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抗震防灾工作在同地震灾害的斗争中不断开拓前进。目前,抗震覆盖面已扩展到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由新建工程、设施和单体工程的抗震设防发展到现有工程、设备的抗震加固及区域、城镇、企业的综合抗震,基本实现了全过程、多层次、多方面地开展抗震防灾工作。我国在抗震设防、抗震加固、抗震防灾规划及地震工程研究等方面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抗震防灾工作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15年来,建立了从中央到省、地(市)、县各级的全国抗震防灾工作管理体制。抗震经费、材料纳入国家计划。到1991年底,共支出抗震加固经费37.6亿元,加固了工业与民用建筑2.25亿平方米和一大批工程设施及重要设备。
我国开展抗震防灾工作的主要经验:一是采取抗震设防对策,确保新建工程的安全。目前设防标准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二是采取抗震鉴定和加固对策,以改善和提高现有工程的抗震能力;三是采取综合抗震对策,全面减轻区域和城市的地震灾害。
此外,1978年以来,我国制定了地震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六五”、“七五”、“八五”三个五年计划,一手抓地震工程基础理论研究,一手抓生产建设急需的科技攻关项目。
据地震部门预测,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地震活动进入第五个活跃期,预计将持续到20世纪末。1991年我国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43次,其中发生在大陆的2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