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验激情活动——NBA
9023200000010

第10章 丰富多彩的NBA名词(1)

(第一节)NBA赛制

NBA的比赛分为夏季联赛、常规赛和季后赛三大部分,除此之外,还有非常规的全明星赛。夏季联赛是在常规赛每年总决赛结束之后和新赛季开始之前的比赛,常规赛自每年的11月初开始,至次年的4月下旬结束,季后赛从4月下旬开始,直到6月中旬决出总冠军。

一、夏季联赛

夏季联赛并不是正规的职业联赛,而是新赛季的热身赛。它一般由4—10支城市距离较近的球队互相商定,集中在某个城市进行为期l—2周的短期比赛。NBA常规赛球队最多报15名正式参赛队员,季后赛球队最多报12名正式参赛队员,但夏季联赛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一支球队在参加完一个区的夏季联赛之后,往往会让另一批人参加另一个区的夏季联赛。甚至,带领球队的也往往不是主教练,而是助理教练。

二、常规赛

每个赛季NBA正常的比赛,也就是在夏季联赛之后和季后赛之前的比赛,人们通常称之为“常规赛”。常规赛采用主客场制,29支球队在常规赛赛季共要进行1189场比赛,每个球队在常规赛中参加的比赛场次数都是82场。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各分为3个赛区,同一赛区的5支球队打四循环,也就是说每两支球队要打4场比赛,分别是两个主场和两个客场。例如,同在西部联盟西南赛区的火箭队和马刺队在同一赛季常规赛就有4次碰面的机会。同一联盟的两支球队要打3—4场比赛,这由NBA总部视比赛的看点来决定。例如马刺队和湖人队虽在西部同一联盟,却分属两个不同的赛区,这两支球队就可能碰到3次或4次。不同半区的两支球队打两场比赛,分别是一个主场和一个客场。例如西部的马刺队和东部的活塞队,在常规赛季就只能打两场比赛。

三、季后赛

常规赛结束后,按照比赛胜率(胜率=获胜场数/82)的高低,东部和西部联盟各排出前8名球队,共16支队伍获得参加季后赛的资格。季后赛前三轮不再跨联盟比赛,而是在各联盟内部进行,只有总决赛才在东部和西部联盟冠军之间展开。季后赛的第一轮对阵形式为:第1对第8,第2对第7,第3对第6,第4对第5。季后赛采取淘汰制,第一轮和第二轮都采用5战3胜制,哪支球队先获得3场比赛的胜利即可淘汰对手。比赛根据“2—2—1”的原则排定主客场,常规赛排名靠前的球队将获得最先两个和最后一个主场的优势。

季后赛第三轮(即东、西部联盟决赛)和东西部联盟冠军参加的NBA总决赛采用7战4胜制,主客场则根据“2—3—2”的原则排定。季后赛第三轮中,常规赛排名靠前的球队先打两个主场,然后打三个客场,最后再回到主场打两场比赛。

NBA的总决赛把季后赛推向了最高潮,也是每年中的经典之战。总决赛是整个联盟东西部两支最好球队的巅峰对决,通过七场四胜制来决出奥布赖恩杯的归属,一般在每年的六月份举行,它的决赛队伍来自东部和西部的冠军球队。比赛根据常规赛中两者的战绩和“2—3—2”的原则来区分主客场,一个赛季中,交锋时谁胜的场数多,谁就有主场优势,如果交锋时胜率一样,则根据交锋时两者之间的得失分来计算。就是常规赛胜率高的先打两个主场,然后连续打三个客场,最后再打两个主场,如果其中有一方先赢了四场,那么总冠军就属于它。

总决赛一般是防守大战,因为总冠军的获得必须通过强大的防守才能够实现。所以,在总决赛的时候,只有那些攻守兼备的球队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胜利,比如说2004年的活塞队和2005年的马刺队,它们都是防守的代表。但是防守并不意味着胜利,比如说大家熟悉的火箭队,尽管防守得很好,但是进攻出了问题,一样也无法打出高水平。

四、NBA全明星赛

1951年3月2日,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总裁布朗免费提供波士顿花园体育馆,举办了首届全明星赛。比赛吸引了一万多名球迷,由此奠定了全明星赛的基础。NBA全明星赛从此开始,以后每年举行一次,一般都在1月份的一个周末举行。全明星球员被认为是本赛季全美最优秀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东部联盟和西部联盟各12名,每年由观众投票选出,组成东部明星队和西部明星队进行对抗。比赛时双方球员轮流上场,以充分表现当选的每个球员的球技,对胜负要求不大,更为注重的是篮球迷娱乐和聚会的气氛。该项赛事开办以来,吸引了全世界广大球迷关注的目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当代的“全明星赛”已经发展成为“全明星周末”,为期3天。其中包括“全明星联欢会”、“新秀全明星赛”、“扣篮大赛”、“全能投篮大赛”和“全明星赛”。其中最精彩的当数“扣篮大赛”和“全明星赛”。

自1984年开始,NBA设立扣篮比赛。扣篮大赛分预赛和决赛,预赛出场次序是由抽签而定,决赛的出场次序则按预赛的成绩而定。名次低者先扣篮。预赛中每位参赛者最少作三次扣篮,5名评判员根据扣篮者的创造性、艺术性和身体素质的表现力等因素进行打分。预赛最高得分为五十分,预赛得分最高三位参赛者可晋级第二轮比赛。第二轮即决赛,由首轮得分最高的前3名选手参加,决赛中每人有两次扣篮机会,取得分最高的一次比较,最后分数最高的就是“扣篮王”,冠军奖金为2万美元。

1984年首届扣篮大赛中,菲尼克斯太阳队的南斯双手各持一球,飞身起跳将两球分别砸进篮筐,名为“霹雳风车”。公牛队的乔丹在1987年从罚球线起跳飞向篮筐,赢得“飞人”美誉。1991年,凯尔特人队的迪·布朗右臂蒙眼,左手持球横跃扣篮成功,此招被称为“夺命蝙蝠”。

三分球远投大赛是在1986年才增设的一个全明星赛新项目,邀请八位上半个常规赛季三分球命中率最高和投入三分球最多的球员参赛。根据比赛规则,环绕三分线外将设有五个投篮位置,每一位置装有五个篮球。其中投入四个普通篮球得一分,余下一个红、白、蓝三色球则算两分,球员要在一分钟内尽量快出手投篮,满分为三十分。此外,在“全明星周末”还有为球迷和记者举办的各种竞赛和表演。

五、NBA的选秀

在NBA选秀抽签当中,常规赛战绩最差的球队最有可能获得第一选秀权,而无缘进入季后赛的球队中战绩最佳的则机会最小。抽签将决定最先三支球队的选择权顺序,而剩下的无缘进入季后赛的球队则按照常规赛的战绩倒序进行选择。

在选秀之前,一般都会举行选秀前训练营,它是为获得选秀排位的球员在选秀到来之前提供和NBA球员进行比赛的机会。训练营的安排包括训练和比赛,而在场观众则包括NBA各队的总经理、主教练和球探,他们的目的就是发掘新星。NBA选秀前的训练营是许多新秀球员一次展现才华的大好机会,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球员的前途和发展。

NBA球队有时候会要求有选秀资格的球员在选秀之前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一般球员们都是按照司职的位置分为两个人一组。在测量完身高和体重后,球员们将参加个性测试、篮球练习和运动测试以对他们的能力进行判断。在这些测试当中,球队有权就球员的性格、身高、才能和弱点等问题进行发问。

NBA的规则规定,NBA的每一支球队都必须在整个选秀大会的过程当中至少挑选一名新秀球员,同时禁止任何一支球队把他们未来连续两年的首轮选秀权都拿去交易。按1999年1月劳资双方共同签订的合约,一名球员的年龄在18—22岁之间,选秀当年没有参加美国的任何大学篮球联赛,在NBA选秀大会之前45天向NBA申请,就可以参加选秀。NBA所谓的“外国球员”,即任何一名没有居住在美国的篮球球员,这些球员可以是职业的,也可以是业余的,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可以参加选秀。

(第二节)NBA的技术统计指标

一、技术指标

NBA主要通过下面这些技术统计指标来衡量一个球员的场上表现:得分——指队员在常规时间和加时赛中得到的总的分数。

篮板——指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所抢的篮板总数,它包括前场篮板和后场篮板。

盖帽——进攻球员投篮出手后,防守球员设法将在空中飞行并处于上升阶段的篮球打掉的动作。

助攻——指A传给本队球员B,B直接得分(直接得分是指再没运球,或是在连贯的动作后得分)就算A球员助攻。

抢断——就是球在对方球员手里的时候,通过没有犯规的手段获得篮球就成为抢断。

失误——指由于球员自己不小心或是因为对方的抢断而导致控球权的失去就称为失误。

侵人犯规——因为与对方球员发生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犯规行为。

三分球命中率——三分命中个数和三分出手次数的比(不包括被对方队员犯规的出手)。

两分球命中率——两分命中个数和两分出手次数的比(不包括被对方队员犯规的出手)。

投篮命中率——投篮命中个数和投篮次数的比。

罚球命中率——罚球命中个数和罚球次数的比。

两双三双——指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在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盖帽这五项当中,如果有两项的次数都超过10次,就称为两双,如果有三项,则称为三双。

效率指数——指一个队员所得分数和上场时间的比。

二、NBA技术统计缩写含义

3P%——三分球命中率

3PM——三分球成功数

3PM-A——三分球投中/投球次数

APG——单场平均助攻次数

AST——助攻次数

AVG——单场平均得分

BLK——篮板球数

FG——投篮成功次数

FG%——投篮命中率(不包括罚球)

FGM-A——投中次数

FT——罚篮成功数

FT%——罚球命中率

FTM-A——罚球中数

F——前锋

G——后卫

C——中锋

G-F——后卫型前锋

F-G——小前锋

G——上场次数

HI——本赛季单场最高得分

MIN——总出场时间

MPG——每场得分

PF——犯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