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论的诡计全集
8945600000076

第76章 谁要胜过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一种现实的人生智慧,是一种决策制胜方略,它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身处生活当中需要决策进退的博弈时,我们应该放开耳目,多渠道获取对方的信息,而不能僵化保守。

有一个走街串巷收集散落民间文物的古董商,在一个农民家里,发现农民喂猫的茶碟竟然是一件非常稀有的文物珍品。于是古董商便假装对这只猫十分喜爱,要从农民手里买下。农民却嫌价钱太低不愿意卖,为了这个茶碟,古董商抬高了许多价钱来买猫。

成交之后,古董商装做不经意的说:“这个碟子它已经用惯了,就一块送给我吧。”农民却不同意,说道:“你知道靠这个碟子,我已经卖出多少只猫么?”古董商万万没有预料到,原来猫主人知道茶碟的价值,而且还就是利用这点来赚取更高的利润。

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例子。古董商掌握“碟子是古董”这个信息,他认为农民不知道,这种信息不对称对他有利,可他万万没想到,农民不但知道,而且利用了他“认为对方不知道”的错误而大赚了一笔。这才是真正的“信息不对称”。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对所有的事全知全觉,碰到“信息不对称”的困境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应该怎样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劣势呢?最有效的一点就是博弈参与者在行动之前,要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人类拥有的知识、经验等,都是十分有用的“信息库”。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情况,但是掌握的信息越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决策成功率相应的就越高。

在一局博弈中,一般来说,是信息掌握得越多越好,但信息是不断变化的,博弈参与者千万不要死守规则不放,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更新信息,淘汰已经过时的信息。要不然就会出现下面故事中卖草帽人一样的遭遇,反而适得其反。

一个卖草帽的人赶集归来,非常疲惫,就把所有草帽都戴在头上然后靠在路边一棵大树下休息,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睡着了。树上有一群猴子非常顽皮,喜欢模仿人的行为。它们看这个人带着草帽很好玩,纷纷趁机把草帽偷去戴在自己头上。这人醒来后发现猴子偷了草帽戴在自己头上,着急的想要取回来,却拿这一群猴子没有办法。

这个人急中生智,想到猴子有模仿的习性,于是就把自己头上最后一顶草帽摘下扔到地上。猴子们见后,纷纷学样,也把草帽摘下扔到地上。最终,这个人捡起地上的草帽,一顶没少的回到了家中,并把这个智慧的故事告诉了自己的儿孙们。

若干年后,这个人的孙子也成了卖草帽的人,有一天赶集归来后疲惫不堪,也像当年他爷爷一样戴着草帽在树下休息,醒来后发现又是猴子偷了帽子。这个人想起爷爷教的办法,便不慌不忙地按照他爷爷的做法把剩下的草帽扔到地上。结果,猴子们先是很诧异,很快便转为惊喜,把草帽从地上捡起传到树上去了,并在树上嘲笑卖草帽的人。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爷爷教的办法怎么不灵验了呢?直到猴王冲他喊道:“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呀1才恍然大悟,原来猴子已经与时俱进地更新了对同一事情的信息认知。

在一局博弈中,决策主体对决策事件所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好,但信息是一个变量,它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有时候掌握过时的信息,被对手反利用,比没有掌握信息更不利。

这则寓言就告诉我们要不断淘汰过时信息、获得最新信息的重要性。其实,古人所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的“知己知彼”强调的就是博弈中的信息对称,这是正确决策的前提;而紧接其后的“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中所说的“不知彼而知己”或者“不知彼,不知己”都指的是我们在博弈中所说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决策恐怕就难以取得胜利。

博弈智慧

当身处生活当中的每一局博弈中时,我们都应该放开耳目,多渠道获取对方的信息。不能僵化保守,像刻舟求剑一样固守不变,或者说像上则寓言中卖草帽的人的孙子那样使用静态不变的思维和运用已被淘汰的信息去做出令自己失败的决策。

两个猎人一起去猎鹿,才能猎获1只鹿。如果一个猎人单兵作战,他只能打到4只兔子。从填饱肚子的角度来说,4只兔子算管4天吧,1只鹿却差不多能够解决一个月的问题。这样,两个人的行为决策就可以写成以下的博弈形式:要么分别打兔子,要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