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68

第68章 踏莎行

和赵国兴知录韵

吾道悠悠〔1〕,吾心悄悄〔2〕,最无聊处秋光到〔3〕。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4〕。长忆商山,当年四老〔5〕,尘埃也走成阳道〔6〕。为谁书到便幡然〔7〕?至今此意无人晓〔8〕。

【题解】

赵国兴,名不详,是寓居上饶的赵茂嘉、赵晋臣兄弟的子侄辈。据陈文蔚《克斋集》的有关记载,赵国兴寓居于上饶县西,是作者诗友之一。知录,即诸州的录事参军。这首和赵国兴的词,是一首议论时事、臧否人物的词作。庆元党禁以来,一些原来不为正派人物所认可的士人,纷纷借攻讦伪学作为晋身之阶。《两朝纲目备要》卷四载:“韩侂胄本武人,志在招权纳贿,除不附己而已,不能巧为说以网善类也。……而士大夫嗜利无耻或素为清议所摈者……攘臂奋袂,以攻伪干进,而学禁之祸酷矣。”这些在庆元党禁间的当红人物也包括作者曾经认识或有交往的人。在这首词中,作者借否定汉代四皓辅助吕后、汉惠帝事,讥讽那些投靠韩侂胄的旧交新贵,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不与韩侂胄集团合作的态度。词中除了用事用典,以古讽今外,还用西风林外的啼鸦比喻那些投靠干进的无耻小人,用斜阳山下的衰草比喻士风的衰败,而作者关注时局变化、忧虑国家前途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注释】

〔1〕杜甫《发秦州》诗:“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是杜甫别秦州发同谷县时所作,面对广阔的宁宙,眼前的路途悠远,是杜甫此时的感受。不论杜诗还是辛词,都是借道路漫长喻行道的艰难。〔2〕《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悄悄,忧愁的样子。愠于群小,指为一群小人在朝而愤怒。〔3〕无聊处:没意思的时候。〔4〕西风林外有啼鸦:乌鸦在山林之外啼叫,比喻小人在朝。山下:也是比喻山林之外。衰草:喻世间风气的衰败。作者认为,在庆元党禁时期,凡是追名逐利之人都是无耻小人。〔5〕《史记·留侯世家》:“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不知所为,……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同请,宜来。……则一助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商山,在陕西商县,传四皓在此隐居。〔6〕即也走咸阳尘埃道。尘埃:指道路上车尘滚滚,是说奔走于咸阳道路上的人很多。〔7〕《殷芸小说》卷二,载张良《与四皓书》,游说四皓出山事,末有“展布腹心,略写至言,想望翻然,不猜其意”诸语,应当是后人拟写。其中“翻然”,即“幡然”之义。为谁:为何。书到便幡然:书信一到便回心转意。〔8〕后人对四皓出山辅佐汉惠帝事颇有异议。如元稹《四皓庙》诗,便提出质疑,说四皓“显晦有遗迹,前后疑不伦”,“安存孝惠帝,摧顇戚夫人。舍大以谋细,虬盘而蠖伸。惠帝意不嗣,吕氏祸有因。虽怀安刘志,未若周与陈”。杜牧也有“四老安刘是灭刘”的诗句。这一句是借以讥讽附韩干进之人。永遇乐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1〕,万松手种〔2〕,政尔堪叹〔3〕。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4〕。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5〕。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6〕。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7〕。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8〕。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9〕!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10〕?

【题解】

这首词作于庆元中期。停云堂,是作者在铅山居所的西北隐湖山上修建的一处建筑,按陶渊明诗意,取名为停云。陶渊明《停云》诗小序说此诗是思亲友,但“停云”二字却只是随便取首句二字为题,并无此义。诗中主要是说生处乱世,而亲友却不从所愿屏居田园,所以叹息而思之。这首词上片探讨和感叹在停云堂种松的意义何在,下片记叙不作亲旧报书的机缘,都是祖述陶诗的本义,写出作者对庆元党禁时期社会现象的不满,对政治局势的忧虑,对亲旧政治动向的关切。作者在绍熙五年被弹劾罢免福建安抚使后,庆元元年和庆元二年,连续受到韩侂胄党羽谢深甫、何澹等人的弹劾,连仅有职名和祠禄也被取消,移居瓢泉,检校停云杉松,投老空山,都是与这些政治迫害针锋相对的举动。题停云而思亲友,正反映了作者在迫害面前孤军奋战企求援助的心态。

【注释】

〔1〕投老:到老,临老。空山:原指没有树木的山,不能依靠它生存。投老空山,意即老住空山,示意在山间生活到老。王安石《芙蓉堂二首》诗:“投老归来一幅巾,尚私荣禄备藩臣。”《九日赐宴琼林苑作》诗:“金明池道柳参天,投老重来听管弦。”〔2〕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诗:“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3〕政:通“正”,魏晋时人多用“政”不用“正”。政尔,恰好,只是。政尔堪叹,指临老在空山中手种万松,到底为了什么,值得叹息。〔4〕成阴:指松树长大成林,可以遮蔽日光时。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两句,慨叹馀生不多,而尚未见孙。按:庆元三年作者五十八岁,据“似见儿孙晚”句,似乎此年尚未见孙。〔5〕这三句是说,古往今来人们建筑园林池馆,到头来终归要荒废,长满了野草荆棘,笼罩在烟雾中,长使后人凭吊伤感。这是接上三句,说种松不是为了留下家业。〔6〕两句意思是:细想当年,良辰美景,夜深酒尽人散之时,已不龟留下万事皆空的怨恨。这是晚一切繁华和富贵,都有消失的一天。仍然是暗示,种松不是为了留下什么,而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即归结到上片开头三句,表明终老空山的信念。〔7〕停云高处:停云堂建筑在隐湖山上,所以有“高处”之说。作者另有《蓦山溪·停云竹径初成》词,有句:“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万事不关心眼:对世上的一切事情都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诗:“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这里是指不关心当时的政治局势,反语。〔8〕陶潜《停云》诗有“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句,怀念亲友。聊复尔耳:意即姑且如此。语出《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持大布犊鼻祖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按:作者在庆元党禁期间,不愿同当权的韩伲胄党人联系,曾有《卜算子·饮酒不写书》词写道:“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废尽寒温不写书,富贵何由得?”已经表明他对写书简的态度。而这时的亲旧,也大都不像作者这样居住在深山中,多是忙于仕途,作者心怀鄙薄,虽然不能免俗,勉强题写回信(报书),但出于不得已,所以有“聊复尔耳”及后面的“天也只教吾懒”等句。〔9〕作者把不肯题写书简,又因大风把笔砚掀翻,遂索性不再写书信归结为懒,其实是托词,是不愿暴露其内心不满的情绪,所以懒归结为大自然的安排。〔10〕斗:同陡,突然。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诗:“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这两句是说,不能写信,却因片云急雨,转而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