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服饰
8950800000006

第6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6)

史前社会里,男女都披发于肩,由于不利于生产劳动,便改用绳、带系住。有的则用绳子串起打磨过的兽骨、玉石,做成饰物束在头发上。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这类束发器。进入文明社会后,发式更为讲究。儿童头发自然下垂,称为“髻”。长到一定程度后,便于顶门两旁扎成两束,称为“角”或“总发”。这都是未成年人的象征。20岁成人后,将束起的头发绕成髻,用一块黑色的布帛包住,再加冠,用竹制或骨制的“笄”横贯发髻和冠加以固定。殷墟出土的俑,冠都很高,说明此种束发的形式已经出现。不过,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加冠仅是贵族男子的特权,平民只能束发盘髻。也因为此,贵族不能随便去冠,否则会被视为失礼。由此,也形成了贵族戴冠、平民披巾的汉人打扮模式。一直到明末,汉族男子这种发式都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其间,虽有一些狂人、隐士散发披肩,与世俗抗衡,但人数极少,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汉族男子发式的真正改变,是在清代。当时,入主中原的清廷有“留发不留头”的政策,汉族男子不得已改变传统发式,前顶剃光,后梳单辫。辛亥革命后,受新思潮的影响,人们自发剪辫,理发开始普及。

同男子单一发式相比,古代妇女的发式变化丰富得多。殷商妇女发式,与男子大同小异,其辫发式样,大多卷曲垂于肩,头上有冠巾和对笄。春秋战国时,尽管各地风俗不同,妇女发型的基本式样仍为辫发形制,但编梳方法不同,或挽成大辔垂于脑后,或编成大辫垂于胸前,简洁纯朴,影响至今。秦汉时,发髻增多。汉代妇女一般将头发向后梳掠,在脑后绾一个髻,像是拖着一把锥子,所以汉代人称之为“椎髻”。在汉代的陶俑中,这种发式很普遍。东汉时,妇女中堕马髻十分流行,妇女们将头发梳得高高耸起,堕向一侧,看去别有一番情致,因而深受妇女喜爱。古诗《陌上桑》中采桑妇女罗敷头上的倭堕髻,便是由堕马髻演变而来。魏晋的发式多且高大,假髻、撷子髻便是典型。唐人之髻更是丰富多彩。据史书记载,髻名不下200余种,着名者有高髻、低髻、卜髻、螺髻、反绾髻、乌蛮髻、同心髻、囚髻、抛家髻、闹妇妆髻、丛梳百叶髻、花髻、双鬟望仙髻等等。杨贵妃常以义髻(即假髻)为首饰,其以加添而梳成,亦有用薄木制成者,上缀珠宝或饰以画彩。宋以后,女子发式不胜枚举。据载,蔡京等几个大臣设宴时,侍奉的女伎的发式,就有“朝天髻”、“懒梳髻”

、“三十六髻”等多种,近代以来,海禁大开,又出现了“一字髻”、“东洋髻”、“舞凤髻”等新发式。辛亥革命以后,除了梳髻之外,许多妇女还在额前留有一绺头发,俗称“刘海”。“刘海”的式样,前后不一。最早流行盖在眉间“一字式”,继而流行将发剪成圆角,梳成垂丝的“垂丝式”,接着有“燕尾式”、“满天星式”等。20年代以后,中国大城市的妇女,发式大多模仿西式,以剪去发髻为时髦。剪发后用缎带束发或戴各种发箍。有的还把头发染成红、黄、棕褐等不同颜色。

结髻武士

头发是人类所共有。各个民族的头发虽有稠稀、长短、曲直等不同的性质,但都是生长在人身最高的地方,部位显着。除了头发自然的隔绝冷与热的功用外,还有其他种种的社会功能。佛教认为它是烦恼丝,表现世俗的欲求之一,要剃掉它,以示隔绝世俗。有的宗教则要留长它,以方便被神抓上天去。其他如以发型表示年龄、婚姻状况,或地位等的区别,都在很多社会发生过。到底人们何时开始对它注意,花费很多时间加以打扮?中国古人对头发是否和其他民族有同样的观念和措施?其演变的经过大致如何?

我们现在的经验,妇女比男人花更多的时间装扮头发,以增添其美丽的容貌。它似乎因为女人比男人更爱漂亮,处理头发是基于美容的原因。但详细一想,恐怕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如此。

爱美是种进步的象征,表示人们于余闲能从事觅食以外的思考,不是浑浑沌沌毫无思想的时代了。在动物群中,恐怕人的头发长得最长。如果不加以修剪,大部分男女的头发都可以长过腰际。如果把我们想像生活在已知爱美的远古时代,譬如说在1万多年前,就会觉得没有什么方法可利用头发打扮得漂亮些。因为松散下垂的头发无法使饰物保留在其上而不掉下来。那时没有什么趁手的利器可将头发剪短,如让它无限制地生长,就会妨害工作。就要想办法把它弄得不碍手些,否则就得一根根地扯断,太烦人了。因此当人们到了不是只从树上摘果子,或在地下挖块根,还要追逐奔跑捕捉野兽时,就会有束括头发,不妨碍工作的需要。最先整理头发是基于工作的需要,还可以从一些后世的风俗得到印证。日本在战国时代以前,不管身分高低,女性都顺其自然梳为长长的垂发,最多是用油脂的东西把它梳得乌亮而已。后来身分低的人,为了应付繁忙的生活,感到散长的垂发多少对工作有些不便。于是乃有于劳动之际才束发于脑后的风俗。这种型式渐为一般人所接受而才普遍结发,而且又受歌舞妓装扮的影响,演成普遍梳成各种各样复杂的髻。所以束发最初应是为工作的需要,后来才发展为美观的目的。剧烈的工作都由男子从事,因此束发也很可能始自男性,不是女性。

括发成束需要有可以绑得住的东西。1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有骨针及能制作颈饰,自也有办法搓绳束发。这样的结发也还是难于在其上插戴饰物,要结发于头上,用笄贯穿,头发才能紧密插住东西。以木、竹作的笄难于在地下保存,所以难估计何时有髻发的习惯,或以为始自燧人氏,自是猜测之辞。若以不腐败材料制作的,约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遗址就发现了很多骨笄。那时阶级尚未形成,因此骨垂的使用除工作外,还有基于爱美的追求。不少初民的社会,作为领导阶级的人有插骨、羽毛等物以炫耀受其统治的族人,并以之向外族显示其崇高地位的措施。可以肯定这种阶级社会的功能使它的使用更为推广。

女性发型之复杂胜过男子,应是较晚的事。起码在汉代之前,妇女以垂发或束发而结圆髻于脑后,陶俑、壁画所显示的汉代妇女大都如此打扮。而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的陶俑坑,士兵都于头上结各种式样繁杂的高耸发型。武士这种结髻的习惯至少可追溯到商代。甲骨文的免字,作一人戴有弯角装饰的头盔状,可避免矢石的伤害。头盔作穹顶的形状。为容高耸的髻,与小孩的平顶帽异趣。出土的商代铜盔,都是穹顶,眉以上的部分很高,显然是为容髻。西周有玉人雕像,戴布帽高约头长,也是为容高耸的发髻。士兵结髻显然是为打战的需要,和工作的目的一致。

固定顶上的发髻,最简单的是用一支笄。甲骨文的夫字,作一个大人的头上插有一支笄的形状,笄的主要作用是把头发束括起来不使松散,附带也起装饰及分别等级的作用。故雕刻繁褥的骨笄只见于较大的墓葬。括发是成人的装扮,男人平常只用一支笄,故夫字是成年的男人。在汉代,士族就盖以冠,而庶人则只加巾。女子要成年,当了人妻之后才梳发,插发笄,故甲骨文妻字,作跪坐的妇女在装扮头发之状。女子更为爱美,经常插多支笄。甲骨文的每字,其本义是丰美,作一跪坐的妇女头上插有多支发笄之状。在几个商墓,曾发现妇女头部遗留几十支发笄的情形,真是惊人的盛装。

大概到了商代,女子已比男子花更多的时间打扮头发。甲骨文的敏字,作一手在打扮一妇女之头发状。要装扮漂亮,需要巧手才能胜任,故有敏捷、聪敏的意义。头发除笄外,还可装饰以各种珠玉、贝蚌等美丽的东西。金文的繁多,在一位女头上装饰有丝带及其他饰物之状。因为头发或头带上所缀饰物多样,故有繁多的意义。

由于发型渐成为美的项目,当社会文明进展到以人格修养为最高指标时,社会中坚的男子就较少竞逐于美的外形表现,因此商代以来男子的发型可说较无变化,女子因不戴帽而变化甚多。其原因大致是生活的富裕,使人们有余裕装饰竞美。文艺、音乐、歌舞的兴盛,追求舞容的表现,以及妇女参与社交的精神解放。汉代贵妇人大都不结发于顶,但是战国以来娱乐他人的舞女,就经常作高耸、繁杂的盛髻及饰物。魏晋南北朝的贵妇人就也受其影响,顾恺之所画的历代妇女发型多样。见于出土的漆画、壁画等亦莫不如此。文献提到的发型,有朝天髻、堕马髻、八鬟髻、归云髻等数十种名称。唐代的陶俑和壁画表现的更是多样和夸张。

发型的取决,如上所说,是基于生活的环境,也有社会思潮的成分,本与政治无关。但是人是政治的动物,总会尽量把生活纳入政治的体制。头发也不例外。满族人进关后要汉人剃发结辫子,而此种被压迫的忧虑,春秋末期的孔子就叹,“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给黄帝佩戴玉佩

谈到远古的人物,没有比黄帝的传说更为详细的了。他生于4700年前,被视为中国人的共同祖先。后世的姓氏几乎都可以在他的朝廷找到渊源。故《史记》以他为中国历史的开始。

他是中国第一个建立人为制度的王朝,较重要的创制有衣裳、旃冕、历数、律吕、文字等。

在历史学家的眼中,他与以前的圣人如开天辟地的盘古氏、构木巢居的有巢氏、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网罟渔猎的伏羲氏、种植谷物的神农氏等有极大的不同。那些圣人虽然次第发明改善人们生活的劳动方法和器物,为文明的进展,国家的建立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但都未触及政治措施的种种人为制度。班固的《白虎通》就特别推许“黄帝始作制度”。因此,在古籍记载中,黄帝以前的创物圣人被描写成半人半兽的神物,或穿着树叶、兽皮,尚处于野蛮状况的人物。而黄帝以下的帝王则穿戴着文明人的衣冠,服佩着玉佩。

历来以为黄帝的取名来自其顺应土德而崇尚黄色。西周时代,人们开始想像宇宙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发展到战国晚期,邹衍把五种物质,配合东、南、中、西、北五个方向,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春、夏(孟夏、季夏)、秋、冬四个季节,认为这些东西很有系统,依次序轮番主宰宇宙,从而影响人间政治的更革。王者需要当运才能成功,否则就会遭遇败亡。根据这种阴阳五行学说,黄是最尊贵的颜色,土是五谷生长所最倚重的物质,中央是临制四方最适中的位置,黄帝既然是五帝中最伟大的,当然要应土德之运,坐镇中央而穿黄色的衣裳。故以为黄帝是以黄色之德命名的。

但五帝中,只有黄帝是以颜色命名的,在邹源创演五德相胜学说之前,其名字已出现于铜器铭文。而且战国晚期以前,中国也不见有尚黄的习俗。因为根据考古资料,中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普遍喜爱鲜明的红色及黑色,并以之为尊贵者的装饰色。战国时代的人大概根据周代尚赤的事实,应用五行相生相胜的新理论,附会黄帝的名字,推算上古各帝王所应崇尚的颜色,才得出黄帝应土德的这种不正确结论。

商代的甲骨文显示,“黄”是一组玉佩的象形字。中间是主体的圆环,环下则为垂饰的衡牙及双璜。所以黄帝很可能便是以璜佩来取名的。

现今可知,7000多年前中国已有“炊蒸”的烧食法。这种方法需要一块布来隔开谷粒与水,并让水蒸气透过孔隙将食物蒸熟。而地下发掘的材料也证实,起码6000多年前便已有麻布。所以黄帝的创制衣裳,其意义应不只是裁剪衣帛缝制衣服,主要还是在规定不同形式的衣裳来区分阶级,以达到某种的政治目的。传说黄帝始作带以束紧衣服并以之作为代表阶级的标记。《礼记》玉藻说,“凡带必有佩玉”。玉佩是带上的悬挂物,很可能黄帝所创衣制就是以璜佩增饰并用以表示阶级。

在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远古时代是个平等的社会。人们向自然撷取资源,没有产权及领域的概念,也不会产生贫富的差距。当时所谓的领袖是人们自动的依附,不能强制执行权威,所以没有必要强调某个人的特殊地位。但是到了以园艺农业维生的时代,开始有产权及领域的概念,由于对环境的投资程度不同,个人的财富渐有差别而形成有阶级的社会。

一旦有了阶级的区分,就普遍产生以穿戴某些难取得的动物皮毛、爪牙,或装饰金玉、贝羽等东西来显示权威及特殊身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