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身边朋友害了你
8959800000011

第11章 近墨者黑,远离那些不能给你带来任何价值的朋友(2)

斯陀夫人是美国文坛乃至美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她所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小说,让她蜚声文坛,同时也拉开了反对奴隶制运动的序幕,这也直接导致了南北战争的发生。林肯总统后来在接见斯托夫人时,曾经戏谑地称她是“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斯陀夫人本身是一个非常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在她看来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是美国的公民,都不应该受到歧视,而且她向来对黑人同胞怀有很大的同情心,而这一切都在于她的父亲——里曼·比彻,他曾经是著名的公理会牧师和废奴主义者,对于黑人奴隶的遭遇非常同情,而这份同情心耳濡目染也影响到了斯陀夫人的价值观。

尽管有很多像里曼·比彻和斯陀夫人一样的白人非常同情黑奴,可是仍然有大量的白人并不承认黑人的存在价值,而且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种族歧视的状况出现。斯陀夫人经常和一些白人朋友一起探讨时势,探讨黑奴,在她的朋友圈中,尽管并非人人都像南方的奴隶主一样,可是仍然有些人难以平等地接受和看待黑人,他们在言语中总是对黑人带有一些歧视。

有一次,她和朋友聊起了黑人,当时有一些朋友认为黑人并不可怜,结果恰好被父亲里曼·比彻听见了,他非常生气,而且对女儿说:“如果今天你结交的都是一些冷酷无情的人,那么你也很快就会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斯陀夫人听完父亲的话之后觉得非常后悔,所以从那以后,她再也不和那些有种族歧视且缺乏同情心的朋友在一起了。

科学研究表明,那些缺乏同情心的人往往会出现很多社交问题,比如说冷漠孤僻;对人不够友善;一切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主;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出发看待问题,不会为别人着想。这样的人在很多时候容易伤害朋友,因为他从来不会尝试着走进别人的心里想问题,也无法体谅到别人的痛苦和难处,因此发生矛盾冲突的可能性很大。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摊上这样一个朋友,往往会被对方的冷漠所伤,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敬而远之。

小心造谣的朋友,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受害者

一说起造谣,大家往往会表现得义愤填膺、深恶痛绝,尤其是那些造谣伤害自己的人,我们更是当成仇敌来看待,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谣言是抱着看客的心态来对待的,他们在无聊的工作生活之余,总想闹一些动静,总想着收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所以很多时候只要受害者不是自己,他们乐于参与其中,甚至充当麻木的听众和传播者。

中国有一句古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很多时候,大家都是自己顾自己的,只要事情没有出在自己身上就会表现出冷漠和无所谓的态度,可正是因为大家对造谣者一贯的放纵,以至于最后引火烧身,自己也成为了谣言的受害者,而这个时候往往会后悔莫及。有些文学作品中也提到这种现象,比如很多人喜欢起哄,常常会传播谣言,可是等到最后发现自己也会成为谣言的攻击者和受害者。可见谣言的危害并不是指向某一个人的,它一旦失控,很有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危害,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打击那些造谣者,不要让谣言有顺利滋生的土壤。

我们的朋友也许也是一个造谣者,如果你认为他只会伤害别人,只会对别人不利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有家调查机构曾经对造谣和谣言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善于造谣的人往往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下手,因为身边的人往往更有造谣的便利,因为朋友之间原本就比较亲近,掌握的资料比较多,这样一说起来往往就有板有眼,往往更能让别人信任。

给朋友造谣,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一开始很多人也许是出于好奇或者是开玩笑的心理,觉得整一下朋友也不错,实际上这种无节制的玩笑最后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另外,一些造谣者通常都有一些嫉妒心理,他们见不得朋友比自己要好,见不得朋友遇到什么顺心如意的事情,所以常常千方百计做一些小动作,目的只是为了将朋友的名声搞臭一些。比如你的工作能力比其他人高一些,那么为了防止你在升职加薪时更具优势,有些朋友很可能会暗中散播谣言,让你身败名裂,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毁掉你的生活和工作。

林恩和张玉杰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个人一同进入一家跨国公司上班,一开始两个人的工作都很不顺利,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和不适应的症状,那时候两人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共同度过了各种各样的难关。一年之后,两个人都慢慢适应了这份工作,而且工作成绩也非常出色,尤其是林恩,他不仅非常勤奋努力,而且执行力一流,因此非常受上司的器重,上司甚至有意提拔他进入总部去工作,这样就意味着他有更多发展和升职的机会。

张玉杰其实工作能力也并不差,不过和林恩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一开始他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可是随着好朋友不断受到重视,再加上公司里风言风语,认为林恩将很快成为部门的主管,将会被调派到总部去当董事长的助手,这些消息虽然未经证实,但是显然引起了张玉杰的嫉妒心。这两个人堪称患难兄弟,可是如今林恩的职场道路非常顺畅,而自己仍然处于打拼和挣扎的状态。

思来想去之后,张玉杰渐渐心生嫉妒和不满,当然碍于朋友的面子,他只能当面调侃和祝贺林恩的“荣升”,可内心却一直都在嫉妒对方,他并不希望林恩爬得比自己更高。所以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公司造谣,稍微陷害一下朋友,这样就可以对对方的发展造成一点打击。

几天之后,公司里出现了一个传闻,说林恩这个人平时的私生活非常糜烂,和很多异性都有不清不楚的私人关系。此外,林恩过去经常跳槽,而且还盗取所在公司的机密。这样的谣言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可是正因为林恩是当红人物,所以消息还是很快传播开来,最终林恩被上级领导约谈,尽管误会很快被消除了,可是林恩却因此被上级怀疑,从此被打入冷宫。

林恩非常失落,为此,他决心找出那个传播谣言的人,经过几天的明察暗访,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自己的好朋友张玉杰,林恩感到非常惊讶,他不清楚对方为什么要陷害自己,伤心之余的他偷偷辞去了工作,并且更换了手机号码,再也不和张玉杰联系了。

谣言的危害很大,往往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感情以及工作,从而使受害者陷入到困境之中。而且谣言往往会对他人的评判和认识造成误导,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于受害者的误解。如果你有这样的朋友,无论他的攻击目标是谁,你都要及时制止,因为造谣生事造成的伤害要比直接恶语相向来得更为猛烈一些,造成的伤害往往也更大一些。这种做法往往很不道德,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而且这种危害也可能会蔓延到你身上。

造谣的人往往比较自私,他们的功利性非常强,或者说纯粹将造谣当成一种私人游戏来体验,这样对任何人都是一种伤害。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要懂得向造谣者说“不”,要懂得远离那些造谣的人,甚至想办法给予那些造谣者一些警告和惩罚。我们绝对不能因为是自己的朋友而放松警惕,绝对不能因为是自己的朋友而心存侥幸,甚至是采取纵容的姿态,过度的纵容也许会将谣言引到自己身上,那时候你将会成为那个受害者。

你会被口是心非的朋友耍得团团转

1812年,德国文艺界的巨人贝多芬和歌德在风景如画的波西米浴场相遇,贝多芬很早以前就非常崇拜歌德,他曾经赞美说:“歌德的诗使我幸福。”因此,当他看到歌德之后,内心非常激动,他希望自己能够从这位伟大诗人的智慧中进一步探讨他的灵魂,从而获得更多的力量和灵感,而且他对歌德的反叛精神非常佩服,并认为这是歌德先生留给世人的一笔宝贵财富。而歌德显然也知道贝多芬的大名,他也非常乐于和贝多芬探讨艺术,乐于和贝多芬交朋友。

这本该是一次非常美好的相遇,却由于一件小事而毁掉了。贝多芬和歌德很快就在一起热烈交谈开来,两个人就像是认识多年的老友一样,可就在这个时候,皇后、太子以及侍臣从这里经过。贝多芬历来非常厌恶皇室和贵族的人,总是表现出一种敌对的态度。因此当太子以及皇后非常热切地向他打招呼时,他故意仰着头,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

可是歌德却不同,他历来和皇室成员有很深的交集,而且他身上也具备那种贵族气质,所以当对方向自己打招呼时,歌德感到受宠若惊,立即抖了抖身上的灰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然后脱下帽子拿在手中,并立刻迎了上去,接着向皇后和太子鞠躬行礼。而这一切都被贝多芬看在眼里,看到歌德在这些人面前卑躬屈膝,诗人昔日那种伟大形象在贝多芬心中顿时土崩瓦解。

当皇室成员浩浩荡荡地离开时,贝多芬几乎是带着轻蔑的口吻以及吵架的口气对歌德说:“你不是我理想中《葛兹》、《浮士德》的作者,你是一个可笑的庸人。”歌德非常惊讶地听完这些话,连耳根都通红了,贝多芬却愤然离去,此后,两个人再也没有见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