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乡机构改革】一、开展学习调研,做好机构改革准备工作。组织学习中省关于机构改革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渭南实际,开展讨论活动。深入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和乡镇开展专题研究,专程赴咸阳、汉中等市,学习借鉴外市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做好改革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二、精心组织实施,全面完成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拟定并印发《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制定实施工作意见的通知》、《市政府机构改革期间人员安置有关政策的意见》、《关于严明纪律切实保障全市政府机构改革顺利进行的通知》等配套文件。4月14日,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动员会召开,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进入组织实施阶段。改革中,探索和建立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设立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交通运输局;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规范机构设置,将市法制办公室、金融办公室、爱卫办等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由部门下属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重新拟定市政府42个工作部门“三定”规定,经市编委会研究同意,一次印发执行。通过“三定”,共调整市级部门职能35项、增加职能13项、加强职能71项、取消职能12项,清理规范19个部门35个行政审批事项,变更科室设置45个,调整科室职能86项,调整部门内设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体制关系21项,合理确定各部门领导职数,正县级领导职数较实际配备减少10名,副县级领导职数较实际配备减少42名。改革后,市政府共设置工作部门33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政府直属事业机构7个、政府直接管理机构1个、政府派出机构8个,市级政府部门由原来的65个精简到51个,机构精简率达21.5%。三、加强监督指导,推动县级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明确改革政策,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机构设置、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为核心,审核和沟通各县(市、区)改革方案,修改完善改革意见,9月初,各县(市、区)方案一次性印发执行,各县(市、区)根据批复方案组织实施。四、突出改革重点,开展乡镇机构改革。拟定并印发《渭南市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关于成立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8月24日,组织召开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下发了《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推进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对乡镇机构改革中有关镇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核定、撤乡并镇、重点镇建设以及街道办事处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开展撤乡并镇,撤乡并镇后全市共有镇(街道办)142个,撤并比例达30.05%,超额完成省定30%撤并比例,并于年底前全面完成各县(市、区)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批复工作。五、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改革任务落实。落实有关机构改革纪律规定,在全市11个县(市、区)和27个部门(单位)开展改革纪律执行情况督查。由市级领导带队,对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拟定并印发《关于县乡机构改革督查情况的通报》、《关于市政府机构改革督查情况的通报》。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完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下属事业机构的转企改制工作,撤销了市秦腔剧团、儿童剧院、人民剧院和文化服务站4家事业单位,组建渭南市演艺集团公司;设立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配合文化广电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体制改革工作。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卫生局开展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开展公立医院编制及实有人员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实行药品“三统一”,提供全面准确的机构编制资料。根据各行业体制改革和调整,提出《关于市二黄局体制改革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意见》、《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区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意见》、《关于理顺我市朝阳和沋河公园管理体制的意见》。按照省上要求,组织并完成各县(市、区)中小学教职工核编工作。
【机构编制管理】加快推进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对市、县、乡“实名制”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以中央编办研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正式启动了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实名制软件的推广和运用工作。完成2009年度机构编制年报数据统计和上报工作;组织召开全市机构编制信息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度编制系统信息工作,部署2010年度信息工作任务;完成全市公安机关新增政法专项编制和2009年度市级军队转业干部编制分解下达工作;清理地方专门公安机构,撤销澄城县公安局土地管理派出所、合阳县公安局土地派出所;规范设置县级公安机关纪委办事机构,并根据编制员额和实际需要配备专职纪检监察人员。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全年共办理事业单位设立登记10家,变更登记41家,并对全市符合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条件的169家事业单位在《渭南日报》上进行了公告。完成2009年度全市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工作和法人登记信息上报工作。
(赵强)
政策研究
中共渭南市委政策研究室
渭南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王改明
副主任刘建军白宝虎孔繁文
【农村工作】一、加强对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协调和指导。主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抓了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项重点工作。围绕贯彻中央〔2010〕1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了全市的工作思路,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业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采取现场观摩和大会交流部署等形式,把主会场开到农村工作一线,先后组织与会人员参观了华县和临渭区等六个工作典型,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围绕总结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在蒲城召开农村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研究解决全市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了后半年工作。根据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投资少、贷款难”这一突出问题,组织召开了全市金融支农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蒲城、澄城、大荔等金融支农工作经验,破解发展难题,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至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支农资金投放总额达230亿元,同比增长44%。二、加强党的农村政策宣传和农村干部培训。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加强了全市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政策宣传。根据一号文件精神整理宣讲提纲,在市委中心学习组上进行专题辅导;并组织农工系统干部开展了专题学习讨论会,会议编印了《中央一号文件宣讲提纲》和《中央一号文件学习资料问答》。同时组织人员编写了《农村政策简明读本》,将近年来中央七个一号文件和有关惠农政策汇编成册,共印一万册,发放到全市农村工作干部和农民群众手中。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创意农业等专题组织部分县乡干部和机关干部外出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组织了富平、潼关等337名村干部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了培训。三、全力抓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部门包村帮扶工作。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2010年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工作任务和重点。继续采取领导抓点、部门包村的工作方法,落实了市级包联领导和市级部门包联工作责任。组织人员深入各试点村对市级包联部门与各试点村工作对接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组织各县(市、区)农工部对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各项工作和部门包村帮扶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调查研究】围绕全市经济社会重大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和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起草下发《关于做好2010年度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年调研课题重点,指导组织各级搞好调查研究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度优秀调研成果推荐参评工作的通知》,组织人员对调研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和评选。共收集、整理调研报告118篇,组织专家评选出获奖调研报告30篇,并进行了通报表彰,完成《2009年度全市优秀调研成果汇编》一书。同时参加全省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其中参评21篇,获奖8篇,在全省名列前茅。开展重点专题调研。组织人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难点问题,确立专题开展调研,共完成各类调研报告25篇,在省市有关刊物发表10篇。其中《关于发展渭南创意农业的调查报告》、《关天经济区我市定位问题思考》、《十二五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事关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调研报告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提升渭南城市软实力刍议》、《关于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创意农业助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等调研报告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论坛,获优秀论文奖。有关涉农问题调研《以城带乡的东秦“协奏曲”――加快秦岭北麓突破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关于渭南红枣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等为市县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创新调研模式。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联系,选抽9名研究生开展创意农业调研,形成一批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其中《打响创意牌,唱好农业戏》、《关于在我市大力发展创意农业的建议》在省市有关刊物发表。在《渭南日报》开辟了“创意农业在渭南”专栏进行系列宣传报道。
【沿国省道村镇整治】继续抓好8条国省道沿线71个乡镇、301个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全市集中组织开展了“百日整治”活动,共清理“三堆”50余万方,排水沟530公里,违章建筑5.8万平方米,整顿马路市场32处,清理门前不规范厕所1200个,全市有10%的行政村从“脏乱差”后进村变为“清洁村”。积极探索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多次组织新闻媒体明察暗访、舆论曝光,在渭南电视台和《渭南日报》分别开辟了整治专栏,全年共进行了13期系列报道;与《渭南日报》举办了“县(市、区)长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栏,向全社会公开承诺。加大环境整治投入力度。全年11个县(市、区)和渭南高新区投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资金3000万元,较上年增长了6倍。以整治活动为契机,加强沿线村镇硬件建设。全市整修道路、巷道2200公里,整修排水沟1800余公里,绿化道路、巷道900余公里,添置垃圾清运车120余辆,添置垃圾箱3000多个。全年先后开展了5次大的督查活动,进行了4次明察暗访,对6个“脏乱差”典型进行了曝光,编发工作简报14期,电视跟踪报道7次。
(刘刚)
老干部工作
中共渭南市委老干部工作局
局长陈学敏
副局长张永清
【概况】2010年,全市老干部工作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组发〔2008〕10号和陕发〔2008〕11号文件精神这“一条主线”,突出抓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落实“两个重点”,强力推进老年大学和老干部活动中心两个阵地建设以及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推动了全市老干部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委老干部局、韩城市委老干部局、华阴市委老干部局和白水县委老干部局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老干部工作系统‘大比赛’主题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市委老干部局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2010年度全省离退休干部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省老龄委授予“弘扬敬老新风奉献奖”。局长陈学敏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授予第二届陕西“十大金秋人物”称号。
【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先后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了第十四届西洽会、赴台湾参观考察、听取渭南城市建设情况的汇报、参加了2010卤阳湖国际通用航空节开幕式,与相关部门联合组织举办了市直离退休干部养生保健科学报告会、关中五市区“少华山”杯人文陕西魅力秦川书画联展,对全市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慰问,使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四就近”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全市确定临渭区站南办朝阳社区和大荔县城关镇西郊社区两个省级示范点。重点对退休干部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和信息进库,市级离退休领导干部40人,县级领导干部793人,已全部进入信息库。年初,组织对各县(市、区)市级老干部、老红军,市直市级老干部、老红军、住院老干部,市直企业、省属下划企业离休干部400余人进行了走访慰问;8月份,赴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对6名异地安置离休干部进行了看望和慰问,为每人送去了1000元慰问金和价值200余元的慰问品。将省属下划企业离休人员防暑降温费一次拨付十年,交由当地老干部工作部门统一发放。落实了市直事业单位60名离休人员提高的生活补贴。专题协调解决了市直163名企业离休干部提高的生活补贴。全年共接待老干部及家属、子女来信来访80余人(次),处理信访件18件,老干部反映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确保了老干部队伍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