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072

第72章 逆境磨炼成功

威廉·李尔是世界航空业和电子界传奇式的先驱者、发明家、飞行家、实业巨子、亿万富翁,还有——“疯子”。

李尔“疯”就疯在敢于不断地向“逆境”挑战。有一次当他公开宣布要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飞机时,航空界的专家们都不屑于发表评论。但他自己丝毫不管这些专家所判的死刑”,仍然大搞特搞,而且预言:他的飞机将成为畅销品。结果正是如此,他事后得意的宣称:“我造出飞机来了,飞机也飞起来了,我也把它卖出去了。”

他的自信表现在勇于反抗嘲弄与反对,勇于克服逆境,横眉冷对那些悲观的评论,坚定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行事。他做到了世界上所有其他飞机制造商都认为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李尔充满自信,他先做好了飞机的生产线,而后直接制造飞机。这种做法节省了研制和试生产时间,使他的新型飞机总是能以极快的速度上市,从而获得高额利润。“这样的做法,你不是对极了,就是错极了,”李尔自己说,“而我是对极了。”

这就是逆境成才之人自信和意志所创造的奇迹,这就是他们与众不同的风采。他们敢于向逆境挑战,敢于向不可能问鼎,敢于独辟蹊径、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一个不知前景的事业上。很多白手起家的人,他们都有超越现实的欲望,渴望能够摆脱困境,把梦想变为现实。他们都是“疯狂”的人,都是兴风作浪的勇者。

曾经在华尔街呼风唤雨并担任美国财政部长的里甘,出身贫穷,要不是凭借自身的才学获得了奖学金,他去哈佛深造的机会都没有。他自小便身处逆境,但他知道如何在逆境中抗争,如何不屈从命运的安排。他发愤图强、自励自勉,白手起家,终于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确定了人生目标。那么,他的逆境成才之术是什么呢?逆境为什么能更好地造就人才呢?

首先,逆境能提高个人的认知感受力。对事物没有深刻的认识,就无法进行创造活动,更难有作为。对同一事物,人在顺境中和逆境中所获得的感受是不相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越是恶劣,给人带来的痛苦越大,越是能促使人进行反思,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并能加速完成认识上的飞跃,从而开阔了思路,产生新的见解,使创造性思维得以激活。

其次,一个处在顺境中的人,无论是物质方面或是精神方面的需要都易于得到满足,因此,难以产生改善自己的愿望,成才动机也较弱。而一个处在逆境中的人,由于物质的匮乏和精神上的压抑,因此改善自己的愿望就强烈得多,他们力图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善不良的境遇!从而推动自己走上成才之路。

里甘在哈佛大学与肯尼迪是同学,两个境遇不同的人偶然地相遇在一起。处在逆境中的里甘看到处在顺境中的肯尼迪家世显赫,家财万贯,遂萌生了生财的欲望,决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为自己闯出一片天空。里甘的愿望最终是实现了。

逆境还能增强个人的挫折耐受力。艰苦的生活环境,充满着不幸和挫折,有苦难生活经历的人,由于经常与不幸和挫折打交道,所以具有较高的挫折耐受力,这种人在进行创造活动时,能经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易于获得成就,成为人才。发明大王爱迪生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他没有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很小就帮家里干活。8岁时就能自己种菜并挑到街上去卖;12岁开始打工,到城里和火车上卖报纸。他饱受了艰难生活的磨炼,培养出了较高的挫折耐受力,这种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受益终生。爱迪生一生中的发明共一千三百多项,而每项发明都历经上百次、上千次甚至上万次的失败,最后才取得成功的。

里甘也许没有像爱迪生那样有千万次的失败,但出身同样贫穷的里甘和爱迪生一样,是从逆境中爆发出来的,要不然里甘怎会有从家徒四壁到华尔街大亨的辉煌呢?

成功箴言

许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他们能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越是不可能的东西,越是身处逆境的挫折里,对他们而言越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