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8962400000047

第47章 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

大音乐家的回忆录真情流露,使人从中真切了解到他这个人的内心和他所处的时代,是珍贵的史料,是时代的历史和一个伟大人物的个人心灵史。根据伏尔科夫的引言,肖斯塔科维奇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癫僧”(第一个是穆索尔斯基)。这是俄国的一种宗教现象。从15世纪一直持续到18世纪,癫僧现象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癫僧可以揭露皇权的不义而保持相对安全。当权者容忍癫僧的批判和放诞行为,当然是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一些受过高深教育功成名就的人成了癫僧,成为一种机智的对强权的批判姿态和抗议形式。他们要生存,但并非不惜任何代价。癫僧以人道的名义而不是以政治改革的名义仗义执言。

难道你认为历史不是娼妓吗?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在前苏联,没有人能治当代史,只有前代史才有客观描述的可能。

正如莎士比亚说的,不喜爱音乐的人是不可信任的。这种人能干出卑鄙的勾当或者谋害人命。

——美好的音乐直指人的灵魂,唤醒人性和柔情,以及同情心。

杀人的方式很多,不一定是从肉体上杀死。你可以通过简单的事情,通过生活方式杀害一个人的内心,例如通过地狱般的公共公寓。愿它万劫不复。

——回忆录中提到一种类似中国“筒子楼”的宿舍,邻居会在他所仇视的人的水壶里吐唾沫。人需要不受打扰的私人空间,否则就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生活。在一位过惯了优雅生活的人眼中,这种生活方式就是生不如死。

由于某种原因,人们认为音乐只能向我们述说人的最高尚的精神,或者至少是十分浪漫的恶棍。但是,无论英雄还是恶棍,都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不黑也不白,是灰色的,模模糊糊的灰色。我们时代的基本冲突就发生在这模糊的灰色的中间地带。我们全都爬在一个大的蚁冢上。在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命运是坏的。我们受到的待遇是粗暴的、残酷的。谁稍微爬得高一点,就马上想折磨别人,侮辱别人。

——作者对那个时代生活的印象:一个蚂蚁窝,人们粗暴残忍地相互折磨,相互侮辱,没有尊严,没有快乐,心情恶劣。

畏惧也可以由于社会原因而在一个人的内心生根。畏惧产生于更原始、更实质的原因:怕失去食物,怕死亡,或者在可怕的惩罚前感到畏惧。

——专制制度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是以畏惧为最主要特征的。

你内心一升起对权力的欲望,你就成了迷路的人。我对每一个想当领导的人都持怀疑态度。这种嗜血的欲望是一种倒行逆施的心理,而倒行逆施的人不能理解艺术,特别是音乐。

——对权力的欲望与艺术背道而驰,尤其当这个权力并不是只做好事的时候。

这是那个时代的可怕的特征之一:一个人不见了,但是人人都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

——此话让我想起王小波《寻找无双》的主题。这是专制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

听来一定很奇怪:听众理解你的音乐,反倒难于创作。这里的一切都是颠倒的,因为听众越多,告发者就越多。理解你要说的是什么的人越多,他们去告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多么可悲,人们听音乐不是为了享受艺术之美,而是为了去告发可能的敌人。

能够悲伤也是一种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并非每个人都有,至少不是每个人始终都有。

——如果到了连悲伤的权利都被剥夺的境地,统治还能持续的几率已经降低到零。后来斯大林体制的垮台证明了这一点。

契诃夫常说,除了揭发信以外,他什么都写。我和他的看法一样。

——除了揭发信之外什么都可以写。因为揭发他人是助纣为虐,是良心尚存的人决不能染指的。

祈祷文:

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去改变能改变的事物。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去忍受不能够改变的事物。主啊,请赐给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别。

——这个祈祷文真是经典,而且富于幽默感。它最能反映出一位癫僧的心理纠结:他希望改变现状中的弊端,但是他知道有些东西是自己没有力量去加以改变的。他希望知道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以便在保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去改变那些可以加以改变的东西,避开那些不能触碰的东西。由此也可以看出,癫僧的日子也是相当难过的,他表面安全,但是无法摆脱苟且偷安所带来的内心折磨。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专制强权的秩序中都会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内心矛盾和痛苦。

有人认为对一首交响乐的评论比交响乐本身更重要。我讨厌这种人……我不需要充满勇敢的语言的音乐评论。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乐曲。

——我们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立比破更重要。文学艺术作品比文学艺术评论更重要,哪怕是一些很有见地的突破权力压制的评论。

自己干自己的事,不要伤害人,要努力帮助人。不要想一举拯救全人类,要从救一个人开始。这要难多了,要帮助一个人而又不伤害另一个人是很难的难事。难到了难以相信。惟其如此,才产生了拯救全人类的欲望。于是,不可避免地,你在这条路上发现,全人类的幸福取决于能否毁灭几亿人。

——许多号称可以拯救全人类的事业都是以消灭人类中的一个小比例的人为代价的。而这种事业是应当从根本上质疑的,因为除了犯了应处死刑的大罪的罪犯,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被剥夺的,无论是因为阶级成分还是思想信仰。世界上一切正义的解放事业都应当以保障每个人的生命权为前提。

也许无所谓好的音乐或不好的音乐,只有激动你的音乐和使你无动于衷的音乐。如此而已。

——音乐的好与坏是以能否使听者感动为标准的。

音乐使人从内心感到透彻,音乐也是人的最后的希望和最终的避难所。

——音乐是一种令人感受到何为美、何为善的声音,在人丧失一切之后,人不可以丧失对美和善的感觉。

童年和老年:

在这两种情况下,一个人的生活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因此是不幸的。只有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才是幸福的。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有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

在领袖和导师面前尿裤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是一种荣誉,一种高级的乐趣,一种高级的奉承。

——表示敬畏和忠诚。人活到这个份上,不如去死的好。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程度。

《魔鬼》“斯塔夫罗金的忏悔”一章:

苏联人民经受了一切考验:饥饿、破坏和战争——一次比一次更严峻,还有斯大林的集中营,但是他们却经不起《魔鬼》里面的这一章,一看就会垮掉。

——触及人的灵魂的音乐。

批评在苏联是件很妙的事情,在使用的时候离不开一个著名的原则:打了你还不让你哭。从前在俄国可不像这个样子,但是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人没有表达悲哀和痛苦的权利,更不必说抱怨和反抗。这是对人性最极端的压抑。

在我的一生中,没有特别愉快的时刻,没有极大的欢欣。这是暗淡沉闷的一生,想起来使我难过。

——听上去无比辛酸,令人动容。能使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说出这样人生感言的社会和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