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平菇
9005800000046

第46章 如何利用短段木(枝束)栽培?

(1)树种的选择。平菇适合材质松软的树种,野生平菇较多发生于杨、柳、柞、榆等树种。木质疏松的软阔叶杂木含水量较多,利于菌丝生长蔓延、出菇快。木质坚硬的以及含有单宁等特殊成分的树种,其产量低,出菇迟或有怪味。

(2)菇木的砍伐。菇树砍伐期以秋季落叶到翌年春季抽芽之前较为适宜。这个时期是树木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菇木营养贮存最为丰富,所以,在树液开始流动之前砍伐最适合平菇栽培。

(3)菇木的干燥与截段。平菇是腐生菌,刚砍伐的树木组织是活的,不利于菌丝生长。砍伐后可立即截成段(长90~120厘米),当段木截面稍有裂纹时,趁原木未干之前截成短段木(长20厘米左右)。由于平菇不仅在树皮表面发生,在树皮脱落处甚至横截面也能出菇,因此,采用短段木可以扩大出菇面积。

(4)接种。趁原木断面还未完全干燥之前接种于两个横断面之间。接种时将菌种弄成黄豆大小的细块,铺在段木的横面上成凹底形(靠边材部分菌种厚、中间薄,切不可铺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馒头形)叠上第二个短段木,在段木的横面上铺第二层菌种,再放1个短段木,再铺上1层菌种。如此叠4~6层(高约1米)成行排列,按顺序一段一段地接种。

(5)发菌管理。发菌场地应设在空气新鲜、向阳背风的地方。埋木的地方应选择在肥沃较松散的沙壤土或园田土上,地面事先应用石灰和漂白粉消毒。就地接种,就地发菌。每行宽1米、长短不限,行距60厘米,便于管理并可兼作通道。接种以后覆盖薄膜并搭荫棚或覆盖草帘,以防日晒雨淋。

(6)埋木管理。当气温下降至20℃以下的前1个月、接种已有3个月左右、菌丝已长入短木桩、菇木上下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就可将接好种的短菇木一个个分开,接种面朝上,排列在10厘米深、90~100厘米宽的畦面上(如是枝条束时则竖立在20厘米深、90~100厘米宽的沟中),菇木与菇木之间的间隙为5~6厘米,以免出菇时菌盖相挤,再将挖出的泥土填到菇木空隙之间。然后用1.8~2米长的竹片在畦面上搭成圆拱形的环笼棚,上盖薄膜、草帘、秸秆,以防日晒雨淋。根据当地气候及雨水情况,在畦面两侧适当开排水沟。

(7)出菇管理。埋木以后根据天气和地面湿度情况进行管理,保持地面不干燥就行,让菌丝继续蔓延生长。随着气温下降,要逐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利于子实体的形成。随着子实体的长大,可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一潮菇采收以后要停水以利菌丝恢复,而不致因枯木含水量过大影响下个菇潮的到来。

冬天要注意保温。夏天要注意通风并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以防因菇木缺水造成菌丝的死亡。菇木一般可出菇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