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验激情活动——NBA
9023200000001

第1章 篮球史话

(第一节)篮球的起源

据考古资料显示,在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篮球的雏形已在墨西哥出现。那时的玛雅人就喜欢玩一种游戏,规则为将球投入圆圈者算获胜。到了16世纪,在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玩的橡皮球,可以说是近代篮球比赛的前身,它的规则为:如果有人把实心的橡皮球投入挂在高处的石圈内,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赢得在场所有观众的衣服。

当代篮球的诞生却只有100多年,它的诞生地在美国。1891年12月,在马塞诸塞州斯普菲尔德学院(当时为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为了使学生冬季能够在室内进行运动,设计并发明了篮球。他综合了一些球类项目的特点,把两只装桃子的小篮筐,分别钉在健身房看台两端,篮筐上沿距地面约3米。然后把学生分成两队,以一种球为比赛用具,向筐内投掷,比试谁投掷得准确。史密斯在体育课上作了第一次比赛试验,就这样,一项新的运动诞生了。

由于这种运动简单易行,很快便在一些学校风行起来。刚开始时,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都没有严格的限制,只要求双方参赛人数相等,此外,没有其他要求。因为篮筐有底,所以每投入一次球,就要爬梯子将球取出来才能再继续比赛。当时篮筐的大小也没有一定的规格,只要两边的筐一样大就行了。后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结合实际需要,这些器具不断改进,到1921年才形成近似现代篮球的篮板、篮圈和篮网。

1892年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规定了每方只准5人上场、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以及计时、计分决定胜负等。由于这种运动是以球投入篮筐内而得分,所以就称作“篮球”。

(第二节)篮球运动的发展

人们不仅会问,篮球运动是如何普及到世界各地的呢?篮球运动兴起之后,在美国各大学受到广大学生的热爱,一时间成为最时髦的体育运动。1904年,第3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篮球作为美国的“国球”,以表演的形式推上赛会,结果这项运动大受欢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办,篮球运动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38年,美国一些曾经组织过大学篮球比赛的商人成立了一个新的专业团体——美国篮球协会,后改名为全国篮球协会(NBA),成为美国现在的全国职业篮球组织。

1936年篮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从此篮球运动逐渐在全球发展起来,很快传遍了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地区。篮球运动在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国运动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男子篮球代表队获得冠军。当时的比赛规则及篮球技术都很简单,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以后的岁月里有了较大提高。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发展形成了一系列颇成规模的CBA、CUBA、WCBA及大学生超级联赛等篮球联赛,并且也是我国目前最受欢迎、集娱乐与锻炼身体为一身的大众活动。

1952年和1956年第15届、第16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三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20世纪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一次不中再加罚一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十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八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有关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在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从兴起到现在,经过1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项较量高度、速度和强度的集体项目。从第11届奥运会至第28届奥运会比赛中,美国业余篮球队已经多次夺得奥运冠军,事实证明,美国一直引导着世界篮坛的潮流。

可以说,在地球上,不论城乡,都有篮球运动的影子。近年,鉴于篮球运动的发展和篮坛人士的呼吁,国际业余篮已向职业选手敞开了大门。随着职业球星的加入,篮球运动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