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法门寺博物馆论丛(第一辑)
9012100000021

第21章 关于法门寺地宫密教文物及其内涵研究中的若干问题(1)

吕建福

法门寺博物馆建馆20周年之际,回顾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密教文物及其内涵研究的历程,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尽管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学术价值在多个方面,也已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但都没有像密教研究那样产生“轰动效应”。尤其1994年宣布“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世界全面破译”,1995年召开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学术讨论会,宣称其为“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其价值和成果等同于1987年的地宫面世”,至今听来仍令学人望而却步,与法门寺地宫文物其他领域的研究气氛形成极大反差。然而在“破解”地宫“奥秘”14年之后再来反思一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密教文物尤其地宫密教内涵是否真如其言?是否真有如此大的意义?就会使人产生种种疑问。因为地宫内涵的探讨毕竟也是一个学术领域的问题,其中涉及诸多严肃的学术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媒体炒作”、“教门中事”,故尚需辨明是非,澄清事实。本文本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就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讨论,不当之处,敬请学界同仁指正。

一、法门寺地宫密教文物研究的回顾

法门寺出土密教文物及其内涵的研究,应该说与1987年4月地宫的发掘同时起步,文物工作者在发掘过程中似乎就已注意到密教文物的存在丨,数月后披露所发现的各种器物有浓厚的密宗色彩1988年发表发掘简报,其结语中明确说:“许多法器和供养器上多装饰密教纹样,表明密宗在晚唐的皇室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文物》刊载有关法门寺出土文物笔谈,其中有数位专家最早探讨地宫出土的密教文物及其内涵。宿白认为法门寺密教文物反映出会昌法难后密教仍然流行,它对于了解中原及四川地区流行十一面观音、千手观音等密教形象提供了重要线索,并指出45尊宝函造像上的五方佛为金刚界曼荼罗形象五方佛,除坛场外,摩羯杵、金刚单杵的图像以及智慧轮供奉物等,都可补充晚唐密宗史。马世长也指出法门寺出土文物的密教性质及其重要意义,还提出捧真身菩萨与像座构成一个完整的曼荼罗,八重宝函上錾刻的佛教造像也明显地是象征一个曼荼罗,地宫四隅出土的阏伽瓶亦与密教有关,尤其认为出土《真身志文》所载“先朝结坛于塔下”是否指设立坛场值得注意,“联系观点之用的阏伽瓶置于地宫四隅等迹象,或许地宫的重建也有象征曼荼罗的含义”。晁华山认为捧真身菩萨像座上多面多臂菩萨和天神像是依据新传人的密宗经轨刻造的。

1990年9月9日至13日,举行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有2篇论文讨论密教问题,一篇是拙文《法门寺出土文物中有关密教内容考释》,一篇是李克域《密宗与法门寺》,均辑人《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后公开出版。李克域论文主要讨论唐代密宗流传及其皇帝信奉密教的情况,不涉及法门寺密教文物。拙文根据发掘简报,对法门寺出土的密教文物及其内涵作了较为系统的考释和论证,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考释八重宝函中的第四重金函造像,指出第四重金函正面造像主尊为如意轮观世音菩萨,后面造像主尊为大日金轮,左面主尊为药师如来造像,右面造像主尊为释迦如来。另对第七重银函四天王造像、捧真身菩萨底座八明王等护法造像以及相关的密教法器作了考释,还对智慧轮的生平事迹作了考证。第二部分论证地宫放置文物所蕴含的密教内涵,认为“佛舍利入藏之时在地宫进行过密宗的舍利供养法仪式,凡供养造像及文物设置程序都与此有直接的关系”。其理由有四:一是地宫密教文物造像符合密宗舍利供养法会所奉主尊,二是地宫呈现的供养坛场与密宗供养法中的护摩坛场相同,三是地宫供奉物的分布基本符合供养坛场的一般分布位置,四是供奉法门寺舍利前后流行密宗舍利供养法。并认为:“整个地宫及其文物内容体现两个思想:一是供施舍利,以求所愿;二是保护舍利,佛法永存。故地宫中最多的文物及其内容,一是供奉物,二是护法造像。密教造像和坛场设置也并不十分严格,就是说并非通常所见的诸种曼荼罗,所有内容均以供舍利、护舍利而取舍,地宫及其文物中也多与密宗无直接关系,而属于传统的一般密教信仰内容”。三部分考证会昌法难之后的密宗的传承状况。

拙文对法门寺地宫密教文物及其内涵的考释,石兴邦《法门寺地宫珍宝的发现及其有关问题》一文在总结研究成果时,均采纳其主要观点。梁子《法门寺佛教文化研究综述》介绍本文说:距1988年“陕西法门寺珍宝汇报展”学术座谈会“时过2年,吕建福先生《法门寺出土文物中有关密教内容考释》一文指出:供奉物中的密教造像最主要的是唐懿宗供奉的八重宝函中的第四和第七重宝函造像,第五重宝函造像也有可能属于密教内容。他指出第四重为六臂如意轮观音像、一字金轮(后)、药师如来(左)和释迦如来(右),第七重宝函为四大天王造像。还指出法门寺出土的密教法器,主要是六件阏伽瓶或吉祥瓶,六件臂钡、二枚锡杖等。通过考释,他认为整个地宫及其文物内容体现两个思想……他还认为会昌法难后,密宗法嗣仍然枝繁叶茂,活动频繁。在这篇文章中,他还认为捧真身菩萨底部造像物属密宗明王造像。这是第一篇有关法门寺密教文化的开拓性研究文章”。拙文对八重宝函第四重主尊图像的考释及命名,后来均为学术界采用。对地宫密教内涵的解释,后来者也以之为基础而发挥。

1992年召开国际法门寺佛教学术讨论会,密教受到会议的广泛关注,递交6篇专题论文,其中李富华《法门寺发现的(普宁藏)秘密经和(普宁藏)的续补问题》讨论法门寺发现的元代《普宁藏》刊刻密教经典杨维中《唐末五代汉地密教流布述略》补充考订唐末五代密教的流行情况,韩金科和王仓西《法门寺地宫文物反映的密教内容浅析》(后署名王仓西)、《法门寺出土文物中反映的密教高僧小议》,以及任新来《法门寺地宫文物与唐代佛教密宗的关系》等,多复述地宫文物放置程序内容及密教器物和有关法门寺密教僧人。李克域《法门寺与曼荼罗——略论地宫真身菩萨和单檐精舍》一文,提出捧真身菩萨是密教大供养天女——吉祥天女曼荼罗,是两种曼荼罗的结合体,上部为胎藏界,下部为金刚界,束腰以四天王连接,V个梵文字为八大菩萨名号,底座图像为八菩萨的变化身八大明王。文中还提出单檐四门精舍是密宗的方塔四角曼荼罗,属于金刚界曼荼罗。该文虽没有对文物加以考释,仅从理论上推断其内涵,但提出了重要的观点。

会议论文中专门考释密教文物的是韩伟《法门寺唐代金刚界大曼荼罗成身会造像宝函考释》一文。该文对法门寺地宫出土的45尊鎏金银函造像作了详尽的描述,并通过与日本密教图像的比较和辨识,认为该造像为金刚界大曼荼罗成身会。还经与日本妙法院版《金刚界大曼荼罗》的五轮方位加以比较,指出:“1.唐代中轮较日本所传密宗中轮复杂得多,除毗卢遮那及四波罗蜜外,还有外四供养、四摄、四大神,以及待考的四天、四金刚,较日本大曼荼罗五轮多出20尊。2.日本曼荼罗的四大神,即地神、风天、水天、火天、在五轮外方坛之四个角内;法门寺则在中轮的左下、左上、右下、右上四角。日本四供养在五轮形成圆坛的四隅,而法门寺则在中台主尊的上、下、左侧。3.妙法院曼荼罗之五轮圆坛界道、五轮内之四隅界道,诸天与金刚界道,均填以金刚杵;而法门寺五轮之界道全系金刚杵纹构成。4.妙法院曼荼罗为81尊,法门寺则45尊”。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认为“密宗东传后,血脉不绝,派系繁多,所以,大曼荼罗图位有所变化,自不为怪。当然也可能因受函体本身限制,法门寺成身会曼荼罗制作时,对图有所变更的缘故”。

该文是在宿白等指出45尊宝函为金刚界五方佛曼荼罗造像基础上深入研究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至于其具体观点,后来学术界有不同看法,1995年罗炤发表《略述法门寺地宫藏品的宗教内涵》一文,认同其金刚界大曼荼罗成身会的说法,但对其论据提出异议,认为该宝函图像是严格按照不空传译的《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錾刻的。笔者同年出版的《中国密教史》中则对其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认为45尊宝函造像为金刚界供养(羯摩)曼荼罗,书中通过分析大曼荼罗诸尊具有生灵座、四方诸尊为菩萨本形、四波罗蜜显菩萨形、瑜伽观想中呈现曼荼罗等四个特点来区分为羯摩曼荼罗,以45尊宝函造像诸尊均莲花座、菩萨皆金刚身、持标帜物住月轮为根据,而宝函也以供奉真身舍利为目的铸造形象,故造像为供养曼荼罗1994年,梁贵林发表《法门寺唐代地宫北斗七星护摩坛场浅释》,对地宫密教内涵提出新说,认为法门寺地宫为北斗七星护摩曼荼罗坛场,说“法门寺唐代地宫后室是以八重宝函的第一枚舍利为主尊中心,各种供养道具按一定的仪轨依序放置的护摩曼荼罗坛场,这不论从文物的放置次序看,还是从文物的用途来看,都与北斗七星护摩坛场的仪轨、图像有本质的相同之处”。作者另发表《捧真身菩萨曼荼罗考释》,在李克域文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捧真身菩萨为金刚界五方佛种子曼荼罗与胎藏界中台八叶种子和胎藏界八大明王,并认为此造像为佛眼曼荼罗。

1994年、1995年,法门寺密教文物尤其地宫密教内涵研究进入“高潮”,被称为取得“突破性进展”,新闻媒体也不断传出惊人的消息。据称,1994年3月起,法门寺博物馆邀请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文化艺术研究室主任丁明夷,先后5次到法门寺考察,与陕西省专家聚会,共同探讨地宫问题,终于实现了对唐密地宫曼荼罗世界的全面破译,确认法门寺地宫在封闭时被布置为唐密曼荼罗。按《法门寺佛教曼荼罗世界发掘和展现学术研讨会纪要》,至1994年4月29日,吴立民、丁明夷考察2次,并举行学术研讨会,称基本弄清了法门寺地宫曼荼罗世界的内容、形式、含义、历史地位及其宗教、文化艺术和旅游价值。6月1日,吴立民、丁明夷、韩金科等向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汇报其研究成果,受到称赞,称“这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发现、重大发现,十分了不起”!10月下旬,吴立民在日本举行的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上,首次向海外公开这一重大成果,随后又应日本真言宗十八派代表的邀请作专题演讲,均引起高度关注。1995年3月2日,在北京举行法门寺唐密曼荼罗学术研讨会,吴立民、丁明夷分别介绍破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内涵的情况,受到佛教界、学术界专家的高度评价,媒体也以“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破解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奥秘”、“法门寺地宫曼荼罗世界全面破译”等醒目标题作了报道。3月26日,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文化陈列开放,各界隆重举行开放典礼大会,吴立民介绍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研究情况及其主要观点。

这些情况由韩金科汇集为《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文化研究专号》,作为《法门寺文化研究通讯》第9期,内部发行,其中有关学术性论文又编辑为《法门寺文化丛书》之五《法门寺文化研究一佛教卷》,内部印行。其中代表性论文有吴立民、韩金科《一座伟大辉煌的历史宝库一法门寺地宫唐密文化略论》、吴立民《佛教密宗曼荼罗》,其中主要观点,还见于吴立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文化研究专号》前言、《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研究提要》、丁明夷《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我见》、韩金科《法门寺文化史》(第7章)以及《从佛指舍利到法门寺文化》等,而其最终成果为吴立民、韩金科《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之研究》一书,1998年出版。其主要观点,吴立民在《前言》中作了集中表述,说:“现已明确,整个地宫在封闭时被布置为唐密曼荼罗。地宫总体为佛指舍利供养大曼荼罗,佛指舍利为三昧耶曼荼罗,供奉佛舍利的诸种法器、供养器及供养法为法曼荼罗,如法供养为羯摩曼荼罗。六大瑜伽,四曼不离,三密相应成就了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地宫一道五门四室,为增益护摩法之仪轨,香花灯涂,上供下施。地宫一道四室通彻全坛,体现金胎两界大日如来中道一实,四室四舍利表证四方四佛,建立两部曼荼罗。以后室供养第一枚影骨的八重宝函表胎藏界本有平等——理界——前五大——色法——莲花——因——东曼荼罗,故錾刻坛主界诸尊造像;以密龛供奉佛祖灵骨的五重宝函,表金刚界修生差别——智界一识大0法——月轮——果——西曼荼罗,錾刻金刚界根本成身会45尊造像。地宫的供养物,同样按密宗仪轨的法则布置。而供奉于地宫中室的唐中宗李显皇帝为第二枚佛指舍利敬造的汉白玉灵账后的捧真身菩萨,则是金胎两部大法、两部曼荼罗之合体,为中国唐密所特有的金胎合曼之造像。在整个地宫这个步步登高、重重无尽华藏世界中,无住而住、有方有所、不生而生、如莲如月、结坛有序、位置如法、次第井然,融合唐密两部大法之精华,全面表证了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宇宙万事万物的实相”。另外,在其书中还对其他有关密教器物及其图像等依据前人成果也作了复述,但均未标明出处,也有一些新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