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李碧华最喜欢的读物是银行存折
◆如果一点钱也没有,生活不会快乐;如果有很多钱,也不一定会很快乐。钱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谈理财
◆一人结婚,全村随礼;一家死人,全村举丧。
——农村人情消费的膨胀和大宗消费的攀比心理,导致“人情债”成为农民的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一些农民这样形容农村的婚丧嫁娶
◆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
——中央电视台“理财”栏目的广告语
◆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要在地上丢一元钱,我会马上捡起来。
——“李嘉诚基金会西部教育计划”访问团在青海某大学考察时,李嘉诚对大学的领导人这样说
◆生命中最值得投资的对象是自己。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总经理兼常务总裁陈南禄鼓励青少年要不断装备自己
◆有资金而没有知识,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就越高;有知识而没有资金,小小的付出,都能有回报。
——李嘉诚的人生经验:一生都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彩票的巨大魅力表现在:它能使一个人越买越赔,而又越赔越买。
——彩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人群,是一个不甘心失败却总是失败的人群
◆用信誉铺成的路,越走越宽阔;用信任织成的网,越用越结实。谁能赢得多少信誉,谁就能获得多少利益。
——蒋光宇《最新鲜的面包》
◆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拥有得最多,而是他们要求得最少。
——对于相同的事情,每个人的观点是会不同的
◆拥有资金的人拥有现在,拥有资讯的人拥有将来。
——《联合报》副刊
◆中国股民投资八戒:第一,你应该进行投资;第二,你不要奢望短期获利;第三,不用寻求“最佳时机”,因为这种时机不存在;第四,不要寻求发现“准能涨价的股票”,因为它不存在;第五,不要试图超越市场规律;第六,严谨的投资理论;第七,战略方针至关重要;第八,不要轻信任何人。
——瑞士金融专家欧文·海瑞博士忠告中国股民
◆中国是一个商人民族——他们着眼于短期,并不真正理解品牌的概念。他们不愿意投入建立一个品牌所需要的金钱、时间和力气,他们想要快速回报,因此他们的前景在本地。
——《悉尼先驱晨报》主笔罗斯克解释,为什么中国鲜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
◆你不能凭富裕和贫穷判断一个社会快乐的程度,你必须了解草根阶层的生活。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马蒂亚的观点是:经济学必须关注贫穷
◆如果你借太多的钱给一个人,你会令此人变成坏人。
——美国利宝集团大股东、著名银行家萨法拉的座右铭
◆一个中国人买两三块劳力士手表,是很平常的事。
——瑞士旅游局公布的每日消费统计显示,中国游客平均每天在瑞士的消费是德国人的3倍
◆一个男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强大的关系网就是财富
◆刷卡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选方式,这让他们的财富观念失去了更多的概念与控制。
——有媒体说,中国奢侈消费群体比欧美地区年轻5岁
◆当金钱成了我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时,你兴许会赢,但终将输掉。
——在口述历史名著《美国梦寻》里,一位诈骗高手临老做此人生总结
◆许多人在寻找“财富速成班”,因为很多踏实工作的例子证明,努力与财富并不一定成正比。
——中国许多年轻人患上了“职场综合征”,渴望迅速成功
◆我现在愿意回国投资,因为我发现这里是商人的天堂,是做富人成本最低的国家,没有人会问你缴税了吗?
——一名“海归”这样说
◆100元是一张响当当的钞票,1亿元是一个9位数的数字。
——欧洲谚语
◆不去赚太好赚的钱。
——免费午餐不好吃
◆当今的经济学界,探讨的基本上都是怎么帮有钱的企业赚更多的钱,却很少有人在研究怎样让没钱的人变得有钱。
——网友感言,经济学家切勿丧失自己的学术良知
◆除了失掉工作能力的人,穷人最主要的特征是他们只有劳动力可以作为获取财富的来源。因此,要让穷人富起来,最重要的是让穷人有工作,能够充分就业并赚取工资收入;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要让穷人的工资收入能够以比富人收入增长更快的速度提高。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认为,当前,中国不和谐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穷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增加较慢
◆银行加证保(证券、保险),两电(电信、电力)和一草(烟草),石油加石化,看门的也拿不少。
——形容垄断行业从业人员高收入的民谣
◆人们容易发现一目了然的小偷小盗,而对于一个分解开来的巨大骗局,却很难在各个局部上发现,反而会在实利的诱惑下八方用力,把荒唐推向更大的荒唐。
——佚名
◆钱是重要的,但其来路要正;钱是来用的,但莫奢侈浪费;该用的钱就要用,不要小气;钱不是衡量地位身价的标尺。
——袁隆平谈自己的金钱观。一份评估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的身价约为1000亿元
◆他们以为MBA就像是一个美容院,读完MBA,出来就会容光焕发,脱胎换骨。
——令专家担忧的是:MBA在中国已被简化为高薪加升职
◆一、不是自己的钱;二、不是自己挣的钱;三、自己轻易挣来的钱;四、今天不花明天就作废的钱;五、不花白不花的钱。
——小心挥霍陷阱
◆当官的品质富有,老百姓的钱包才能富有。当官的品质贫穷,老百姓的钱包肯定贫穷。
——是参照物,也是警世钟
◆知足者,输少当赢;不知足者,越套越深。
——众多股民的经历
◆牛市时人人是专家,熊市时个个是输家。
——随大流的必然结局
◆入市,被套;再入市,再被套直到资金尽失。
——散户炒股方式
◆电脑手册的目的不在于让你学会操作,而在于让你觉得价钱值得。
——很少有人会把厚厚的手册看完
◆浪费和愚蠢都是奢侈品,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我们都消费不起。
——做错事的代价更大
◆回家找你们的母亲来裁决。
——印度首富兄弟争天然气开发权,法官如此判决
◆最早的浙商靠胆子大,是为“胆商”;后来崇尚智慧,叫“智商”;只有充分履行社会责任,才叫“德商”。做了“德商”,才有望成为百年老店。
——浙江省工商联巡视员、浙商研究会名誉会长郑明治谈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也可以那么富,而不是你凭什么这么富。
——温州人的财富观
◆赚钱是科学,花钱是艺术,如何赚钱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头脑,如何花钱则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心灵。
——一位会计师谈自己的理财观
◆不要让这些小摊贩整天躲来躲去的。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城市应放宽对小摊贩的管制
◆吝啬的真实含义不是舍不得花自己的钱,而是舍得花别人的钱。
——佚名
◆在我赚到1000万元之前,我是为自己;赚到1000万元以后,我赚钱就是为社会。
——中国首富,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有200多亿元身家。生性节俭的他如此表示
◆她们显然有出色的网球天赋,只要有父亲一半水平,她们就是未来网坛不可忽视的力量。
——瑞士网球巨星罗杰·费德勒的双胞胎女儿降生还不满48小时,博彩公司就迫不及待地为“费天王”两位千金的未来下赌注
◆把钱存起来让它慢慢贬值,正如看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慢慢变老。
——花掉的钱才是自己的
◆脸皮厚才能财富多。
——《福布斯》杂志发布成为富豪的秘诀
◆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必须跑过CPI。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句话在网上迅速蹿红
◆休息其实也是一种投资。
——中国著名理财专家刘彦斌
◆中国差生正在成为英国大学的摇钱树。
——近年英国学校与中方合作建立的“国际项目”越来越多,但其水准并未得到相应保证
◆中国的电价是政府补贴的。但穷人一个月只用10度到30度电,富人一个月则可能用掉300度电。政府的补贴实际上补给了富人。
——茅于轼主张涨电价,涨学费。这个理由略显粗糙:全国穷人用电总量比富人少多少
◆到医院看病,最好穿得寒酸些,如果看出你有钱,医生会给你开最贵的药。
——一位医生的私下建议
◆我不是那种别人买了400英尺长的游艇,自己就想买405英尺长的游艇的人。
——股神巴菲特认为,投资的精髓在于战胜人性的贪婪
◆广告就是告诉我们,钱还可以这么花。
——别总对广告反感
◆中国是壮志凌云者的选择。
——《泰晤士报》对中国经济的评论。
◆卖猪肉比卖电脑还有技术含量。
——北大高材生短短一年内在广州开设100家猪肉连锁店,被称为广州“猪肉大王”
◆以仁义求富贵,富贵后施仁。
——商人的理想境界
◆中国股民之所以特别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商的门槛太高,无数人只好把钱押在股市上。
——一家深圳控股有限公司的首席运营官张化桥
◆把钱装进脑袋;教育好子女也等于赚钱;夫妻AA制;靠健康省钱;平安如赚钱;不贪财不破财;破小财免大灾;勤俭持家不如能挣会花。
——理财八大观念
◆“慈善”的称谓,不如“公益”二字更贴切。“慈善”多少带一些施舍的意思,让承受之人心里不舒服,而“公益”是一个平等的概念,每个人可以将其作为事业来做。
——李嘉诚对央视记者坦言,在为公益事业忙碌时,他时常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乐此不疲。他说,一个人的一生只有在自己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人快乐,活着才有意义。一项助人为乐的公益事业,如果能够从自己的手中发展起来,而且还能够一代代延续下去,就是一项值得全身心投入的事业,这样的人生也才没有虚度
◆企业家天生就应该是慈善家,我不认为只能是很有钱后才能捐助社会。事实上,很多中国普通职工收入并不高,但是他们奉献爱心的时候往往来得更慷慨大方。
——入围中国十大经济人物的成都蚂蚁集团董事长李浪认为,一个企业家必须为社会献爱心,而百度总裁李彦宏则认为,企业在没有把自身做强做大的时候就奢谈慈善爱心,容易力所不及
◆慈善事业的特性决定了它应该是一种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为。一旦政府主导慈善事业,反而容易出问题。
——德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Florian Lanqenscheldt的研究小组报告,民营慈善机构往往能用1元钱完成政府需要花费3元钱才能完成的事情
◆大众和媒体没必要苛求他们,他们毕竟捐出了总资产的5%;苛求他们、质疑他们行动纯粹性的人中又有几个捐助了自己的5%呢?
——据胡润排行榜分析,多数捐款富豪都是创业一代,生活和创业遇到过不同的艰辛,现在有了钱,于是想到援助穷苦人群与社会弱势群体。尽管不排除有部分企业家是在功利想法刺激下才做出捐赠举动的,但能做到主动把自己的所得捐助给需要的人,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善举
◆公益活动不是每次搞得非常大就算好,它应当不计形式,不在乎大小;应当做得普遍,做得频繁,让捐助者与受捐助者彼此无距离。
——姚明在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节目采访时,表示中国慈善事业过于注重形式,不够平民化
◆我的天职就是爱。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她,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
◆穷是一种心态,你若一辈子坚持自己是穷人,拥有大量金钱也救不了你。
——亦舒在谈到钱对人生的作用时如是说
◆我的事情不值得报道。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年轻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年轻人应该有的社会责任。与很多人相比,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今视网报道,年仅26岁的在校研究生秦小龙自己省吃俭用,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赚来的钱除去支付自己的学费和日常开支,全部都用来扶贫济困。七年来,向社会捐款近15万元。他默默奉献,从不向社会公开他的事迹,甚至连他资助了七年的学生也不曾见过他,秦小龙因为不图回报、不图名声,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有关他的资料大家知之甚少,但他的行为足以感动社会
◆赚钱很难,但捐助更难,因为必须知道要捐给谁、能达到什么效果,否则将适得其反。
——远东集团董事长徐旭东在富比士全球总裁大会讨论慈善捐助议题时表示,捐助是件很重要的事,必须要慎重
◆一般来说,节俭两个字的解释,似乎是“省钱的方法”,其实不对,应该解释为“用钱的方法”。我们应该把用钱看得清清楚楚,十分恰当,那就是真正的节俭了。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纪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