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9015600000039

第39章 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出色的人

“原文”

沅、季弟左右:

辅卿而外,又荐意卿、柳南二人,甚好。柳南之笃慎,余深知之,意卿亮亦不凡。余告筱荃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又嘱其求润帅、左、郭及沅荐人。以后两弟如有所见,随时推荐,将其人长处、短处一一告知阿兄,或告筱荃。尤以习劳苦为办事之本。引用一班能耐劳苦之正人,日久自有大效。

季弟言,出色之人,断非有心所能做得,此语确不可易。名位大小,万般由命不由人,特父兄之教家,将帅之训士,不能如此立言耳。季弟天分绝高,见道甚早,可喜可爱,然办理营中小事,教训弁勇,仍宜以勤字作主,不宜以命字谕众。

润帅先几陈奏以释群疑之说,亦有函来余处矣。昨奉六月二十四日谕旨,实授两江总督,兼授钦差大臣,恩眷方渥,尽可不必陈明。所虑者,苏常淮扬无一枝劲兵前往,位高非福,恐徒为物议之张本耳。

余好出汗,沅弟亦好出汗,似不宜过劳。(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

“译文”

沅弟、季弟:

除了辅卿以外,你们又推荐意卿、柳南两位,很好!柳南的诚笃谨慎,我很了解。意卿看来也不同凡响。我告诉筱荃观察人的方法,主要是“有爱憎分明操守原则而没有官气,办事有条有理而不是口出狂言”,叉嘱咐他求润帅、左、郭以及沅弟荐。以后两位弟弟如果有所发现,随时推荐,把那个人的长处短处,一五一十告诉兄长,或考告诉筱荃。尤其要以习惯于劳苦为办事的根本。引用一班能吃苦耐劳的正人君子,日子久了自然可以看见大的效应。

季弟说,出色的人,绝不是有心做得出来的,这活是至理不可更改。名位的大小,都是由于天命不由人定的,只是父兄教育家庭,将帅训导士兵,不能这么说罢了。季弟天分很高,见道很早,可喜可爱,然而办理军营中的小事,教调士兵,仍然以劝导勤奋为主,不适宜以命令口吻来训谕大家。

润帅先前几次陈奏,以释大家有疑问的说法,也有信到我这里。昨天奉到六月二十四日的谕旨,实授两江总督,兼授钦差大臣,皇上的恩典如此隆重,如此受到信任,尽可以不必陈明。所忧虑的是,苏、常、淮、扬没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去,官位高并非福气,恐怕只是成为别人议论的根本。

我喜欢出汗,沅弟也喜欢出汗,似乎不适宜过分劳累。(咸丰十年七月初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