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辛弃疾文集4
9020800000022

第22章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1〕。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2〕。挥羽扇,整纶巾〔3〕。少年鞍马尘〔4〕。如今憔悴赋《招魂》〔5〕,儒冠多误身〔6〕。

【题解】

耒阳,湖南衡州属县,在今衡阳南一百三十馀里,此地南距郴州最近,距郴州宜章也只有二百二十里。淳熙六年暮春,作者由湖北改湖南转运副使,而这年春,郴州县民陈峒在宜章县起义,连破湖南南部各县城,起义人数达数千人。宋廷派湖南安抚使王佐调兵扑灭。而作者的调动,也与协助王佐镇压起义有关。转运使有供办军需的职责,作者这次前往起义地区,恐怕就是为了应对军需这件事。张处父名不详,推官是州府的幕职官,又称军事推官,级别较低。此词上片写在僻远的山村突逢故人的惊喜,下片既回顾了在抗金战场上少年鞍马生涯的潇洒快意,又对当前行使的职务和行动表示不满。通过对比,反映作者支持用兵抗金而对用兵镇压起义持消极态度的思想倾向。

【注释】

〔1〕山头来去云:指山上的浮云时隐时现。作者以“来去云”暗喻执行公务,行踪飘忽不定。〔2〕潇湘:湖南的两条河,即潇水和湘水。潇水源出湖南蓝山南部的九嶷山,湘水源出广两兴安县。梁柳恽《江南曲》:“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这句词既用柳诗成句,称张处父为“故人”,联系到词的下片回顾作者在山东举兵反抗金朝统治者的军事斗争,似乎张处父与作者同是从北方来的归正人。〔3〕羽扇纶巾:是诸葛亮的服饰用物。《太平御览》卷七。二引《裴子语林》:“诸葛亮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麾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纶(guān)巾,青丝头巾。魏晋时士人多喜服此巾。〔4〕少年鞍马:指作者在山东率众起义事。作者《带湖新居上梁文》上也有“梦寐少年之鞍马”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少年带兵作战,虽从事军事活动,但仍然是儒生的身份,所以有“挥羽扇,整纶巾”的话。〔5〕憔悴:指衰老。《招魂》,是《楚辞》中的作品,有说是屈原弟子宋玉为招屈原的灵魂而作,有说是屈原为招楚王之魂而作。赋《招魂》,指作者一直是儒士,从事文职工作,而这次再到军前,以文职从事军务,仿佛再操旧业,故称赋《招魂》。〔6〕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作者用杜诗成语,意思是这次再操旧业,却不是抗金,而是平定起义,因此有感叹“多误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