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金牌直销员必备
8937300000137

第137章 接近的目的

直销对象不同,直销客体不同,直销环境不同,直销人员的种类不同,接近的意义也就不尽相同。在直销人员访问准顾客时,交易金额较大时,接近的意义就十分重要。如果是拜访普通顾客或者成交额较小,接近的意义就次之。

接近的特定目标在于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顺利地转入直销面谈阶段。下面分别阐述接近的几个特定目标。

(1)接近必须引起顾客的注意。在实际直销工作中,只有使顾客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直销人员的身上,直销工作才能正式开始。如果顾客正忙于他事,接近工作应推迟或改日进行。一般说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或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思考的问题,每个人的注意力都有一定的指向。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自认为最重要或最紧急的事情上。对于直销人员的来访,有些顾客常常抱着表面应酬、敷衍了事的心理,这种态度导致注意力极为分散,影响直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意力在直销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近过程中,直销人员应采用适当方法引起顾客的注意,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同时还要分析顾客的个性特征,研究注意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把握注意的广度和紧张性,识别“似注意”和“似不注意”现象,稳定顾客的注意力,防止顾客注意力的转移。在实际直销工作中,有些顾客边忙活边对直销人员说:“请继续讲,我在听!”有些顾客眼睛盯着直销人员而心里却在思考其他问题,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当然,也有些顾客看起来没有注意到直销人员,心里却注意到直销人员的举止行为,这时直销人员应我行我素,继续接近或者转入面谈。可见,接近是一场十分微妙的心理战,直销人员应该培养职业灵感,学会观察和判断顾客的心理状态。总之,接近的第一个目标是引起顾客的注意,并设法稳住顾客的注意力。西方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注意一件事物,直销人员首先必须抓住顾客的不可转移的注意力。

(2)接近必须引起顾客的兴趣。在实际直销工作中,有些直销人员善于引起顾客的注意,却不善于引起顾客的兴趣。事实上,引起顾客的注意,并不是一件难事,更难的是稳住顾客的注意。可是,如果直销人员不能立即引起顾客的兴趣,即使开始引起顾客的注意,也无法稳住顾客的注意。因此,在接近过程中,直销人员必须设法引起顾客的购买兴趣。接近就是要投顾客所好,告诉顾客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满足什么需要,使顾客感到有必要继续听取直销人员的意见。

人们的兴趣爱好与其需要动机密切相关。直销人员可以从顾客的需要和动机人手,诱发顾客的购买兴趣。在实际直销工作中,直销人员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件产品,一句妙语……

都可能引起顾客的兴趣。就接近顾客这个意义上说,直销人员好比一名演员,利用吸引人的开场自来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弦,使顾客感到这场戏非看下去不可。如果直销人员不能引起顾客的兴趣,一旦分心走神,再好的戏也难以唱下去。总之,接近的第二个目标是引起顾客的兴趣,让顾客产生一种希望继续听下去的强烈愿望,同时给顾客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3)接近必须顺利转入面谈。从整个直销过程来看,接近的最终目标不是引起顾客的注意和兴趣,而是要引导顾客自然而然地转入面谈阶段,促成交易。从直销学理论上讲,接近和面谈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接近是面谈的准备阶段,也是面谈阶段的前奏。进入面谈阶段后,直销人员还要进一步接近顾客,始终保持顾客的注意和兴趣。事实上,接近和面谈是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它们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没有明显的绝对界限。

在实际直销工作中,有些直销人员完全忽视了接近阶段的意义,进门就问买不买,开口就说要不要,致使顾客莫名其妙,十分唐突。也有些直销人员善于接近顾客,却不会趁机转移话题进入面谈,时间一久,顾客便很厌烦,直销人员也很尴尬。可见,明确接近与面谈的区别和联系,轻松自如地由接近转入面谈,这是现代直销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巧之一。

从接近转入面谈时,直销人员应尽量做到顺水推舟,见风使舵,要让顾客几乎无法察觉到话题已经改变。仿佛汽车驾驶员开动汽车,逐渐加速,在乘客不知不觉中更换排挡。如果直销人员心情紧张,操之过急,突然发动,紧急转弯,紧急刹车,就会使顾客感到不安,甚至产生反感,影响面谈的顺利进行。总之,接近的最终目标是要自然而然地转入面谈阶段,为实质性的直销面谈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