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210

第210章 不做欲望的奴隶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认为,现代人物欲太盛,他说:“10岁时被糖果,20岁被恋人,30岁被快乐,40岁被野心,50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可见,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盛所导致的。

人生在世,却也不能没有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可是,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要有节制地预防物欲的侵害,时常提醒自己,要淡泊明志,只有心干净,才不至于腐化变质。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欲望无边无际,物欲、情欲、权欲、金钱欲……他们为了满足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形形色色的无法填满的欲望而尔虞我诈、招摇撞骗,或活得相当累——他们成了欲望的奴隶。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

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食又思衣。冬穿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并四妾,又怕无官受人欺。四品三品嫌官小,又想面南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銮殿,却慕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还嫌低。

这首诗将那些贪心不足者的恶性发展写得淋漓尽致。物欲太盛造成的灵魂变态就是永不知足,永不知足就会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永不知足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多是权力、地位、金钱……所引发的。这种病态如果发展下去,就是贪得无厌,其结局是自我毁灭。

托尔斯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就都归你。那人于是拼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再没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就地埋了他。牧师在给这个人做祈祷时说:“一个人要多少地呢?就这么大。”

我们都要做欲望的主人,不做欲望的奴隶。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

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

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由于外敌侵略,人们都纷纷离开家乡去逃难。他们逃到河边,挤到仅有的一条小船上,刚要开船,岸边又来了一个人。

他不断挥手,要求把他拉上,船家说:“船马上就要超载了,你得把你背的那个大包袱扔掉,不然会把船压沉的。”

那人犹豫不决,因为他背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船家说:“谁又没有舍不得扔的重要东西呢?可是他们都扔掉了,如果不扔,船早就压沉了。”

那人还是下不了决心。

船家说:“你想想看,到底人重要还是包袱重要?这一船人重要还是你一个人重要?你总不能让这一船人都为你的包袱提心吊胆吧?”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该放下却放不下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名能否放得下。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若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2)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并多发玻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3)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4)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做欲望的奴隶还是主人?这个问题由我们自己决定。

心态箴言

人不能没有追求美好的欲望(比如成功的欲望),但却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必须要做欲望的主人——控制和驾驭自己的欲望。欲望绝不可无边无际,欲望要适可而止。我们只有放下某些不该有的欲望(比如过分的贪欲),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