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婧
法门寺明《西蜀大洲居士书痴僧劝缘碣》,卧式,原嵌于法门寺清代大雄宝殿内西山墙壁,清嘉庆《扶风县志》卷六祠祀法门寺条有题录碣长124厘米,宽80厘米,碣文无题,据碣文内容,可称之为“西蜀大洲居士书痴僧劝缘碣”。字体措书,正文七行,行六字,碣周边饰边栏,阴刻二方连续云纹装饰。碣文为:
法门寺成、住、坏,空中忽起痴僧债。百尺铁锁挂肩筋,欲与如来增气概。增气概,尔毋苦,好待当年许玄度。
西蜀大洲居士书隆庆壬申春日知扶风县事卿晚学陈子需上石碣文中,“隆庆壬申年”之“申”已残损不堪,查隆庆六年(1572)干支为壬申,据此臆补之。
关于此碣,论者多解释为明隆庆年间,法门寺唐代四级木塔崩毁,寺僧发愿重修,有痴僧以百尺铁锁穿挂肩筋化募,得西蜀大洲居士赋诗赞助。但对隆庆时法门寺真身宝塔之沿革以及许玄度、西蜀大洲居士其人其事则语焉不详,甚至存在误区。本文拟重点围绕隆庆中法门寺塔之沿革及许玄度、西蜀大洲居士事迹对碣文略作考证。
、“成住坏”与隆庆中法门寺塔之沿革
碣文首句中“成住坏”,本意指佛教四劫说之成劫、住劫、坏劫,此处特指古老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已经历兴建、住世至毁坏等阶段,处于湮没的状。
佛教认为世界、事物生灭变化,自成立至毁灭之间经历成劫、住劫、坏劫、空劫等四阶段,即四劫。成劫,指世界、事物形成的时期;住劫,指世界、事物安稳存住之时,住劫尽时则称劫尽;坏劫,指世界、事物趋于毁坏、湮没的时期;空劫,即此时期之世界、事物已坏灭。
明隆庆中法门寺真身宝塔的状况,清嘉庆《扶风县志》卷六祠祀法门寺条载:“旧有木塔四层。相传葬佛指骨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和,故唐诸帝皆奉迎焉。…明正德二年重修。隆庆中木塔崩,启其藏视之,深数丈,修制精工,金碧光辉,水银为池,泛金船其上,内匣贮佛骨,旁金袈裟尚存”。据此,学者多以为唐四层木塔毁于隆庆中,万历七年到三十七年(1579-1609)重筑十三层砖塔。陈景富先生着《法门寺》、《法门寺史略》均持此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着《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也认为:“明万历七年到三十七年(1579~1609)在唐代木塔遗址上,修建十三层砖塔”。但据1992年法门寺重建大雄宝殿时出土明弘治十八年(1505)张杰撰《重修法门寺大乘殿之记》,至晚在明弘治时,法门寺唐代四层木塔已改建为九层八角木塔。张杰撰《重修法门寺大乘殿之记》载:“殿前有御香亭,最前有舍利塔,高叠九层,楞隅八方,连洞四出。铃作天乐,闻之者尽皆皈命。檐阿轩翔,见之者莫不景仰”。据此,明隆庆中崩毁木塔并非唐四层木塔,而是宋金之后某时期重修之九层八角木塔(唐塔究竟毁于何时,有待于新史料发现之后再做考证)。
二、碣文末句“好待当年许玄度”解
许玄度,乃东晋名士许询,生平事迹散见于《世说新语》及刘孝标引注。如:《世说新语》卷上之上言语第二:
刘真长为丹阳尹,许玄度出都就刘宿。《续晋阳秋》曰:“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总角秀惠,众称神童,长而风情简素,司徒橡辟,不就,蚤卒。”床帷新丽,饮食丰甘。许曰:“若保全此处,殊胜东山。”刘曰:“卿若知吉凶由人,吾安得不保此!”春秋传曰:“吉凶无门,唯人所召。”王逸少在坐曰:“令巢、许遇稷、契,当无此言。”二人并有愧色。”又,“刘尹云:“清风朗月,辄思玄度。”晋中兴士人书曰:“许询能清言,于时士人皆钦慕仰爱之。”
又如,《世说新语》卷下之下轻诋:
简文与许玄度共语。许云:“举君亲以为难。”简文便不复答。许去后而言曰:“玄度故可不至于此。”按邴原别传,魏五官中郎将尝与群贤共论曰:“今有一丸药得济一人疾,而君父俱病,与君邪?与父邪?”诸人纷葩,或父或君。原勃然曰:“父子一本也,亦不复难。”君亲相校自古如此,未解简文诮许意。
而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引注更丰富:
文选三十一江文通拟许征君自序诗,李善注引晋中兴书曰:“高阳许询,字玄度。寓居会稽,司徒蔡谟辟不起。询有才藻,善属文,时人士皆钦爱之。”唐无名氏文选集注六十二引公孙罗文选抄曰:“征为司徒橡,不就。故号征君。好神游,乐隐遁之事。祖式,濮阳太守。父助,山阴令。”隐录云:“询总角奇秀,众谓神童。隐在会稽幽究山,与谢安、支遁游处,以弋钓啸咏为事。”唐释道宣三宝感通录一引地志曰:“晋时高阳许询诣建业,见者倾都。刘恢为丹阳尹,有名当世。曰数造之,叹曰:今见许公,使我遂为轻薄京尹。于郡立斋以处之。至于梁代,此屋犹在。许样既反,刘尹尝至其斋曰:清风朗月,何尝不恒思玄度矣”。
关于许询(玄度)事迹记述最详细者,当推许氏族后裔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八:
询字玄度,高阳人。父归,以琅砑太守随中宗过江,迁会稽内史,因家于山阴。询幼冲灵,好泉石,清风朗月,举酒永怀。中宗闻而征为议郎,辞不受职。遂托迹,居永兴。肃宗连征司徒掾,不就。乃策杖披裘,隐于永兴西山。凭树构堂,箫然自致。至今此地,名为萧山。遂舍永兴、山阴二宅为寺。家财珍异,悉皆是给。既成,启奏。孝宗诏曰:山阴旧宅,为祗洹寺。永兴新居,为崇化寺。询乃于崇化寺造四层塔,物产既罄,犹欠露盘相轮,一朝风雨,相轮等自备,时所访问,乃是剡县飞来。既而移皋屯之岩,常与沙门支遁及谢安石、王义之往来。至今奉屯呼为许玄度岩也”。
从上述史料可以看出,许玄度不仅能清言,善属文,好神游,乐隐遁,清风朗月,其风骨颇受当世士人推崇,而且舍宅为寺,建造佛塔,常与沙门支遁及谢安石、王羲之往来,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可以说具足魏晋风度的所有特质。
此碣文的主旨在于颂扬为了重建法门寺塔而不惜以百尺铁锁穿挂肩筋的苦行来化募的“痴僧”,在于推动法门寺真身宝塔的重建。许氏家族举族南渡后,许玄度一直生活在江南,与法门寺素无瓜葛。碣文作者用“好待当年许玄度”褒勉法门寺的僧人,当与佛教界一直盛传许玄度生前建塔、死亡后又转世为梁岳阳王萧詧(519~562)继续修塔的逸事有关。生前建塔事,已见于前引《建康实录》卷八,又见于《佛祖统记》卷三十六法运通塞志卷第十七之三晋记载:“成帝(讳衍明帝之子)咸和五年(330),许询以会稽永兴新居为崇化寺。建塔四层。物产既罄。犹乏相轮。一朝风雨轮盘自备。当时访知剡县飞来。”死亡后转世为梁岳阳王萧詧(519~562)继续修塔事,则见于《佛祖统记》卷三十七法运通塞志第十七之四梁(建康)记载:武帝(萧衍)“大同三年(537),岳阳王萧詧(詧同昭明之子)镇越州。重修甎木二塔。先是沙门昙彦与许询同造此塔。未就而询亡。彦至是年百二十岁。询后身为萧詧。预告门人曰。许玄度来也(询字玄度)。时詧先承志公密示,才入州便诣寺访塔。彦出门召之曰。许玄度来何莫。昔日浮图今如故。遂以三昧力加之。即悟前身造塔事(今越城应天塔)”。碣文作者西蜀大洲居士借许玄度世世造塔的故事表达了法门寺僧人矢志于重建真身宝塔的宏深誓愿。
三、西蜀大洲居士其人
西蜀大洲居士,名贞吉,字孟静,四川内江人,事迹见《明史》本传及清彭绍升撰《居士传》。据《明史》卷193《赵贞吉传》及清彭绍升撰《居士传》第三十九赵大洲传,明正德五年(1510)生,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明嘉靖十四年(1535)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犯都城,嫒书要贡,诏百官廷议,日中莫发一语。大洲奋然出班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为今之计,请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录周尚文之功,释沈束於狱。轻损军之令,重赏功之格。饬文武百司城守,遣官宣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耳。”时世宗遣中使瞰廷臣,还报,心壮其言。令手疏便宜,立擢为左谕德兼监察御史。令斋金五万犒军。严嵩心忌之,不与一卒获行。时寇骑充斥,大洲单骑驰人诸将营,散金犒士。会寇引去,将出白羊口,大洲为仇鸾设划,谓贼缁重甚重多,而白羊路险,若以奇兵趋出贼前,令贼回寻古北口故道,我以全军击之,可大克也。鸾不能用,尾之,反为贼败。既复命,严嵩复谗之。世宗怒其为尚文、束游说,下之狱,杖於廷,谪荔波典史,稍迁至南京吏部主事。四十年(1561),召为户部侍郎。穆宗即位,起礼部右侍郎,充日讲官。每进讲,开陈心学,究极存亡得失之几,穆宗甚重之,迁南京礼部尚书。三年(1569)秋,命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与高拱共事,议论多不合。居位止一载,于隆庆四年(1570)十一月致仕。万历十年(1582)卒,年七十三,赠少保,谥文肃。大洲学博才高,年二十学禅,最善王守仁学。着作诗六卷,文十七卷,共二十三卷以《文肃集》行世。
《西蜀大洲居士书痴僧劝缘碣》于隆庆壬申年(1572)上石,此时大洲居士赵贞吉已告别仕途。也许是在回乡路上,他特地经过法门寺,面对已经“坏空”的真身宝塔,留下了自己的手笔。
〔注释〕清嘉庆《扶风县志》卷六祠祀法门寺条下:“又有隆庆十年西蜀大洲居士诗刻。”隆庆十年,应为隆庆六年。
李发良着:《法门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000版;《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着,文物出版社2007年。
陈景富着:《法门寺》,三秦出版社,1988年4月;《法门寺史略》,陈景富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清嘉庆《扶风县志》卷六祠祀法门寺。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着:《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编着:《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年。“高叠九层”,李发良《法门寺志》,王仓西、杨玺《明弘治重修法门寺大乘殿之记》(《文博》1996年第5期)均着录为“髙叠七层”。
唐法门寺四级木塔宋金时期仍见于文献,宋宣和时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法门寺:“古塔四层,葬佛手指骨一节”;金大安二年(1210)僧师伟“奉赞法门寺真身宝塔”有“三级风檐压鲁地,九盘轮相壮秦川”之句。
〔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余嘉锡着:《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
许玄度家世谱系:
许允[猛(魏幽赚)-式(晋灌阳内史平原太守)肩琅讶太守会稽内史卜询(余嘉锡《世说新语笼疏》:世说新语刘注引《续晋阳秋》曰:“许询字玄度,高阳人,魏中领军允玄孙。”唐书宰相世系表:“许允,魏中领军镇北将军”。《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附允事,裴注引世语:“允二子:奇、猛。猛幽州刺史”;又引晋诸公赞曰:“猛子式,字仪祖,有才干。至濮阳内史、平原太守。”建康实录八曰:“询字玄度,髙阳人。父归,以琅讶太守随中宗过江,迁会稽内史,因家于山阴。)萧詧(519~562):字理孙,兰陵人,萧统之第三子。生于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卒于周武成王保定二年,年44岁。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义。大通中,封岳阳王,为东扬州刺史。父统卒,祖父武帝舍詧兄弟而立简文,詧常怀不平。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侯景乱后,昝与文帝构隙,恐不能自固,乃遣使称藩,请为附庸。魏恭帝初,宇文泰令柱国于谨伐江陵,詧以兵会之。及江陵平,泰立詧为梁主,居江陵东城。詧乃称皇帝于其国,年号大定。唯上疏则称臣,奉正朔。在位八载,卒,谥宣。詧笃好文义,所着文集十五卷(《隋书志》作十卷,此从周书本传)及华严、般若、法华、金光明义疏四十六卷,传于世。
宋释志磐撰:《佛祖统记》,《大正藏》,Nb2035o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清〕彭绍升编:《居士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七十七集部三十。
(起婧,女,法门寺博物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