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要记住的忠告全集
8933100000116

第116章 学会支配时间

“不善于支配时间的人,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怎么样才能善用时间呢?这是过去十几年来哈佛商学院时间管理专家试图解答的一个问题。

以下是他们总结的利用时间的一些经验,并已经逐渐在商学院的课程中得到普及。

抓住重点。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首先解决重要问题,然后解决次要问题。

用好80/20原则。即把主要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曾经就读于哈佛大学的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就把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从未放弃这一原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学会说不。要学会把握时间,对于不必要的会面要予以时间限制,自己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学会拒绝也是获得自由的一部分。

提高通话效率。尽量通过电话来进行交流,沟通情况,交换信息。打电话前要有所准备,通话时要直奔主题;工作时间,不要在电话里传达无关主题的信息与感受。

成本观念。不要做“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的观念。

朋友之间的交往也要有时间观念。要与有时间观念的人和公司往来。

避免无谓的争论。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仍然解绝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有暂时解绝不了的问题,可以搁置起来,过段时间再议。

学会利用零散时间。许多人都把生活中的零碎时间不当作时间,被无谓地浪费了。其实这些时间虽短,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车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翻翻报纸,读一会儿书等。

当然,以上只是利用时间的一些经验。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利用时间的一套办法,方法有很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一个是否适合你的问题。

下面是时间自我测验表,总共有40道题目。这是哈佛商学院的管理专家所倡议的“有效的时间管理准则”。每个渴望在商业领域有所突破的人,至少每隔六个月就要根据这份测验表进行一次自我检测,以便最有效率地利用时间。

(1)我是否订下一套明确的远期、中期与近期目标?

(2)对于下星期所想从事的工作,我是否已有清晰的概念?

(3)在一个工作日开始之前,我是否已编妥该工作日之工作次序?

(4)我是否以事情之重要性而非以其紧迫性,作为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依据?

(5)我是否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程序,又是否以绩效而非以活动量作为自我考核之依据?

(6)我是否在富于效率的时间内做重要的事?

(7)我今天是否为达成远期中期或近期目标做过某些事?

(8)我是否每天都保留少量的时间做计划,并思考与我的工作有关的问题?

(9)我是否善用上、下班的时间?

(10)我是否故意减少中午的食量,以免在下午打瞌睡?

(11)我是否对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松弛的安排,以便自己有时间应付突发的危机及意外事件?

(12)我是否尽量将工作授权他人处理?

(13)我是否将具挑战性的工作以及具例行性的工作都授权他人处理?

(14)我是否根据“权责相称”之原则从事授权?

(15)我是否一意遏止部属对他们感到困难或不耐烦的工作进行“反授权”?

(16)我是否有效地利用部属之协助,以令自己对时间获得较佳之掌握,而同时避免令自己成为浪费部属时间的瓶颈?

(17)我是否采取某些步骤以防止一些无用的资料及刊物摆置在我的办公桌上并占用我的时间?

(18)当我有所选择时,我是否尝试以电话或亲身到访的形式去处理事情,而只有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才利用书面的形式沟通?

(19)除了例外情况,我是否尝试在下班后把工作置之不理?

(20)倘若有需要加班,而且可自由选择加班时间,我是否宁可提早上班而不延迟下班?

(21)我是否迫使自己迅速地做出一些微小的决策?

(22)我是否在获得关键性资料的第一时间,立即从事决策之制定?

(23)对循环性的危机,我是否经常保持警觉,并采取遏止之行动?

(24)我是否经常为自己及他人定下工作的完成时限?

(25)最近我是否终止任何毫无益处的经常性工作或例行性活动?

(26)我是否在口袋中或手提包中,携带一些物件,以偶然空余时间(如在排队时、在等候室里、在火车上,或在飞机上)取出来处理?

(27)当我面对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是否应用“80/20原理”(即指只掌握20%的重要问题,而不受80%的不重要的问题所羁绊)以对付之?

(28)我是否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我的行动是否取决于自己,非取决于环境,或他人之优先次序?

(29)我是否试图对每一种文件只作一次性处理?

(30)我是否积极地设法避免常见的干扰(如访客、会议、电话等)持续妨碍我每天的工作?

(31)我是否尝试面对现实,思考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而非缅怀过去之成败或担心未来之一切?

(32)我是否将时间的货币价值铭记于心?

(33)我是否腾出一些时间为部属提供训练?

(34)我是否尽量将电话集中在一起?在打电话之前是否先准备好有关的资料?

(35)我是否拥有一套处置各类文件的系统?

(36)我是否有时采劝门户封闭”政策,以免工作受到他人之干扰?

(37)在一天工作完了时,我是否自问:哪些工作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的原因何在?以后如何补救?

(38)在我筹备会议之前,我是否先探寻取代会议的各种可行途径?

(39)开会时我是否讲求技巧以增进会议的效率与效能?

(40)我是否定期检视自己的时间支配方式,以确定有无重蹈以往的各种时间陷阱?

职场箴言

浪费时间的人等于大把浪费金钱。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效率高60倍。许多人习惯于“等候好时机”,即花费很多时间等着“进入状态”。其实,状态是干出来的,而非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