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寻找索马里海盗
8992000000037

第37章 后记 (2)

“如果他当总统,那么肯定会对我们很好。”我不知道尼查哪来那么大的信心,看来知识渊博不等于就有政治头脑。

“那哪一位呢……?”你们懂的,我说的是另外一个总统。前面那个。基于后文的内容,为了不必要的国际纠纷,我就不说名字了。

“我会把他的手给掰下来!喝他的血!吃他的肉!”

我一哆嗦,不知道尼查哪来那么大的仇恨。就算是黑鹰坠落发生那回,好像也和这位没太大关系吧?

顿时,我们冷场了。

我们离开索马里的那一天,奥巴马当上了美国总统。

这一天还发生了很多的事,比如,当我回到四川老家以后,看电视才知道,那一天,联合国维和部队驻索马里总部遭到汽车炸弹袭击,死了好些人。

到达迪拜机场的时候又是半夜了,这一次没有漫长的转机时间,因为一路过来连续的飞机延误,我们的时间刚够办上登机牌,再去吃个汉堡。

“对不起……这趟航班已经满员了。”

我很想骂三字经,为毛这趟出差,跟飞机有关的倒霉事都让我给遇见了呢。我狠狠地看了张源一眼,他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跟你说多少次了!出门一定要带上人品!你就是不信。”

“又怎么了?我的哥。”

“航班满员了!”

“那关我什么事啊?我行李还没找着呢!”

“还不都是因为你人品不好!”

“……”看得出,他很想暴走,但是在残酷的事实面前,他只能低头。

“那现在怎么办?”

“我看看能不能直接转飞上海吧。”

“请问,我们最快什么时候能走?”

“呃……我看看……哦,你们可以坐这趟飞机走。”

“刚才你不是说满员了吗?”

“是的,经济舱满员了,但是头等舱还有座位。因为是航空公司超订,所以你们可以免费升级到头等舱。”

“啪!”张源一巴掌甩到我头上。“看到没?看到没?知道什么是人品了吗?知道吗?知道吗?”

我……我很想告诉他,这和他的人品无关,主要还是我的人格魅力发挥了作用。但是念及他从危险的索马里活着出来了,现在终于有心思去操心他丢了的行李了,我不想再打击他。

两只默默地办好了登机牌,走出去老远,然后就很有灵犀地“吔!给我五!”仰天长笑着走向了登机口。

整个新闻晨报最可爱的两只人儿要这么凑在一起,还真是不容易啊。

“你要红了。”张源走过来,把我从位子上拖到吸烟室,然后告诉了我一个消息:《鲁豫有约》对咱俩的事情很感兴趣,准备请我们到北京做一期节目。

“毛!好像这里头没你的事一样。”

“嘿嘿,嘿嘿。”张源不说话,一阵傻笑。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偶尔有点缺心眼子。

实际上,索马里之行,给我和张源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包括有央视《东方时空》为我们做的专题,《鲁豫有约》的专题,多家兄弟媒体的专题,以及很多的奖项。但是就是在这样情形下,我和张源也被慢慢熬成了祥林嫂。

是的,看起来我这样说很……就是大家惯常说的,装A和装C中间的那个,但是每次别人向新朋友介绍我的时候都不忘记加上一句:“他去过索马里采访海盗。”而一旦这个时候,我正好又和张源混迹在一起的话,那我还不得不补充一句:“就是他跟我一起去的。”

一开始,我们很为此而骄傲,到后来,开始有些惶恐,再后来便开始反思。

没有人愿意一辈子顶着一顶不变的大帽子生活。

我们都希望能做出一些其他的事情来,来“摆脱”索马里给我们带来的“阴影”。但是看起来,这似乎很难实现。

所以,在接受了索马里带来的巨大荣誉之前,我们也必须承受这巨大的压力。

没什么好抱怨的。

我们在一个很巧的时间里被很巧地抽中,接受了一个很巧的任务。而且好运让我们好死不死地完成得还不错。

这还有什么能让人不满的?

于是一切又开始趋于淡薄。

我们想通了。

这是一个既成事实。

这又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某一天,QQ上,一个我并不是那么熟悉的网友,突然给我发来一条消息:十年,你是不是去索马里采访海盗了?

这个网友我真的不熟,以至于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他到底是谁了。

我NOD了一下。

“我靠!真的是你啊!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呢!你不是娱记吗?”

“咋了咋了!还让不让哥干点正经事啊?娱记也是人啊!”

“没,没,我就是没想到这事还是我认识的干的。”

“呵呵,你怎么知道的?”

“前几天我们上国际政治课,讲到索马里问题,老师拿出了一叠材料,说是根据中国一家媒体两名记者的报道翻译过来的。我看了看报纸,又看了看名字,突然就在想会不会是你。”

“翻译?你不在中国?”

“嗯,我在法国。我们老师说,这是现今他能找到的,对于索马里海盗问题最为客观、真实的报道了。“

顿时,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就涌上我的心头。说真的……我已经忘记了那家大学的名字,但是让我再不要脸一下,我记得那位哥们告诉我,是一家法国挺有名的大学。

我们做的工作,国际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承认了?

嘿嘿,嘿嘿。

让我再开心一会儿。

也许,这可能是在我所得到过的所有承认当中,最让我高兴的一次。

日子还要一天天过下去的。日子,也在一天天地过去。终于,索马里对我们的影响开始越来越淡了,只是偶尔在聊天中,还会有人提上一两句,或者偶尔翻翻以前拍摄的照片,脸上会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些笑容。

于是在这个时候,我终于决定动笔把这一切都写下来。

我很难去界定这到底属于一本什么类型的书。

应该说,是属于纪实文学的,因为每一件我所写到过的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天天都受够了新闻体束缚的人来讲,要我再一本正经地把这些东西都讲出来,那无疑是一种摧残。

于是我决定加入一些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对话,或者臆想……或者……管他是什么吧,都是属于我的东西。

也许,看起来不是那么靠谱,但是所表述的内容,却又都是真实的。

让我想想,还有什么想说的?

嗯,我还希望能有机会,让我真正去一次战地。

不仅仅是索马里这种充满了未知危险的地方,而是那种,类似于电影《敢死队》剧透一样: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战火纷飞的战地。

这种想法挺不好的,因为我最常用的祝酒词就是:为了世界和平。

那么,就让我想一点儿不知道是更现实,还是更不现实的事情吧。比如,有一天当索马里真的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之后,我还能再故地重游一下,去看看当年我曾走过的那些地方,见一见当年认识的那些朋友。

或者,有一天,我能把小福他们接到中国,也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想法,张源和我如出一辙。

仿佛又到了感谢的时间了。感谢毛用雄、杨伟中、李明、马笑虹、王昕、张国伟、李恭震、杨海英、罗学勤、樊薇、李建中,排名不分先后……你信么?反正咱《新闻晨报》编委和直属领导都在里头了,也算是首次公开表示大佬们一直以来的爱护和培养,没你们,也就没这本书。

感谢本书编辑程丰余,拖稿拖了无数时间,她头发都快掉光了吧。感谢崔博,没有你丫在我写书期间不断请我喝酒,哥早写完了。

感谢孔二狗——狗爷,我神马都不说了,你懂的。感谢晓明,感谢海璐,感谢所有已经或者即将推荐本书的人,我也神马都不说了,你们都懂的。

感谢田甜,你也懂的。感谢……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会告诉编辑,本书最后这里一定留白,哥们儿们可以随意往此处添加自己的名字。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