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实验方法
9022900000083

第83章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3)

(5)金黄色葡萄球菌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10cm的平方),直接或处理后棱种至适量(不少于100ml)的亚碲酸钠(钾)肉汤(或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h,必要时可延长至48h。取上述培养物,划线接种于卵黄氯化钠琼脂培养基或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培养24—72h。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或生长的菌落不同于表4—20所列特征,判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若平板上生长的菌落与表4—20所列的苗落特征相符或疑似,应挑选2~3个菌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斜碗上,培养18~24h。取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并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h,做血浆凝固酶实验。

血浆凝固酶实验:取灭菌小试管3支,各加入血浆和无菌水混合液(1:1)0.5m1,再分别加入可疑菌株的营养肉汤培养物(或由营养琼脂培养摹斜面培养物制备的浓菌悬液)0.5ml、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肉汤培养物(或由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培养物制备的浓菌悬液)0.5ml、营养肉汤或0.9%无菌氯化钠溶液0.5ml,即为实验管、阳性对照管和阴性对照管。将3管同时培养,3h后开始观察直至24h。阴性对照管的血浆应流动自如,阳性对照管血浆应凝固,若实验管血浆凝固者为血浆凝固酶实验阳性,否则为阴性。如阳性对照管或阴性对照管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制备血浆,重新实验。

若上述疑似苗为非革兰阳性球菌、血浆凝固酶实验阴性,判供试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6)梭菌取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1ml)2份,其中1份置80℃保温1Omin后迅速冷却。上述2份供试液直接或处理后分别接种至100ml的棱菌增菌培养基中。各培养基管在厌氧条件下培养72—96h。如实验管不出现浑浊、产气、消化碎肉、臭气等现象,判供试品未检出梭菌;否则,应取上述培养物0.2ml,涂抹接种于含庆大霉素的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厌氧条件下培养48~72h。若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判供试品未检出梭菌;若平板上有菌落生长,应挑选2~3个菌落分别进行革兰染色和过氧化氧酶实验。

过氧化氧酶实验:取上述平板上的菌落,置洁净玻片上,滴加3%过氧化氧试液,若菌落表面有气泡产生,为过氧化氧酶实验阳性,否则为阴性。

若上述可疑菌落为革兰阳性梭菌,有或无卵圆形或球形的芽孢,过氧化氢酶阴性,判供试品检出梭菌,否则判供试品来检出梭菌。

四、结果判断

供试品检出控制菌或其他致病菌时,接一次检出结果为准,不再复试。

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其中任何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应从同一批样品中随机抽样,独立复试两次,以3次结果的平均值报告菌数。

眼用制剂检出霉菌和酵母菌数时,需以两次复试结果均不得长菌,方可判供试品的霉菌和酵母菌数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

菪供试品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及控制菌三项检验结果均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其中任何项不符合该品种项下的规定,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一)稀释液

稀释液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1)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照无菌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XIH)制备。

(2)pH6.8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H7.6无茼磷酸盐缓冲液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要求配制后,过滤,分装,灭菌。

如需要,可在上述稀释液灭菌前或灭菌后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等。

(3)0.9%无菌氯化钠溶液取氯化钠9.0g,加水溶解使成1000ml,过滤,分装,灭菌。

(二)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也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要求的脱水培养基。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1)营养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及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

(2)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3)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YPD)。

(4)胆盐乳糖培养基(BL)。

(5)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6)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

(7)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C)。

(8)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MuG)培养基。

(9)三糖铁琼脂培养基(TSI)。

(10)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TTB)。

(11)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SS)。

(12)胆盐硫乳琼脂培养基(DHL)。

(13)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

(14)亚碲酸盐肉汤培养基。

(15)卵黄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16)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17)乳糖发酵培养基。

(18)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DP琼脂培养基)。

(19)梭菌培养基。

(20)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

(三)试药

(I)十四烷酸异丙酯分子式C17H34O2分子量270.46。

(2)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分子式C8H12N12·2HCI,分子量209.12。

(3)牛肉浸出粉。

(4)牛胆盐。

(5)4—甲基伞形酮葡精苷酸(MUG)分子式C18H16O9。分子量376.3。

(6)攻瑰红钠(四氯四碘荧光素钠)分子式C20H2C14I4Na2O5,分子量1017.6。

(7)单硬脂酸甘油酯分子式C21H42O4,分子量358.56。

(8)枸橼酸铁铵分子式C12H22FeNaO14,分子量488.16。

(9)胰蛋白胨。

(10)酪蛋白胰酶消化物(胰酪胨或酪胨)。

(叫)试液

(1)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取二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0.1g,加水10ml,即得。临用时少量配制,于冷处避光保存,如试液变成红褐色,不可使用。

(2)亚碲酸钠(钾)试液取亚碲酸钠(钾)0.1g,加新鲜煮沸后冷至50℃的水10ml使溶解。

(3)玫瑰红钠试液取玫瑰红钠0.1g,加水使溶解成75ml。

(4)亮绿试液取亮绿0.1g,加水100ml使溶解。

(5)盐酸试液取盐酸8.4ml,加水使稀释成100ml。

(6)靛基质试液取对二甲氨基苯甲醛5.0g,加入戊醇(或丁醇)7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再取浓盐酸25ml徐徐滴入,边加边振摇,以免骤热导致溶液色泽变探,或取对二甲氪基苯甲醛1.0g,加入95%乙醇95ml,充分振摇,使完全溶解后,取盐酸20ml徐徐滴入。

(7)碘试液取碘6g与碘化钾5g,加水20ml使溶解。

(8)过氧化氢试液取旅过氧化氢溶液(30%),加水稀释成3%的溶液。临用时配制。

(五)指示液

(1)中性红指示液取中性红1.0g,研细,加95%乙醇60ml使溶解,再加水至100ml。变色范围pH6.8—8.0(红至黄)。

(2)亚甲蓝指示液取亚甲蓝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3)酚磺酞指示液取酚磺酞1.0g,加1mol/L氢氧化钠溶液2.82ml,使溶解,再加水至100ml。变色范围pH6.8~8.4(黄至红)。

(4)溴甲酚紫指示液取溴甲酚紫1.6g,自95%乙醇使溶解成100ml。变色范围pH5.2~6.8(黄至紫)。

(5)红钠指示液取曙红钠2.0g,加水使溶解成100ml。

(六)微生物限度标准

非无菌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是基于药品的给药途径及对患者健康潜在的危害而制订的。药品的生产、贮存、销售过程中的检验,原料及辅料的检验,新药标准制订,进口药品标准复核,考察药品质量及仲裁等,除另有规定外,其微生物限度均以本标准为依据。

1.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

此类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2.口服给药制剂

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个。每1ml不得过1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个。大肠埃希菌每1g或1ml不得检出。

3.局部给药制剂

(1)用于手术、烧伤及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2)眼部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个。霉菌鼓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每1g或1ml不得检出。

(3)耳、鼻及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细菌散每1g、1ml或lOcm的平方不得过1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过1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鼻及呼吸道给药的制剂,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检出。

(4)阴道、尿道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过1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1ml或10cm的平方。应小于1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检出。

(5)直肠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不得过1000个。每1ml不得过1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或1ml不得过10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每1g或1ml不得检出。

(6)其他局部给药制剂细菌数每1g、lml或10cm的平方。不得过1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过100个。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苗每1g、1ml或10cm的平方。不得检出。

(7)含动物组织(包括提取物)的口服给药制剂每10g或10ml还不得检出沙门菌。

(8)有兼用途径的制剂应符合各给药途径的标准。

(9)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

(10)原料及辅料参照相应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