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李银河:我的心灵阅读
8962400000034

第34章 黑塞的《玻璃球游戏》《悉达多》

《玻璃球游戏》

阅读黑塞的《玻璃球游戏》是一个愉悦的经验。读这本书一开始并没有特别的好感,以前也没有看过他的书,虽然他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不知怎么一直没读过他的书。越读到后来,越受吸引,因为这本书讲的是人类的智力游戏,他对人类的各种精神活动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一种非常独特的概括。

读这本书竟然像是看一部悬疑片,那个高深莫测的谜底一直诱惑着你往下看。我刻意不去翻书的结尾,从而能够享受谜底慢慢揭晓所带来的快乐。谜底终于揭晓了。玻璃球游戏原来是指人类最高级、最精致的精神游戏。具体一点说,是科学加美加静修,三位一体。

在书中某处,有这样诗意的语言:让“眼睛映满了星空,耳朵装满了音乐”,这就是人类精神生活最美好的境界。全书写的是精神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对立。精神世界里的人们生活平静、美好,但是他们是靠世俗世界的人供养的,一旦发生战争、饥荒,精神世界的生存就难以为继。可是世俗之人有种种世俗的痛苦,婚姻、家庭、生计乃至生老病死,无一不需要应对的力量,完全没有精神生活的世俗生活也是痛苦的,无奈的,形同行尸走肉。

难怪会得诺贝尔奖,它涉及了人生的重大问题。我感谢黑塞,我感谢这样的书,它就像和煦的微风,使我感觉到生命的愉悦。

《悉达多》

这是一部关于悟道修行的书。翻译很好,文笔优美,难能可贵。这本书从头到尾讲的是自渡和修行。悉达多出身婆罗门,一生经历了精神的修行之旅和耽于物欲的世俗生活,最终仍旧转向修行悟道。他临终的角色是船工,专门渡人,象征意义十分明显。这种哲思类的小说已经不像小说,而像是一部悟道指南,使人深思人生的目的、意义,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指导自己的人生选择。

悉达多只有一个唯一的目标——使“自我”化为空无,抛却一切渴望、欲念、梦想、快乐与悲伤——让自我死灭;在空寂的心灵中寻得安宁。在抹除了自我的思维中等候奇迹——这就是他的目标。当自我被征服而寂灭,当心中所有的激情和欲望都归于静默,那终极之物必然会觉醒,那非自我的最深层存在,那伟大的秘密。

——放弃自我,放弃激情,放弃欲望,就会得到安宁,所谓伟大的秘密是什么呢?就是宇宙之虚无,存在之无意义。

悉达多的灵魂死去,腐朽,归于尘土而重又复活,体验了生命轮回的阴郁魔力。他扼杀自己的感官,他除灭自己的记忆,他逃脱出自我并融于世上万千形态之中。他是动物,是尸体,是岩石,是木,是水,而每次他都再度清醒,在日光下,在月华中,他又成为自我,再次投入生命的轮回,再次感到渴望的躁动。

——物我合一,我即物,物即我。这是一种纯粹精神的生死转换,从中可以体会生命的本质。

他千万次抛弃自我,连日沉浸于虚空无我之境。然而尽管所有这些修行使他远离自我,最终却仍旧引导他回到自我。

——抛弃自我是修行悟道的必经阶段,可是最终还会回归自我;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只有先抛弃自我,才能最终认识自我。

我耗费了很长时间才终于明白:一个人无法通过学习得到任何东西!我相信,万物之中并不存在被我们称之为“学习”的事物。我的朋友,世上只存在一种知识,即阿特曼,它无处不在,它存在于你,存在于我,存在于每一种造物之中。而我已开始相信,这种知识的最大敌人莫过于求知之渴,莫过于学习之路。

——真正的唯一的知识存在于灵魂之中,它根本不需要学习。因为所谓学习,都是在聆听别人对灵魂的某种解释,而真正的知识在于对自己灵魂的聆听。

(乔达摩)那完美安详的举止和宁和的仪态,其中没有追寻,没有欲望,没有依循,没有勉强——充满了光明和安宁。

——佛的最高境界是无追寻无欲望。

你想要从教义和教师那里学到,而尽管他们教给你许多,却无法传授与你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自我,我希望学到有关自我的意义与本质。我存在,而且我是唯一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独立个体。我是悉达多。

——自我的意义和本质是无人可以传授的,只能自己去体验和感悟。

现在他那自由的眼睛则流连于这个世界,他看到并承认了这可见的现象界,他要在这一世界中寻求家园。他不再追求本质,不再企图在这现象世界的另一边追求自己的目标。当一个人以孩子般单纯而无所希求的目光去观看,这世界是如此美好:夜空的月轮和星辰很美,小溪、海滩、森林和岩石,山羊和金龟子,花儿与蝴蝶都很美。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地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物质世界是美的,只需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只需关注当下,只需天真烂漫,只需无忧无虑,世界就是美的,生命就是美的,不是丑的,不是痛苦的。

他必须要经验自身。长久以来他已深知他的自我即阿特曼,与梵天同样有着永恒的本性。然而他从未真正发现他的自我,只因他企图将自我陷于思想的罗网之中。思维和感官同是美好之物,在这两者的背后隐藏着终极的意义,人应同样专心地倾听并习练两者,从中聆听最深处的神秘之声,而不应鄙弃或高估任何一方。

——灵与肉同样重要,不可偏爱,不可偏废。灵与肉的共同经验就是自我。

他看到世人如无知的孩童,如动物一般的生存,这使他既羡慕又鄙弃。他看到人们不停地劳作,为了金钱,为了微不足道的享乐和无足轻重的荣誉而经受痛苦,华发早生;而对他来说,那些世俗的名利似乎不值得付出如此的代价。

——物质生存如孩童,如动物,金钱、享乐和荣誉,一般的名与利都不值得追求,至少不值得为它们付出太多。

他尤其羡慕常人具足而他所缺少的那一点:世人对自己的生活所持的那种重大感,他们深刻的快乐与忧伤,以及那种永恒推动他们去爱的力量所带给他们的焦虑而甜美的幸福。这些人永远爱着他们自己,爱着女人们,爱着他们的孩子,爱着荣誉和利益,爱着对未来的筹划和企盼。悉达多没有学会这些孩童般的快乐与蠢行。

——世俗的快乐有可取之处。它使得人对生活有重大感,有苦有乐,有焦虑有幸福,虽然活得像孩童一般,但是比较实落,从不会感到空虚。用小苦小乐逃避了更看重精神生活的人的大苦大乐。

他们的虚荣、欲望以及平凡琐事在他眼中不再显得荒谬,而是变得可以理解,可以热爱,甚至值得他尊敬。所有这些简单、渺小、愚蠢却又如此强烈、如此激情勃发、充满生命力的冲动和欲望,对于悉达多不再显得微不足道。他看到人们为此而生存,并创立伟业,旅行,战争,遭受和忍耐无穷的苦难。除了一点小小的例外、一点微不足道的小节,普通人具足一切圣贤和思想家所拥有的素质。而这一例外不过只是对于所有生命圆融统一的认识。

——普通人与思想家、圣贤没有太大的不同,仅仅是不多想生存意义,以及抽象地去想生命的圆融和统一。

大多数人都像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飘浮、翻滚、颤抖,最终无奈地委顿于地。但是有少数人恰如沿着既定轨道运行的星辰:无常的命运之风吹不到他们,他们的内心有着既定的航程。

——能做少数人,而避免多数人的命运,这是一种幸运。

他不断地从河水那儿学会新的东西,他尤其学会了倾听的艺术,学会了以一颗宁静的心灵、一种期盼而又宽容的心境去倾听,抛弃一切欲望和激情,抛弃一切评判与见解。

——看来如果想臻于化境,必须抛弃激情和欲望,评判与见解,宽容一切。这样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修禅必须修到这个程度,才算成功了。

世上并不存在时间的实体。所有的悲伤,所有的自我折磨与恐惧不都是存在于时间之中吗?一旦征服并除灭了时间,不就可以征服世上所有的苦难与邪恶吗?

——去掉时间的观念,人就不再害怕死,不再害怕默默无闻,不再害怕失去自己喜爱的人和事物,就可以得到心灵的宁静。

对于一个真正的求道者,如果他诚心企望得到觉悟,他就不能接受任何教义。然而一个得道者却可以认可任何道路和任何目标,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使他与千千万万住于永恒、通于神明的圣贤们分离开来。

——得道者并不是信奉或皈依了一种教义之人,而是自己悟道又与所有的各自得道者相通的人。

从那一刻起,悉达多不再与自己的命运抗争,不再感受到苦痛,他的脸庞放射出一种智慧的宁和,不再有意志与这种智慧相左,这种智慧已然最终达到了圆成,委身于时间与生命之流中,随流而下,充满慈悲与同情,与万物和谐如一。

——听天由命,随遇而安,没有意志,没有痛苦,这就是得道,到达了智慧和宁静的境界。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

——追求知识是次要的,追求智慧才是主要的。

每一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比如说,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言语表达成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只是半个真理而已,它们都缺乏完备、圆融与统一;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

——所有诉诸言辞的都是片面的,只是一种道理,只是半个真理。

每一石子皆为梵。我可以去爱一枚石子、一棵树或一片树皮,这些都是“物”。一个人可以去爱世上之物,但一个人不能去爱词句。所以教义于我毫无用处。那些教义没有软硬的感觉,没有颜色,没有尖角,没有气息和味道,它们只是一些词句而已,可能就是这一点阻碍你得到内心的宁静。

——去爱世间万物,同时摈弃所有的教义和词句,这样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

研究这个世界,解释它或是鄙弃它,对于大思想家或许很重要;但我以为唯一重要的就是去爱这个世界,而不是去鄙弃它。我们不应彼此仇视,而应以爱、赞美与尊重来善待世界,善待我们自身以及一切生命。

——最重要的是爱、赞美和尊重,而不是研究和解释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