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身边朋友害了你
8959800000032

第32章 多好的朋友都免不了发生冲突,如何化解才是关键(3)

比起那些靠贩卖假画的人来说,毕加索的一些朋友则要幸运得多,因为他们常常可以接近毕加索,能够自由出入他的家里,因此往往就能轻易弄到毕加索的真画,而且他们相信哪怕是央求对方给自己即兴画上一幅,相信重感情的毕加索也是万万不会推辞的。当然,要是将朋友送给自己的画拿出去卖钱,那终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而且传到毕加索的耳朵里,那就太尴尬了。

不过还是有一位朋友因为没能抵挡住高价的诱惑,趁着毕加索外出的时候,悄悄从毕加索的画室里取走了一幅看上去不那么起眼的画,并且很快就卖给了别人。当毕加索回到画室后,一眼就发现了那幅画丢失了,当时他立即意识到家里出了贼,由于平时有人守着大门,想要进屋拿走这幅画,要么就是家里的仆人,要么就是朋友,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机会进入自己的画室。而仆人料想不会这么大胆,毕竟他已经在这干了十几年了,要是想要拿走这些画,那么早就动手了。何况仆人平时也不怎么出门,而家里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藏住这幅画。

毕加索仔细询问了家里守大门的人,结果守门人说毕加索的一个朋友前几天来过一次,而且走的时候,好像带了点什么东西。毕加索立即明白过来,偷画的人应该就是那位朋友无疑了。但是他没有声张出去,也没有和朋友说起这件事,他想画既然已经丢失了,那么也没有把事情闹大的必要,省得让自己的朋友感到难堪。况且对方一定是急着用钱了,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干脆装作不知道。

几天后,毕加索偶然在市面上发现了自己丢失的这幅画,于是就花高价购买回来。几天之后,朋友来家里串门,突然在画室里发现了这幅画,朋友觉得很羞愧,于是非常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偷画的事,然后当面进行道歉。毕加索却笑着说:“不用道歉,这幅画本来就是要送给你的,你完全有权利去任意处置它。”朋友听了这番话更是感激不已。

毕加索并没有因为偷画的事而直接责备朋友,而是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然后又给予了对方一点暗示,这样一来,对方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不至于因此而心生嫌隙,甚至产生报复心理。其实,我们在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也需要具备毕加索的那一份“钝感”和从容,需要淡化甚至忽略朋友的伤害,针锋相对只会引发斗争和仇恨。

有位作家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抱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俪,霁日光和,祥瑞普降。”因此,在对待那些犯错的朋友时,在对待那些伤害了自己的朋友时,我们一定要拿出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包容对方,要适当地过滤和遗忘这些伤害,要装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这样一来,往往就能够将原有的矛盾消于无形。

争吵之后,只有主动道歉才能解决问题

朋友之间发生争吵和冲突是很常见的事情,而最重要的是尽快消除这些矛盾和分歧,尽量将所有的问题解决掉。不过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双方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都打算主动道歉求和,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双方很容易达成和解,从而有效将冲突遏制住。

第二种是其中一方主动求和,双方也许会就此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达成和解。这样的情况虽然比第一种稍微复杂一些,但是只要有人率先道歉,只要有人主动低头,那么事情就还有回转的余地,双方在争吵之后还是有可能重归于好的,这为和解提供了一个机会。

第三种就是双方都死不认错,彼此都不打算妥协退让,甚至不惜再吵上一架,也要维护自己之前的意见和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的矛盾免不了会升级,最终严重到难以调和的地步。

纵观这三种结局,我们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争吵之后,主动道歉才是硬道理。因为主动道歉,主动妥协,才能够降低冲突的可能性,才有机会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谈一谈。虽然道歉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是只有道歉才能够更好地去重新赢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你才能在这场友情博弈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如果你被动地等待别人来道歉,或者双方都互不相让,那么很可能就错过了最佳的调解时机,那么最后等待你的只有纷争,而且绝对不会是小纷争。

当然,在争吵之后,很少有人愿意主动道歉,因为我们常常觉得自己处于优势地位,常常觉得自己的话才是真理,因此没有必要去道歉,而且妥协和道歉绝对是认怂的表现。当两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想法时,矛盾就会变得不可调和,而且争吵很有可能会成为新一轮矛盾的导火索,会将彼此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放大。而只有主动去示弱,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美国政坛上,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堪称是一对完美搭档。严格说起来,这两个人看上去并不像上下级的关系,而更像是朋友关系,而且他们确实也将对方当成最好的朋友来对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尼克松之所以能够引导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做到游刃有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好助手基辛格先生。

两个人之前是政敌,但是尼克松竞选成功后,他大度地将基辛格吸纳进自己的智囊团队中来,并且让他担任国务卿,两人也很快冰释前嫌,成为了好朋友。不过朋友归朋友,两人在政治理念上还是有一些分歧,何况这两人都是非常固执的人,似乎从来就不肯轻易妥协或者迁就对方,所以两人常常会吵得面红耳赤。

有一次,尼克松准备向国会提交一份决议。这是一份针对中东问题的草案,但是基辛格却坚决否认尼克松的观点和做法,他认为尼克松的这项草案欠缺考虑,一旦通过就会给美国在中东地区长远的战略意义造成影响。当然,尼克松认为自己的草案非常符合美国现在的利益需求,一方面可以制约苏联的发展,一方面还能够维持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结果这一次两个人依然各执己见、互不认同,说着说着两人很快就大吵起来,尼克松觉得基辛格太自以为是,自以为什么都懂,其实缺乏最基本的务实能力。而基辛格也毫不示弱,干脆当面辱骂尼克松是个没脑子的乡巴佬。很明显,两个人的这一次交谈没能达成统一,并且不欢而散。

晚上的时候,尼克松觉得有些不妥,他开始怀疑自己白天是不是说得太过分了,而且基辛格一直以来都是自己的好助手、好朋友,为自己分担了很多压力,也帮助自己解决了很多困难。辗转反侧的他最终起来主动打了个电话给基辛格,在电话中,他向基辛格道歉,并且承认自己的态度有些无礼。听到总统给自己道歉,基辛格的心也很快软了下来,接着他非常坦然接受了尼克松的道歉。

第二天,两个人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讨论这个草案,当然基辛格首先认可了这个草案中的可取之处,但同时也做了恰当的修改,尼克松也认同了这些修改。之后,这项草案很快通过了国会的决议。

朋友之间出现矛盾和争吵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有权利去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权利去质疑朋友的立场和观点,但争吵通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只会让分歧和矛盾变得更大,到最后甚至超出双方的控制范围。

其实任何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任何矛盾也都可以得到缓和,关键看你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冲突的,关键看你对待朋友的态度是怎样的。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当矛盾出现的时候,我们总得想办法尽早解决,误会产生了也要及时设法消除,我们不能总是固执地等待着对方做出让步和妥协,不能总是期待着对方来迎合自己的想法,其实只要你主动去道歉,那么问题就等于已经解决了一半,矛盾也等于消除了一半。

保持清醒,及时消灭问题友情

与朋友相交,最大的问题就是遇到一些问题朋友,遇到一些心术不正的朋友,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常常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误入歧途。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交友不慎而做出错事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不是被这些坏朋友误导,就是被对方利用,从而让自己的生活遭遇风险,可以说这样的友情往往是不正常的。而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要懂得远离不良朋友,需要及时去消灭那些问题友情从而减少自己受到误导和伤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