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9012900000011

第11章 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的道德观念初探(3)

[31]关于敦煌设郡的时间大约有五种说法之多,即(1)元鼎六年(前111年)说,参见:向达《两关杂考》,原载《真理杂志》1944年第1卷第4期,第38998页,后收入向氏着《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5-383页;张维华《汉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疑》,《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2年第2卷;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敦煌学辑刊》1980年第1辑,第32~40页;刘光华《敦煌上古历史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1983年第3辑,第33M3页;周振鹏《西汉河西四郡设置年代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第19-25页。(2)元封四、五、六年间(前107-105年)说,参见陈梦家《玉门关与玉门县》,载《考古》1965年第9期,第469-77页,另{河西四郡设置年代》,后收人陈氏着《汉简缀述》,中华书局,1980年;吴扔骧、余尧《汉代的敦煌郡》,{西北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24-32页。

(3)太初元年、四年(前104、101)说,参见劳干{两关遗址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丨1本,1943年,第287-296页;黄文弼《汉代河西四郡建置年代考》,(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5-107页。(4)天汉二、三年至征和二年以前(前99、98-91)说,参见方诗铭《玉门位置辨》,(西北通讯》1947年第1卷第1期,第14一16页;张春树《汉代河西四郡的建置年代与开拓过程的推测:兼论汉初西向扩张的原始与发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7本下,1967年。(5)后元元年至二年(前88-《7)说,参见施之勉《河西四郡建置考》,《大陆杂志》1951年第3卷第5期;王宗维《汉代河西四郡始设年代问题》,《西北史地》1986年第3期,第88-98页,等等。本文以最晚之后元元年至二年说为据。

[32]《晋书》卷86《张轨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1-2222页。

[33]《晋书》卷94《隐逸传祈嘉》,第2456页。

[34]《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59页;又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册,1995年,第43-64页。)弓丨《西凉录》及《十六国春秋》卷9丨《西凉录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3册《史部载记类》,第1044页。)记事与此同;参见郑炳林《敦煌地下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8页。

[35]敦煌在初唐和盛唐时期是否设立有寺学,难以确考,但敦煌在很早就巳经有寺学存在,如:西晋时高僧竺法乘“西到敦煌,立寺延学。”参见《高僧传》卷4,《大正藏》No.20,册SO,p0347c

[36]有关敦煌地区学校与教育的研究,参见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第39~7页;髙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专号),1986年,第231-270页。周谷平《敦煌出土文与唐代教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第59~2页转22页。颜廷亮《关于敦煌文化中的教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第16-28页。

[37]关于敦煌道观的考定,参见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一综述目录索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38]参见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45-453页。

[39]参见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第26-必页。李正宇在文中指出从敦煌学郎题记中“略可窥见敦煌各类学校的设置、学郎读写范围和敦煌学郎名谓等的时代变化,是敦煌学郎题记中的主要部分和价值意义最为显着的部分”。杨秀清《浅谈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学生生活——以学郎诗和学郎题记为中心》,《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第137-146页。杨秀清在文中则主要对敦煌地区学生的生活特点进行了简要描述。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谭蝉雪《敦煌道经题记综述》,载陈鼓应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敦煌道教研究专号),三联书店,1998年,第8-24页。

[40]参见张弓《公元九、十世纪敦煌的寺学教育及其儒经读本》,《第12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华梵大学,2002年,第14一25页。王志鹏《试论敦煌佛教歌辞中儒释思想的调和》,《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146-154页。

[41]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一文认为“伎术院这个特殊衙署的建立,很可能是金山国开国前后一系列改制措施之一,它的建立同金山国的诞生尽管可能稍前稍后,却不会相去太远。伎术院出现后,再不见州阴阳学的影子,可能意味着州阴阳学在天复四年以后不久合并到了伎术院。”第44页。

[42]参见吉冈义丰《敦煌道经目录编》,京都法藏馆,1978年;《讲座敦煌》第4卷《敦煌t中国道教》,东京大东出版社,1983年。张泽洪《敦煌文书中的唐代道经》,《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第58-63页;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学档案简介》,《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第63~8页;苏晋仁《敦煌道教逸书说略》,载陈鼓应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敦煌道教研究专号),第1一7页。

[43]参见姜伯勤《道释相激:道教在敦煌》,载陈鼓应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3辑(敦煌道教研究专号),第25-78页;又收人姜氏着《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年,第266-320页;张洪泽《唐代敦煌道教的传播》,《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春之卷,第59-M页;刘永明(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第45-55页;叶贵良《唐代敦煌道教兴盛原因初探》,《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62-66页。

[44]P.3556《都僧统泛福髙和尚邈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71-380页;又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的任职及在位年代,参见荣新江《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第70~78页。

[45]P.3556《都僧统陈法严和尚邈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81-386页。

[46]P.390《泛嗣宗和尚邈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10-511页。

[47]P.3718《张喜首和尚写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37-440页。

[48]P.4640《李僧录赞》,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78-79页。

[49]P.4660《索法律智岳邈真赞》,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0-171页。

[50]P.2481《副僧统和尚邈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3740页。

[51]P.4660《河西管内都僧统邈真赞并序》、《河西都僧统翟和尚邈真赞》,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2-179页。

[52]P.3718《刘庆力和尚生前邈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32-433页。

[53]P.4660《敦煌都教授李教授阇梨写真赞》,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14-215页。

[54]P.3720《河西都僧统阴海晏墓志铭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61-265页。

[55]P.2991《张灵俊和尚写真赞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23-326页。

[56]P.3390《孟授上祖庄上浮图功德记并序》,参见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34-537页。

[57]“三教”,一般指懦、释、道三教,而在佛教中则有多种划分,主要有:(一》南北通用之顿教、渐教、不定教;(二)北魏慧光(世称光统律师)所立之渐教、顿教、圆教,又称光统三教;(三)地论宗所立之立相教、舍相教、显真实教;(四)南山道宣所立之性空教、相空教、唯识圆教;(五)唐代玄奘所立之有教、空教、中道教;(六)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合部金光明经卷二业障品)等所立之转法轮、照法轮、持法轮;等等多种。关于敦煌文书中大量出现的“三教”一词,郑炳林、释觉旻等认为指“儒、释、道”三教。参见释觉旻《从“三教大法师”看晚唐五代敦煌社会的三教融合》,载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0~415页。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人间化的特点》,《普门学报》第1期,2001年,第96-119页后收人郑炳林主编《敦植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33-556页。又郑炳林、徐晓丽《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阐扬三教大法师与敦煌佛教兼容性形成》,载《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1-321页,后收入《敦煌归军史专题研究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126-147页。

[58]参见段文杰《道教内容是如何进人佛教石窟的——莫髙窟二四九窟窟顶壁画内容探讨》,《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一丨6页,后收人《敦煌石窟艺术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8-334页;宁强《上士登仙畋与维摩诘经变——莫高窟二四九窟窟顶壁画新探》,《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第30-37页。

[59]参见郑阿财《从敦煌文献看唐代的三教合一》,中国唐代学会主编《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文津出版社,1993年,第637-668页。

[60]关于五戒与五常相比拟的详细论述,参见圣凯《论佛儒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佛学研究》2004年,第218-227页。

[61]参见魏良锼《忠节的历史考察:秦汉至五代时期》,《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第119一130页;牛京辉《“忠”的历史演变和基本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28-33页;朱海《唐代忠孝问题探讨——以官僚士大夫阶层为中心》,《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第394-398页;胡小伟《唐代社会转型与唐人小说的忠义观念一兼论唐代的关羽崇拜》,《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第32-6页。

[62]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载《余英时文集》第》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9-248页。

[63]《梵网经》卷2,《大正藏》No.1484,册24,P1004a。

[64]大照《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卷1,《大正藏》NO.2835,册85,页1279a。

[65]关于《百丈清规》对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寺院清规的影响,参见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第26-10页。

[66]智圆《闲居编》卷19《中庸子传上》,《卍新筑续藏经》No.949,册101,卷5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83年,第57页。

[67]《佛祖统纪》卷10,《大正藏》No.2035,册49,页0205a-b。

[68]《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卷2,《大正藏》No.2051,册50,页0205c~p0206a。

[69]有关归义军政权与敦煌佛教教团的关系,参见竺沙雅章《敦煌o僧官制度》,《东方学报》第31册,京都1961年,第117-198页;又《论敦煌的寺户》,《史林》44卷5期,1961年,第40-73页,后收人《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2年,第427~t76页;谢重光《吐蕃占领时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僧官制度》,《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第56~58页;谢重光、白文固合着《中国僧官制度史》第5章《吐蕃占领期与归义军时期的敦煌僧官制度》,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3-154页;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第142-143页。荣新江《九、十世纪归义军时代的敦煌佛教》,《清华汉学研究》创刊号,1994年,第88-101页;郝春文C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第8章《归义军政权对佛教的控制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2-W5页。

[70]参见拙作《从《励忠节钞》看归义军政权道德秩序的重建》,{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第76-89页。

[71]《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第364页。

[72]《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7册,第164-165页。

[73]《英藏敦煌文献》第11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74]有关佛教寺学中的孝道教育,参见潘重规《从敦煌遗书看佛教提倡孝道》,(华R文科学报》第12卷,1970年,第197-267页;饶宗颐《孝顺观念与敦煌佛曲》,《敦煌学》第1辑,1974年,第69-78页;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研究》第3章《佛教与实践伦理》,京都法藏馆,1957年;郑阿财《敦煌孝道文学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博士论文,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82年。

[75]参见王忠林《敦煌歌辞中所表现的忠的思想》,《高雄师大学报》第5卷,1994年,第7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