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043

第43章 退后一步即可海阔天空

生活中,两个人发生争吵时,总能看见有一方理直气壮地训斥对方,而另一方也在据理力争,场面越来越闹,情形越来越不妙,双方都有一种绝不罢休的势头。最后的结局,不管谁有理谁无理,都会让人懊恼不已、后悔不迭。

许多人总是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可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于是便越吵越凶,最后动起了拳头,双方弄得鼻青脸肿的。发生争吵的原因是什么?是双方都固执,双方都不懂得谦让,不懂得忍让。其实有时候针锋相对并不能解决问题,理直的时候并不一定要气壮才能显示自己无错。退一步实在有必要,而且冷静地处理、明智地忍让,有时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与人格魅力,也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更有助于矛盾的解决。所以,身边发生的这些事情告诉我们:忍让其实就是一种美德,只要学会忍让,再大的事也能得到和谐的解决。

忍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是这样。在学校里,打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别人身上,这人便一蹦三尺高,不依不饶;到小卖铺买东西,一句话不周,有人挥起老拳,大打出手;在餐厅里吃饭,因为大家都你争我抢,便相互指责,大伤和气。记得一位先人说过,人比动物高贵是因为人有理智和感情。人们生活在一个大环境里,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应当理智对待,学会忍让。忍一忍,让一让,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实质上反映出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如果大家都相互忍让,就会让出一份友爱、一份真诚、一份理解。那么,大动干戈的拳头就会变成亲密友好的握手,横眉怒目的争吵就会变成彬彬有礼的问候,我们这个社会就会更加温暖和谐。

请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一个周末的傍晚,乌云密布,狂风呼啸,眼看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在某市的一个候车亭下,众人盼望的最后一趟车终于来了,车还没有停稳,人们就纷纷抢着上车了。突然,一个男子大吼道:“你没长眼啊,看看我的鞋子……”

“对不起,先生。”另一个男子急忙说。

“哼!一声对不起值多少钱?我这双皮鞋是刚刚花了三百多块钱买的!才穿了十几分钟就叫你踩脏了……”

“真的很对不起,先生,是我不小心,请原谅!”

“少废话!快点擦干净!”被踩的那人毫不留情。

“唉!两位静一静。”这时,年轻的女售票员拨开众人过来了,她接着说:“我们都是在同一片天空下,面对大雨的来临,我们在末班车里邂逅,患难与共,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在我们乘车的过程中,彼此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大家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忍让、互相谅解。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也是每个人都应拥有的一种美德……”

语未毕,掌声如雷。那男子似乎有点尴尬,片刻,他猛地抓住踩他皮鞋的那人的手说:“很抱歉,刚才我过分了,请多多谅解。”

“请你多多谅解,踩了你的皮鞋我也心痛,以后我多多注意,乘车别再踩你的皮鞋就行了。”

两人都笑了,两双手握得更紧了。

这世上有各种纠纷,诸如家庭纠纷,亲戚朋友之间的纠纷,同事之间的纠纷,邻居之间的纠纷,陌生人之间的纠纷等。如果不及时地加以解决,无疑就会影响相互关系和社会的安定团结。要解决这些问题,忍让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忍让不是软弱,也不是窝囊,不是无能,也不是麻木;不是放弃对真理的追求,不是放弃对原则的维护;不是真正人格的丧失,更不同于向敌人的屈服。忍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风范,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是一种无私的胸怀。苦涩地一笑是忍让,一声“没关系”也是忍让。没有忍让,就没有平静;没有忍让,就没有和谐;没有忍让,就不存在友谊;没有忍让,就谈不上有远大的理想。

心胸狭窄的人要学会忍让,爱慕虚荣的人要学会忍让,看重利益的人要学会忍让,脾气暴躁的人要学会忍让,每个生活在集体环境中的人,都应该学会忍让。忍让可熄灭心头的怒火,忍让可消融封冻的江河。有了忍让,你就不会是一介粗鲁的武夫;有了忍让,你就不会是一条莽撞的汉子;有了忍让,天空就一片晴朗;有了忍让,道路就无比宽广;有了忍让,真正的人性才会得到弘扬。

忍让并不是事事都要忍让,忍是有限度的,有原则的。很多时候,忍无可忍时,就无需再忍。

在被人传颂千古的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没有选择忍让,而是选择了反击。

晏子作为齐使使楚,是在楚强而齐弱的情况下成行的。刚到楚国,楚王便安排傧者,让身材矮小的晏子,从大门旁供狗出入的小门进城。面对这种侮辱人格和国格的闹剧,晏子的反击自然是十分犀利的,他当即声明:“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入城。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当从此门进入吧。”此语一出,对方自然自讨没趣。因为如果再让晏子钻狗门,等于是自认楚国为狗国,因而只好打开大门,让晏子昂然而入。

侮辱还没有结束。在为晏子举行的宴会上,楚王又发难:按照预谋捆绑着一个人,当面指责是齐人为盗。晏子又一次面临复杂的局面,因为这种并非真实的偶然事件,却是以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尽管晏子知道这是对齐国和他自己的严重挑衅,但在无法弄清事实的情况下,又必须做出不辱国家尊严的解释。晏子是在退一步假定被缚者是为盗的齐人的前提下进行反击的。他先用了一个比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指出它们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水土异地”,以此来说明“公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原因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这种高明的驳斥,令晏子在片言之间化被动为主动,而使楚王陷入无法申辩、尴尬不已的境地,晏子于是取得了出使的全面胜利。

我们再来看以下三则小故事。

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穿着很简朴。有一天,他戴着破帽子在街上走。有个路人讥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长。在某次晚宴上,一个肥胖的富翁嘲笑他说:“哈罗,萧伯纳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目前世界上正闹饥荒。”萧伯纳迎头痛击:“先生,我一见到你,就知道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

一位病人进入医院,对护士说:“请给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因为我很穷。”护士问:“没有人能帮助你吗?”病人回答:“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护士揶揄道:“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病人听了,十分生气,他回敬道:“好吧,你就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以后你就把账单寄给我的姐夫好了。”

看了上述三则小故事,我们总有一种酣畅锐利、痛快淋漓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故事所蕴含的一个共同道理,即对于某些人某些事无需忍让。

忍无可忍必须是正义的,否则那不叫忍无可忍而叫无理取闹。

丈夫打肿了妻子的眼睛被押到法庭,听他诉说苦衷后,法官准予保释。第二天,他又在法官面前出现,这次他把妻子的另一只眼睛也打肿了。他对大为恼火的法官解释道:“法官大人,是这样的,昨天我在法庭内烦透了,被那一群律师包围,总之,烦死了。所以我觉得喝酒会好些,结果一杯之后又一杯。回到家里,老婆正等着我。她说:‘你这个没出息的醉鬼’。法官大人,当时我动也没动,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几分醉,同时她可能有点道理。我想到自己如何认真工作而无法付房租。不过,我仍然一句话也没说。因为她说得有理。”“法官大人,可是这时她却说:‘如果那狗法官不那么糊涂,就应该把你关在牢里。’法官大人,她这样侮辱你,我可再也忍不下去了。于是……”

品德箴言

“退一步海阔天空”“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对忍让的最好诠释。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假如我们都学会了忍让,那么我们将会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同时也要知道:该忍时则忍,不该忍时就无需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