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格桑梅朵
8984700000050

第50章 重逢(3)

阿妈依然低着头,看着罗珠的解放鞋,恳切地说:"没有什么困难,见到你们大家,我就很高兴了!我只求金珠玛米为贡布念三天经,超度他的灵魂,叫他不要永远在下三界受罪。"

罗珠知道,按照传统的说法,被农奴主处死的人,属于"凶死",是有"罪孽"的,死了要入地狱,要在"下三界"游荡受苦,永远也不能投生人世,除非念经超度,做很大的功德。贡布大叔被害死以后,当然不可能念什么经,做什么功德,按照传统的说法,他只能在"下三界"遭受无穷无尽的苦难。这种荒诞无稽的说法,一定在阿妈的精神上造成极大的创伤和痛苦。罗珠很清楚,这种迷信思想的毒害,不是一下子能够克服和消除的,为了让阿妈在精神上得到某种安慰,使她心情愉快,病好得快一些,他答应了阿妈的要求:

"阿妈!您放心吧!我明天就去找协绕活佛,请他找人念经超度。"

"谢谢,谢谢!有协绕活佛给他念经,我死了也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了。"巴桑卓嘎双手合十,虔诚地说。

罗珠还要找一些上层人士,商谈召开支援运输大会和组织运输队的事,和郭志诚、边巴先走了,留下陈英和娜真给阿妈看病。

娜真对边巴说:"告诉小宋,等一下我们去看他。晚上还有电影。"

"什么电影?"边巴最爱看电影,他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看电影。

"听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和《钢铁战士》。"

"那太好啦!"边巴又对巴桑卓嘎说,"阿妈拉,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电影。"

"什么?看什么东西?"巴桑卓嘎疑惑不解地问。当地不仅没有电影,连"电影"这个名词也是新的。等罗珠他们走了以后,娜真又给她作了详细说明。

陈英一面给她看病,一面笑着说:"阿妈拉,晚上一看就明白了!"

为了解决部队的肉食供应,兵站通过各种办法购买了一些牛羊,分给各部队。根据上级指示,各单位宰杀了一些,改善部队的生活。其余都由各单位自己放牧,准备在出发前宰杀,自己携带,以备行军途中食用。后勤部门一再提醒各部队,一定要做好安排,细水长流,根据目前形势估计,从扎青到拉萨,再不可能供应牛羊肉。

文工团已经渡过江,他们也分了一百多只羊。小刀结从前给农奴主放过羊,他自告奋勇,担负放羊任务。

一天,他又赶着羊群到后山去。这天天气晴朗,天空像湖水般湛蓝,微尘不染,朵朵白云在狮头山顶上袅袅飘忽,空气清新、明净。从空气稀薄、严重缺氧的狮头山,来到这海拔较低的怒江边上,更感到这空气香甜、甘美。呼吸这样清爽宜人的空气,简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幸福,顿时会觉得全身轻松,精神爽快。没有登过高山的人,是很难体会到这一点的。

放眼望去,群山连绵,层次分明,怒江山脉的冰峰雪岭,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闪光,晶莹耀眼,恰似玉柱银塔,巍然耸立,直插蓝天。在近处,重重山峦,绵延起伏,画屏般的沿江向两边展开。山上茂密的森林,经过前几天大雨的冲洗,更显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那长了不知多少年的雪松,一棵树足有几丈高,躯干挺拔,枝繁叶茂,松林像海涛般蜿蜒伸展,这景色简直如同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样美丽。山脚下的草地,像一条绿色的飘带,铺向远方。这横断山脉特有的景色,真是雄伟壮观,而又妩媚多姿。

羊群在飘带般狭长的草地上,晒着太阳,自由自在地吃草。有的可能是吃饱了,不再吃草,在羊群中窜来窜去,互相嬉戏着,追逐着。

刀结放羊特别用心,过去他也放过羊,那是给农奴主益西家放羊。不分春夏秋冬,不管阴晴雨雪,他都要辛辛苦苦地去放羊,自己不仅一根羊毛也得不到,还常常受冻受饿,挨打挨骂。现在不同了,是为我们自己放羊。他听边巴哥哥讲过,这些牛羊买得不容易,兵站的同志花费了很多心血,他决心放好这些羊。他还有一个想法:趁现在水草丰美的时机好好放牧,抓一点儿膘,一只羊哪怕能长一二两肉也是好的,全团可以增加十几斤肉。俗话说:牛跑满山倒,羊跑满山饱。他每天换一个地方,专拣水清草好的地方,让羊群吃得饱饱的。

中午过后,他到泉水边去拔草,喂那些不好好吃草、专爱打架的羊。他拔着拔着,忽然发现这里有人参果。他高兴极了,拿根木棍一边挖,一边用手擦一擦上面的土,就往嘴里放。他感到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竟然忘记了自己看管的羊群。

那些好斗的羊,互相争斗着,追逐着,翻过了小山坡。

恰在这时,娜真给乡亲们上药回来,路过这里,发现了这些没有主的羊。她感到奇怪,这是谁家的羊?怎么没有放羊的人?是老乡的羊群失散了,还是哪个部队没有看管好自己的羊群?她走上山坡一看,见山这边有一群羊,也不见牧羊人。她四处?望,忽然发现一个小战士正趴在泉水边上挖什么。她正想喊,"同志,你的羊跑啦!"话未出口,定睛一看,那个小战士正是自己的弟弟,不由得感到生气,责怪弟弟贪玩,对工作太不负责,想跑过去狠狠地批评他一下。但娜真毕竟是一个遇事冷静、性情温和的人。她了解自己的弟弟,一路上不怕苦不怕累,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表扬。她知道领导上本来让别的同志放羊,是他自己主动要求担当这个任务,所以决不会贪玩,想必有什么事情,不能冒冒失失地乱批一顿,冤枉自己的弟弟,于是快步走过去。

她走近一看,见弟弟正在挖人参果吃。这下真把娜真气坏了,她厉声问道:

"你在干什么?"

刀结猛一惊,回头一看,见姐姐态度严厉,面带怒容地站在自己背后,他一下子明白了姐姐为什么生气。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几乎是立正姿势,规规矩矩地站在姐姐面前,低着头,尽量避开姐姐那一生起气来就变得锋利如刀的目光,等待着姐姐的批评,甚至责骂。手中那根木棍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掉在地上。

娜真再次问他:"你为什么不好好放羊,趴在这里挖人参果?"

小刀结仍然不做声,两只脚并得更紧,等待着姐姐狠狠地批评自己。他感到十分后悔,责怪自己太贪嘴,一挖起来就没完没了,竟忘了自己的责任。

娜真见弟弟因贪吃而放弃了自己的职责,十分生气,本来想好好批评他几句。可是看着他那既害怕又可怜的样子,心就软了下来,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她说:

"还站着干什么,羊都跑到山那边去了,你快去赶回来,我在这里看着。"

小刀结好像听到紧急的作战命令,一个向后转,抬腿就往山坡后面跑。

等刀结走了以后,娜真走近羊群,摸了一下头羊的肚子,虽然中午刚过,但已经是鼓鼓的。她连着摸了七八只,都是这样,说明弟弟不怕跑路,专拣水草好的地方去,对工作还是负责任的,刚才的怒火,这才消下去一点儿。

不一会儿,刀结满头大汗,打着唿哨把十几只羊赶了回来。

"没有丢吧?"娜真的态度仍很严肃,语调还是那么严厉。

刀结不敢正眼看一看姐姐,走进羊群,认真地数了数,然后回到姐姐身边,小声说:

"一只也没有丢。"

娜真点了点头。但她仍担心弟弟因贪玩而误事,更怕他以后养成对工作马马虎虎的坏习惯,想好好同他谈谈,以便引起注意。她让刀结坐在草地上,自己坐在他的旁边,语气稍微缓和一些,以责备的口吻问:

"刚才你是怎么搞的?跑了那么多只羊还不知道,要是让狼叼去,或让坏人赶走怎么办?往后同志们吃什么?"

刀结依然不说话,把头低得更厉害,差不多碰到膝盖了。

见刀结不说话,娜真又有点儿生气,略带怒气地说:

"你怎么一句话不说?是贪玩还是嘴馋?"

"肚子有点儿饿,见这里有人参果,挖了一点儿吃,没有想到这么一会儿工夫,羊就跑远了。"刀结小心地解释着,生怕再惹姐姐生气。

听弟弟这么一说,娜真又有点儿同情他,虽然他做得不对,但也是情有可原。部队到扎青后,领导上考虑到运输困难,为长远计,在这里休整期间,本着"行军多吃,平时少吃"的原则,除少数负责渡江和有特殊任务的同志外,其余所有指战员的口粮标准,削减了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一天只能喝两顿稀饭。弟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上喝上两碗稀饭,然后赶着一百多只羊,漫山遍野地跑,当然要饿。娜真想,弟弟做得不对,可是简单地骂几句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把道理给他讲清楚。她问:

"今天你做得对不对?"

"不对。"刀结老老实实地承认。

"知道不对就好,以后可要好好改正。"娜真又问,"你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苦不苦?"

"不苦。"刀结回答得倒挺痛快。

"真的不苦?"娜真以为弟弟是怕她批评而说假话。

"真的不苦。"

"你讲讲,为什么说不苦?"

听到姐姐的语气变得温和了,刀结这才慢慢地抬起头看了她一眼,发自内心地说:

"姐姐,您想想看,比起我在益西家放羊时受的苦,比起大姐你俩受的折磨,比起边巴哥哥一家人的遭遇,现在的这一点儿苦算得了什么?"

简单的几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激起了娜真心中的波澜,引起她对往事的回忆。她满怀悲愤地说:

"姐姐在益西家当佣人时受的那种苦,简直没法说。人们说报晓的公鸡起得最早,姐姐比公鸡起得还要早;老爷说他家的狗睡得最晚,姐姐比狗睡得还要晚,奴隶的生活连猪狗都不如啊!"

刀结接着说:"大姐每天只能喝两碗很稀很稀的糌粑汤,村里的年轻人还把这事编成了歌。"

"你还记得那首歌吗?"不等刀结回答,娜真就低吟起那首悲歌:

姑娘比仙女还要漂亮,

仙女的糌粑汤比湖水还清;

不用到内地去买镜子,

木碗里可以照见人影。

刀结说:"一听到那些人唱这首歌,阿妈就伤心地流泪。"

一唱起那首歌,想到当时的情景,娜真心里就像刀扎那样难受。但她极力抑制自己的感情,把思想从往事的回忆,拉到当前的工作中来,她以温和而略带责备的口吻说:

"刚才你说得对,想想过去的生活,现在的这点儿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你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好好看管羊群,只顾自己挖人参果吃?"

刀结小声地说:"这几天分队长他们天天上山砍柴,还要找旗杆、做道具,他们很辛苦,一顿两碗稀饭,根本顶不住。我们团里的女同志和小同志们经常把自己的饭省下一些给上山的同志吃。今天早上开饭时,一个同志因为磨刀来晚了,炊事班不知道,没有给他留饭。可是他们今天还要上山,晚上又要演出。今天我也有事去晚了,老班长给我倒留了一大碗,我说自己吃过了,就把它给了那个同志。我怕老班长他们知道,马上赶着羊群出来了。"

"今天早上你什么也没有吃?"

刀结摇摇头。

"你做得对。"娜真疼爱地看着弟弟,好像他突然长大了一些,刚才的怒气完全消失了。她接着说:"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苦一点儿。可是比起老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长征二万五千里,不知要好多少倍。"说到这里,娜真停了一会儿,她那俊美的脸上,显出刚毅的神情,那双湖水般明亮的眼睛里,充满着火一般的热情。她把右手搭在弟弟的肩上,既像是对弟弟的鼓励,更像是在表明自己的决心,充满激情而又坚定地说:

"我们一定要向革命老前辈学习。还要向志愿军同志学习,听说他们在冰天雪地里,一把炒面一把雪,每天都在流血牺牲,比我们艰苦得多。我们越往前走,困难越大,一定要经受得住,可不能怕苦怕难,给领导和同志们增添麻烦。"

刀结抬起头,看着姐姐和蔼的脸,坚决地说:"姐姐,您放心吧!我一定注意,今后您就看我的行动!"

由于姐弟俩不在一个单位,平时见面的机会也不多,趁这个机会,娜真向刀结了解了最近的情况,并告诉他要注意的一些事情,然后说下午还要出诊,就先走了。

娜真刚走两步,边巴和小周就跑了过来。他们边跑边喊:"刀结!"看见娜真也在,非常高兴:"娜真!刀结!快去,阿爸来了!尼玛次仁大伯也来了!"

姐弟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喜地问:"什么?"

他俩已经跑到跟前,边巴喘着粗气说:"阿爸和尼玛次仁大伯跟马帮一起来了。"

刀结抓着边巴的手,跳了起来:"阿爸在哪儿?"

小周回答说:"在兵站,郭队长让我到文工团去找你,他们说你在放羊,我们就跑来了。"他又对娜真说:"小杨到卫生队叫你去了,正好都在这里。"

刀结想到羊群,说:"这羊……"

"你们快去吧!我帮你看。"小周催他们快走。

刀结说:"走!姐姐,快走!"他高兴地挥动着帽子,撒腿就往兵站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