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十三讲
89300300000003

第3章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

政治上的坚定和忠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和自觉,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政治理论教育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之一,党员教育培训因党而生、为党而兴,政治性是其第一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聚焦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作用,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共同特征,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和实现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发展壮大,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规律,科学地解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这三大历史性课题,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判断是非曲直、明辨善恶的基本价值尺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科学。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百折不挠的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无政府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泛劳动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汹涌而来。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各种各样的尝试都没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反复的比较、筛选,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也在这种宣传、比较中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开辟了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实践证明的正确抉择。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和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这些伟大历史贡献时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2.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建党二十周年时,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正是在这种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并在这种结合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走向新世纪的过程中,江泽民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并在这种结合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21世纪。在新世纪的征程上,胡锦涛指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共同为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而奋斗。”并在这种结合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并在这种结合中,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党正处于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频发、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复杂国际环境下;处于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经济发展新常态,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等严峻的国内条件下。要正确处理国内外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战略思维、综合决策、驾驭全局能力,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需要马克思主义与这些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

3.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

党员干部要做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模范,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初心。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著作很多,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60卷,只有下定决心,原原本本,刻苦钻研,专心致志,反反复复,细嚼慢咽,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学深悟透。对一般党员干部来说,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部研习一遍很难,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也可以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读一读,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以把握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党员干部,可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摘编、教材来学一学。通过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把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必然性,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认识分析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前提。

第二,要深刻把握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基础。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但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人民群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城市治理等方面问题较多,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能力不强,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从时代坐标来看,当今世界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全球化进程正在改写着世界、改变着世界力量格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世界秩序”缺乏包容性。这些情况,都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面临的实际问题。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价值,也是其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要有创新结合的思路方法。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途径。毛泽东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有效结合,也必须解决好桥或船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思路方法问题。要明晰基本思路,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认识、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和时代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以实践经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从旧的思想观念、框框中解放出来,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作出理论概括。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以实践为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善于从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努力回答实践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走群众路线,让马克思主义到群众中去,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的头脑,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群众实践中检验马克思主义,又把群众的意见经验集中起来,丰富马克思主义。

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政方针,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

1.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

科学理论是时代的精华,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运用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形成毛泽东思想;从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创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一次又一次在一脉相承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全面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基本内容、精神实质,把握其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党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自觉地站在党的基本理论的立场上,运用党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并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要突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确处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2.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实现中国梦的最可靠的保证。历史、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只有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干下去,才能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指南。在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奋斗目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一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二要牢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阶段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变”的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变”的依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最大实际”与“最大国情”。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的表述与过去的表述既有重大变化又保持了连续性,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点要求,而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们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着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3.全面贯彻党的基本方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不仅覆盖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容,更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和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全体党员必须不断深化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党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来都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始终体现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党员要成长,就必须用真理武装头脑,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任何一个政党都有其理想追求,理想奋斗目标是一个政党的安身立命之本。凡是有坚定理想信念追求的政党必定能凝聚党心人心,赢得民众,赢得尊重。反之,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追求,就注定是一盘散沙,其生命力也注定不会长久。

共产主义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类社会的远大目标,马克思主义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共产主义成为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并从未放弃。陈独秀、李大钊等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引导众多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克服艰难险阻凝聚在一起,缔造了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是党壮大的保障。在党发展的各个时期,理想信念激励着共产党人艰苦斗争,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不断取得胜利,党员队伍也由最初的50多人壮大到现在的9000多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理想信念是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理想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在党未来的发展征程中,共产主义理想将始终是我们的总目标,引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定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90多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其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其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稼先等两弹元勋和谷文昌、焦裕禄、甘祖昌、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全心为民,都是因为其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决定人生方向。理想决定方向,信念产生力量。从对人的影响看,首要的是决定人的努力方向。党员干部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追求目标,执着进取、持之以恒,方能日有寸功、日有寸进。理想信念成就人生价值。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事业追求,体现不同的人生价值。人的追求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只谋自己的利益,只为自己活着,这是较低境界;二是谋部分人的利益,为他人活着,这是较高境界;三是谋所有人的利益,寻求人类解放之道,这是最高境界。共产党人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以为全人类谋取幸福为远大目标,正因为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事业的坚定信念,才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定决心,而共产党人只有在实现以上目标追求中其自身人生价值才得以体现。理想信念影响人生幸福。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收获什么样的幸福。人的幸福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纯粹的自我认同;二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认同;三是社会和更多人的认同。共产党人践行理想信念,在获得最广大人民认同的同时,也得到自我认同,收获人生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一样,我们的事业是永久的,高尚的人们将为我们的事业洒下热泪。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奋斗的动力之源。理想信念是思想力,体现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一是目标激发动力。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现实的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广大党员对党的奋斗目标有清醒认识,从而能自发产生动力、奋力追求。二是价值追求动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中华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等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树立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驱动每一个党员把个人的活动置于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并为实现党的理想、实现党和人民的利益付诸实际行动。三是意志增强动力。共产党人是有“红色基因”和理想信念的特殊群体,共产党人在崇高理想的指引下具备超乎常人的强大的精神意志。我们党之所以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常人看来不可能的奇迹,就是因为理想信念坚定,在敌人和困难面前展现出强大的意志力量。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烈士忍常人所不能忍,和平建设时期,坚定的共产党人吃常人不能吃的苦,都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指引所产生的强大意志力,是一般人所难以体会的,却是真实的具象的。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是吃苦,忍受敌人的酷刑是吃苦,共产党人扎根基层也是吃苦。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所铸就的强大的意志力的具体表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人生的奋斗才有更高的思想起点,干事创业才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四、增强党性修养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共产党人的党性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精神家园的本质表现,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纯洁的重要保证。

1.增强党性修养要加强党性锻炼

第一,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一个有着高度党性修养的党员,必须能够正确对待公与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大公无私。作为一名党员,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捞资本、谋升迁,不惜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甚至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取私利,甚至到了欲壑难填、蛇欲吞象的地步,其中的动因就是一个“私”字。这些行为必须进行毫不犹豫的抵制。要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第二,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首先要不忘初心,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科学理论中获取理想信念的真理支撑、精神动力、精神支柱。要忠诚于党的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作决策、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忠诚于党的组织,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要时刻摆正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去留,坦然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选择,绝不能把党的事业当作个人进步的“垫脚石”。

第三,坚守个人干净的为官底线。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权为民赋、权为民用的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真正从思想深处解决权从何来、为谁用权、怎样用权的问题。敬畏法纪,把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坚持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做到谨遵法纪不出轨、严守法纪不越界。经常自警自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反思自己、检讨自己。坚持慎独、慎微、慎友,时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政治、亲情里面有底线、感情面前有原则,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第四,强化敢于负责的担当精神。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要强化责任意识,尽责守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敢于负起责任、挑起重担,打头阵、啃“硬骨头”、涉险滩,用行动诠释忠诚,用担当彰显信仰。

第五,培育良好家风。“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并且要为人民谋福利。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领导干部手握权力,其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往往就成为一些热衷于权钱交易者行贿拉拢的主要对象。领导干部“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领导干部必须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解决领导干部家属、身边工作人员借权力谋私利的问题,除了靠外界的监督和法律的制裁外,更要靠领导干部的自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在感情与原则发生矛盾时,要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属于人民,只有努力为人民工作的责任,而没有为自己或亲友谋私利的权力。不但管好自己,还要管好下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绝不能为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更不能为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

第六,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员干部党性观念的树立与改造,离不开组织的教育、管理与监督。要教育广大党员必须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坚定对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严明政治纪律、坚持党的领导,永葆共产党员政治上的坚定、思想和行动上的先进性。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团结和带领周围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奋斗中,展现出共产党员所具备的远大理想,坚定信仰;对党忠诚,严守纪律;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乐于奉献,一心为公;道德高尚,清正廉洁;勇挑重担,甘于吃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构成共产党员党性基本要素的优秀品质。

2.增强党性修养要多积尺寸之功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这一论断明确了党员干部加强自身修养要全覆盖,尤其不应当在小事小节上犯错误、栽跟头。这充分告诫我们,不要忽视小事小节,不要忽略小处功夫。

第一,小彰党性。小处彰显党性原则。一个人的党性修养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成就的。需要点滴之功,需要尺寸渐进。党性修养是贯穿一个党员一辈子的必修功夫,是覆盖党员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全部领域的真修之学。党员的党性既体现在大风大浪、艰难险阻的考验中,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百姓日用的小事中。从办公室、镜头前、出现场到为人父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妻,与人相处、邻里关系,等等,方方面面,生活学习娱乐的所有领域,都时时处处体现为人之道、党性风采。为此,把党性修养融入日常,把党性生活贯穿生活,乃至每一个党员的必修之课,必经历的过程。

第二,小定成败。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而且是关键性的成败。很多成功者往往从细节处着手,而很多失败者往往败于细节。诸葛亮智者千虑,终失于街亭一处。小处细节的修养决定党性修养的成败。很多人总认为只要大节不亏,小节可以忽略,因而工作马马虎虎的有之,生活放荡不羁的有之,作风自由散漫的有之,殊不知,日积月累的马马虎虎、放荡不羁、自由散漫等作风将导致突然的整体溃败。所以,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时时刻刻处处保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心态,时时刻刻保持头脑清醒,决不可利令智昏、色令目眩、玩物丧志。慎而非绝,表明人性的本然,是说凡事有度,有分寸,有尺度,不能过。是说不能人为之而我为之,而要保持“虽人人皆可为,而我则不能为或少为之”的克己心态。交友要慎,处事要慎,管好生活圈、朋友圈、娱乐圈。唯其如此,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才能达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境界,无往不胜。

第三,小需持久。小节处看人格高低。小节不亏,反映了人格的境界高低。大节不亏是政治品格坚定的表现,小节不亏反映道德人格的高下。但是不重小节,一次两次可以,长期肯定不行,日积月累的小节有亏必然会导致最终的大节崩溃。人格的高下影响大节的成败。为此,党员干部既要讲政治讲大局,更要修小节。常修大节,可成大丈夫之气概;常修小节,可成真君子之风采。党员干部既要做到关键时刻体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气节的大丈夫气概,也要在无人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处体现出真君子的风貌风采。于小节处见人品人格高下。从某种意义上讲,逞一时之勇,成一时之名,容易;而积尺寸之功,修一世之德,难。唯其难,则更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更要“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人格功夫不是一时可成的,而要倾注毕生的努力,方可有所成就。

第四,小能见大。小事可见格局高下。小事不成者,大事难济。成就大事者,往往从小事中开始,非有尺寸之功,岂能匡扶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必定重视在小事小节上的修炼。毛泽东青年时游学三湘,冷水浴体,看似小事,实则胸怀天下,为大事谋。共产党是为人类谋幸福的党,共产党员当然个个都是要干为民谋福利的大事的,而这些大事往往体现在鸡毛蒜皮甚至不厌其烦日积月累的为民所办的小事,无数党员干部做的无数“小事”汇在一起终成为人类谋福利的“大事”。为此,我们每一个党员虽然都志存高远,但必将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从为人之道而言,只要把简单的小事做好了,才能成就未来的大担当、大作为。其始也简,其毕也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党员的党性修养必将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做起,以小见大,小能见真,小能见全。小,能见格局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