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
人们开始使用帽子并不是为了保暖与防护,而是作为一种装饰品。帽子在我国很早就发明了,成语“冠冕堂皇”的“冠”、“冕”,指的就是帽子。“冠”,并不像今天的帽子把头顶全部盖住,它只有狭窄的冠梁,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两旁用丝带在领下打结固定。古代的男子20岁开始戴冠,戴冠时,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的开始。在汉朝,冠分10多种,供不同身份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冕”出现得比“冠”更早。这种,“冕”前低后高,表示恭敬,前面用丝线垂面,使目不斜视,两旁用丝线遮耳,表示不听谗言。这种“冕”是帝王专用的,皇子继承皇位,才能加“冕”。古代劳动人民则戴头巾。据载:“巾佩帽。本以拭物,后人着之于头。”可见,头巾本来是劳动时擦汗的布,后被当着帽子裹在头上。
我国各个民族的帽子、头巾,更是五彩缤纷,维吾尔族的小花帽、蒙古族的狐皮帽、土族的织绵毡帽、裕固族的喇叭型红缨帽、阿昌族的高筒式包头、瑶族的雉尾包头等等,都已成为识别这些民族的标志。
帽子还同一定的礼节相关,现在人们脱帽表示礼貌。但在我国古代,脱帽是无礼的举动。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酒醉后竟脱帽露顶王公前,这在当时是失体统的。
顶戴、花翎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因此官服形制和历代不同。由于等级观念森严,对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别官位大小,绝对不许滥用。所谓“顶戴”,就是官员戴的帽顶。从色泽上分,一、二品都是红色的,三、四品都是蓝色的,五、六品都是白色的,七品以下则为金色。在同色之中,各品的顶戴又有区别:一、二品有纯红和杂红之分;三、四品有亮蓝和暗蓝之分。进士、举人、贡生都戴金顶,生员、监生则戴银顶。具体戴的东西是: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蓝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碎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品戴起花金顶;九品戴镂花金顶。
“花翎”是皇帝特赐的插在帽上的装饰品,一般是赏给有军功的人或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翎分蓝翎和花翎二种。花翎是孔雀翎,它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六品以下的官员只赏给蓝翎,五品以上赏给单眼花翘,双眼花翎赏给大官,三眼花翎则是赏给亲王、贝勒等皇族和有特殊功勋的上臣。
乌纱帽
南朝宋、齐时,天子戴白纱帽,百姓戴杂色纱帽。隋唐时,天子百官士遮都戴乌纱帽。明代始把纱帽定为文武官员的礼帽。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规定官员上朝和办公的制服是戴乌纱帽,穿团领衫,束腰带。有功名但未授官的状元、进士和“致仕”的官员,也可戴乌纱帽,因而乌纱帽变成了专门的官帽。“丢掉乌纱帽”就意味着削职为民了。
裙子的历史
大约纺织技术发明之日,裙于便已出现。根据民族学的材料推测,早在原始社会时,人们便将一块方布,围住下身,这或许即是裙子的初型。比如我国南方的傣族、黎族、壮族的筒裙。
根据文献记载,裙子的出现也是很早的。如《西京杂记》和《外传》言及赵飞燕被立为皇后后,十分讲究穿裙子。一次,她穿了条云英紫裙,与汉成帝同游太液池。在鼓乐声中,飞燕还给皇帝翩翩起舞。恰好这时大风突起,她像燕子似的被风吹了起来。成帝忙命侍从将她拉住,没想到惊慌之中却拽住了裙子,皇后得救了,而裙子却被弄了不少皱纹。说也怪,有了皱纹的裙子却反比先前没皱纹的更好看了。从此,宫女们竞相效尤,这便是“留仙裙”。
魏晋时代,男女也大体皆穿裙。《魏志·管宁传》记载,管宁经常着布襦布裙布裤。晋时,裙子的花色品种较多,如降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和紫碧纱纹绣缨双裙等。
唐代以后,裙子渐成了妇女专用的装饰,且往往成了妇女的代名词,如呼之为“裙衩”。
在异常繁荣的唐诗中也常常可见到“裙”,如“黄陵女儿茜裙新”,“白妆素面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红裙妒杀石榴花”,“血色罗裙翻酒污”等。说明当时裙子流行的广泛程度,以及裙料的瑰丽多彩。至于款式,则大约较为单一,从“裙拖六幅潇湘水”、“一尺风鬟六幅裙”等看,大约那时的裙子用六幅拼成的。
元代后期,妇女们以素淡为裙子的流行色。
明朝,又以褶裥长裙为主,盛行红色。
满族入关后,旗袍一时成为时髦。但汉族妇女仍将裙子作为礼服,每遇婚丧喜庆,或亲朋拜谒,即使平时只穿短袄长裤的人,也要在裤子外面套条长裙,以免认为失礼或不够隆重。
终清一代,由于纺织技术的进步,使裙子的品种增加不少,如当时有凤尾裙、百褶裙、月华裙、鱼鳞百褶裙,丁当响裙等。
北伐战争期间,年轻姑娘又喜穿短裙。
如今,汉族的老年妇女穿裙子的很少了。但每到夏季,子孩子和青、中年妇女便穿上各式各样的裙子,犹如百花斗妍争奇,把人间装点得五彩缤纷。
领带
据说,古时候住在深山老林里的日尔曼人身披兽皮衣,为了不使兽皮从身上脱落下来,就用搓成的绳子扎在脖子上,后来逐渐演变成原始的“领带”。到了十七世纪中叶,法国军队里一个克罗德人兵团打了胜仗,凯旋回到巴黎时每个人都在颈上结了彩色围巾,以示欢庆胜利,引起崇尚时髦的巴黎人特别是贵族的极大兴趣,随即争相模仿。后来,有一天,一位大臣上朝,脖颈上系着一条白绸巾,并且在前面打了一个漂亮的结。国王路易十四见了大为欣赏,并当即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下令凡尔赛的上流人士都得如此打扮。经过不断演变,到了1805年才形成现代的活结领带。
冠、巾、帽
上古时代,冠是贵族服饰的标志。夏代有了讲究的礼服、礼冠制度,用来显示贵族的身份。后来,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有资格戴冠的除了封建统治阶级外,还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士。在汉代,冠分十几种之多,供不同身份的人和不同场合使用。
至于古代的老百姓,则是用巾包头或结扎发髻。所谓巾,就是用丝或麻织成的布。后来,巾为统治阶级采用。汉末,王公大臣用巾裹头的风气大盛。
自从统治阶级用巾以后,巾的花样逐渐繁多起来。南北朝时,北周武帝为了便于军人戴用,用巾裁制成有四个角的东西,一戴就行。这东西叫“幞头”,实际上它已是帽子了。唐代,又有人把四个角改成两只脚。有一种是两脚向左右伸出去,叫“展脚幞头”,是文官所戴。
有一种是两脚在脑后交叉的,叫“交脚幞头”,是武官所戴。到后来就发展成为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纱帽”。由于戴帽子比扎头巾省事,于是,巾就慢慢地被淘汰了,而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帽子。
古代手套
手套在我国可以说古已有之。着名的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就曾出土过3副,都是用绢绮缝成,做工精细。马王堆手套都是直筒露指式,大拇指套分做单缝。整个手套长25厘米上下,宽近10厘米。这种样式的手套在当代我国南方地区仍然广为流行。古时的手套究竟叫什么名称,在文献上很难查到根据。感谢马王堆汉墓的安葬者,他们把汉代手套的名称书写在记录死者随葬品的“清单”(竹简)上,这个名称就是“尉”,又写作“纟尉”。尉在古时又作熨斗之熨,任何字典上都查不到它作手套名称的蛛丝马迹了。
同心结
同心结,是我国传统结饰的一种,用以象征爱情,它是由两股彩绳绾成连环回文的形式再抽紧而成。后来又发展成“同心方胜”,即用折叠成扁平条状的两根锦带或彩纸条,按同心结的结法编成长方形,用作饰物。
同心结最早见于南北朝时,南齐歌妓苏小小作《西陵歌》谓:“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梁武帝的《有所思》诗中也谈到“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同心结常作为爱情的信物,隋炀帝赐夫人金盒子,盒中装的就是同心结。北宋婚礼时,将男女双方用彩缎相连,绾上同心结。同心结一般用作饰物,如束发的带饰,腰带的结饰,还有的作身上的佩饰,编结同心结,一般是用彩色锦缎。
戴高帽
人类由蒙昧状况进化到有政府组织的文明社会,是经由无数人的劳力和经验,逐渐创造而累积发展起来的。自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而后,传统的中国历史,把开天辟地以来的人类历程和创建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级。第一段落约等于以渔猎采集为生的平等社会,只有创物以提高生活水平。第二个段落起自黄帝的五帝时代,约等于以园艺农业为生的阶级分立社会,开始有人为的政治制度。第三个阶段是夏朝以后,建立王朝的多阶层复杂的社会。它是真正进入国家组织的时代,社会对个人的规制强化,掌握政治组织最高权位的人叫“王”。
商代的甲骨文,王的较早字形是皇字的下半部。作高窄的三角形上有一短横。在一块晚商的雕花骨版,发现刻有一个戴头饰的贵族或神人的图案,反映皇字取像的造形。其头饰有像角状弯曲的东西,在正中插有一支高翘的羽毛。羽毛上端有孔雀眼花纹及三簇分歧的末梢。
王字应是少掉皇字上半的羽毛装饰,为装饰较简单的帽子形。在文字上,高窄的三角形常被作为有结发的人所戴的穹顶帽子。现今有些人把扑克牌的A称作帽子,是基于同样的心理。
也许是巧合,苏末人的楔形文字,君王也作和甲骨文较晚的王字同形,三角形之上有二短横。王权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所必须有的制度,为什么古代的人会以帽子去表示?应也是值得探寻的。
过去没有在商代以前的遗址发现有装饰羽毛或高耸形象的头盔或帽子的图案。近年在一些4000到4500年前的大汶口的遗址的陶器发现羽冠的图案。在一个4800至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神人戴羽冠的纹饰,以及作为插羽毛的冠饰玉片。都与传说的4700年前的黄帝时代相近。中国传说创立冠冕之制的是黄帝。看来此传说似有相当的可信度。
帽子的效用,我们可以想像,第一是增加美感。因此甲骨文的美字就作一人的头上装饰高耸弯曲的羽毛状。自旧石器晚期以来,人们就晓得借用他种东西来装扮自己。到了贫富有差距,阶级有区别的时代,人们就以罕见、难得的饰物以表现其高人一等的身分。因此帽子也很自然会演变为地位的表征之一。中国云南发现一处少数民族的崖画。所画的人物,身子越大,其头上的羽毛装饰也越丰盛。绝大多数身子小的人,就没有任何头饰。充分表现头饰在社会中所代表权威的作用。
头戴高耸的帽子就非常不利于日常事务的操作。除非是庆会等有限的特别时机,一般的劳动者不会去戴它。经常穿戴它的必是有闲的统治阶级。中国还传说黄帝创制衣服。强调其佩戴玉佩于带上的时机是战后,以表示不战的决心,显示悠闲的统治者形象。不利于劳动的帽子应也有类似的作用。
虽然黄帝的时代已有帽子的创制,但却到了有国家组织的多阶层社会的时代,才以帽子代表最高的统治者。帽子应该于表示阶级权威、悠闲形象、示人不战的政治策略之外,可能还有应付新形势的更为重要的新作用。试为猜测、推敲一二。
竞争是自然界为求生存所不能不采取的手段。在寻找必要的生活物资时,如果双方的利益不平衡而又不能回避时,为了保全自己,就只有通过各种可能的方法,以达到压制对方的目的,武力一向是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到了经营定居的农业社会,不但有必要组织武力以保护自己辛劳耕耘的成果不被侵扰、掠夺,甚至为了取得肥沃的土地,占有温暖的地域,控制充分的水源,以保证粮食的生产,也得组织大规模的武力以从事经济性的掠夺或占有。
所以战争是进化到农业社会时所必经过程,其规模由小而大。小规模的冲突不必有人指挥战斗。但是一旦冲突成为大规模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参与,就需要有人作全盘性的统筹指挥,才能获得最佳的战斗效果。指挥者如希望他的指示及时被部下知晓,以应付战场即时的形势,他就有必要让部下容易见到他所号令指示的措施。而同族人的身材大都相差不多,如果没有特别显眼的标志,就很难在人群中辨认其人。一般说,指挥者只有站在较高的地点、穿着特殊的服饰,其举动才较易被人注意到。
高耸的帽子不利于行动,本来是优闲的形象,不战的象征,原本不应在战场出现的。但是,如果指挥者在战场找不到人人可见的高地来传布命令,戴上高耸的帽子也可以达到增高身长,大有鹤立鸡群的效用。很可能就因此,在战争时以头戴高耸头饰为指挥官的形象。商代甲骨文的令字,就作一个跪坐的人头戴三角形帽子之状。
古时部族的行动不离旗帜,以旗帜表示部族的驻扎所在,并指示部族的聚散进退。故封邦建国时,往往以旗帜和土地、人民一起授给邦君。商汤克夏、周武王克商时,他们手里都拿着斧钺与旗帜。马车在使用的初期并无冲锋陷阵之能,而商代的指挥者还是选择站在易于倾覆的车上,车上树有指挥的大旗。很可能就是为了可机动地指挥军队,常处于可移动的居高位置,易于被部下看到,这与高耸的帽子具有同样的作用。
古代的军事领袖就是政治上的掌权者。戴高帽本是庆会以外,为指挥作战的临时设施,它慢慢演变为象征权威的常服,同时它也被改良成保护头部的盔胄。甲骨文的免字就作一人戴头盔之状。戴头盔本是武士的殊荣,作战的装备。后来非武士成员掌权后也可戴冠,于是再进一步改变为行礼时戴的各种冠冕了。
后妃宫女的衣着
因皇后不同于皇帝有登基、受朝贺、祭天地等大礼活动,她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后宫燕居,所以皇后服装的种类比皇帝少。皇帝的礼服是谒祖庙和亲蚕礼服。
东汉皇后的礼服是深衣,上呈微红的黑色,下呈黑色。头上饰以假结、步摇、簪珥。假结是用来使头发耸起的衬物。步摇是一端别在发上别一端垂悬的金属发饰。珥是耳环,垂以珍珠。东汉皇后行礼时头饰复杂而华丽,难以详考。
唐代皇后受册、助祭、参加朝会时。其衣深青色,上有偠翟(一种小而鲜艳的鸟)图案。衣领上有黑白相间的花纹,袖口、衣边用红色的罗为缘饰。腰服大带,带与衣色相同。
蔽膝随裳的颜色。上绘翟为图案,青袜,舄加金饰,白玉双佩。皇后亲蚕时服鞠衣,用黄罗制成,无偠翟图案。平日宴见宾客则服钿钗礼衣,颜色不限。头上也要盛妆,插十二支花,两鬓做宽;服日常的钿钗礼衣时,头上只戴钿钗。宋代皇后礼服略同于唐代。
明代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服礼服,戴凤冠。其冠的圆框饰以翡翠,冠上是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十二树,两博鬓上饰二十钿。后又更定冠上的一龙口衔大珠一颗,冠上有翠盖,冠沿垂珠结,冠上加珠翠云四十片及繁密的大小珠花,鬓上饰金龙、翠云。
衣深青色,绘翟,翟为赤质,五色十二等。亚纹领,袖口衣边用红罗为饰。大带与衣同色并加饰,青袜青舄。翟衣深青色,上织翟纹十二等,间织小轮花。领、袖口、衣边均为红色。服礼服时配玉革带、绶,装饰复杂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