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读本
89294600000007

第7章 《执政党的道德宣示和行动的高标准》:坚持高标准,始终做到“四个必须”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比2010年版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新修订的《准则》最大的特点是紧扣“廉洁自律”主题,坚持正面引导,去除了与其无直接关系的条文,将原来《准则》中的“8个禁止”“52个不准”内容移入同步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我们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

新修订的《准则》只有短短的281个字,但是在对象上却包含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内容上也形成了系统的“四个必须”“四个坚持”“四个自觉”,删繁就简,简洁、好懂、易记。

《准则》开篇围绕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传统作风、高尚情操提出“四个必须”的原则要求,并将落脚点放在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高尚道德追求;针对全体党员,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这四个关系,提出了“四个坚持”;针对党员领导干部,准则围绕“廉洁”二字,从公仆本色、行使权力、品行操守、良好家风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四个自觉”。

这三大方面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同时紧扣廉洁自律、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突出关键少数,强调自律,重在立德,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是向全党发出的道德宣誓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认真学习贯彻《准则》,切实按照《准则》各项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十三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必须”即“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必须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这四个方面,涉及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道德情操,解决的是“总开关”的问题。革命理想高于天。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信念坚定、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力量所在。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就会精神懈怠、意志消沉,淡化党的观念、漠视党的纪律,最终滑向违纪甚至违法。“四个必须”为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高标准”,是我们共产党人真正做到廉洁自律的前提和基础。

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节选)[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厘清了长期以来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些困惑和难题,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篇重要讲话以及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高举理想信念精神旗帜不动摇这样一条红线。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处在意识形态工作前沿,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做好首都宣传思想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首善意识和首善标准,高举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奋力开创首都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

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理想信念问题,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这是对我们党90多年来始终高举理想信念精神旗帜最鲜明、最简洁的概括,是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得出的科学论断。

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我们党在发展壮大的历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难和挫折,为什么能够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究其原因,最核心的就是我们党始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回顾党的奋斗史时所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90多年来,正是靠着理想信念这个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我们不但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而且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强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思想源泉。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怀抱各种主义和理想的众多党派“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自愿选择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的理想信念能够代表中国的前进方向,反映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工农群众、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社会各个阶层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建设,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凝聚鼓舞了人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汇聚起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在实现理想信念的征途中,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实现远大理想的最高纲领与实现阶段性现实目标的最低纲领统一起来,用最高纲领指明方向,用最低纲领凝聚力量,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理想信念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而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我们党好比人的肌体,8500多万党员好比这个肌体中的一个个细胞,细胞纯洁了,肌体才会纯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理想,就是信念。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定因素。理想信念动摇或失守,精神就会空虚,行动就会失去方向,奋斗就会失去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思想才能统一;有了铁的纪律,我们的行动才能步调一致。当前,坚定理想信念,统一思想和行动,最重要的就是要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上来,真正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行动上同步。

坚定理想信念,常补精神之“钙”。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些话形象生动,一语中的。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和“必修课”,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创造、理论的独特价值、制度的独特优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解决“四风”问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树立“看齐”意识。90多年来,不论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始终坚持全党向中央看齐,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全局观点和大局意识,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坚定理想信念,敢于担当。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以为党和人民舍生忘死的大无畏气概,展现了敢于担当、信念坚定的人格品质。今天,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突出地体现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能够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对工作极端负责,敢想、敢做、敢当。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动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在事关旗帜、道路、制度等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在维护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勇于站在风口浪尖上讲真话,澄清错误认识,团结和争取大多数。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5]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讲得最多的是党和人民的关系。他强调,要“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历史前进。这是保证党永不变色的根本所在”。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体现

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由党的阶级性质和政治立场决定的,是由党的政治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政治路线决定的。

人民主体地位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否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之一。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大力倡导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动力,从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永葆生机与活力。

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党的意志和利益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有机统一。坚持党的意志和利益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规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始终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忠实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懈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与广泛支持。

从本质上说,党的意志和利益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群众的立场就是党的立场,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治国理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党的历史使命和执政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亿万人民的生动实践和伟大事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党和人民是利益共同体。党章鲜明指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党强调的“党和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党和人民是利益共同体。党和人民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其本质内核是人民的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这一利益共同体的最高价值原则。这样的利益共同体,是最具先进性、公正性和广泛性的利益共同体,是最能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强大历史合力的利益共同体。

党和人民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国各族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掌握全国政权后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党始终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党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在形成中巩固,在巩固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紧紧依靠人民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命运”,把党和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为之奋斗。

党和人民是鱼水共同体。“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结论。现在,一些党员干部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忘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生命之源、执政之基,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鱼水关系是党群关系的生动写照。要使党的意志符合人民的意志,党员干部就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听听群众的诉求和批评,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才能带领人民前进,并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三、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要求

实践一再告诉我们,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先进与否的观察和判断,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执政党是否执政为民、是否清正廉洁得出的。因此,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

既要看到血肉联系,又要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没有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但毋庸讳言,由于党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增加。少数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教育和重托,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群众的困难和疾苦、要求和呼声漠然置之,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变成追逐个人私利的工具。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

既要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又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纠正“四风”,惩治腐败,既体现党的意志,又符合人民愿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出台“八项规定”,部署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以上率下;坚持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口,扶正祛邪;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形成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切实提高觉悟,端正态度,改进思想,转变作风,增强群众意识和宗旨观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进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评价。

既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又要按照群众意愿办好具体事。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我们既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意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根本标准,使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工作,都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要在思想上贴近人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人民群众,在感情上温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向党负责和向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各项决策政策,使之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又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党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节选)[6]

这些年来,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鼓噪下,不但共产党的光辉历史被任意涂抹,而且党的优良传统也成为被否定的目标。一些人极力散布所谓革命传统“过时论”“僵化论”,连“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都成了他们嘲弄和批判的对象。这种裹着时尚辞藻的污染物会在青年中产生迷惑和欺骗的作用。我们要理直气壮地维护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这些传统深刻反映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理想与信念,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表达了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和牺牲精神,也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支持、参与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和智慧。这些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党的特色,是党的精神力量所在,是党之魂,永远不会过时。

首先,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艰苦斗争实践中自觉培植起来的,在其后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里以党培育的严格而自觉的组织纪律性、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艰苦奋斗的传统为例。作为无产阶级的组织武器,最重要的是要组成由先进理论武装的、具有严明组织纪律的、能够战斗的政党。我们党不仅具有这样的组织品格,而且内化成为自己的优良传统作风。早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人叶挺指挥的独立团,就表现了严格的革命纪律,以其英勇善战而被誉为“铁军”。后来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直到人民解放军,都继承了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大革命失败后,面临被打散危险的党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又迅速集合起来,进行顽强的战斗。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有来自旧式的军队,主要成员又是农民,如何把它改造成为能够执行党的政治任务、有严格组织纪律的新式的革命军队,是一个严重的任务。党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又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中有一项“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后来逐步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薯在江西这样的南方地区是农民用来代替粮食的高产作物,可说是遍地皆是,连最普通的一个红薯都不能拿,更何况其他贵重的东西!正是这样一个纪律要求,把革命军队和旧式军队区别开来,群众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细节认识并接受了人民军队。红军长征通过的许多地区是缺乏群众基础的,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地区,正是依靠严明的纪律和真心实意为人民的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但能够顺利通行,而且播撒了红军的种子。人民解放军解放大上海时,为了不扰民而露宿街头,广大群众正是通过这些体现严明纪律的爱民行动认识了共产党,理解了“解放”的含义。

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在任何时候党的纪律都不能松懈。特别是革命胜利之后,党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复杂的环境,而且也是党的纪律容易松懈的和平建设时期,需要时时加强纪律性。新中国成立不久,出现了毛泽东所预料的腐败现象,他敏锐地觉察到反腐蚀斗争的重要性,发动群众,雷厉风行地进行“三反”斗争。他不仅提出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待办法。为我们树立了严肃党的纪律、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典范。

其次,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与党的性质、宗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相适应的一系列优良传统作风,是在新的奋斗中继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天我们所说的革命传统,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如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等等。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虽然是以特定历史时期命名的,而其内涵又具有普遍的意义,如井冈山精神所反映的艰苦创业、党的领导和士兵委员会所表现的群众监督作用;延安精神产生于党走向成熟的历史时期,它蕴含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学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品格,都具有普遍的意义。三是在总结党的集体奋斗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概括出来的优良作风,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等。这些,都成为共产党人内化于心,自觉践行的革命传统。

这里以毛泽东总结和倡导的三大作风为例,说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性。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些作风作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之所以是全新的工作作风,这是因为过去任何政党都不可能有的、也都不可能产生的工作作风,只有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没有自己私利并勇于克服自身缺点错误的无产阶级政党,才有可能形成这样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比如,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品格,我们党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恶劣作风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内在要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也就是我们今天坚持的党的思想路线。又如,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鱼水关系,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政党,因而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如果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就会失去一切。因而,正确认识人民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及其所蕴含的伟大力量,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永远是党和政权建设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再如,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没有私利的党,因而能够做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武器。毛泽东认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马列主义政党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列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是反对错误思想建立正确作风的最好方法。只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并发扬光大,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充满生机活力,就能够割掉一切附在党的肌体上的毒瘤,使我们的党更加团结,更加富有战斗力,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

再者,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又是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之中,是对优秀民族传统最好的继承、发展和升华。在革命传统中,无论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传统作风,还是勇于自我批评、闻过则喜的精神,都能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找到它的源头活水。特别是贯穿在革命传统之中的对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更是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中国自古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如果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而不为之动容,就会被视为不忠,一个人如果读了李密的《陈情表》而不为之动情,就会被视为不孝。共产党人对我们民族的传统,剔除了其中的封建性的糟粕,继承了人民性、民主性的精华,把体现我们民族传统中核心内容的“忠”和“孝”,升华为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我们的前辈,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新生,人民的未来,抛弃了享受、悠闲和富裕,选择了艰苦奋斗和牺牲。“慷慨身许国,倜傥不为家”(续范亭语)。开国上将陈赓在抗击日军的戎马倥偬中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忠于民族、孝于国家”的誓言,《黄河大合唱》曲作者冼星海在给母亲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我虽然时常地要想起妈妈,但理智会克服我,而且我自己知道在这动乱的大时代里,没有一个被侵略的人民不是存着至死不屈的精神。如果将来中国打胜仗以后,那一切的母亲们和儿子们都能有团叙的一天。国家如果被敌人亡了的话,即使侥幸保存性命,但偷生怕死的生活和不纯洁的灵魂的痛苦,比一切肉体的痛苦更甚了。为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我希望一切的母亲们和儿子们都勇敢地向前。中华民族解放的胜利,就是要每一个国民贡献他们的纯洁的爱给国家,同心合力在民族斗争里产生一个新中国。”这是多么大义凛然的崇高选择,一种崇高的历史责任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开国领袖毛泽东毅然送爱子上前线;陈毅在示儿诗中的“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等许多生动事例,都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同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的一致性。

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这是因为,党的作风不仅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民群众认识和了解我们党的一面镜子。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比了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不同观感和态度,生动地讲述了全国人民为什么特别喜欢共产党呢?他说,第一,因为它不但有了政治方向,而且始终坚持了这个方向;第二,因为它有一种作风,一种奋斗的习惯。它对于每一个党员,除了教育他们坚持政治方向以外,还要他们有一种作风。这种作风所体现的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反映党同人民群众鱼水关系的生动表现。人民群众对此是记忆犹新的,在南方革命老区,流传民间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带着干粮去办公”,成为代代相传的佳话,如果今天干部转变作风、深入群众,他们就会说:“苏区干部又回来了”;在北方的延安等地,他们也同样会说:“老八路作风又回来了”。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和评价,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人深思的。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醉心做官,不求进取,平庸度日,漠视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形式主义,弄虚作假,讲究排场,贪图享受,以至骄奢淫逸,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等等,不一而足。就拿文风、会风来说,一些党员干部热衷于讲大话、空话、套话,依赖秘书照本宣科念稿子、背稿子,层层仿效,令人生厌;有的则满足会议布置、文件下达,不问实际效果;有的下基层做表面文章,前呼后拥,满足于列队欢迎,事前排练,挥手欢呼。出现这些情况,虽然原因有别,程度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只会讲大话、空话、套话,其领导班子就必然会是软、懒、散,这不但脱离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而且也无法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这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

出现上述种种问题,对一些人来说,已不单纯是一个作风问题,而是一个同理想信念失落相关联的重要问题。应当看到,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在一部分党员干部中出现了相当严重的理想失落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国内来说,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多元化的情况下,一些错误思潮的侵蚀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削弱,使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被严重扭曲,社会上弥漫着金钱至上的氛围。在这种情况下,所谓拒绝崇高,嘲弄理想,游戏人生,谋取私利,也就成了一种新的时髦。加上苏东剧变后国际上出现的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总体态势,也使得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渺茫论”还有很大的市场。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党的队伍,包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于是,有的人丧失了对党的事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前途的信心,热心于另找出路,转向改制,言必称美国,迷恋和追求西风之梦。对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弃置或抛弃不用也就成为必然。

今天,我们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共同富裕。近代中国历史证明,这个梦只有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才能得到实现。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个数以千万计的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历史结论。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只有坚守共产党人的这一政治灵魂,才能真正理解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所以,抓好作风建设,也必然会带动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旗帜,凝聚党心民心。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改进党的作风,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但千难万难,只要领导勇于带头就不难。现在,党中央狠抓作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庄严许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是广大群众期盼已久的。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开端,重要的是慎终如始,持之以恒。

把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革命时是这样,执政后也是这样。党要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使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

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的探索,是在井冈山孕育发展的。历史留下的场景,总是更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井冈山时期,在强大敌人包围的严酷斗争中,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匮乏,苦极了、难极了。要生存、要打仗,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劳苦群众。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离不开他们;发展生产、保障军需民食,离不开他们;开展各项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斗争和建设,离不开他们;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他们。可以说,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参与,党和红军就寸步难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催生了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的探索。指导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把做群众工作看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指出,红军“打仗的时间、分做群众工作的时间乃是一与十之比”。军事斗争上,注重发动群众。采取上门宣传、集合报告、广刷标语等多种手段宣传革命、引导群众。经济政策上,大力造福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制定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土地法。农民们高兴地说:“共产党真正好,一下把这么多田地送给我们,真是盘古开天地没见过的好事!”严明军纪上,处处爱护群众。毛泽东同志率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前夕,就宣布了“三项纪律”,之后又宣布了“六项注意”。我们看当时的标语、楹联、歌谣,就可以感受到“处处军民一家亲、满目尽收鱼水情”的动人景象。

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的传承,相沿不辍、历久弥新。90多年来,我们党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在中央苏区,红军走到哪里,与群众血浓于水的感情就带到哪里,面对围剿屠杀,兴国县23万人,参军参战的达到85000人。延安时期,减租减息、开办夜校、军民大生产,“只见公仆不见官”,有志青年、知识分子纷纷奔赴延安,兄弟相约、亲友相约、师生相约,有时一天就有1000多人到达。淮海战役中,500多万民工、80多万辆小车上前线支援,有一句形象的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今天,我们党正和全国人民一道,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在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目标,就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梦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人民群众长远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也是人民群众最大的共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历尽艰险而信念弥坚、饱经苦难又屡创辉煌,关键就在始终与人民心相连、情相通,这正是我们党不断创造震古烁今的伟业、不断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的内在逻辑。

“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彰显着我们党的根本特质

“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群众路线有明确的表述,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命脉、命门。怎样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鲜明地提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运用到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在理论上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性质上明确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宗旨上规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价值观与真理观高度统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论基点。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八大,党章做过16次修改,这些根本的东西始终没有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基本哲学理念和领导方法、工作方法。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群众中来,就是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共识;到群众中去,就是使这种共识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指导实践、检验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与“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路线,本质上是一致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把基于实践的能动的反映论提升为认识路线,又把认识路线转化为群众路线。通俗地说,就是将群众个别的、分散的意见集中起来,变成理性认识,这是由物质到精神,是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将这种理性认识,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形成共识,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这是由精神到物质,是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这样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这两次飞跃,如果从领导力的角度来讲,是领导者形成正确思想的不竭源泉,也是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途径。一个党和党的领导干部,只有尊重群众的自愿和自觉、尊重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才能指出正确方向、领导群众前进。正如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讲的,只有善于做群众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两次飞跃的过程,实质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就是不断凝聚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就是群众意愿与党的主张统一的过程。这里面,蕴含着我们党哲学理念的精髓,使群众路线与唯物史观、实践论、认识论、辩证法联系起来了、贯通起来了。我们说,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力量之源,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根本的道理就在这里。

“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深深植根于我们党的思想和实践之中

我们党一路走来,在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上,认识不断深化、理论不断丰富、实践不断发展,开辟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后,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如果任由“四风”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那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为此,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到2014年9月底结束,在430多万党组织、8600多万党员中分两批进行。主题是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做法上,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焦裕禄等先进典型,思想上洗礼、精神上补钙,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召开高质量专题民主生活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动真格、有“辣味”,都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着力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在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特权思想、挥霍享受、骄奢淫逸的问题,“老虎”“苍蝇”一起打,查处了8万多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970多万名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服务,300多万干部驻村联户;立制度、严规矩,从源头上堵塞“四风”漏洞。这些做法,实现了党心民意的同频共振,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我们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探索了通过党自身力量和与人民群众结合的力量,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有效做法,为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有:领导示范、以上率下,中央政治局带头,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都把自己摆进去,形成上行下效的生动局面;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用思想自觉引导行动自觉、行动自觉深化思想自觉;突出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群众哪些方面意见大,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广泛听取意见、真正敞开大门,以群众意见为尺子,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两手抓、两促进,把党员干部从作风建设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经验,既为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凸显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品格,浸润着中华民族“民惟邦本”的优秀基因,也昭示着党治国兴邦的制胜之道。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利益多样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联系群众、凝聚共识的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但是,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会变,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党员干部是人民公仆的定位不会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密切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共识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凝聚起13亿人民的磅礴力量,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8]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倡导的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触及思想,正视矛盾,找到问题,提高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巩固党的团结,密切党群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加强党性修养的主要手段

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上建党。思想上入党的过程,就是加强党员自身党性修养的过程,其中就要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改造主观世界,站稳政治立场,增强党性观念。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有的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扭曲,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铺张浪费、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要抵制和克服这些不良思想和行为,改造主观世界,就必须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剖自己的思想、检查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反对“四风”,以党章党纪、群众期盼、先进典型为镜,深入查摆突出问题,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实现党内团结的关键环节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觉悟,实现党内团结的关键环节。它有助于党员、干部分清是非、解决问题,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习近平同志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群众提、上级点、自己找、互相帮”的方式,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到自身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根源。在高质量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要民主、平等展开对话,有针对性地提出批评意见,通过尖锐而真诚的交锋,解决班子内部的思想问题,实现班子更紧密的团结。

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锐利武器

矛盾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在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中实现的。严于解剖自己,是自我觉悟的表现,是进步的象征;善意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缺点错误,是关心帮助他人的负责任之举。党内批评监督是防范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相比事中监督和事后惩处,这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预防性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并强调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就要求全党同志要勇敢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认真地检讨、纠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

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方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呢?关键在于我们党能否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能否将群众的批评听得进、记得住、改得好,最根本的就是要看我们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好民主生活会,坚持开门搞活动。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我们党只有更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自我修正错误,才能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领导干部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节选)[9]

“尚贤者,政之本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67求,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思想建党,促进党风政风根本好转,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升华道德情操,才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更好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当说,目前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任务是适应的。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党的干部队伍构成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能力出现许多新情况,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亟待加强。

切实解决理想信念动摇、动力不足的问题。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共产主义还要不要,社会主义还通不通,党的领导还行不行存在疑问,理想信念根基不牢,导致谋事成事的精气神不振,干事创业的劲头松懈。有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家属、钱财转移到国外,随时准备“跳船”;有的躲事、怕事,对岗位挑肥拣瘦,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推诿扯皮,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感叹“为官不易”,借口规定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作为找理由。这样那样的思想“疲态”,说到底是信仰信念的“总开关”没有拧紧,出现了跑冒滴漏,迷失了前进方向。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钙”足了,脊梁骨直了,才能看得远、看得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利益所诱,真正做到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更好地为党担责、为人民负责、为事业尽责。

切实解决宗旨意识退化、立场不牢的问题。当前,一些领导干部缺乏对群众的敬畏之心,不问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高高在上,“官”念作祟,唯我独尊。有的眼睛向上,做一点事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级不知道,心里“小九九”打得多;有的好大喜功,重排场、讲面子,热衷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劳民伤财,大搞所谓的“政绩”;有的闭门造车,习惯拍脑袋决策,只听“好声音”不听“真声音”,不察民情、不接地气,罔顾群众意愿与诉求。诸如此类的表现,说到底是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淡薄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放松了人民公仆应有的道德追求。人民至上,天下归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是领导干部从政道德的内核。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和群众一块苦、一起过、一同干,以一心为公的思想境界,放下架子、打掉官气、赢得民心。

切实解决道德认知缺位、境界不高的问题。眼下,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着“饭碗论”的观念,认为当官不过是种职业,把自己的身份混同于普通群众,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责任。有的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表面上义正词严、冠冕堂皇,背地里大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有的放松自律,自诩精明强干、作风果敢,只看事业“干成干不成”,不管最后“出不出事”,“能”而无“德”,最终跌倒在“能人腐败”上。凡此种种现象,说到底是道德认识不到位,道德内化不自觉,道德修炼不彻底。“君子检身,常若有过。”领导干部始终坚持自律自省,跳出“小我”看问题、仰望“星空”树德性,才能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自重、自省、自励。领导干部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决不是道德苛求,而是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职责的内在要求,必须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坚守前进方向、坚守理想信念、坚守正义良知上带好头、领好向。

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需要终生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不断陶冶品格、锤炼意志、提升境界,“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信念坚定,做“一个高尚的人”。“革命理想高于天”,有崇高的理想,才有高尚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敢于担当,做“一个纯粹的人”。“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境界,是一种不辱使命的精神气概,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只有夙夜在公、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清正廉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名节如璧不可污”,心中无名节操守,下手就失了法度。清正廉洁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一种道德情操,也是一种道德觉悟。领导干部应当有所畏,有所止,心清如水、志坚如钢,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恪守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的道德信条,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浩然之气,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营造清朗清明的政治生态。

勤政务实,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实干是一种作风,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对党员干部来说,最高品位、最大趣味就是要追求如何做好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心中装着党和人民的事业,脚踏实地开展工作的人,其格调自高、情趣自雅。埋头工作的人,就能远离灯红酒绿;钻研业务的人,就能亲近书本,在读书学习中知心养性。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把“真干”作为本分,“实干”作为责任,“苦干”作为追求,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德才相适,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为民服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这不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要求。做人民公仆,就要时刻牢记“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把公仆意识渗透到执政观、利益观、权力观中,保持一颗公仆心、一份公仆情,以公仆之心鞠躬尽瘁,以赤子之心执政为民,把权力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而不是享受;把职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而不是一种待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每一位领导干部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扎实践行群众路线,我们就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的领导干部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防微杜渐、善始善终,以坚如磐石、纯如金玉的道德力量赢得群众信任、成就事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