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012

第12章 控制情绪是完善性情的必由之途

焦虑比死神厉害。

一天早晨,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一个人问他:“你要去干什么?”

“我要去带走100个人。”死神回答那人。

“太可怕了!”那人说。

“事实就是这样,”死神回答他,“我必须这么做。”

那人急忙跑去提醒所有的人,告诉他们死神即将来临,叫大家提防着点。

晚上,那人又碰到了死神,他愤怒地质问死神:“你明明对我说带走100人,可为什么有1000人死去了?”

死神回答说:“我照我说的做了,我只带走了100人,另外900人被焦虑带走了。”

有一种土灰色的小鼠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这种土灰色的小鼠学名叫沙鼠。沙鼠在小动物中和蚂蚁一样属于勤劳的动物,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特别是每当旱季来临之时,沙鼠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准备度过这段艰难的日子。因此,在整个旱季到来之前,人们都可以看到沙鼠忙碌的身影,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在自家洞门口进进出出,满嘴都是草根。

但有一个现象令人费解,当沙地上的草根堆积如山,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时,沙鼠仍然要拼命地工作,仍然一分钟也歇不下来地寻找草根,并一定要把草根咬断,运回自己的洞穴,似乎非要目睹那些它们赖以为生的草根在它们眼前越堆越高,心里才会踏实,否则,便上蹿下跳,焦躁不安地“嗷嗷”叫个不停。

而实际情况并非像沙鼠焦虑的那样,沙鼠根本用不着如此劳累和焦躁。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是由于一代又一代沙鼠的遗传基因所决定,是沙鼠出于一种本能的担心。也就是说,担心使沙鼠干了大于实际需求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事。沙鼠的忙碌常常是多余的,等于白忙活。一只沙鼠在旱季里需要吃掉两千克草根,而沙鼠一般都要运回十千克草根才能踏实,结果是,大部分草根最后都腐烂了,沙鼠还得费力地把那些腐烂了的草根清理出洞。

在医学研究领域,不少医学专家打算用沙鼠代替小白鼠的试验,因为沙鼠的个头大,较之小白鼠更能准确地反映出药物的特性。很遗憾,所有用沙鼠代替小白鼠的试验都失败了。因为沙鼠一到笼子里就表现出不适的反应,它们在笼子里到处找草根,连掉落到笼子外边的草根它们也要千方百计叼进来。尽管它们在笼子里并不缺草根,但它们仍然习惯于不踏实。

笼子里的沙鼠丰衣足食,但它们还是一个接着一个地相继死去,医生发现,导致它们很快死亡的原因是,沙鼠们没有囤积到足够的草根。其实它们并不缺草根吃,它们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威胁存在,但是它们的潜意识决定了它们极度的焦虑,这种来自心理的威胁使它们死亡。

心理上的焦躁是催生失败的酵母,没有耐心的人都不可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要想笑到最后,沉着和耐心是关键因素。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农场主在巡视谷仓时不慎把金表遗失在谷仓里了。那是一只名贵的金表,这对农场主来说损失太大了,他遍寻不获,急了,便在农场门口贴了一张告示,要人们帮忙寻找那只金表,悬赏100美元。

人们面对重赏的诱惑,纷纷前来帮忙找那只金表,个个卖力地在谷仓里四处翻找,无奈谷仓里谷粒成山,还有成捆成捆的稻草,要想在谷仓里寻找一只金表如同大海捞针。为了领赏的人们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可是他们连金表的影子都没见着。他们不是抱怨金表太小,就是抱怨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他们一个个放弃了100美元的诱惑。只有一个穷人家的小孩在众人离开之后仍不死心,努力寻找,他已经整整一天没吃饭,希望在天黑之前找到那只金表,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

天越来越黑,饥饿一阵阵袭来,小孩在谷仓里坚持寻找,突然他发现一切喧闹静下来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地响着,小孩停止在谷堆里翻找,他坐下来,耐心地聆听。谷仓里更安静了,滴答声响得十分清晰,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得到了那100美元。

坏情绪是个性的负面作用,它导致人焦躁、忧郁,乃至心态的失衡,使你成为一个失败者,就像人们常说的:他坏就坏在他那个性上。美国官方曾对美国各监狱16万名成年犯人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其中92%的人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自制。

一个人切忌有情绪失控和烦躁心理,烦躁和情绪失控会给一个人的社交活动造成压力和障碍。人是社会活动的参与者,在社交活动中,交际者的情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际交往场上不会事事顺心,随时可能发生令人怒发冲冠或者不愉快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脾气暴躁,一旦遇到烦心的事时,很可能会勃然大怒而破坏宁静的心情;如果一个人多愁善感,遇到一点事就郁郁寡欢,那也很成问题,不管是怒火中烧,还是郁郁寡欢,你的坏心情势必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站在另一个角度讲,你的对手也可能情绪失控,这样麻烦就大了。

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孙权所杀,他的结盟兄弟张飞在阆中得到消息后,从早到晚地哭。他的部将们想拿酒来劝他,结果适得其反,张飞本来脾气就暴躁,烈酒一下肚,他的脾气更暴躁了。手下将士只要有人犯了一点过失,他便命人拉出去鞭挞,活活打死不少人。他本人每天望着南方,切齿睁目怒视,放声痛哭不已。

先主刘备也因关羽被害而怒发冲冠,要兴兵伐吴,赵子龙劝谏:“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刘备回答:“孙权害了我的二弟,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恨不得吃他的肉夷他的九族,才能解恨!”赵子龙进一步劝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可是这样深明大义的劝谏仍然不能说服刘备。

在阆中的张飞也跑去见刘备,抱着刘备的脚哭,要先主不要忘了桃园结义,再次点燃了刘备兴兵伐吴的怒火,左右劝谏都无效,甚至学士秦宓因为劝谏差点被斩首,诸葛亮的奏折也被刘备扔到地上。刘备决定发兵75万伐吴,叫张飞回去组织人马,临别时特别叮嘱:“朕素知卿酒后暴怒,鞭挞健儿,而复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今后务宜宽容,不可如前。”

张飞回到阆中,命手下的人三天之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第二天,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到张飞的帐中禀报说,三天之内无法筹措这么多白甲白旗,需要宽限几天。张飞此时的情绪很暴躁,听了两员末将的话后,大怒:“吾急欲报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他命士兵把这二人绑在大树上,每人各打五十鞭。打完以后,张飞用手指着这二人说:“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二人示众!”

两员末将被打得满口吐血,回到营中商议,今天被打得浑身是伤,白旗白甲三日之内肯定也制办不齐,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张飞把两员末将打了,回到营中,心中更是烦躁得神思昏乱,行动恍惚。他命部将拿来酒,和手下的人同饮,不觉大醉,卧于帐中。那两员末将打探到消息后,在初更时分,各人怀里藏一把短刀,秘密地潜入张飞的帐中,谎诈说有机密事禀报,走到张飞床前。张飞睡觉有个习惯,就是睁着眼睛睡,那两个杀他的人见他须竖目张,本来不敢动手,但是听到他鼾声如雷,才敢走近前去,用短刀刺入张飞的肚腹,张飞大叫一声死去。范疆和张达又割下他的首级,还带了十几个人一齐投奔东吴去了。

心理的平衡需要自制,自制是指引你行动方向的平衡轮。建设房子的人是艺术家;把房子拆掉的是买卖破铜烂铁的旧货商。如果你是一个满腹牢骚的人,这个世界将不会乐于听你诉说你的尖酸刻薄的“胡言乱语”。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友爱乐观的人,这个世界将会很高兴地聆听你说的每句话。

改掉你喜欢吵架的脾气,不要向别人挑战,不要进行没有用处的争吵。取掉你用来看生活的“忧郁”的有色眼镜,使你看清楚生活中友善的明媚阳光。把你的“铁锤”丢掉,停止敲打,因为你知道,生活中的大奖是颁给建设者,而非破坏者。

性格箴言

人应该用理性的思想来指导自己,应该像调节水温一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制能将你的热忱引向积极的方面;而缺乏自制,怒火就像闪电,它可能击中任何一方,它可能造成惨痛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