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一梦华胥终须醒
89270100000004

第4章 九源镇

唐七见过里正之后,把该说的话该做的事都处理完了,里正也把小豆儿家的地契交给了唐七,对外就说,唐七是方家的远房亲戚,因为自己无依无靠才来灵山村投奔方伯,这才和小豆儿一起做个依靠。并且一家子里是不能没有个男人的,所以小小的豆儿就成了方家的一家之主。

经过这件事,里正每次看到唐七总是带着欣赏的目光。

从里正家出来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王猎户带着唐七去认了认村尾最末的那块贫瘠土地。里面的农作物看样子应该是马铃薯,看着地里病怏怏的马铃薯叶子毫无生气,唐七觉得,收获的时候应该也不会有多大的产量吧。

灵山村一年种植两次马铃薯,村民们一般1-2月份播种春薯,5-6月收获;9月份播种,12月收获。现在十月下旬,离收获的时间也不远了。

王猎户还特意交待,因为马铃薯好养活,只要有足够的水就可以存活。因为小豆儿的爷爷已经把该做的事儿都做完了,唐七也捡了个便宜,现在就等12月份收获就行,也不用天天服侍着,这倒是给唐七省了不少事儿。

自那以后,唐七就成了村里饭后闲谈的风云人物。每当农妇们在一起拉家长的时候,故事的主角一定是她。传得最离谱的时候还有人说唐七是宫里的公主呢。

次日一早,唐七睁开朦胧的睡眼,眯着眼睛看了看身旁的小豆儿。

小家伙还在呼呼大睡,一点儿都没有想要醒来的征兆。

唐七抹黑穿好了衣服,这是一件浅灰色的棉麻衣,上面没有一点花色,还是半成新的样子。这是唐七搬到小豆儿家时,里正夫人给她送的衣服。

唐七蹑手蹑脚的下了床。出了房门,唐七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马上就要入冬了,天气冷及了,凛冽的寒风呼啸南北,不时还发出呜呜的声音。

唐七一溜烟钻进了厨房抱柴生火。火光照亮了这个小小的厨房,里面除了两个坐墩,一张裂着大缝的桌子还有一口大锅和水缸就再也找不出多余的东西了。唐七翻了翻米袋,她发现杂粮已经吃没了,就只剩下一碗玉米粉。

唐七烧了点水,随便洗了把脸。又抓了点石灰和碳灰洗了洗油得发亮的头发。虽然洗得不是很干净,但是唐七觉得舒服多了,她把头发挽起来用树枝固定,拿出仅剩的一碗玉米面熬了两碗玉米糊糊,又进了内房。

小豆儿家面积不大,就只有一个用篱笆围起来的小院。小院里面就是堂屋,堂屋一左一右各一个内房,房间里并没有像青婶家那样的热炕,只是一张用木板搭起来的床铺,躺上去硬邦邦的,特别不舒服。被子也是又重又厚一点也不暖和。

堂屋里就只放了两个长板凳,唐七第一次看见的时候才能真正见识了“小燕子”说的:走进一间房,四面都是墙;抬头见老鼠,低头见蟑螂。这诗的含义,真真是写实啊。

“小豆儿快醒醒,姐姐给你熬了玉米糊糊,快些起来,喝完咱们还要去镇上呢。”唐七轻轻拍了拍小豆儿。小豆儿揉了揉眼睛,乖乖的坐起来。

唐七帮小豆儿穿起那件小虎子的薄棉袄,打了热水帮小豆儿洗了脸,之后一起到厨房喝玉米糊糊。

没有掺杂任何调料的糊糊显得格外香甜。两人喝完玉米糊糊之后,感觉身体都暖和了不少。

此时的天际已微露出蛋白,大地也渐渐的光亮了起来。唐七收拾好了灵芝和那套洗净了的冰丝睡衣,领着小豆儿往村口走去。

村口已经有在等人的牛车了。旁边还有两个聊得热火朝天的大妈,她们提着用纱布盖着的鸡蛋篮子,看样子应该是攒了好久的鸡蛋今天刚好也要拿去镇上卖。

唐七咽了咽口水,她也好久没有沾过油腥了。自从来到小豆儿家,每天不是野菜汤就是杂粮粥,她都瘦了好多。

唐七看了看瘦骨嶙峋的小豆儿,心疼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今天赶集,姐姐给你买肉吃好不好?”

小豆儿的眼睛亮了亮,蹦蹦跳跳的拍着手。

“真的吗?豆儿今天可以吃肉咯。”

“唐七要带着小豆儿去镇上买肉啊?”一个头顶碎花布的大婶问道。

唐七微笑着点了点头:“是啊,快要入冬了,家里也没有存粮,今天刚好去镇上把我的衣服卖了换点银钱,买点吃食”。

“是怎样的衣服?居然可以卖那么多钱?”头戴碎花布的大婶,瞪着眼睛一脸惊讶。

唐七微微拉开了褡裢的一角,漏出了粉色的睡衣:“这是一种夏天穿的衣服,夏天穿上会有一种冰冰凉凉的感觉,丝滑的触感做成巾帕,拿着擦汗也会感到特别舒服。”唐七解释道。

像这种只有现代才有的东西,肯定要使劲吹嘘才能卖个好价钱。

虽然唐七还有灵芝这个杀手锏,但是家里实在太穷了,如果不多换点银两,她和小豆儿恐怕连这个冬天也熬不过去。

大婶的手使劲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了擦,才轻轻的摸了摸唐七褡裢里的睡衣,果然触感丝滑,还透着丝丝凉意。她诧异:果真是个好东西,真不知道这个小娘子到底是什么来路,居然用这等普通老百姓见都没见过的布料做衣裳。

经过一路的颠簸,唐七终于到了镇上。镇口的匾额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九源镇。

唐七付了车夫四枚铜钱,拉着豆儿往里走去。

街道上人头攒动,有着不少摆摊儿的商贩。街道两边有茶坊,酒楼,当铺,作坊。往里延伸是赶集的集市,挑担的农户在叫卖着这个季节时兴的蔬菜瓜果,肉铺的老板正帮小二装着各大酒楼预订的生肉,鱼铺老板正收着渔民刚打来的活鱼。各色各样的果脯摊子摆了一路,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