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品牌做大:20家著名企业的品牌成长谋略
8944600000019

第19章 品牌国际化——构建全新生态圈

英特尔品牌国际化之路真正开始于1978年。此前,英特尔在规模和质量上开始面临着来自日本存储器厂家的竞争。日本企业一面加快研究速度,一面投入大量资金,同时以几乎不可能低的价格冲击世界半导体市场。当英特尔意识到这种威胁的严重性的时候,日本存储器已经夺去了英特尔原来占据的市场份额。

1984年买英特尔芯片的客户寥寥无几。英特尔总裁格罗夫只好缩减产量。但是,在一段长时间的扩产之后,缩减产量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滑坡了。生意萧条冷落的时候,仓库的货物还在不断堆积。在与高质量、低价位、大批量生产的日产部件竞争的过程中,英特尔已经折耗重金。然而由于整个市场效益不错,他们还期望着出现奇迹,能把产品卖个好价钱。但是,生意一再地滑坡,使得其他产品再也无法填补竞争的消耗了,英特尔急切需要一种不同的存储器战略来止住伤口的大出血。

接下来的日子,格罗夫不断地开会、争论。有人建议采用“力争”策略,即建一个巨型工厂,专门生产存储器,把日本人打败。还有人认为,应该采取前卫技术,运用才智在技术方面而不是生产方面“力争”,拿出点日本人拿不出来的东西。还有人仍然坚持生产特殊用途存储器。而事实上,在存储器成为全球统一的产品之后,生产特殊存储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了。争论越是继续,英特尔的经济损失就越大。

1985年,那时的英特尔在无目的的徘徊中度过了一年。一天,格罗夫正在办公室里意志消沉地与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兼最高执行官摩尔谈论英特尔所处的困境。格罗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另选一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格罗夫目不转睛地望着他,说:“你我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然后回来自己动手?”

摩尔鼓励格罗夫试试,于是格罗夫便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刚刚开始考虑放弃存储器业务的时候,格罗夫在和同事们商量这件事时感到难以启齿,因为在英特尔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等于存储器。如果没有了存储器业务,英特尔还称得上是一家公司吗?这简直不可思议。格罗夫深深感觉到和摩尔商量是一回事,和其他人商量积极地实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当格罗夫犹豫不决地和同事们商量这件事时,人们根本不愿听他的解释,格罗夫也感到言尽词穷,他越来越觉得沮丧,而越感到沮丧就越是迟钝,说话就越发不加掩饰,经常出言不慎惹恼了许多人。这样,明里暗里反对格罗夫的人越来越多。然而,格罗夫与其他人还在无休止地争论着。在一次讨论会后,格罗夫请一位高级经理把他对于英特尔现在处境的看法写下来,经理却闪烁其词,不愿落笔。

有一次,格罗夫到一个偏远的英特尔基地去考察,像往常一样和地方高级经理共进晚餐,他们想听一听格罗夫对存储器业务的态度。那时格罗夫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告诉他们英特尔要放弃存储器,因为仍然处于探索“放弃”含义的早期阶段,还在考虑放弃存储器后自己这些人还能做些什么的问题。但是,他又不能够装出这事不可能发生的样子,只好给了他们一个中立的但更倾向于放弃的回答,结果他们立刻大做文章。其中一个人咄咄逼人地问道:“你是说你能想像没有存储器的英特尔公司?”格罗夫毅然决然地说:“我想,我能。”立时四座哗然。

在英特尔有两个如教条般坚定的信念,第一条是存储器是我们的“技术先驱”,意思是英特尔总是首先开发与革新存储器产品的技术,从存储器上淘汰下来的技术才用在微处理器或其他产品上。第二条是“完整产品线”,意思是销售人员有了完整的产品线才能顺利工作,如果他们没有完整的产品线,那么客户就倾向于选择拥有完整产品线的同类企业,可见,它们都把存储器看做是生产和销售的顶梁柱。

这两条信念根深蒂固,因此英特尔的员工不可能豁达冷静地讨论放弃存储器的提议。负责存储器生产的高级经理在讨论了数月之后仍然不知如何是好。最终,他得到了另外一份工作,辞职了。在放弃存储器这一说服工作上格罗夫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后来他终于意识到,处于战略转折点时必须奋力打破陈旧的观念,努力将变化导入一个新的方向。并且实现这个变化是一个艰辛漫长的奋斗过程,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否则就将失去宝贵的转变机遇,使一切努力成空。格罗夫明确了他要达成的目标后,采取了三个步骤:

①撤换原有的管理者,从企业外引进新的管理人员,并解雇成千上万名员工,使新的决策在毫无感情羁绊的情况下得以顺利执行。

②将英特尔不做存储器业务的消息通告与公司有往来的客户企业,自断后路,激发员工背水一战。

③发掘新的“技术先驱”,发展原来在重要性上从属于存储器的微处理器,集中力量研究出领先世界水平的机型,推动英特尔向新的技术高度迈进。

三年后,英特尔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微处理器厂商,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身份,并逐渐在国际上得到确认,从而实现了从“英特尔就是存储器”向“英特尔就是微处理器”的转变。

这意味着,在构建新的生态圈的过程中,英特尔未来将面临着重大挑战,在获取新兴领域的市场份额时,它将被迫放弃原有市场的利益。放弃原有的市场利益,“以退为进”正是英特尔独有的品牌战略。

英特尔国际化品牌战略的与时俱进在今天依旧没有停止。一直以来英特尔主要是用它的事业作为主品牌。由于存在跨越不同市场的整合需要,以及技术品牌使得Intel Inside内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英特尔已经到考虑进行公司品牌合并的时刻了,改变颜色、规范字体和拿掉inside字样就成为当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