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现代健康生活书——现代人生活宜忌全书
8946200000050

第50章 医疗用药(6)

要知道有的疾病经治疗一些时间以后,病人自己的感觉好了,症状也消失了,但病并没有真正好。某些慢性病和功能性疾病,如肝炎、肾炎、神经衰弱等,症状没有了,但化验检查并没有完全正常。各种慢性病,病程一般都比较长,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调整,如果过早停药、中断治疗,疾病还会重复出现。例如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肾盂肾炎,虽尿频、尿急、尿痛等疾状,经5天左右用药治疗,症状就基本可消失,如病人在此时停止用药,过不了几天还会犯病,再用药也会很快见效,如此反复发作,反复用药,病菌便会逐渐产生抗药性,病也变成了难治的慢性肾盂肾炎。如果能按医生的要求,这类病用药直到小便镜检正常后3~9天才能停药,也就不会引出麻烦了。再如常见于青少年的急性风湿热病,用药控制发烧、关节痛等症状比较容易,但不能因为烧退、关节不痛了就能停药,因为症状虽暂时消失,引起风湿热的病菌还未完全消灭,疾病对心脏瓣膜的损害还在继续,所以一般疗程应有3个月到6个月,并需观察5年未复发始能放心。过早停药可能使心脏瓣膜发生永久性损害,导致风湿性心脏病。

因此说,生了病用多久的药,一定要按医嘱严格执行,慢性病患者服中药也需按要求,有时十几剂,甚至几十剂才能治愈,绝不可随便停药换药。

肝炎病人不宜多吃药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肝炎病人,盲目乱用药,中药、西药一大堆,甚至用吃药代替食物。他们认为,药吃得越多,病就好得越快。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与其相反,肝炎患者药吃多了,反倒会使病情加重。

这是因为:目前,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还没有一种药物对肝炎有特效而无毒副作用。无论什么药物,都必须经过肝细胞的处理、解毒后,和葡萄糖醛酸结合成无毒物质,随尿排出。

肝炎患者大多数为肝细胞受到病毒侵害,有的肝细胞丧失原有的功能,有的坏死。那些健康的肝细胞就必须长时间地进行多种化学反应,来代替那些坏死和丧失功能的细胞。这样,必然使健康肝细胞负担加重。如果病人再大量服用药物,就更会加重肝细胞的负荷,有如火上浇油,使健康肝细胞更快地因过度疲劳而衰亡。

对于肝炎患者来说,药物品种宜少,剂量也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这比多吃药、乱服药更为重要。

心律失常者不宜穿合成纤维内衣

合成纤维服装不仅平整、耐穿,而且非常容易洗涤,因此颇受群众欢迎。但是,心律失常患者(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却不宜穿着合成纤维内衣,否则有损身体健康。

这是因为:合成纤维衣服可以引起静电干扰,从而改变体表电位差,使心脏生物电传导发生改变,引起心律失常。经研究证明,无心脏病又无烟酒嗜好的人,如果发生了心律失常的现象后,若马上换掉合成纤维衣服,心律失常便会消失;而心律失常患者若穿合成纤维衣服,会使病情加重。另外,合成纤维衣服可以释放出组胺类物质,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因此,患有心律失常的人和过敏体质的人不宜穿合成纤维内衣。

近视患者不宜多吃糖

糖和含糖食物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食品,对健康人来说,经常吃一点,有益无害。但是对近视患者来说,却应注意尽量少吃或不吃糖,否则,会使近视加重。

这是因为:吃糖多了,会使人体内的血糖含量增多,相应地会降低体液的渗透压,从而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变形,屈光度增高,导致近视加重。

另外,糖属酸性物质,如果食用过量,体内碱性物质会消耗过多,尤其是铬、钙两种元素过量的消耗和减少,也会促使发生近视或使近视加重。因此,近视患者不宜多吃糖。

不宜热敷的疾患

热敷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医疗方法,但是有些患者不宜热敷,这是不可忽视的。

(1)急腹症诊断不明不宜用热敷,否则,会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2)面部三角区感染不宜用热敷。因为面部三角区血管极其丰富,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将细菌、毒素带进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扩散,甚至会引起败血症。

(3)各种脏器内出血禁用热敷。

(4)软组织挫伤、扭伤初期禁用热敷。因热敷会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及疼痛。

(5)皮肤湿疹不宜热敷。

(6)细菌性结膜炎禁用热敷。否则,会促进细菌繁殖和分泌物增多,使眼疾加重。

骨折病人5不宜

(1)骨折病人不宜吃牛皮菜:牛皮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草酸在人体内会与钙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不易溶解的盐类物质——草酸钙。这种物质不但能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吸收利用,而且能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因此,骨折病人是不宜吃牛皮菜的。

(2)骨折病人不宜随意搬动:对于怀疑骨折的人,不可随意搬动。否则,容易造成进一步骨折,或使骨折部位周围组织严重挫伤,并会使骨折病人因剧烈疼痛而引起晕厥。

(3)骨折病人不宜包扎止血时间过长:为了防止开放性骨折病人创口出血、失血过多,危及生命,立即止血包扎是必要的。但是,加压包扎止血不宜超过1小时,否则,容易造成远端肢体循环障碍而发生坏死。一些小动脉、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一般比较缓慢,适当压迫即可止血,可以不必包扎止血。

(4)骨折病人固定石膏不宜过紧过松:对骨折病人进行石膏固定时,应注意石膏固定要松紧适度,不可过紧过松。否则,若石膏固定过紧,可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使肢体坏死或神经麻痹;若固定过松,则会影响固定效果,不利于骨折的康复。

(5)骨折病人不宜多喝骨头汤:骨折病人多喝骨头汤,不但不能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反而会推迟。其主要原因:受伤后骨的再生主要依靠骨膜和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骨头汤含有较多的磷和钙,骨折后摄入大量的磷和钙,就会使骨质内无机物成分增高,与有机物的比例失调,导致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要想使骨折早些愈合,除了及时就医,采取适当固定、合理用药、早期功能锻炼以外,还应食一些能够转化为骨胶原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冠心病人10不宜

(1)不宜劳累:冠心病人由于向心脏供血的动脉发生了管腔狭窄,影响了心脏的供血供氧。若过度劳累,心跳就会加快,心脏的耗氧量必然增加,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而已经管腔狭窄的冠状动脉的供血量却不能相应地增加,心脏就会因缺血缺氧而产生心绞痛。

(2)不宜饱餐:冠心病人如果饱餐,胃内容物骤然增加,不仅影响到调节呼吸的横膈活动,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同时也妨碍心脏的收缩功能。胃内过多的食物,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心脏窦房结的起搏作用,使心率变慢,很容易引起心脏急症,甚至会因此而致死亡。

(3)不宜吸烟:吸烟时的烟雾会增加血小板的黏滞性,并影响红细胞对氧的携带。烟碱进入人体血液后,还可促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使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总之,冠心病人吸烟会使其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4)不宜情绪激动:人在情绪激动(如狂喜、愤怒、恐惧)时会发生一时性的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从而会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5)不宜睡平板床:冠心病入睡平板床,回流到心脏的静脉血量比站立或坐位时增加,会使心脏病加重,从而很易引起心绞痛,甚至会引起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宜睡一个上半身高、下半身低、倾斜10~15度的床,这样,不仅可避免或减少心绞痛的发作,而且还可克服服药带来的头痛、头昏等副作用。

(6)不宜早晨锻炼:早晨起床后数小时内,血管内特别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可阻塞心脏的冠状动脉,引起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心绞痛,甚至发生猝死。因此,冠心病人不宜早晨锻炼。

(7)不宜饭后散步:冠心病人饭后胃部膨胀,会引起冠状动脉反射痉挛,容易加重冠心病人的心肌缺血。此外,饭后血糖、血脂明显增高,也能影响血液循环,增加血液黏稠度,易使冠状动脉阻塞。饭后一时血糖升高,还会影响心肌代谢,出现心律不齐。进食已经给心脏增加了不少负担,如果饭后再立即散步,势必更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冠心病人饭后应适当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然后再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或运动。

(8)不宜睡眠时间过长:人在睡眠时,由于呼吸的减慢,会使进入人体内的氧气减少,这就意味着心脏、血液循环和肺的负担加重。氧含量减少对健康人没有什么危害,但对心脏病和肺病患者却是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9)不宜多吃糖:冠心病的死亡率与食糖的消耗量成正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一般人从正常饮食中就可获得足够的糖,如果再在食物中加入食糖,或正餐之外再过多地吃甜食、糖果、巧克力等,就会使摄入的糖量大大超过人体需要。而过多的糖不能及时消耗掉,便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久而久之,就会使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加重心肺负担,而且还使血中三酸甘油急剧上升,造成高脂血症,进而影响凝血机制和血小板功能,这就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创造了条件。

(10)不宜多饮可乐型饮料:可乐型饮料是用可乐果配制而成的,其中含有一定量的咖啡因。如果一次过多饮用可乐饮料,可因咖啡因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而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大量饮用可乐饮料,还会使冠心病人由于心脏兴奋传导组织的异常受损,诱发严重的心律紊乱,而严重心律失常是冠心病人的主要死因;大量饮用可乐,大量咖啡因会刺激冠状动脉血管,引起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绞痛,严重者还可发生心肌梗死。综上所述,冠心病人是不宜多饮可乐型饮料的。

心脏病人14不宜

(1)不宜过度劳累:因过度劳累或超量运动,会使心脏功能负担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引起旧病复发。

(2)不宜精神激动:人在发怒或大喜时,肾上腺素会分泌增加,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突然增加心脏负担。

(3)不宜大量饮水:一次喝过多的水,会迅速增加血容量,使胃腔胀满挤压膈肌上升,胸腔容积缩小,影响心脏跳动。

(4)不宜饮食过饱:饮食过饱容易引起腹部膨胀,膈肌上升,限制心脏跳动;消化食物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到胃肠,使冠状动脉血液减少。

(5)不宜连续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连续吸烟会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心肌需氧量增加。

(6)不宜饮酒无度:若饮酒过多,酒中的乙醇(酒精)对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均有破坏作用。因此,饮酒能使中枢兴奋,心跳加快,容易引起心脏病发作。

(7)不宜嗜食辛辣:辣椒、胡椒、生姜、葱、蒜等刺激性食物,均能兴奋神经,促使心跳加快。

(8)不宜菜肴过咸:食盐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血容量多了,心脏负担必然会加重。因此,心脏病人不宜吃多盐饮食。

(9)不宜受寒:受到寒冷刺激,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会突然增加,心率加快,易导致心脏病复发。

(10)不宜玩惊险游乐项目:惊险游乐项目,运动速度非常快,起伏大,能使心血管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使自主神经控制和心脏传导系统失调,轻者会加重病人失眠、头痛、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重者会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甚至会导致心脏性猝死。因此心脏病人不要玩惊险游乐项目。

(11)不宜吃螃蟹:金秋时节,正是螃蟹上市之时,此时蟹大体肥,肉质细嫩丰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蟹香飘逸,令人垂涎。然而,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却是不宜吃螃蟹的。据测定,每100克河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而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则高达460毫克。因此,患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的人,应不吃或少吃蟹黄,蟹肉也以少吃为宜。如果常吃螃蟹,势必会加重病情,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