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实验方法
9022900000018

第18章 实验常用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应用(2)

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对维生素C缺乏十分敏感,是进行维生素c研究的重要动物。如果饲料中缺乏时,很快会出现一系列坏血病症状,是目前惟一用于研究实验性坏血病的动物。豚鼠也可用于叶酸、硫胺素和精氨酸的生理功能、酮性酸中毒、眼神经疾病的研究。

5.出血和血管通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豚鼠的血管反应敏感,出血症状显著。如辐射损伤引起的出血综合征在豚鼠表现得最明显,而小鼠和大鼠则很少见。

6.内耳疾病的研究

豚鼠耳壳大,听觉发达,声音易进入中耳和内耳,耳窝管结构特别,对声波极为敏感,特别对700~2000周/秒纯音最敏感。常选用豚鼠进行听觉方面和若干内耳疾病的研究。

7.毒物对皮肤局部作用实验

豚鼠和家兔皮肤对毒物刺激反应灵敏,其反应近似于人。

8.耐缺氧实验

豚鼠对缺氧的耐受性强,适于做缺氧耐受性和测量耗氧量实验。

9.实验性肺水肿实验

切断豚鼠颈部两侧迷走神经可以复制典型的急性肺水肿动物模型,症状比其他动物更明显。

10.其他研究

豚鼠也适用于妊娠、毒血症、动物代血浆、睾丸炎、畸形足等方面的研究。

四、家兔

(一)饲养管理

1.饲养环境

普通级家兔饲养室温度应在18~27℃,相对湿度在40%~70%,噪音控制在60dB以下,室内保持安静、清洁、干燥、通风。清洁级以上家兔应饲养在屏障系统中,并建立检疫、消毒和检测制度。

2.笼架和垫料

多为不锈钢笼架。产仔做窝用产箱。兔笼上有食槽,也可用陶瓷食盆。垫料为不具机械损伤能力的软刨花,使用前要消毒。

3.饲料与饮水

饲料为全价颗粒饲料,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营养需求和卫生质量标准。饲料配方要稳定,满足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且要特别注意粗纤维的含量。普通级家兔可饲喂经清洗、消毒、晾干的新鲜蔬菜或青草。饮水器有乳头式饮水器、陶制瓷碗、倒置水瓶等。水质应符合城市自来水卫生标准。

4.生产繁殖

兔性成熟取决于品种、性别、营养及各种环境因素。配种要等到体成熟后进行。交配方法可采用自然交配法、人工辅助交配法及人工授精法。

5.日常管理

饲喂定时定量,每日两次。每日换水一次,每周更换垫料两次。饲养人员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温湿度、个体健康状况、繁殖记录等。

6.卫生消毒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防疫制度。动物迁入前,饲养室要清扫、熏蒸消毒。定期对笼架具、水瓶进行清洗消毒,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与墙壁。保持室内干燥、干净。饲养室和全部用具每年彻底消毒两次。

(二)选择方法

1.性别辨认

将兔头轻夹于左侧腋窝下,左手按住兔腰背部,右手抓住尾巴并将尾巴夹在中指与无名指之间,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将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扒开,雄兔可见一圆孔中露出圆锥形稍向下弯曲的阴茎(幼兔不明显,只见圆孔中有凸起物),雌兔则为一条朝向尾巴的长缝,呈椭圆形间隙,间隙越向下越窄,此即为阴道开口处。雌兔有8~12个乳头。

2.年龄辨认

通常根据体重来辨认,也可根据某些生理特征来辨认。如初生仔兔全身裸露,眼睛紧闭,耳闭塞无孔,趾趾相连,3~4日长毛,4~8日脚趾分开。还可通过观察指爪和牙齿颜色及生长情况来判断其年龄。白色幼兔指爪呈白色,爪根部呈粉红色,隐在脚毛中,随年龄增长而露出脚毛外。一周龄家兔指爪红色与白色长度相等,一周龄以下红多于白,一周龄以上白多于红。

3.健康条件

要求兔双耳竖立,耳静脉明显。眼明亮而无分泌物。体格丰满,体重在1.8~2.5kg之间,被毛有光泽,不脱毛。门齿整齐,不流涎水。运动活泼,反应灵敏。肛门干净,无稀便。体表无伤,生殖器无溃烂。

(三)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发热、解热和热原质检测等实验研究

家兔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且反应典型恒定,故常用家兔进行此方面的研究。

2.免疫学研究

因家兔免疫反应灵敏,血清量产生较多,淋巴结明显,耳静脉和动脉较粗,易于注射和采血,故其最大用途是产生抗体、制备高效价血清和特异性强的免疫血清。人、畜各类抗血清和诊断血清的研制多选用家兔进行免疫学研究。

3.心血管疾病及肺心病研究

家兔颈部神经血管和胸腔很适合做急性心血管实验;可以复制心血管病和肺心病的动物模型;家兔形成的高脂血症、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变与人类的病变极其相似。

4.生殖生理及胚胎学研究

家兔属刺激性排卵,利用其诱发排卵的特点进行各种研究。雄兔的交配动作或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100单位均可诱发排卵,可准确判定排卵时间并容易取得同期胚胎材料,也可用于避孕药的筛选研究中,观察药物对排卵的影响。

5.传染病的研究

家兔对多种微生物都非常敏感,因此可建立天花、脑炎、狂犬病、慢性葡萄球菌骨髓炎和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人体相应的疾病。

6.眼科的研究

家兔是眼科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同时在同一只家兔的左右眼进行疗效观察,可避免动物年龄、性别、产地、品种等的个体差异。

7.皮肤反应实验

家兔皮肤对刺激反应敏感,其反应近似于人。常选用家兔皮肤进行毒物对皮肤局部作用的研究;兔耳可进行实验性芥子气皮肤损伤和冻伤烫伤的研究;化妆品对皮肤影响的研究;耳内侧还特别适宜做皮肤的研究。

8.遗传性疾病研究

家兔的软骨发育不全、低淀粉酶血症、维生素A缺乏、遗传性青光眼等,均与人类相应病症类似,因此广泛用于这些疾病的研究。家兔是复制糖尿病模型、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等人类疾病模型的常用实验动物。

五、犬

(一)饲养管理

1.饲养环境

可采用散养和笼养。散养时饲养面积的1/3(1.5m×2m)为犬舍,2/3(1.5m×4m)为运动场地,水泥地面下设有良好的排水设备。隔墙下部为50cm的水泥护墙,上为2m高的铁丝方格网,并涂以防锈漆。笼养时犬笼应放置在防暑御寒通风并可控制蚊蝇鼠的环境中。饲养室要安装隔音设备。日光要充足,环境要干燥。

2.笼架

犬笼一般长、宽各80cm,笼高100cm,笼底为可拆卸的不锈钢网。

3.饲料与饮水

饲料为全价营养膨化颗粒饲料,饲料搭配多样化,以满足营养需要。除饲料外,还可喂给一定量的动物肉、谷类、蔬菜、鸡蛋、牛奶,并加维生素、鱼肝油、骨粉等营养。饮水要新鲜洁净,应符合城市自来水卫生标准。

4.驯养调教

种犬、慢性实验犬、用于条件反射研究的犬等,均要进行适当调教,使其做到“叫得来、牵得走、抱得起”,以配合实验顺利进行。

5.日常管理

饲喂定时定量定地点。喂食应做到三不食,即隔夜的食物不食,太热不食,太冷不食。放置水盆,任其自饮。每日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6.卫生消毒

迁入新犬要严格隔离检疫,犬舍要每天清扫、冲洗,并保持地面干燥。每隔2周消毒一次地面和卧具。食盒、水盆每日清洗消毒。定期给犬洗澡。注意驱虫,接种疫苗。

(二)选择方法

1.性别辨认

直接观察暴露在体表的生殖器即可分辨雄雌。雄犬有睾丸和阴茎,雌犬有乳头和阴道。

2.年龄辨认

主要以牙齿的生长情况、磨损程度、外形颜色等综合判断。仔犬出生后20~30日开始长牙,5~6个月时开始更换犬齿。第1O个月牙齿全部长出。幼犬牙齿白而无磨损。1~2岁下颌的前门齿逐渐被磨损,2—3岁下颌的前门齿尖锐被磨损而消失,上颌前门齿才开始磨损,4~5岁时上颌的前门齿尖锐被磨损而消失,齿发黄,5岁时,门齿全部磨损,1O~12岁牙根全部磨损。

3.健康条件

要求犬中等体型,体重在10~15kg。体型正常,长短高度适中。脊背平直无凹陷或凸起。站立时前腿笔直,肌肉结实,四肢关节无肿大,体表无咬伤和其他伤痕。活泼好动,性情温和,易接近人。毛有光泽而平顺。鼻尖发凉湿润。粪便正常。尾自然竖起呈钩状或自然垂下。

(三)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实验外科学

广泛用于实验外科各个方面的研究,如心血管外科、脑外科、断肢再植、器官或组织移植等。

2.基础医学实验研究

是目前基础医学研究和数学中最常用的动物之一,尤其在生理、药理、病理等实验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犬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十分发达,故适合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实验研究,也是研究脂质在动脉壁中的沉积的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杂种狗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狼狗对麻醉和手术较敏感,而且心律失常多见。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急性肺动脉高压、肾性高血压、脊髓传导实验、大脑皮质定位实验等均可用犬进行。

3.慢性实验研究

由于犬经过短期训练可很好地配合实验,故很适合进行慢性实验。如条件反射实验、各种治疗效果实验、毒理学实验、内分泌腺摘除实验等。犬的消化系统发达,与人有相同的消化过程,所以特别适合于消化系统的慢性实验。如可用无菌手术方法做成唾液腺瘘、食管瘘、肠瘘等来观察胃肠运动和消化吸收、分泌等变化。

4.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和药物代谢研究

如磺胺类药物代谢的研究、各种新药临床使用前的毒性实验等。犬对药物反应灵敏,并与人类似,适于分析药物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机制。国际上规定,新药使用前必须经过Beagle犬的药物药理实验。

5.营养学和生理学研究

可进行先天性向内障、胱氨酸尿、遗传性耳聋、血友病A、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淋巴水肿,蛋白质营养不良、家族性骨质疏松、视网膜发育不全、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原缺乏综合征等研究。

6.口腔医学的研究

犬的牙周膜的组织学、牙周炎的组织病理学及牙周病的许多病因与人类相似,故可作为牙周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犬常用于自体牙移植和放射治疗的研究。犬还可作为颌面部畸形的动物模型研究。

7.其他

还可进行行为科学、肿瘤学及核辐射的研究。

六、小型猪

(一)饲养管理

1.饲养环境

饲养环境要冬暖夏凉,每圈面积约6m(上标2),设有漏粪尿地板和自动饮水器。最适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为40%~60%。

2.饲料

饲料为混合饲料,也可特制固型饲料,饲料中不可添加抗生素和激素类添加剂,饲料配方可根据情况灵活选配。

3.生产繁殖

小型猪均采用雌雄分圈单养,1只雄猪可交配5~7只雌猪。要掌握雌猪的发情时期特征,在发情期与雄猪短时间同居交配或人工授精。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免疫抗体和无机盐等,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所以要保证每只仔猪都能吃到初乳。仔猪1周左右开始训练开食。断乳后先喂食牛乳、稀粥等,再逐步过渡到成年猪的饲料。

4.日常管理

日喂食1~2次,饲料量要根据体重计算。饮水要新鲜干净。经常观察猪的食欲、粪便有无异常及身体不适症状。做好预防接种与疾病防治工作。

5.卫生消毒

猪圈每日要打扫、洗刷干净,铺垫物每天更换1次,并经常消毒。猪舍出入口设置脚踏消毒液槽,每周更换槽内消毒液两次。

(二)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1.皮肤烧伤研究

小型猪的皮肤与人十分类似,所以是进行实验性烧伤研究的首选动物。用于烧伤后的创面覆盖,要好于常用的液体石蜡纱布,愈合速度比后者快1倍,而且还能减少疼痛和感染,无排斥现象,血管联合也好。

2.肿瘤学研究

小型猪是研究肿瘤的良好动物模型。美洲辛克莱小型猪有80%可发生自发性皮肤黑色素瘤,有典型的皮肤自发性退行性病变,这些黑色素瘤的瘤细胞和临床表现与人的黑色素瘤从良性到恶性的变化过程十分相似,是研究人类黑色素瘤的最佳动物模型。

3.免疫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