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助
春日的早晨,巴菲特坐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里。旁边坐着的是他多年的老朋友卡罗尔·卢米斯女士,她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财富》杂志的资深编辑、记者。她从1954年起就在杂志工作,长期追踪报道巴菲特。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她自1977年起开始协助巴菲特编辑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
在2006年春天,巴菲特告诉卡罗尔,他已经想好了如何处理他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的巨大财富。像大多数人一样,卡罗尔知道巴菲特在分给三个孩子一点钱后,会将自己99%的财富捐给社会用于慈善,但人们想到的是这笔财富会捐给巴菲特基金会,该基金会由巴菲特和已故妻子苏珊成立。现在巴菲特告诉卡罗尔他改变了主意,“我知道我想做什么,知道如何做更有意义”。1
2006年6月26日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午饭开始之前,数以百计的纽约最成功人士起立鼓掌,伴着掌声,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走到麦克风前。在客气寒暄几句之后,他从口袋里拿出五个信封,每一个信封里装着一份他财富的分配安排,只等着他的签名即可生效。前三个信封内容很简单,他签名“爸爸”,然后分别给了三个子女:女儿苏茜、长子霍华德、次子彼得。第四封信交给了已故妻子所捐助的慈善基金会的代表。这四封信给出的总计金额为60亿美元。2
第五封信引起的人们的惊叹!巴菲特签名后,递给了梅琳达女士,她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个比巴菲特富有的人——比尔·盖茨的妻子。在这封信中,巴菲特承诺将其拥有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共计超过300亿美元的财富捐给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这是迄今为止最大一笔单笔慈善捐助。历史上著名的捐赠有安德鲁·卡内基(按照今天货币折算为72亿美元)、约翰·洛克菲勒(71亿美元)、小约翰·洛克菲勒(55亿美元)。
在随后的日子里,人们有无数的疑问。巴菲特有病吗?或病入膏肓?他妻子的过世对于他的这个决定有什么影响?巴菲特说:“我很好,我的感觉棒极了。”众所周知,他妻子苏珊原本将继承他在巴菲特基金的主导地位:“她很享受这个过程,她对于规模的扩大有些恐惧,但她喜欢,并会干得很好。”3
但是对于这个原有的安排在妻子过世之后,巴菲特有了新的考虑,他发现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是个完美的机构,正做着他本人想做的事情。“他们可以更有效率地使用金钱,就像巴菲特基金会一样。找到那个按照你的想法做事,而且做得更好的人,将事情委托给他们难道不更符合逻辑吗?!”4
这就是典型的巴菲特,总是充满理性。巴菲特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他们管的比他好。同样,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做慈善比他更好,何乐而不为。
比尔·盖茨评价他的老朋友说:“巴菲特将被人记住的不仅仅是最伟大的投资家,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投资家。”5说得一语中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巴菲特慷慨慈善的美德可能被放在第一位,而他那无与伦比的投资技能却可能屈居第二了。当巴菲特将300亿美元的信件递交给梅琳达·盖茨的时候,我脑海中迅速闪回到50年前,他以100美元起步成立巴菲特投资合伙企业的情景。
巴菲特总是声称自己非常幸运,1930年出生于美国,这个出生时空组合的概率是30∶1,而他降生的那一刻就好比中了彩票;他承认自己跑不快,没法成为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尽管他有弹四弦琴的勇气,但不可能成为音乐会上的小提琴演奏家。但运气之外,他独具的一些特点却令他能在资本经济海洋中有所作为。6
“生活在美国,一些幸运的基因,复利,这些综合在一起造就了我的财富。”巴菲特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体系中,更是促成了这些结果的形成,美国这个经济体系虽然有时会产生扭曲的结果,但最终整体而言,它能很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国家。”巴菲特悄悄告诉我们,他很高兴在这样一个经济体中工作,“它奖励那些在战场上救死扶伤的人以勋章,它奖励那些优秀的老师以父母的感谢,它奖励那些能发现被错杀的股票的人以亿万财富。”他将之称为命运的不确定性分布。7
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我心中所渴望了解的,是巴菲特如何在其成长环境中,刻画出属于自己的命运线条。这里,我们要探究的就是巴菲特如何成就自我的故事。
个人经历和投资缘起
沃伦·爱德华·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是奥马哈巴菲特家族的第七代。家族第一代在1869年开了一家杂货店,巴菲特的爷爷经营着这家杂货店,后来伯克希尔的副董事长查理·芒格,竟然曾经在巴菲特爷爷的杂货铺里打过工。巴菲特的爸爸——霍华德,曾是当地的一名股票经纪人、银行家,后来还做过共和党的众议员。
据说巴菲特一出生就着迷于数字,这也许是有些夸张了,但有记录表明,他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是台“小计算机”了。小时候,他和最好的朋友鲍勃·罗素坐在罗素家的门廊上,背经过的小汽车的车牌号。天黑之后,他们俩进屋,把《奥马哈世界先锋报》铺在地上,计算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然后,在他们的剪贴簿上整理计算的结果,好像在做什么顶级秘密的事情。
巴菲特最为珍贵的礼物来自他的姑姑——爱丽丝,她非常喜欢这个可爱的侄子,并且向他提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提议:如果他同意吃芦笋,她就送他一块秒表。巴菲特完全被这个精密的计数器迷住了,他在各种男孩子喜欢的游戏中都使用他,例如弹珠游戏。他叫来两个姐妹,在浴缸里放满水,让她们将弹珠放进去,利用浴缸内壁的弧度,看哪一个弹珠能先到达漏水口,他在一旁按着秒表计数时间。
而来自爱丽丝姑姑的第二件礼物,将六岁的巴菲特引领上了新的人生方向——不是数字的魅力,而是金钱的魔力。圣诞节时,巴菲特拆开礼物,发现是个镀镍的钱包,这成为他最珍贵的财产,他将它立刻别在腰上。他发现钱包有很多用处,他在门口放了张桌子,向每一个路过的人兜售巧克力。他挨家挨户地敲门,卖口香糖和汽水。他从爷爷的杂货店以25美分的价格批发来6罐一包的可口可乐,然后拆散了,以每罐5美分出售——这样就有了20%的投资回报。他还上门叫卖《星期六晚邮报》和《自由》杂志。每个周末,他在当地的橄榄球场卖爆米花和花生。所有这些生意,他都要用上他宝贵的钱包——收钱、找零。8
然而,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好日子突然被打断了,大萧条终于也席卷到了奥马哈。一天晚上,巴菲特的父亲回到家,告诉大家他工作的那家银行关门了,他丢了工作,他们的存款也损失了。巴菲特开杂货店的爷爷,给了他父亲一些钱支持他们家渡过难关。
幸运的是,这样绝望的感觉没有延续太久。霍华德很快振作起来,宣布成立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斯坎兰尼卡公司,开始了他的投资合伙企业,公司设在法纳姆大街上,多年以后巴菲特在同一条大街上买了房。
大萧条的影响尽管短暂,但给巴菲特的家带来了艰难,这给年轻的巴菲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巴菲特:一个资本家的成长》一书的作者罗杰·洛温斯坦说:“这种人生早期的艰难生活成为绝对的驱动力,他要变得非常、非常、非常富有。在他五岁之前就这么想,自那时起,他从未停止过这个念头。”9
巴菲特10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去了纽约,这是霍华德给每个孩子的礼物。巴菲特说:“我告诉父亲,我想去三个地方:我想去斯科特邮票钱币公司,我想去莱昂内尔火车公司,我想去纽约证券交易所。”10在坐了一夜火车后,他们到达了华尔街,在那里他们见到了交易所的成员艾特·莫尔。巴菲特说:“午饭之后,有人拿过托盘,上面摆放着不同的烟叶,莫尔先生挑出自己喜欢的,然后有人将它们现场做成雪茄。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定制雪茄吧,太棒了。”11
之后,霍华德领着儿子还见了高盛公司的合伙人西德尼·温伯格——当时华尔街的名人。在温伯格的办公室里,巴菲特被墙上的各种照片和证书深深吸引,很多镜框中都是名人作品的原件。当霍华德和温伯格谈论金融事务时,巴菲特在办公室里四处走动,看着那些艺术品。当他们父子离开时,温伯格拥抱着巴菲特问他喜欢什么股票。巴菲特后来回忆道:“他一定在第二天就忘了,我却永远地记住了这一天。”12
甚至在去纽约之前,巴菲特就已经对股票和股市充满了好奇,他经常去他父亲经纪公司的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各种股票和债券证书,就像温伯格的办公室里一样。很多人渐渐喜欢上这个总是不停问问题的小家伙,并允许他用粉笔在黑板上抄写股票的价格行情。
周六上午,证券交易所开盘两个小时,巴菲特和他叔叔弗兰克·巴菲特、舅舅约翰·巴伯一起待在证券公司的办公室里。根据巴菲特的回忆,弗兰克叔叔总是看空,而约翰舅舅却总是乐观派。他们俩总是谈论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这些故事都吸引着小巴菲特。在所有的时间里,巴菲特都直直地盯着股票行情机,看着不停跳动的股票价格,他想知道这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每个周末,他都认真阅读《巴伦》杂志的“交易”专栏。当他将父亲书架上的所有书籍读完之后,又读完了当地图书馆里所有关于投资的书籍。不久之后,他开始亲自画股价的图表,试图搞清楚眼前这些不断变动的数字到底有何规律可循。
当11岁的巴菲特宣布他已经准备好投资他的第一只股票时,没有人感到意外。然而,当他宣布他的投资金额为120美元时,大家还是震惊了。这些钱来自于他卖汽水、花生、和杂志。他决定买入城市服务优先股,这是他父亲的爱股之一,他还说服了姐姐多丽丝加入。他们各自支付了114.75美元各买了三股。巴菲特已经下功夫研究了图表,对这项投资信心满满。
那年夏天,股市在下跌,在6月触及年度低点。这两个年轻的小投资者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股票下跌了30%,多丽丝天天来问巴菲特股票的损失情况,这让人有些崩溃。最后,当这只股票回升到40美元/股时,巴菲特将其卖出,终于赚了5美元。
随后发生的情况是,城市服务优先股不久飙升至202美元/股,这令巴菲特懊恼不已。他计算了一下,除去佣金,他整整少赚了492美元。而此前,他用了5年时间去积攒那120美元,这样算下来,此次错失令他损失了20年的工作所得。这是痛苦的一课,但最终非常有价值。
巴菲特发誓,首先,他再也不会被支付的成本所牵制。其次,他不会再仅仅满足于蝇头小利。以他11岁的智慧头脑,巴菲特已经学会投资中最为重要的一课——耐心。(这个重要的品质我们将在第7章中展开讨论。)
1942年,巴菲特12岁,他父亲当选为国会议员,全家搬到首都华盛顿。环境的变化令年轻的巴菲特难以适应,他非常思念家乡的氛围,于是他返回奥马哈,与爷爷和爱丽丝姑姑一起生活。但第二年,1943年,巴菲特与首都华盛顿之间有了另一种缘分。
证券公司里没有了熟人,渐渐地巴菲特的兴趣从股市转向了小生意。13岁时,他跑两条送报路线,分别投送《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时代先驱报》。在伍德罗·威尔逊高中,他结识了小伙伴唐·丹利,这个小伙伴迅速点燃了巴菲特赚钱的热情。两人一起凑了25美元,买了一台二手翻新的弹球机,巴菲特说服了当地一位理发师,将机器放在他的理发店里,赚了钱分一半给对方。第一天的运营结束后,他们发现这台机器里竟然有4美元硬币的收入。他们很快将业务扩大到七台的规模,不久巴菲特每周可以拿50美元回家了。
到巴菲特高中毕业时,通过各种努力,他已经积累了9000美元的财富。他立即宣布,他不想上大学,因为这将干扰他的商业计划。父亲否定了他的想法,秋天到来的时候,巴菲特上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尽管沃顿商学院以商务和金融闻名,但巴菲特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他回忆道:“我好像在那里没有学到太多东西。”13沃顿强调比较多的是商务理论,而巴菲特感兴趣的是实操层面——如何赚钱!两年之后(1947~1949),他转学到了内布拉斯加大学,一年修完了14门功课。1950年毕业,那时他还不满20岁。
回到奥马哈,巴菲特又有了与股市的联系。他开始从经纪人那里搜集信息、订阅刊物、重新开始画股价图表,并学习股市技术分析的书籍。他使用麦吉点数分析系统和其他能找到的系统,试图发现哪一个技术手段真的有用。一天,他在当地图书馆看书,发现了刚出版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新书《聪明的投资者》,他描述当年的情景:“就像看到了一道光!”14
格雷厄姆与大卫·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1934年出版)对于求知若渴的巴菲特而言,如逢甘霖,他离开奥马哈前往纽约,加入了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课程。格雷厄姆教会了他懂得公司内在价值的重要性。他相信,那些准确计算价值,并以较低价格买入的投资者终将在市场上获利。这个数学的方式令巴菲特热衷于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