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农村科学养殖常识——蛤蚧
9022100000013

第13章 蛤蚧的鉴别

(第一节 )蛤蚧商品鉴别

一、活蛤蚧

蛤蚧指(趾)底部有吸盘,具有明显褶瓣,体型较大,全体长多为20厘米以上。同属的壁虎(又叫盐蛇)体小,灰白色,夜间在灯光下的墙壁活动,全体长20厘米以下。蜥蜴类爬行动物如四脚蛇、肥仔蛇等,脚底无吸盘,肉眼即能区别。

二、干制蛤蚧

干燥的身体剖开固定于竹片上而呈扁片状。头部及躯干长10~15厘米,尾长10~14厘米。头大、扁长,眼大而凹陷成窟窿,眼间距下凹呈沟状。角质细齿密生于颚的边缘,无大牙。腹背宽6~10厘米。

背呈灰黑色或银灰色,并有灰棕色或灰绿色的斑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均呈嵴状突起,全身密布圆鳞。四肢指(趾)各5,除第一指(趾)外,均有爪。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显骨节,上粗下细,色与脊部相同,有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有橙红色斑点。密布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散有紫褐色疣鳞,腹部鳞片方形。气腥、味微咸。

三、经验鉴别

蛤蚧头大,眼大,掰开口腔看到满口细牙。背部呈银灰色,但散布有棕色或灰绿色粗糙斑点;趾(指)具明显褐纹。而其他爬行动物头小,眼细小、有大牙,背部红黄色斑点,指(趾)间部无褐纹吸盘。

(第二节 )外形近似的动物

壁虎属有8种动物,除蛤蚧外,其余7种外形都近似蛤蚧。市场上还发现用两栖纲蝾螈科动物中国瘰螈,以及鬣蜥科动物经加工晒干冒充蛤蚧销售。现将外形似蛤蚧的动物简介如下,以便鉴别。

一、壁虎科动物

1.无蹼壁虎

分布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江苏、浙江等省,是生活在住宅区内的一种常见小型壁虎。夜间活动,捕食昆虫。全体长12厘米,身体和尾等长。

2.蹼趾壁虎

生活在广西和贵州山区,全体长15~20厘米,外形虽然酷似蛤蚧,但比蛤蚧小。

3.壁虎

又称蜥虎或盐蛇,全体长11厘米。头部略呈三角形,尾部略短于体部,尾呈圆筒形,端尖,无棘鳞。指(趾)发达,有爪。身体背面灰黄色,有暗灰色斑纹,尾暗褐色,有带状斑纹。腹面黄白色。

壁虎生活在住宅周围,白天栖息,夜间在灯光四周活动,以捕食小昆虫为食。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云南等省、自治区。

以上三种壁虎属动物,形态与蛤蚧相似,但体型远比蛤蚧小得多,外观上极易区别。

二、鬣蜥科动物

1.蜡皮蜥

蜡皮蜥是属蜥蜴目鬣蜥科动物,全体长约45厘米,体长15厘米,尾很长,是体长的2倍。全身无鬣鳞,尾壮。吻高而斜向吻端,鼻孔大,鼻孔与上唇鳞之间有4~5排小鳞;耳孔椭圆形,几乎与眼径等长;吻、头顶部的鳞较大,具棱;背部鳞小呈颗粒状,微具棱;四肢前外侧和胸腹部的鳞大而光滑;咽喉部有一排大鳞与下唇鳞平行排列,并且有两排横沟褶,褶缘的鳞甚小。颈部皮肤松弛,固定后成皱褶状。尾粗而宽扁,逐渐成柱状,末端成鞭状;尾腹面的鳞大而具棱。

蜡皮蜥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省、自治区,生活在近海地区,雌、雄成对栖息洞内,杂食性。

2.喜山鬣蜥

喜山鬣蜥属鬣蜥科动物。全体长13厘米,尾长大于体长。身体较扁平,吻钝圆,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鼓膜裸露,小于眼径。头部大小不等,光滑或微具棱;头后侧和颈侧具锥状鳞,环绕鼓膜排列;其余颈鳞细小。背部中央鳞大,两侧鳞小,不间杂大鳞。腹鳞光滑,比背部中央鳞小;咽喉鳞比腹鳞小。雄性腹部和肛前有板鳞。颈侧和体侧的皮肤松弛。尾基宽扁,渐呈鞭状,鳞具强棱,活动时不易断。四肢较强,后肢向前可达颞部,指(趾)末端略侧扁,爪发达。背面一般灰褐色,满布棕黑色斑点。

腹部灰瓦色,雄性腹部和肛前的板鳞呈黄色。尾背黑褐色。四肢黑褐色。

喜山鬣蜥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区,栖息山坡岩石间。白天活动,捕食小昆虫,常栖在向阳石块上,夜间在石缝中休息。

市场上有将喜山鬣蜥制成干品,用竹片伸开,晾干后,称为“藏蛤蚧“销售。

鬣蜥科动物与壁虎科蛤蚧最大的区别在于鬣蜥科动物四肢脚底无吸盘(皱褶纹),而蛤蚧脚底趾有皱褶纹,即吸盘。蜥蜴尾长大于体长;蛤蚧体长略大于尾长。

三、蝾螈科动物

1.红瘰疣螈

红瘰疣螈全长13~15厘米,体型肥硕。头部平扁,躯干圆,尾梢薄而钝圆。头顶略凹入,头长宽约相等,吻端钝圆或平切而高。鼻孔小,近吻端。眼径大,几乎与吻等长。口裂大,在眼后角的后端。上、下颌有细齿。四肢发达,后肢略长于前肢或等长,贴体相向时,指(趾)端相遇或略重叠。指(趾)均扁平,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四,其序为3,2,1,4;趾五,其序为3,4,2,5,1(常在一侧有4趾者)。尾长为全长的1/2,或略短,尾基部宽厚,尾鳍较低,一般在6~9毫米之间;背鳍褶高峻,腹棱低而较厚。肛孔为一短纵裂缝,雌性的短而略成丘状隆起;雄性的长,两侧亦略隆起,肛壁内侧有乳突。

皮肤粗糙,头上有角质嵴棱,沿吻端向两侧经过上眼睑内侧与耳后腺嵴棱相连,极为显著,头顶部因此显得下凹。头顶中央也有细纵嵴棱,该嵴的两侧有细斜嵴,向后端集中成“↓”形,有的不十分明显。背部正中的宽平嵴棱自枕部到尾基部;沿体侧有排列规则的球形瘰疣,每侧有14~16枚,最后3~4枚在腿后的肛部两侧。此外,全身满布疣粒;腹面较光滑,有横皱褶;咽部的颈褶明显。

生活时背部及体侧棕黑;头部、四肢、尾部、肛周以及嵴棱、瘰疣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腹面颜色有变异,有的以棕黑色为主,有的色较浅而有棕色黑色纹。

2.中国瘰螈

又称“山和尚”,属蝾螈科动物。

体型粗壮,全长14厘米左右。头部平扁,躯干浑圆,尾部显著侧扁,尾梢钝圆。头顶略凹,头长大于头宽;吻端钝圆而鼻孔间窄且成平切状,吻棱明显;鼻孔极近吻端,眼径略短于吻长或相等;口裂在眼后角的后端,唇褶在口角处及眼下方的显著,掩盖下颌的后端;上、下颌有细齿。四肢长,前肢较细,贴体相向时掌跖部相重叠;指(趾)略扁,末端圆钝,基部无蹼。指四,其序为3,2,4,1;趾五,其序为3,4,2,5,1。尾长为全长之半或略短,背、腹鳍褶均明显。肛孔为一短纵裂缝,雄性的长,两侧显著隆起,沿肛壁内侧有绒毛状突起,雌性的裂缝短。

瘰螈皮肤粗糙,背面与两侧布满大小分散的疣粒,头部及眼睑上的小;上唇缘皮肤光滑,在吻棱上及头侧耳后腺上的疣粒连绵成嵴棱,枕部的“V”形隆起较为明显,其后角与背正中的窄嵴棱相连,向后延,伸达尾部;尾后端的疣粒少,腹面的一般都成小颗粒状;体侧或尾侧腹面有细横沟纹;颈褶缺如或不明显。

中国瘰螈生活在山区溪流边,很少进入水内。分布于安徽、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四、石龙子科动物

1.石龙子

又叫四脚蛇,猪婆蛇。长约21厘米,周身被有覆瓦状排列的细鳞。鳞片质薄而光滑,列为24~26行。吻端圆凸。鼻孔1对,眼分列于头部两侧。舌短,稍分叉。体背黄铜色,有金属光泽。

一般有3条纵走的淡灰色线,鳞片周围淡灰色,因而略现网状斑纹。四肢发达,具5指(趾),有钩爪,尾细长,末端尖锐。

石龙子分布于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省、自治区。栖息于山野草丛中,爬行快,尾易断,但可再生。以捕捉昆虫、蚯蚓、蜗牛、蜈蚣为食。

2.蓝尾石龙子

体长6.8厘米左右,尾长11厘米左右。吻长与眼耳间距相等,吻端凸圆。耳孔卵圆形,比眼径小,耳孔前缘有2~3枚锥状鳞。上鼻鳞1对,左右相触,介于吻鳞与额鼻鳞之间。左、右前额鳞不相遇,额鳞的纵径长为额顶鳞长之和,左右顶鳞为顶间鳞所隔,无后鼻鳞。眼上鳞4片,颊鳞2片,上唇鳞7片;颈鳞1对;后颏鳞单枚。鳞片均光滑,周身鳞列26行。肛前鳞2片,肛侧各有1片棱鳞。前后脚贴体相向时达对方之指(趾)端。

生活时背面棕褐色,有5条浅黄色纵纹,背中央的1条在颈部分叉向前,沿额鳞两侧达吻部;其余的浅黄色纹分别自眼上方和眼下方向后沿体侧达尾部,在尾后端浅纹消失。终生保留尾部蓝色。

蓝尾石龙子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以及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草丛或灌木丛中,以昆虫、蜗牛、蛞蝓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