分别是:1月1日,蒲城县新平花炮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月14日,临渭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人死亡;3月16日,蒲城电厂发生着火事故,造成4人死亡;4月1日,韩城市泉子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燃烧事故,造成9人死亡;4月30日,白水县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人死亡;6月20日,白水县冯雷镇白堡村红联煤矿发生爆炸事故,死亡7人;9月6日,华县盛丰矿业公司发生机械事故,造成3人死亡;10月14日,潼关县潼金公司发生井下着火熏烟事故,造成9人死亡。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28人:7月17日,韩城市小南沟煤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8人死亡。
【安全生产治理】组织3502人次、组成700个检查组,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6543个次,检查出安全隐患19327个,已经整改17853个,整改率达到92.37%,其中县级重点安全隐患497个,整改445个,整改率89.54%。烟花爆竹公司化改造全面完成,改造工区1080个,建成合法企业218个。按照工作需要,充实了县级安全监管队伍,在10个重点乡镇增设了安监站,延伸了监管手段,加强了基层建设。县乡两级安监干部集中学习了《安全生产法》和《渭南市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提升了安监干部的业务水平,强化了责任意识、规范了执法行为。
【安全生产执法】出台了《渭南市落实重点行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动态管理实施办法》,要求生产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状态定期进行动态监督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确定企业的运行状态。全年全市共开展执法行动7861起(含农机),查处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建设、生产、经营行为2102起,对6处违反“三同时”规定的下达了停产、停工指令,取缔非法生产经营5686起(含农机),这项活动的开展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打击了严重违法行为,创造了安全的经济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