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实验方法
9022900000080

第80章 无菌检查法(2)

医疗器具100<N≤500       10件

>500      2%或20件(取较少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若供试品每个容器中的装量不够接种两种培养基,那么表中的最少检验数量应加倍。

表4-14上市抽验样品(液体制剂)的最少检验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试品装量V(ml)每支供试品接入每管培养基的最少样品量最少检验数量(瓶或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全量10①

1<V<5半量10

5≤V<20          2ml                 10

20≤V<50          5ml                10

50≤V<100         10ml                10

50≤V<100(静脉给)半量10

100≤V≤500半量6

V>500           500ml                6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若供试品每个容器内的装量不够接种两种培养基,那么表中最少检验数量加倍。

表4-15上市抽验样品(固体制剂)的最少检验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试品装量M每支供试品接入每种培养基的最少量最少检验数量(瓶或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50mg全量10①

50mg≤M<300mg半量10

300mg≤M<5g         150mg               10

M≥5g             500mg               10②

外科用敷料棉花及纱布取100mg或1cm×3cm            10

缝合线、一次性医用材料整个材料③10①

带导管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如输液袋)10

其他医疗器具整个器具③(切碎或拆散开)10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若供试品每个容器内的装量不够接种两种培养基,那么表中的最少检验数量加倍。②抗生素粉针剂

(≥5g)及抗生素原料(≥5g)的最少检验数量为6瓶(或支),桶装固体原料的最少检验数量为4个包装。

③如果医用器械体积过大,培养基用量可在2000ml以上,将其完全浸没。

2.检验量

是指一次实验所用的供试品总量(g或ml)。除另有规定外,每份培养基接种供试品的量按表4—14、表4—15规定。若每支(瓶)供试品的装量按规定足够接种两份培养基,则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采用薄膜过滤法时,检验量应不少于直接接种法的供试品总接种量,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的全部内容物过滤。

3.阳性对照

应根据供试品特性选择阳性对照菌:无抑菌作用及抗革兰阳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照菌;抗革兰阴性菌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抗厌氧菌的供试品,以生孢梭菌为对照菌;抗真菌的供试品,以白色念珠菌为对照菌。阳性对照试验的菌液制各同方法验证实验,加菌量小于100CFU,供试品用量同供试品无菌检查每份培养基接种的样品量。阳性对照管培养48~72h应生长良好。

4.阴性对照

供试品无菌检查时,应取相应溶剂和稀释液同法操作,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对照不得有菌生长。

无菌试验过程中,若需使用表面活性剂、灭活剂、中和剂等试剂,应证明其有效性,且对微生物无毒性。

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验证的方法相同。

操作时,用适宜的消毒液对供试品容器表面进行彻底消毒。如果容器内有一定的真空度,可用适宜的无菌器材(如带有除菌过滤器的针头),向供试品容器内导入无菌空气,再按无菌操作启开容器取出内容物。

四、供试品处理及接种培养基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进行。

(一)薄膜过滤法

薄膜过滤法应优先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也可使用一般薄膜过滤器。无菌检查用的滤膜孔径应不大于0.45μm,直径约为50mm。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灭菌。使用时,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承溶性供试渡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且总冲洗量不得超过1000ml,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1.水溶液供试品

取规定量,直接过滤,或混合至含适量稀释液的无菌容器内,混匀,立即过滤。如供试品具有抑菌作用或含防腐剂,需用适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冲洗次数不得少于3次。冲洗后,如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分别将10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加入相应的滤筒内。如采用一般薄膜过滤器,取出滤膜,将其分成3等份,分别置于含5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及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其中1份做阳性对照用。

2.可溶于水的固体制剂供试品

取规定量,加适宜的稀释液溶解或按标签说明复溶,然后照水溶液供试品项下的方法操作。

3.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供试品

取规定量,按水溶液或固体制剂供试品的处理法处理,立即过滤,用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再用含适量口一内酰胺酶的冲洗液清除残留在滤筒、滤膜上的抗生素后接种培养基,必要时培养基中可加少量的β-内酰胺酶;或将滤膜直接接种至含适量β-内酰胺酶的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基的方法照水溶液供试品项下的方法操作。

4.非水溶性制剂供试品

取规定量,直接过滤;或混合溶于含聚山梨酯80或其他适宜乳化剂的稀释液中,充分混合,立即过滤。用含0.1%~1%聚山梨酯80的冲洗液冲洗滤膜至少3次。滤膜于含或不含聚山梨酯80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基接种照水溶液供试品项下的方法操作。

5.可溶于十四烷酸异丙酯的膏剂和黏性油剂供试品

取规定量,混合至适量的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无菌十四烷酸异丙酯的制备采用薄膜过滤法过滤除菌。选用孔径为0.22μm的脂溶性滤膜,在140℃干热灭菌2h)中,剧烈振摇,使供试品充分溶解,如果需要可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得超过44℃,趁热迅速过滤。对仍无法过滤的供试品,应加入不少于100ml的稀释液,充分振摇萃取,静置,取下层水相作为供试液过滤。过滤后滤膜冲洗及培养基接种照非水溶性制剂供试品项下的方法操作。

6.无菌气(喷)雾剂供试品

取规定量,将各容器置至少-20℃冰室冷冻约1h。以无菌操作迅速在容器上端钻一小孔,释放抛射剂后再无菌开启容器,并将供试品转移至无菌容器中,然后照水溶液或非水溶性制剂供试品项下的方法操作。

7.装有药物的注射器供试品

取规定量,排出注射器中的内容物至无菌容器中,若需要可吸入稀释液或用标签所示的溶剂溶解,然后照水溶液或非水溶性制剂供试品项下的方法操作。同时应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包装中所配备的无菌针头的无菌检查。

8.具有导管的医疗器具(输血、输液袋等)供试品

取规定量,每个最小包装用50~100ml冲洗液分别冲洗内壁,收集冲洗液于无菌容器中,然后照水溶液供试品项F的方法操作。同时应采用直接接种法进行包装中所配备的针头的无菌检查。

(二)直接接种法

直接接种法即每支(或瓶)供试品按规定量分别接种至各含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容器中。除另有规定外,每个容器中培养基的用量应符合接种的供试品体秘不得大于培养基体积的10%,同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5ml,改良马丁培养基每管装量不少于10ml。若供试品具有抑菌作用,可加入适量无菌中和剂或灭活剂,或加大每个容器的培养基用量。供试品检查时,培养基的用量和高度同方法验证实验。

(1)混悬液等非澄清水溶液供试品取规定量接种至各管培养基中。

(2)固体制剂供试品取规定量,直接接种至各管培养基中,或加入适宜的溶剂溶解,或按标签说明复溶后,取规定量接种至各管培养基中。

(3)非水溶性制剂供试品取规定量,混合,加入适量的聚山梨酯80或其他适宜的乳化剂及稀释剂使其乳化,接种至各管培养基中。或直接接种至含聚山梨酯80或其他适宜乳化剂的各管培养基中。

(4)敷料供试品取规定数量,无菌操作拆开每个包装,于不同部位剪取约100mg或1cm×3cm的供试品,接种于各管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5)肠线、缝合线等供试品肠线、缝合线及其他一次性使用的医用材料按规定量取最小包装,无菌拆开包装,接种于各管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6)灭菌医用器具供试品取规定量,必要时应将其拆散或切成小碎段,接种于各管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7)放射性药品取供试品1瓶(支),接种于装量为7.5ml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改良马丁培养基中。每管接种量为0.2ml。

(8)培养及观察上述含培养基的容器按规定的温度培养14天。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如在加入供试品后、或在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出现混浊,培养14天后,不能从外观上判断有无微生物生长,可取该培养液适量转种至同种新鲜培养基中或划线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细菌培养2天、真菌培养3天,观察接种的同种新鲜培养基是否再出现混浊或斜面是否有菌生长;或取培养液涂片,染色,镜检,判断是否有菌。

五、结果判断

阳性对照管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管不得有菌生长。否则,实验无效。

若供试品管均澄清,或虽显混浊但经确证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供试品管中任何管显混浊并确证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除非能充分证明实验结果无效,即生长的微生物非供试品所含。当符合下列至少一个条件时,方可判实验结果无效。

(1)无菌检查实验所用的设备及环境的微生物监控结果不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要求。

(2)回顾无菌实验过程,发现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因素。

(3)供试品管中生长的微生物经鉴定后,确证是因无菌实验中所使用的物品和(或)无菌操作技术不当引起的。

实验若经确认无效,应重试。重试时,重新取同量供试品,依法重试,若无菌生长,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