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9015600000092

第92章 致诸弟·喜述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四月十六日余寄第三号交折差,备述进场阅卷及收门生诸事,内附会试题名录一纸。十七日朱啸生南旋,余寄第四号信,外银一百两,书一包计九函,高丽参一斤半。廿五日冯树堂南旋,余寄第五号家信,外寿屏一架,鹿胶二斤一包,对联条幅扇子及笔共一布包。此三信,皆于六月可接到。

树堂去后,余于五月初二日新请李竹坞先生(名如昆,永顺府龙山县人,丁酉拔贡,庚子举人)教书,其人端方和顺,有志性理之学,虽不能如树堂之笃诚照人,而亦为同辈所最难得者。

初二早,皇上御门办事。余蒙天恩,得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次日具折谢恩,蒙召见于勤政殿,天语垂问共四十余句。是日同升官者:李菡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惇衍升通政司副使,及余共三人。余蒙祖、父余泽,频叨非分之荣,此次升官,尤出意外,日夜恐惧修省,实无德足以当之。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世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诸弟能常进箴规,则弟即吾之良师益友也。而诸弟亦宜常存敬畏,勿谓有家人作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今年新进士善书者甚多,而湖南尤甚。萧史楼既得状元,而周荇农(寿昌)去岁中南元,孙芝房(鼎臣)又取朝元,可谓极盛。现在同乡诸人,讲求词章之学者固多,讲求性理之学者亦不少,将来省运必大盛。

余身体平安,惟应酬太繁,日不暇给,自三月进闱以来,至今已满两月,未得看书。内人身体极弱,而无病痛,医者云必须服大补剂,乃可回元。现在所服之药,与母亲大人十五年前所服之白术黑姜方略同,差有效验。儿女四人皆平顺,婢仆辈亦如常。

去年寄家之银两,屡次写信,求将分给戚族之数目详实告我,而到今无一字见示,殊不可解。以后务求四弟将帐目开出寄京,以释我之疑。又余所欲问家乡之事甚多,兹另开一单,烦弟逐条对是祷。兄国藩草。(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译文”

四位老弟:

四月十六我把第三号信给了信使,说了进场阅卷及收门生的事,里面附了会试题名录一张。十七日朱啸山回湖南,我托他带回第四号信,外加一百两银子,书一包共计九本,一斤半高丽参。二十五日冯树堂回湖南,我托他带回第五号信,外加寿屏一架,鹿胶两斤,对联条幅扇子及笔共一布包。这三封信,都可在六月收到。

树堂走后,我于五月初二新请了李竹坞先生教书,他这个人行为端正和蔼,对性理之学感兴趣,虽不如树堂的笃诚照人,也算是同辈中难得的人才。

初二早上,皇上御门办事,我蒙天恩,得以升任詹事右春坊右庶子。第二天写了折子谢恩,蒙在勤政殿召见,皇上笑语垂问,共四十多句。当天一起升官的有:李菡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惇衍升通政司副使,连我共三人。我蒙祖父、父亲余泽,频频念叨这次非分的荣誉,这次升官,尤其出乎意料,早晚恐惧反省,实在没有德行足以当此大任。弟弟们远隔几千里,一定要匡正我的不到之处,时刻规劝我的过失,务必使我家历代积累的德行,不从我开始而堕落,也许可以持盈保泰,得免除迅速败落的危险。弟弟们能够常常规劝,那么弟弟们便是我的良师益友,而弟弟们也要时刻存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要认为家里有人做官,而敢欺侮人;不要认为自己有文学,而敢恃才傲人。常常记住这一点是获得福气的途径。

今年新进士会书法的很多,特别是湖南的。萧史楼得状元,而周荇农(寿昌)去年中了南元,孙芝房(鼎臣)又取朝元,可说是盛极一时了。现在同乡人中,讲求词章学问的人固然多,讲求性理学问的只怕也不少,将来湖南省的运势一定很盛。

我身体还好,只是应酬太多,日不暇接,自从三月进考场,到现在已经两个月,没有得到看书的时间。内人身体很弱,但没有病痛,医生说必须吃大补剂才能复元。现在吃的药,与母亲大人十五年前所吃的白术黑姜方大体相同,略为有点效。儿女四人都平安,婢仆们也和以前一样。

去年寄到家里的银两,几次写信来请求把分给族人的数目,详细告诉我,而到今没有一个字写来,真不理解。以后务必请四弟将帐目寄来,以解除我的疑虑。另外我想问家乡的事很多,现另开一个单子,麻烦弟弟逐条回答拜托了。兄国藩草。(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