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9015600000060

第60章 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

“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上次送家信者三十五日即到,此次专人四十日未到,盖因乐平、饶州一带有贼,恐中途绕道也。

自十二日克复休宁后,左军分出八营,在于甲路地方小挫,退扎景镇;贼幸未跟踪追犯,左公得以整顿数日,锐气尚未大减。

目下左军进剿乐平、鄱阳之贼。鲍公一军,因抚、建吃紧,本调渠赴江西省,先顾根本,次援抚、建。因近日鄱阳有警,景镇可危,又暂留鲍军不遽赴省。胡宫保恐狗逆由黄州下犯安庆沅弟之军,又调鲍军救援北岸。其祁门附近各岭,廿三日又被贼破两处。数月以来,实属应接不暇,危险迭见。而洋鬼又纵横出入于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处,并有欲来祁门之说。看此光景,今年殆万难支持。然余自咸丰三年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本其素志。近年在军办事,尽心竭力,毫无愧怍,死即瞑目,毫无悔憾。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即不扯谎也),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

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余每次写家信,必谆谆嘱咐,盖因军事危急,故预告一切也。

余身体平安。营中虽欠饷四月,而军心不甚涣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家中不必悬念。(咸丰十一年二月廿四日)

“译文”

澄侯四弟:

上次送家信的,三十五天即可到达。这次专人送四十天还没有到,是因为乐平、饶州一带有敌军,恐怕是途中绕了路。

自从十二日克复休宁以后,左公的军队分出八营,在甲路地方受了小挫折,退到景镇驻扎,幸亏敌人没有跟踪追击,左公得到整顿的几天时间,士气还没有大大减少。

眼前左军进攻剿灭乐平、鄱阳的敌军。鲍公一军因为抚、建吃紧,本是调他赶到江西省,先照顾根本,其次支援抚、建。因为近日鄱阳有警报,景德镇又危险,只好暂时留下鲍军,不急于去省。胡宫保恐怕狗逆由黄州下犯安庆沅弟一军,又调鲍军救援北岸。祁门附近各岭,二十三日又被敌人攻破两处。几个月来,实在是应接不暇,危险一个接一个。而洋人又横冲直撞出入在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地,并且有来祁门的说法。看这种情形,今年要支持下去万分困难。然而,我自从咸丰三年冬天以来,早已经以身许国,愿意战死战场,不愿死在书窗之下,这本来是我素来的志向。近年在军营办事,尽心竭力,没有一点愧怍,死了也可以闭眼,没有一点后悔和遗憾。

家里兄弟子侄,应当记住祖父的八个字:“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的三不信:“不信看地先生的话;不迷信药物;不相信和尚、巫师”。

我的日记里,还有八本的说法:“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晚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个八本,都是我自己经历的事情中归纳出来,很有把握的理论,弟弟也应当教子侄们谨记在心。

不管世道是治是乱,家庭是富是贫,只要能够谨守星冈公的八个字和我的八本,总不会失掉上等人家的地位。我每次写家信,必然谆谆嘱咐,是因为战事危急,要预告你们一切。

我身体平安。营中虽然欠了四个月的饷,但军心并不涣散,或者还可以支持下去,也未可知。家里不必挂念。(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