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宜忌
8919900000001

第1章 序

经络是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创举,也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组成部分,在中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就像导游要清楚旅游路线、机长要明白航空线路一样,要做一个好大夫,就必须对经络十分了解。否则,就像金元朝代的名医张子和所说的:“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十二经脉与十二时辰

根据中医学理论,经脉有12条,正好分别对应于一天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是两小时,也就是说每条经脉的主持时间是两小时。在这两小时里,由某一条经脉及其相对应的某一个脏腑主管、值班,这就叫做这条经脉和这个脏腑的旺时,就是经气旺盛的时辰。反之,就是经气衰落的时辰。

十二经脉的名称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别对应于肺、心包、心、大肠、三焦、小肠、脾、肝、肾、胃、胆和膀胱。

著名针灸学家高武在他的著作《针灸聚英》中记载了12条经脉旺盛的时辰和衰落的时辰,这两个时间相差6个时辰。肺经旺于寅时,衰于申时;大肠经旺于卯时,衰于酉时;胃经旺于辰时,衰于戌时;脾经旺于巳时,衰于亥时;心经旺于午时,衰于子时;小肠经旺于未时,衰于丑时;膀胱经旺于申时,衰于寅时;肾经旺于酉时,衰于卯时;心包经旺于戌时,衰于辰时;三焦经旺于亥时,衰于巳时;胆经旺于子时,衰于午时;肝经旺于丑时,衰于未时。