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纳家户村志
8931600000049

第49章 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缺医少药,多种疾病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关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视医疗卫生建设,在纳家户村设卫生所。1974年,农村实现合作医疗,设立合作医疗站,配备有赤脚医生。合作医疗站承担本大队的医疗任务,负责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疾病调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爱国卫生等工作。1980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

一、民间治疗

民间治疗,就是靠祖上传下来的民间经验治疗,如生疥疮,搞些生草药浸煲、水洗或捣烂外敷;患伤风感冒,也搞些生草药煮水喝,或煲一盆热水,让热药水局身,局出一身汗水,以减轻疼痛,这种方法,村里人俗称“冲水”;小儿生疽积,则用车前草煲水服用,拉肚子则用拔叶心或“糙药”冲开水或米酒服用等。在民间还流行火灸的治病方法,根据病情,依照经络穴位,用晒干捶绵的艾叶团放在病患者的经络穴位上灸烤。这个方法与现代的针灸、拔火罐原理差不多。这些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方法,许多药方都有一定的疗效。

清末,村内有2家私立中药堂铺。1955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一些私立中药堂铺相继建立了联合诊所或公私合营的医疗组织,尚存一家私有诊所。1956年,中医人员陆续被吸收到国有医院工作。1963年,村境内散在的2名中医中药人员全部吸收到全民和集体医疗单位。

二、农村合作医疗

1968年,大队开始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71年,纳家户建立合作医疗,大力筹集中草药,为群众看病不收钱。1976年,赤脚医生自力更生,因陋就简,以“一根针、一把草”为主,建立起“纳家户合作医疗站”,共有赤脚医生3人。

1978年~1979年,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混乱,“吃大锅饭”现象严重,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纳家户大队的合作医疗停办一年多。基于这种情况,公社对合作医疗进行整顿,建立各种制度,使村合作医疗得以巩固。

1980年,根据自治区卫生厅的指示精神,对大队卫生室进行全面改革,实行集体与个人联办。1983年,大队合作医疗卫生室下放由乡村医生个人投资,个人自主经营,并落实了房屋,有必需的设备与药品,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社会卫生防疫任务。

1998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在农村全面开始。为统筹资金,农户每人交纳10元,集体、乡镇再筹集一点,为患病者在住院期间报销一定比例的住院医疗费;但因群众认识不到位,交费群众只达到20%,且患病报销的费用超过征收的医疗费,使这一新生事物运行不到两年夭折。

2005年,第二次农村合作医疗开始,由个人交费10元,县财政补助10元,自治区财政补助10元,中央财政补助20元,病患者在合作医疗指定医院住院治疗,按乡镇、县级、自治区级医院住院的费用按比例报销。2009年,又加大筹资力度,农户交纳30元,地方、中央财政加大补助,合计每人70元,纳家户村98%的人员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病人住院时除去起付线剩余按乡级70%、县级65%、自治区市20%核销。2009年,纳家户村有8位农民患病住院治疗,报销住院医疗费、手术费55124元。四组一患者患肾结石,在解放军五医院治疗手术,住院费用19154.29元,扣除起付额500元,报销比例30%,报销金额5596元。四组一患者患直肠癌,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用46073.23元,扣除起付额500元,报销比例20%,报销金额9115元。八组一患者患胃癌,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用23283.28元,扣除起付额500元,报销比例30%,报销金额6835元。四组一患者患巨大脑膜瘤,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用42215.40元,扣除起付额500元,报销比例20%,报销金额8343元。七组一患者患椎体结核,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住院费用36517.98元,扣除起付额500元,报销比例20%,报销金额7204元。

村卫生室纳家户村卫生室工作始于1975年,既为群众治病,又开展疾病预防工作。1997年,由村医自己筹资扩建新盖,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共有房屋10间,设有诊室、注射室、药房、儿童体检室、预防接种室、健康教育室。有医护人员4名。服务内容:纳家户村卫生室为该村约4400名村民提供感冒、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腹泻、小儿消化不良、胃炎、消化道溃疡、痔疮、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阴道炎、痛经、盆腔炎、结膜炎、鼻窦炎、牙痛、中耳炎、糖尿病、高血压、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更年期综合征、特发性头痛、化脓性皮肤感染、慢性皮炎、小儿惊厥、一般外伤、急危重病人的应急抢救、一氧化碳中毒等30种疾病诊断和74种药物。免费提供包括传染病防治和控制、计划免疫、妇幼卫生保健、保健管理、重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地方病监测和控制、健康相关技术的指导与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等10类40项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为近500名适龄儿童提供计划免疫接种,为50余名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还管理了247名高血压病人和43名糖尿病病人。自3月份推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工作以来,共接诊参合患者6649人,免费发放药品3193.3 1元。2008年,村医纳维林被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服务收费:村医每提供一次基本医疗服务,收取1元药事费,村民凭借合作医疗证免费用药10元。

三、疾病

20世纪50年代以前,由于卫生条件差及居民卫生知识的缺乏,流行性感冒、痢疾、白喉、百日咳、伤寒、霍乱、麻疹、头疮(俗称“癞痢头”)、肺结核、肝炎等,特别是白喉、百日咳、麻疹、头疮发生率很高,约30%的婴儿被白喉、麻疹、腹泻及其他传染病夺去了生命。有的一家子患“癞痢头”,“麻子脸”(麻疹病留下的痕迹)的人也不少。

自50年代以来,政府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竭尽全力,通过改善卫生条件,普及卫生知识,给居民打防疫针,使白喉、麻疹、头疮、伤寒、霍乱、疟疾、百日咳等传染病在纳家户村已多年没有发生。近年来,时有发生的传染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如痢疾)和甲型、乙型肝炎。据杨和乡卫生院对全村人的普查,患有甲型、乙型肝炎人数呈上升趋势。此外,结核病也有回升趋势。1990年以来,对人们生命带来极大威胁的各种癌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期间病逝的人中,因癌症死亡的3人,位居死亡原因的首位。

四、传染病防治

麻疹多发生在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民国时期,几乎隔年出现一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采取防疫措施,发病率降低。1955年,境内有4人。还有麻疹并发肺炎者。1965年,中国麻疹减毒性疫苗研制成功,广泛使用麻疹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次年麻疹发病率下降。1982年11月,乡、村卫生员对0岁~7岁婴幼儿建立了免疫卡,普种麻疹疫苗,接种率为96%。1983年,再次对0岁~7岁婴幼儿普种,发病率急剧下降。1980年~1990年平均发病率1.3/万。2005年10月19日,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宁夏回族自治区2005年麻疹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2005年10月25日~11月10日对8月龄~14岁儿童不论出生地、不论居住时间长短、不论接种史如何,除有禁忌症外,均进行麻疹疫苗接种,接种率达95%。

脊髓灰质炎即小儿麻痹症,临床表现主要是肢体瘫痪性麻痹。1955年,将此病列为法定传染病,加强了对该病的防治和研究。1959年,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儿童发病数占总发病例数的90%以上,其中1岁儿童发病率最高。1960年,国家试制成功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此后,学龄前儿童逐年服用,发病率大为降低。1979年,开始推行计划免疫后,逐步克服了漏服、重服、无计划的现象。1982年,县上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对适龄儿童进行小儿麻痹糖丸投服工作,到1984年,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率增至96.34%。到1985年6月,自治区卫生厅对永宁县计划免疫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时,脊髓灰质炎糖丸的投服率为90.5%,发病率为0,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百日咳发病者多为6岁以下婴幼儿,村内散发性发生,未发生过大流行。1976年前,村内百日咳发病率较高,自从使用百白破三联制剂预防接种以来,1985年得到有效控制。防止措施:隔离传染源,密切接触者口服红霉素预防,保持室内通风,加强预防接种,即使用百白破三联疫苗。1982年,对0岁~7岁婴幼儿实行计划普种。1985年6月,经自治区卫生厅对永宁县计划免疫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时,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白喉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抗白喉预防接种,效果显著。1965年,白喉病基本消灭。到1985年,全部消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1966年3月,发生过一次流行,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是纳家户村首次出现的高峰。1974年~1975年冬季,流脑的发病率又有所回升。1976年,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流脑A群液体菌苗的预防接种,对一般接触者口服黄胺类药和用0.3%呋喃西林滴鼻、喷雾、口服大蒜等综合措施,迅速控制。

天花一种烈性传染病,易传播,死亡率高,病后终生留下疤痕(麻点子),俗称“出痘子”。1950年3月,开始春季种痘工作,到1952年,基本控制了天花。60年代,牛痘普种。经历年普种牛痘预防,再未发生。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在全世界完全消灭,停止种痘。

结核病俗称“干血涝”“女儿痨”“窝子病”。主要有肺结核、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结核性脑炎等。以肺结核发病率较高,俗称“肺病”。

1964年,开始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特别对少年儿童起保护作用。1980年,人民政府逐年拨款预防接种,免费治疗。到1985年,卡介苗接种率达96.06%,再未发生。

病毒性肝炎1973年,村境内发病4人,1977年发病3人,80年代初,由于采取了综合预防措施,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基本得到控制。预防措施:医院采取各种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五官科机械一用一消毒,肝炎病人一用双消毒。县卫生防疫站并对全村饮食从业人员进行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对于有肝炎病患者不得从事饮食服务业,对于病人密切接触者,注射免疫球,此病在流行期间,人们可服中草药“菌陈大枣肠”进行预防。

五、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是缺碘所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的内分泌疾病。采用加碘盐的治疗方法,1984年后再未发生。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以神经、骨骼、肌肉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多汗、发热、疲乏无力,骨关节、肌肉、神经疼痛,肝脾肿大、睾丸肿大等症状。采用链霉素加四环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1989年,经自治区地方病领导小组核定永宁县布病达到国家规定的稳定控制区标准。

六、预防接种

1980年,开始实行计划免疫工作,7岁以下婴幼儿接种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制剂,又陆续接种痘苗、精白类,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同时使用免疫卡记录,每年都进行一次转卡、销卡、整卡工作,使建卡用卡工作逐步正常化。1995年,乡村卫生院、村委会、学校联合成立了计划免疫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如生物制品管理、发放、统计报告,考核评比制度,异常反应报告、诊断处理制度,查漏补制度,相应传染病调查处理制度等,接种时把好“五关”登记。体检、消毒、接种、反应处理,注意“六准确”对象,次数,剂量、间隔、部位准确、注射时一人一针一管。

七、医疗保健

20世纪50年代以前疾病流行与医疗条件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那时,附近的杨和镇虽有私人诊所,但有病能及时就医的人很少。对于贫苦的人家来说,有了病多半只能硬抗着,听天由命。有的采用民间的土法进行医治。在回民中流传的“吹都阿”治病的方法(即请阿訇在碗底上写上经文,盛满水一边念经,一边让病人喝下;或在纸条上写上经文,念完后,纸条置于一碗水中,让病人一同喝下,类似于汉民有病烧香求佛,喝香灰水)和阿訇念“讨白”(即让病人在“主”面前忏悔)。妇女生孩子采用土法接生,坐在黄土或沙土上临产,致使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很高。用老年人的话说,那时生5个孩子能活3个就算万幸了。

20世纪50年代后,政府重视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乡一级设立卫生院,负责所辖村庄的医疗保健和防疫。同时在村一级培养赤脚医生和新法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60年代后,各大队都有1名或几名“赤脚医生”。1962年,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合作医疗站(点)。本村亦设立了合作医疗站,配有几名赤脚医生。经费由大队从各生产队的公益金中提取,社员看病打针一般享受免费治疗。重病大病由乡卫生院救治或转到县医院医治,费用自负,困难者由生产队或民政部门给一点补助。在合作医疗网的推动下,新法接生率达到100%。

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解体,“赤脚医生”经考核合格者改为乡村医生。本村的合作医疗站改为村医疗卫生室,并由个人承包,独立经营,实行收费看病,自负盈亏,由乡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目前,卫生室占地75平方米,内设药房和诊室,有3名技术人员,负责常见病医疗、急救和药物注射,协助乡卫生院搞好妇幼保健;向村民提供医疗卫生知识和咨询;宣传和传播计划生育知识等。医疗设备仅有听诊器、血压计、注射针和吊针。村民购买一些常用药及打针可以不出村。

从1980年开始,由乡卫生院对7岁以下婴幼儿进行免疫接种。定期给儿童注射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服小儿麻痹糖丸。全村7岁以下婴幼儿的百白破(即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及卡介苗的免疫覆盖率达到100%。

八、妇幼保健

在新中国成立前,纳家户村缺医少药,加之经济困难,看病到清真寺“吹都哇”,产妇生产请老年妇女土法接生,造成婴儿成活率低,孕妇也是“生仔如进鬼门关”,往往有产后风发生,造成产妇死亡。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重视妇女工作,经常进行有关妇女保健教育。乡卫生院和县妇幼保健站要对孕妇进行定期检查。产前要求检查8次,产后在42天访视4次,并在孕妇妊娠12周以后进行建卡管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本村基本上实现了孕妇入院临产,使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得到了保障,90年代以后村妇联每年组织4次以上对妇女免费体检。

2005年,村委会对出生后的小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健制度,定期对小孩进行健康检查和防疫,如给小孩注射防止破伤风疫苗,种卡介苗,服食小儿麻痹糖丸等。建立防疫注射、服食登记卡制度,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

九、农村卫生

卫生宣传新中国成立前,村境内人民生活水平低,卫生条件差,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逐渐好转,卫生条件不断改善。1964年,纳家户利用多种形式在群众中宣传卫生知识。1965年,纳家户大队召开大小会52场次,出黑板报36期,墙报40期,散发卫生传单、卫生宣传画53种3600张,刷写卫生墙头标语155条。开始以“两管五改六统一”(管理粪便处理、管理饮水卫生,改公厕、改水井、改牛圈,鸡窝粪、人粪尿、草木灰等六种肥料由生产队统一管理)为主的农村卫生改造工作,并利用妇女病普查、疟疾普查、皮肤病普查的机会。全面宣传防病治病工作。1969年,养和公社广泛发动群众结合积肥造肥、大搞农村卫生。牛羊入圈、鸡进窝,牛、马、驴、骡有专门的饲养场。

1978年~2008年,村内共放映《预防乙型肝炎》《婴儿瘫的预防》《预防近视》《传染性肝炎的预防》《防丝虫病》等卫生科教片15部,137场次,观众达1.56万人次。

从1985年开始,全村在每年的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每年搞5次较大的突击活动,四次评比检查,每年参加人数达1000人次,出动车辆200台,清除垃圾500吨,填平坑洼疏通下水500米,清理各种障碍建筑50处。并在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病的季节,利用广播、黑板报、墙头标语、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及防治病科学知识的宣传。

1995年,为了彻底改变农村卫生面貌,结合农村综合治理文明村队建设,开展了“卫生之家”活动,实行卫生挂牌升级制度,使原来那些脏乱差的现象得到治理。1998年,被县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全村95%农户用上了自来水。

村内建有一个100平方米的垃圾中转站和10个大型垃圾箱,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卫生习惯回族是一个爱干净、讲清洁的民族,室内清洁整齐,灶具洁净,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虔诚的穆斯林洗浴时用壶水冲洗、清水淋浴,使用流动的干净水,不用脸盆和脚盆。

特殊的饮食卫生现象与习惯。饮食务必“清真”,是本村回族居民始终不渝严格遵循的饮食准则。“清真”不仅指不食猪肉,还包括不食自死之物,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不反刍动物(如马、驴、骡),不食生性凶暴的食肉动物之肉;不食(饮)乱人神态之物(如酒类),即使牛羊肉如不是经阿訇宰杀也在禁食之列。只有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如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才可以例外,但必须对此行为作忏悔。之所以这些东西不能食,是因为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污秽之物”“不洁之物”,如果吃了不仅违背“主”的意志,而且对自身的健康也不利。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念,也是一种在宗教观念支配下的特殊的卫生观念和民族生活习俗。排除其宗教神秘色彩,即使用科学的卫生观念来辨析,其中亦包含着不少合理因素。它提倡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卫生,而且包含着精神上的卫生,心理上的卫生。认为“污秽之物”和道德上的“不善之物”是等价的,“清真”的目的是为了“清心养性”,不难看出,这种符合物质卫生和精神卫生的大卫生观念,就其实质而言,更符合人类对身心健康的要求。食物禁忌在客观上有利于减轻由于人们过宽的食物链给生存环境带来的沉重压力和避免更多的“病从口入”的机会,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种类的保护,有利于预防许多病症。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城市)由于生活的改善,人们在食物链不断扩大的同时,由不良的生活方式而引发的某些“富贵病”,如心血管病、肥胖症等近年来普遍增长,而在该村这一类病却很少。本村不少人活到“古稀之年”乃至“耄耋之年”尚能从事生产劳动,在一定的意义上应归功于这种“清真”式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特别是因饮酒、抽烟等不良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生理病和社会病(酗酒闹事)在本村基本上很少发生。

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本村的村民,特别是回族村民,素来重视家庭的清洁卫生和个人的卫生。家庭房内大都收拾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素雅整洁。妇女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庭院,整理内务。在个人的清洁卫生方面,重视洗漱和沐浴是回族村民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宗教生活的要求。“吊罐”是穆斯林做大净用的。吊罐的底部有一个小孔,把盛满水的吊罐挂在住室门后的上方,取下小孔上的塞子,即可放水冲洗。

忌烟忌酒,提倡健身养性。因此,回族人一般身体较强壮,很多长者年逾七旬,仍身骨硬朗,精神矍铄。“清”字寿歌就说明了健身养性的重要性:

清白的一生德性好

清爽的一身勤洗澡

清醒的头脑睡得早

清新的空气早晨好

清淡的饮食求温饱

清洁的房间常打扫

清香的烟酒不沾好

清宁的环境不烦恼

清心的生活情欲少

清亮的眼睛人未老

十、爱国卫生

1952年3月,永宁县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在领导全县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中,开展了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纳家户村制定卫生制度,订立爱国卫生公约,积极消灭五害(苍蝇、蚊子、老鼠、臭虫、虱蚤),开展八净(街道净、房屋净、院落净、衣服净、被褥净、厨房灶具净、厕所净、牲畜栏圈净)。1956年,全村大搞除害防病,重要节日为卫生日。1958年,永宁县被评为全国爱国卫生先进县。1959年,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指示精神,自治区党委决定永宁作为全区卫生工作的试点县,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灭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纳家户村填平了村庄边的污水坑,试做粪便高温堆肥,修建畜圈。1976年,开展了除害灭虫工作,农村大搞卫生基本建设,铲除苍蝇生地,结合积肥,兴修水利,填淤疏挖死水沟和污水洼坑,消灭四害,在村内实现“三无”(无蚊、无蝇、无鼠),做到“六洁”(街道洁、村落洁、室内洁、厨房洁、灶具洁、厕所洁),“四不”(不乱泼污水、不乱倒垃圾粪便、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树起讲卫生光荣的新风尚。1979年,农村爱国卫生以“两管五改”(管粪、管水,改良室院环境、炉灶、牲畜栏圈、厕所、水井)为主。1982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指示,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报告》中规定:每年3月为“全民文明礼貌月”。从此,每年3月为文明礼貌月,清扫卫生死角,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在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全村参加卫生突击活动的人达3400人次,清理垃圾100余车,清扫卫生死角127处。1983年,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20世纪90年代以有墙、盖顶、防渗漏的厕坑为主,粪便初步达到无害化处理。2000年,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2006年,在开展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中,党支部、村委会把开展卫生大扫除作为整理村队环境卫生的“重中之重”,先后组织了4次较大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共出动劳动力1254人次,对影响交通和美化环境的43处障碍物进行拆除,整修村组道路2400米,清除垃圾和柴草附着物420吨,建造花池60个,粉刷墙壁150万平方米。从1987年以后在县卫生防疫部门的配合下,开展3次灭鼠活动,在全村投放“敌杀死”药物1.5吨,防疫密度达90%,鼠密度由原来的20%下降到2%,1988年至1998年冬春两季都开展灭鼠活动,使防疫密度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