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9015600000034

第34章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一月初二日,春二、甲四归,接廿四夜来书,具悉一切。弟营中事机尚顺,家中大小欣慰。

帅逸斋之叔号小舟者,于初二日来,携有张六琴太守书缄,具告逸斋死事之惨。余具奠金五十两交小舟,为渠赴江西之旅资,又作书寄雪琴,嘱其备战船至广信,迎护逸斋之眷口由浙来江。又备舟至省城,迎护逸斋与其侄之灵柩,于南康会齐,同出湖口,由湖口段窑至黄梅帅宅,不过数十里耳。前此仙舟先生墓门被贼掘毁,余曾寄书润之中丞,莲舫员外,筹银三四百两为修葺之资。此次小舟归里,可一并妥为安厝。少有余资,即以赡济逸斋之眷口,然亦极薄,难以自存矣。

东乡败挫之后,李镇军、周副将均退守武阳渡,闻耆中丞缄致长沙,请夏憩亭募勇数千赴江应援,不知确否?

自洪、杨内乱以来,贼中大纲紊乱,石达开下顾金陵,上顾安庆,未必能再至江西。即使果来赴援,亦不过多裹乌合之卒,悍贼实已无几。我军但稍能立脚,不特吉安力能胜之,即临江萧军亦自可胜之也。

胡蔚之将以初十日回省,家中以后不请书启朋友。韩升告假回家,余文案尚繁,不可无一人料理,望弟饬王福于腊月初回家交代后,即令韩升回省度岁。韩于正初赴吉营,计弟处有四十日无人经管文案,即交彭椿年一手料理,决无疏失。韩升与王福二人皆精细勤敏,无所轩轾。凌荫庭于日内赴雪琴处,若弟处再须好手,亦可令凌赴吉也。(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五日)

“译文”

沅甫九弟:

十一月初二,春二、甲四回来,我接到二十四日晚上的来信,知道一切。弟弟军营里的事情还顺遂,家中大小都高兴。

帅逸斋的叔叔叫小舟的,在初二来了,带了张六琴太守的信,详告逸斋死难的惨况。我备了五十两奠金交给小舟,作为他去江西的路费,又写了信给雪琴,嘱咐他准备战船到广信,迎接护送逸斋的家眷从浙江来江西。又准备船只到省城,迎接护送逸斋和他侄儿的棺木,在南康会齐之后一起出湖口,由湖口段窑到黄梅帅宅,不过几十里。前不久仙舟先生的坟墓被敌人掘毁,我曾经写信给润之中丞、莲舫员外,筹集了三四百两银子作为修葺的资金。这次小舟回家,可一起妥善安葬。如略有余钱,便用于周济逸斋的家眷,但也很少,难以养活这一家子。

东乡失败之后,李镇军、周副将都退守武阳渡,听说耆中丞写信到长沙,请夏憩亭招募士兵几千,到江西增援,不知道情况是否确实?

自从洪、杨内乱以来,敌军的指导思想紊乱,石达开下顾金陵,上顾安庆,未必能再到江西。即使真的来救援,也不过是些乌合之众。厉害的敌人实在没有多少。我军只要能够稍微立住脚,不但吉安能打胜仗,就是临江萧军也可打胜仗。

胡蔚之将在初十回省,家中以后不必写信告诉朋友。韩升告假回家,我这里文案还很繁重,不可以没有一个人料理,希望弟弟令王福在腊月初回家交代后,就叫韩升回省过年。韩在正月初到吉安营中,预计弟弟那儿有四十天没有人经管文案,可交彭椿年一手料理,决不会有疏忽错失。韩升与王福两个,都办事精细勤敏,没有轻重之分。凌荫庭近日去雪琴那儿,如弟弟那里再需好手,也可命令凌去吉安。(咸丰七年十一月初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