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碧海狂啸:可怕的海洋灾害
9016700000011

第11章 潜伏杀机的海

如果在极地或者高纬度海域航行,那么你一定会看到漂流在海洋之上一块块大小不一的海冰。可能你会迷恋于它的光彩照人,洁白如玉,但是对于海上航行的船只来说,它们却是一个不愿看到的噩梦。或许你不会忘记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号称“永不沉没的邮轮”便是沉没在海冰的撞击之下。如今,海冰已渐渐成为威胁人类海洋航行的幽灵杀手。

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所特有的海洋灾害。冰在地球两极地区占有统治地位。在南极,冰原每年要释放出2000立方千米的冰。冰被自身的重量所牵引,缓慢地呈舌状,或以冰川形式向海洋滑动。一旦遇到海水,冰就破裂解体,巨大的冰块就像冰的岛屿那样漂开,形成一座座冰山。南极的冰山长可达数十万米。而在北极,也存在着向海洋运动的冰川。格陵兰的冰川每年崩解出大约4万个冰山,它们的长度很少超过6000米。冰原和冰山是由史前时期以来的降雪逐渐堆积形成的。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库。在发明破冰船之前,浮冰是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别看那一座座冰山,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洁白照人,然而海冰并非总是那么可爱,当它出现在航道上时会对海上航船和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

众所周知,水遇冷而结冰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冰山或者是海冰的威力是不容小觑的,一旦其发起威力来,后果不堪设想。海冰是海水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大。

经历5个阶段:①海面气温下降,当海洋表面的水温降到0℃之后,同时海洋中又有利于形成冰的雪粒等凝结核,那么海水表面层就开始结成冰针或小冰片。②海面温度继续降低,此时已经形成的冰针或冰片就会聚集起来,最终形成覆盖海面的薄冰,而薄冰就会破裂成大小均匀的圆盘状冰饼。③海面温度进一步下降,已经形成的圆盘状冰饼互相冻接起来,最终形成有一定厚度的、面积相当大的冰盖层。④海面温度继续下降,冰层膨胀龟裂,大片冰层就形成破碎的冰块。⑤海水的运动,促使冰块叠加。此时,大冰原已经形成。如果冰原继续互相撞碰、重叠,大冰群就形成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冰的破坏力是很大的。在冬天,室外放一杯水,经过低温冻结后,杯子会被冰块胀破。这就是冰的胀压力破坏的结果。据计算,海冰温度每降低1.5℃时,1000米长的海冰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胀力能挤碎或夹坏冰中的船只;不仅如此,海冰受到潮汐升降影响而引起的竖向力,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往往使冻结在海上的建筑物基础受损害。

海冰运动所产生的推力和撞击力,具有最大的破坏性。这两种力都与海冰块的大小和漂移的速度有密切关系。测量的结果表明,一块6平北极海冰方千米、1.5米厚的海冰,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建筑物。

1969年,中国渤海特大冰封期间,一座由15根直径为0.85米、长41米、厚2.2厘米的锰钢桩柱打入海底28米的“海二井”石油平台,竟被海上漂浮的流冰推倒,可见其推力之大。海冰的破坏力还与它自身的强度有关。海冰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海冰的盐度、温度和密度。一般来讲,海冰的盐分少、温度低、冰龄长,强度就大,所以,老冰要比新冰强度大;低盐分的海冰要比高盐分的强度大;淡水冰要比海冰坚硬。

通常,人们把漂浮海面,高度在5米以上的巨大冰块,叫做冰山。冰岛则是冰山的特殊变形,表面平坦或有缓坡,一般面积较大,最大可达600~700平方千米,厚约30~35米,露出水面高度为10~20米,因其面积大,漂移速度很慢,远远看去,犹如一座固定的岛屿。冰山冰岛都有一种怪脾气,不喜欢抛头露面,总是把庞大的身躯藏在海里,露出水面部分才占总体积的1/6左右,当然,这也不是它自身的原因,因为海冰比海水轻。身躯庞大,比重又小,漂浮中只能藏多露少,才能稳如泰山。于是,晶莹剔透的冰山成了大海中的隐患,它是移动的暗礁、沉船的杀手。

在北半球,海冰的范围受季节变化的影响,以冬季为最盛,此后便开始缩小,到夏季为最小。以北冰洋为例,冬季海冰总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占整个北冰洋总面积的70%;夏季缩小为800万平方千米,约占北冰洋面积的一半。

北冰洋海冰平均厚度约为3米,中央区的海冰已持续约300万年,属永久性海冰。因而,在北纬70°以北洋区,存在永久性冰盖,几乎把北美洲与欧洲连在一起。这个冰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北冰洋的边缘海,渤海特大冰封除挪威海和巴伦支海的西南部,因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一般不结冰外,其余海区冬季都会有约1米厚的岸冰和当年冰;到夏季大部分被融化,遗留下的流冰和冰块,对航行也会产生威胁,即使在盛夏时节,也需要破冰船协助开辟航道。

北冰洋中部和离北美大陆不远处的洋面,夏季仍然覆盖着重冰,在这永久性冰区是无法航行的。当然,永久冰区并不是一马平川的冰原,因受风和海流的影响,冰层间相互碰撞、堆积,使冰面出现高低不平的冰沟、冰窟窿和冰丘。北冰洋虽然被冰覆盖了大部分,但还存在3个海洋环流,每年都携带一些漂浮的冰山和冰块,穿过格陵兰海进入北大西洋,或通过北极群岛海峡进入巴芬湾。据估计,每年约有1亿吨冰量进入大西洋,给海上航行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总的看来,北半球冰的总量只有南极海域的1/10,其中主要集中在北冰洋和格陵兰海区。

南半球的海冰主要集中在南极大陆的四周。由于南极大陆被巨大的冰体覆盖,冰面呈微凸形,中央部分冰厚有几千米。受冰盖本身巨格陵兰海区的海冰风光大的压力,冰层由中心向四周缓慢地运动,移速每年约10厘米以上。

当到达边缘时,便伸向周围的大洋,形成了漂浮海面的冰架,人们把它叫做陆缘冰。陆缘冰的表面较为平坦,各处的宽度不同,在大西洋南端的威德尔海约有2500千米宽,在靠南太平洋海域平均宽约1000千米。罗斯冰架是世界最大的浮动冰架,面积约有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法国那么大;菲尔希纳冰架位于威德尔海域,面积约为罗斯冰架的1/5.据统计,南极大陆四周沿岸约有300多个大小不同的冰架。它们是南半球海冰的主要来源。南大洋的海冰,除冬季大的冰山外,大都是一两米厚的大块浮冰,南纬40°以南的海域约被覆盖1/3;这些冰大多是新生冰,到夏季融化掉大半。

只有环绕南极边缘海区,才存在多年生的冰。

除两极的海域外,其他高纬海域都是新生的当年冰。随着海温下降而结冰,温度回升后即行消融。

北太平洋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北部,冬季都有结冰。大西洋与北冰洋相通,冬季海冰更盛,在格陵兰、戴维斯海峡和纽芬兰一漂浮海面的冰架带,都有海冰的踪迹;尤其格陵兰和纽芬兰附近,更是冰川最活跃的区域。中国北方海域,每年冬季也有海冰出现。

世界上比较严重的几次海冰沉船事件,介绍如下:

1.英国“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1912年4月10日,英国航海界名流和许多平民百姓聚集在东南部的开普敦港,欢送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

这艘客轮拥有皇宫般的舱室,游乐设施也很完备,包括健身房、咖啡厅、壁球厅、游泳室、土耳其浴室、发廊、图书馆、舞厅、各式餐厅等等。许多达官富豪以能参加这次旅游为荣耀。这次航行的船票很早就预售一空。当客轮缓缓驶离码头时,岸上人头攒动,人们争看“泰坦尼克”号雄姿,在花团锦簇的彩带下,喷吐着4根巨大的黑色烟柱,进入茫茫的大海,踏上了前往美国纽约港的航程。

“泰坦尼克”号客轮是英国白星海运公司耗费巨资建造的,船长为271米,高度相当于11层楼房,船速为26节,排水量达4.5万吨,其规模之大,豪华程度之高,堪与当代著名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客轮相媲美。“泰坦尼克”号客轮在起航后第4天,即4月13日清晨,在纽芬兰岛前方遇上薄雾。为了尽快抵达目的港,以获取公司的奖励,船长史密斯仍下令全速前进。一整天雾气不断,到了夜间雾越来越浓,能见距离只有200米,气温也急剧下降。这时,突然收到离它150海里远的一艘船发来的电报,通报了有关冰山的信息。船长对此未加重视,也未采取任何措施,船只依然保持全速前进。

午夜11时30分,驾驶员发现前方出现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在时隐时现地向船只靠拢。很快,这个闪光白点越来越大。刹那间,一座光亮耀眼的冰山,急速地冲了过来。只见这个庞然大物高出海面40多米,比船上的烟囱还高出一截。

船长见状慌了手脚,匆忙下令“停使!全速后退”的指令,但为时已晚,闪光的冰墙已贴近船头,只听一声巨响,巨大的冰山擦边而过,把船体上的16个防水舱中的6个撞坏,船头开始进水,水柱像喷泉似的涌了进来。很快船首所有房间进满了水,开动所有抽水设备也无济于事。

15日0时50分,船长和其他高级船员检查船只被损坏情况,判断船只可能沉没。开始疏散人员,放下全部可用的救生艇,并发射了第一个求救烟火信号,在凌晨2时20分,船体终于断成两截,最后沉没在北纬41°、西经50°、水深3600米的大西洋北部,即纽芬兰南部海域。遇难人数高达1522人。“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冰沉没,是当时轰动全球的一次重大海难,也是航海史上最大的惨剧之一。它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对海冰灾害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冰山对航海的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警惕。

2.日本“日东丸”渔船事件1985年4月,日本北方的宗谷海域,已经使人感到有些暖意。恰逢真鲷渔汛,渔轮纷纷前往这一海域。4月21日8时20分,船长河野香夫驾驶渔船“日东丸”号,载着16名船员前往宗谷海域。但是由于北海道的冰雪正在融化,宗谷海峡流量增大,大批鱼群都到鄂霍次克海去了。于是船长下令“日东丸”。

号全速驶向鄂霍次克海。果然有好多真鲷鱼!几网上来,甲板上就堆起小山似的真鲷鱼堆,船员们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此时危险也正在向他们逐渐逼近。海面上五六块脸盆大小的浮冰漂过来,而且越来越多。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处在喜悦之中的船长的警惕。

4月23日凌晨1时58分,“日东丸”号船突然像被什么撞了一下。

立刻有人大喊:“船舱进水了!”冰冷的海水从左舱涌入船舱,只见渔船向左倾斜。船长急忙按动压舱水柜开关,启动水泵向右舷压水,力图恢复船体平衡。但为时已晚,“日东丸”号船迅速沉没,船长和16名船员全部落水。“日东丸”号船遇险至沉船仅2分钟。除5人爬上救生筏外,船长和其余11名船员全部丧生。然而,灾难远没有结束,厄运继续伴随着这5名暂时的幸存者。

由于海面被大雾笼罩,发射出去的求救信号很难被远处的船只看到。

寒冷侵袭着他们,当晚就有一人抵挡不住寒冷而死亡。余下的4人在《泰坦尼克号》剧照巨大的悲哀和恐惧中靠救生筏上的淡水和食品苦苦地支撑着。到了第8天,他们发现粮食快吃完了,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死亡在一步步逼近。他们又艰难地熬过了一天。

4月30日早上,又有一个同伴死去了。面对着两具同伴的尸体,余下的3人沉默不语,死亡的恐惧,使他们不寒而栗。

到了5月3日,已经断粮1天的他们饥寒交迫,只能靠捕食海鸥维持生命。救生筏随着风向在海上漂浮。

5月9日中午,他们意外地发现救生筏被吹到了一座岛屿旁。3个人艰难地操起桨,做求生的最后拼搏。下午3时,他们终于登上陆地,3名幸存者挣扎着爬出救生筏,便相继昏倒在地。半小时后,3个人又相继苏醒过来,他们互相搀扶着,步履蹒跚地向远处的农舍走去。

至此,在海上漂流了17天的3名幸存者终于脱险了。

3.神秘莫测的威德尔海沉船事件威德尔海是南极的边缘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它位于南极半岛与科茨地之间,最南端达南纬83°,北达南纬70°~77°,宽度在550千米以上。它因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首先到达此地而得名。

威德尔海的魔力首先在于流冰的巨大威力。南极的夏天,在威德尔海北部,经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

这些流冰群像一座白色的城墙,首尾相接,连成一片,有时中间还漂浮着几座冰山。有的冰山高一两百米,方圆两三百平方千米,就像一个大冰原。这些流冰和冰山相互撞击、挤压,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隆隆响声,使人心惊胆战。船只在流冰群的缝隙中航行异常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流冰撞坏或者驶入“死胡同”,使航船永远留在这南极的冰海之中。

1914年,英国的探险船“英迪兰斯”号就被威德尔海的流冰所吞噬。在威德尔海的冰海中航行,风向对船只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刮南风时,流冰群向北散开,这时在流冰群之中就会出现一道道缝隙,船只就可以在缝隙中航行。如果一刮船舶必备品——充气式救生筏北风,流冰就会挤到一起,把船只包围。这时船只即使不会被流冰撞沉,也无法离开这茫茫的冰海,至少要在威德尔海的大冰原中等上1年,直至第二年夏季到来时,才可能冲出威德尔海而脱险。但是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绝大多数陷入困境的船只难以离开威德尔这个魔海,它们将永远“长眠”在南极的冰海之中。

绚丽多姿的极光和变化莫测的海市蜃楼,是威德尔海的又一魔力。

船只在威德尔海中航行,就像在梦幻的世界里飘游。它那瞬息万变的自然奇观,既使人感到神秘莫测,又令人魂惊胆丧。有时船只正在流冰缝隙中航行,突然流冰群周围出现陡峭的冰壁,好像船只被冰壁所围,挡住了去路,似乎陷入了绝境,使人惊慌失措。霎时,这冰壁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使船只转危为安。

有时,船只明明在水中航行,突然间好像开到冰山顶上,顿时把船员们一个个吓得魂飞九霄。还有,当晚霞映红海面的时候,眼前常出现金色的冰山,倒映在海面上,好像向船只砸来,给人带来一场虚惊。

在威德尔海航行,大自然不时向人们显示它的魔力,戏弄着人们,使人始终处在惊恐不安之中。正是大自然演出的这一场场闹剧,不知将多少船只引入歧途。有的船只竟为避开虚幻的冰山而与真正的冰山相撞,有的受幻景迷惑而进入流冰包围的绝境之中。

4.中国海冰事。

中国海冰虽不严重,但特殊天气下也会形成严重的冰封。

1917年1月,胶州湾海面90%

被冰封冻,大港入口处冰厚达1米,坚冰把日本货船“西京丸”拒之港外,使其进退两难,只有望冰兴叹。

1936年1月,风雪隆冬,莱州湾西岸出现了海岸与海冰冻结在一起的固定冰,宽约30多千米,胶州绚丽多姿的极光湾东部冰封,湾内浮冰四处漂动,大、小港全被冰封闭,许多船只不能进港。据资料记载,小港冰上可以跑马车,平添一道特殊风景线。

1947年,辽东湾遭受冰灾,在滦河口以北海区,发现高10米、长200米、宽70米的“冰山”。

百年不遇的1957年冰灾1957年是我国冰灾较严重的一年,特别是胶州湾尤为突出,小港冰厚达15~20厘米,最厚30厘米。中港完全被冰封冻,船只无法进出。大港6号码头完全被厚达10~20厘米的冰封住,运输中断。沧口湾以北及红岛沿岸冰厚10厘米,重叠冰厚40~80厘米,连栈桥附近海面也结了300~500米宽的薄冰,确属多年不遇。这次冰灾,对港口造成很大破坏,大港航道上多座浮标被流冰割断,铁链随之漂走,有的被流冰挟持移位、搁浅。

沿岸渔民养殖的约2.7公顷海带,因缆绳被流冰割断而损失大半。

1969年,渤海出现了有记载以来的特大冰情。整个渤海海面几乎全被浮冰覆盖,影响范围直达渤海海峡,冰厚一般为20~40厘米,最厚达80厘米,最大冰块达70平方千米,由于风和海流的作用,使冰块互相挤压,在海面上堆立起来,高达2米,近岸最高达9米,足有3层楼高。黄海北部结冰范围达到了30米海水等深线附近,使海上建筑物遭到惨重破坏。同时对海上交通运输造成极大影响,从2月5日到3月6日,一个月时间内,进出天津塘沽港的123艘货轮中,全部受到波及,其中有7艘船被流冰推置搁浅,58艘轮船被浮冰挟住寸步难行,有5艘万吨货轮的螺旋桨被冰块撞坏。有的不能航行,随风漂移;有的受到海冰挤压,船体变形,船舱进水;有的推进器被海冰推倒,航道灯标全部被海冰挟走,去向不明。“海一井”平台支座的拉盘全部被海冰割断。“海二井”生活设备和钻井平台均被海冰推倒,损失惨重。同处渤海湾的龙口港、秦皇岛港、营口港,在航运、军事设施、海上工程、海水养殖等方面,均遭受巨大损失。

大千世界的奇妙在于万物均不绝对,海冰亦如此,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自有它的有用之处。

海冰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如南极大面积冰层,将85%以上太阳辐射热反射到宇宙中去,阻碍海气热量交换,因此,海冰的生消与数量多少直接影响当地海况与气候,控制着地球上的燥湿炎凉。

在巨大的冰山上可安装无线电装置,利用人造卫星对全球海冰进行科学考察。冰山、冰岛上还能建立考察站,如前苏联从1937~1987年先后在北冰洋建立了30个浮冰漂流站,美国从1951~1965年先后建立了10个北极浮冰漂流站。其中漂流时间最长达1442天,漂移距离最远达8650千米。冰山蕴藏的淡水是不可多得的财富,为干旱地区提供饮用水,乃至改造浩瀚的沙漠,恐怕非他莫属。海冰还是一座昔日地球的信息库,是一部巨大的百科全书。海洋云峰消消长长,精灵万物生生灭灭,气候变化冷冷暖暖,都记录在册,甚至连海冰空隙中的气泡,也储存着不同时期空气样品以及大陆火山、海洋、沙漠、森林等漂来的微粒。雪锁冰封,保持着原始的亘古蛮荒状态,记载着地球演变发展的蛛丝马迹,理所当然地成为地球变迁、万物诞生、人类繁衍的权威见证。

一说起南北极,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寒冷。实际上,地球的南北两端的确很冷。那么,其中的原因如何?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以每年一周的速度公转的同时,还绕其自身的转动轴每24小时旋转一周,宛如一个陀螺。转动轴与地面的交点,便是地球上的两个极点。陀螺具有特殊性质,它一旦转动起来,其转动轴的方向就会保持不变;只要能量充足,它将绕着同一个方向永远旋转下去。

由此可知,地球总是以赤道地区对着太阳,其转动轴的方向永远指着北极星的方向。这样一来,照射到两极地区的阳光,都是斜射的。阳光斜射地球的表面积要大于直射时的表面积,这时地表单位面积所能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就会大大小于直射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中午太阳比早晨和傍晚暖和一些的原因,也是两极比较寒冷的根本原因。

此外,阳光到达地球后,它所携带的巨大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