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早已被列入文学经典,虽然它给人的印象极其复杂。它是一本很美的小说,一个完美的故事,但是作者所描写的这种特殊情欲让常人难以理解。读的时候,除了对一位恋童癖者的心理有了极为切近的了解之外,隐隐觉得,从作者的俄罗斯背景出发,小说似有具体所指之外的寓意,比如那个老人似乎是暗喻欧洲,敏感优雅,老谋深算;那个小姑娘似乎是暗喻美国,既天真烂漫,又狡黠精怪。但是作者本人是否认他的小说有任何寓意的。作者主要否认的是道德寓意(即不是为了警世),我所猜测的那种寓意他并未否认,也许深藏于作者的潜意识中也未可知,可供读者自由联想解读。纳博科夫的文论是非常权威的: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没有一个作家要费神去为肉感与美感(the sensual and the sensuous)的确切区分而操心。
——对于所有涉性文学来说,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说法,一个对写作环境的判定方法。
《洛丽塔》毫无道德寓意。在我看来,一部虚构的作品得以存在仅仅在于它向我提供了我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审美快感的东西,这种东西是不知起于何因,来自何处,并与其他的存在状态相连结的一种存在观念,其中,艺术(奇特性、敏感性、亲切性、狂喜性)是标准。这样的作品并不多,其余所有的作品或者是谈论问题的无价值的文学作品,或者是某些人称之为观念文学的东西。
——审美快感是写作最根本的源泉。如果没有艺术上的奇特性、敏感性、亲切性和狂喜性,文学将沦为观念文学,无价值的文学。我非常赞成纳博科夫这一判定文学作品价值的标准。正如作者所说,有价值的作品并不多见,大多数作品都是谈论问题和观念的无价值的作品。我在自己的虐恋小说集序言中引用了纳博科夫的这个标准,因为在写那些小说时,我感觉到了奇特、敏感、亲切和狂喜。在我对作品的价值游移不定的时候,纳博科夫的说法无异于一针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